人物简介
灵桂(1815年—1885年),字小山,号芗生,中国清朝宗室、翰林、官员,满洲正蓝旗人。为顺治帝第五子常宁的八世孙,宣统帝之嫡外曾祖父(嫡外祖母之父)。正蓝旗官学生,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恩科顺天乡试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进士,殿试高居第二甲第一名(传胪),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光禄寺卿、通政使、工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户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崇文门正监督、武英殿总裁、体仁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少保。又任总管内务府大臣、护军统领、镶红旗蒙古都统、正红旗满洲都统、正蓝旗汉军都统。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任己酉科顺天乡试副考官。光绪十一年(1885年)卒,追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谥文恭。任职工部时,曾参与清西陵嘉庆皇后昌西陵选址,任相度大臣之一。
人物简介
福建长乐人,字受恒,又字锡三,谥文恭。清同治、光绪年间翰林院侍读学士,同治皇帝的帝师之一,逝于江苏学政任上。1920年,清退位宣统皇帝谥敕墓碑。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八【生卒】:1837—1921 【介绍】: 清安徽建德人,字玉山。初从李鸿章司文牍,累保道员。任津海关道。中法战争时,奉鸿章命赴海口编民船立团防。李督畿辅,从赞画立海军,办理轮电路矿及海陆军学校诸事。擢按察使、署布政使。中日战时,任前敌营务处。战后,授四川布政使。辛丑议和,随鸿章入都,为直隶布政使。鸿章死,署直督,旋擢山东巡抚。擢署两江总督,移督两广。光绪三十三年,告归。家居十四年而卒。溥仪为谥悫慎。
周馥,字玉山,安徽建德人。官至两广总督。谥悫慎。有《玉山诗集》。
人物简介
高赓恩,字曦亭,宁河人。光绪丙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太常寺卿。谥文通。有《思贻堂诗集》。维基
高赓恩(1840年—1917年),字曦亭,直隶宁河县人,进士出身。同治元年壬戌恩科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36名。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00名。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光绪三年四月(1877年6月9日),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八年九月充国史馆协修,十一年十月奉旨在上书房行走,十二年正月补国史馆纂修,十三年四月简放四川学政,十五年正月回京仍在上书房行走,本月加六品衔,五月充湖南正考官。历充左右赞善、中允、督学四川、司经局洗马、陕西陕安道、宏德殿行走、内阁侍读学士,太常寺少卿致仕。民国六年丁巳二月十三日卒。逊帝溥仪予谥文通。有《思贻堂诗集》。曾任大阿哥溥俊师傅。
人物简介
维基字凤石,号云洒,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父早逝,家穷,全靠寡母做针线度日,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历官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八国联军事起,将仅存六十四册《永乐大典》运回府中。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民国成立,担任溥仪的师傅。民国四年(1915年)9月26日逝世。谥文端。工书法,擅行楷,意近欧、虞。
陆润(1841年—1915年9月26日),字凤石,号云洒,江苏省苏州府元和县(民国废并入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状元。
人物简介
劳乃宣,字季瑄,一字玉初,号矩斋,又号韧叟,桐乡人。同治辛未进士,历官京师大学堂监督,署学部副大臣。维基
劳乃宣(1843年—1921年),字季瑄,号玉初,一号玉磋,别署矩斋,晚号韧叟,原籍浙江桐乡,生于直隶广平(今河北永年)。清末官员,学者。曾祖劳瑾是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进士,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光绪五年后历任临榆、南皮、完县、吴桥等地知县。对义和团甚为反感,主张加以镇压,著有《义和拳教门源流考》一文,认为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但此说后来有历史学者提出质疑,现在依然莫衷一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任浙江求是大学堂总理,次年改浙江大学堂总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升四品京堂候补,任宪政编查馆参议,政务处提调。宣统二年(1910年),钦选资政院硕学通儒议员。宣统三年(1911年),11月,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监督,兼署学部副大臣及代理大臣。他还曾任资政院议员。清亡后成为遗老,坚不出仕,隐居涞水、青岛,期间曾帮助尉礼贤研究汉学、创立尊孔文社,执教于礼贤书院。1914年著成《共和正解》《共和续解》《君主民主平议》三文,并对“共和”制度有一番新解释,曾建议大总统袁世凯仿效西周末年的周公召公共和,代替清室摄政十年,待溥仪成年后再奉还大政,袁世凯对此不置可否。后参与张勋、康有为、陈宝琛等发动的丁巳复辟,在张勋内阁中任法部尚书,数日后复辟旋即失败仍重新归隐。民国十年(1921年)7月21日,病逝于曲阜,年七十九岁。其子劳子乔素行不良,与瑞澄、岑春煊合称「京城三恶少」。
人物简介
维基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辟,推举为议政大臣。民国廿年(1931)满州事变,随帝入满州,及建国登基,仍随侍为帝师傅。民国廿四年(1935)捐馆,年八十八。 陈氏善诗,为闽派诗坛领袖之一,其诗多感时怀旧之作。著有《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联语》、《沧趣楼律赋》、《南游草》、《陈文忠公奏议》等,刊有《征秋馆藏印》、《征秋馆吉金图录》〖参考(1)《福建名人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2)赖子清《台湾诗醇》,台北:青木印刷所,1935。〗。(杨永智撰)
陈宝琛(1848年10月25日—1935年3月5日),字敬嘉,原字长庵,改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福建福州府闽县螺洲人。溥仪帝师。
人物简介
柯劭忞(1848-1933) 字凤荪、凤笙,号蓼园。山东省胶州市大同村人。同治九年举人光绪十二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典礼院学士,被赐"紫禁城骑马",教4岁溥仪读书。民国任宣统侍讲,以遗老自居。民国三年袁世凯设清史馆, 赵尔巽为馆长,柯劭忞等为总篡,赵尔巽死,柯劭忞代理清史馆馆长,任《清史馆》总纂,兼任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委员长。参与编修《清史稿》十四年,负责总阅全稿。长于史,治《春秋谷梁传》、《尚书》等,独力编著《新元史》,并为岳丈吴汝纶订正《尚书故》4册。王国维以为"今世之诗,当推柯凤老为第一,以其为正宗,且所造诣甚高也。"祖培元嘉道间名诗人,父横亦名学者,有《汉书七表校补》、《旧雨草堂诗集》等,母李长霞亦长于诗文。有《尔雅注》、《文献通考校注》、《文选补注》、《说经札记》、《蓼园文集》、《蓼园诗钞》等。
人物简介
瞿鸿禨,字子玖,号止庵,善化人。同治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外务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慎。有《瞿文慎公诗选》。维基
瞿鸿禨(1853年—1918年),字子玖,号止庵,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人,清末大臣。瞿鸿禨生于清文宗咸丰癸丑年(1853年)六月十五日。穆宗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科举人,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德宗光绪元年(1875年),大考名列第一,擢为侍讲学士。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升内阁学士,先后典福建、广西乡试,督河南、浙江、四川学政。中日甲午战争时,曾上四路进兵之策。庚子年曾随两宫西狩,出任工部尚书。返京后任军机大臣、政务大臣。请以策论试士,开经济特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任首任尚书,秉承慈禧太后意旨,屡献求和之策,深得赏识。赏黄马褂,加太子太保。“新政”中,有些政府机构以“兴学、通商、劝工”为名,借端巧取。他请求降旨禁革苛派,任民间自办。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授协办大学士,参与策划预备立宪,任议改官制大臣。三十三年(1907年),岑春煊入朝留掌邮传部,利用杨翠喜案,秘密上疏弹劾庆亲王奕劻。因瞿平时善用岑春煊,与袁世凯互相倾轧,遭奕劻嫉恨。又因平时对慈禧太后直言,被侍讲学士恽毓鼎弹劾为“揽权恣纵”,遂被罢官归故乡长沙。辛亥革命湖南起义后,赴上海避难,民国七年(1918年)病逝于上海。废帝溥仪追谥文慎。
人物简介
陈伯陶(1855年—1930年),字象华,子砺,号九龙真逸,别署砺道人、九龙山人,晚更名永焘,广东东莞县(今东莞市)中堂镇凤涌乡人。 清末政治人物、学者。光绪十八年探花及第。官至江宁提学使,署布政使。清亡后以遗老自况,移居香港。陈伯陶之父陈铭圭为咸丰二年(1852年)副贡。 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十七日,陈伯陶生于东莞县城家中。五岁启蒙,六岁时,其父故交、学者陈澧主讲东莞石龙的龙溪书院,陈伯陶拜陈澧为师,后来其经学词章受陈澧影响颇大。十岁,通晓五经。 光绪元年(1875年)中秀才, 光绪五年(1879年)中解元(广东乡试考取第一名)。 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 赐进士及第,任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武英殿协修等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伯陶外派往云南、贵州、山东出任乡试副考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陈伯陶携眷返回东莞安顿妥当后,随即赶赴西安追随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辛丑条约》签订后,陈伯陶跟随光绪帝回京,并入值南书房任行走,充当皇帝的近身文学侍从。南书房行走虽无实务,但一直是清代文官向往的荣誉;事实上陈伯陶后来亦非常缅怀这段在皇帝身边的岁月。光绪三十二年,陈伯陶外调江宁提学使,开始走上教育官僚的道路。他曾经到日本考察教育发展,回国后在南京推广实业高等学堂。他创办了方言学堂和暨南学堂;前者是外语学校,后者是华侨学校,亦即暨南大学的前身。光绪三十四年,陈伯陶迁任江宁布政使;可惜就在仕途日隆之际,光绪帝遽然去世。陈伯陶受此打击,复见政局日渐紧张,遂于宣统二年弃官回归东莞。宣统三年,亦即辛亥革命爆发的同年,陈伯陶出任广东省教育总会会长。武昌起义后,广东变天,革命军一度包围东莞陈宅,陈伯陶于是携眷逃往香港红磡暂避。未几宣统逊位,陈伯陶遂迁往九龙城,打算以此地为长居之所,并以秦朝东陵侯召平于秦亡后种瓜自给的典故,署其小楼名为「瓜庐」,以示效忠清廷,不事二朝。陈伯陶来港后不剪辫,不易服,以前清遗老面目示人;又自号「九龙真逸」,决心以隐逸度其馀生。其间龙济光入主广东,曾力邀陈伯陶出山佐政;又以设广东省志局为名,请其主持修志。陈伯陶始终不为所动,坚拒不就;反而应东莞同乡叶湘南之邀,就地于九龙设局纂修《东莞县志》。六年后志书98卷修成,另附《沙田志》四卷,全书一百卅十馀万字,于时堪称巨著。《东莞县志》是陈伯陶的专业制作,颇得学界好评。他又著手编纂宋元以来广东遗民传记资料,写成《胜朝粤东遗民录》、《宋东莞遗民录》、《元广东遗民录》、《明东莞三忠传》等书,以寄寓其思念前朝之情。1922年溥仪大婚,陈伯陶携一万元巨款入京祝贺,以尽为臣之礼。陈伯陶去国多年后重回昔日入值的南书房,感慨万分,不胜唏嘘。陈伯陶隐居的九龙城,曾经是南宋末二帝的栖身之所。此地有宋王台及侯王庙两处遗址;前者为纪念二帝而设,后者则来历不详。此段亡国史事不但惹起陈伯陶的遗民思绪,更引起其寻根探低的兴趣,最后考订侯王乃宋末杨淑妃亲弟杨亮节。未几港府计划收回宋王台遗址转售,事件为一众遗老上书陈情劝止;结果港府不但撤回计划,更容许遗老于宋王台之上修建石垣以为屏护。风波平息后,陈伯陶特此撰写《九龙宋王台新筑石垣记》以表庆贺。陈伯陶不时邀约遗民雅士,聚集其上酬唱互答,以寄故国之思。陈伯陶一生埋首经籍,著述甚丰。来港之前曾经参与纂修《清史稿》〈儒林〉和〈文苑〉两传;在港所著除前述方志及遗民传记之外,尚有《瓜庐文剩》、 《瓜庐诗剩》、《孝经说》、《袁督师遗稿》、《东江考》等多种。另外,陈伯陶亦不忘薪传后代,与一众遗老于学海书楼设坛讲学,光大孔门事业。1929年青山寺「香海名山」牌坊落成,陈伯陶亲题对联志庆。其联云:「遵海而来杯渡情依中国土,高山仰止韩公名重异邦人」,对金文泰来港主政颇有赞许之意。1930年8月20日,陈伯陶卒于香港九龙城寓所。溥仪闻讯后赐予谥号「文良」,为遗老一生画上圆满句号。 女婿乃淩鸿勋之侄驻牙买加特命全权大使淩崇熙 (Samuel C.H. Ling)。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