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元稹

相关人物:共 88 位
共 159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其一 (767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诗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
家家养乌鬼(一云:川人呼猪作乌鬼声。一云:夔人呼鸬鹚为乌鬼。一云:峡近乌蛮,俗于正月设牲酒田间,操兵大噪,名养乌鬼,以禳厉气。元稹江陵诗“病赛乌称鬼”,则乌鬼乃神名),顿顿食黄鱼。
旧识能(一作难)为态,新知已暗疏。
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一作开)渠。
戏为六绝句 其六 (762年) 唐 · 杜甫
七言绝句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钱谦益曰:“当甫之世,群儿之谤伤者或不少矣,故借庾信、四子以发其意,‘嗤点流传,轻薄为文’,皆指并时之人也。卢、王之文,劣于汉、魏,而能江河万古者,以其近于风骚也。况其上薄风骚,而又不劣于汉、魏者乎?‘凡今谁是出群雄’,甫所以自命也。‘兰苕翡翠’,指当时研揣声病,寻摘章句之徒,鲸鱼碧海,则元稹所谓浑涵汪洋,千汇万状,兼古人而有之者,非甫谁足以当之。‘不薄今人’以下,惜时人之是古非今不知别裁而正告之,齐、梁以下,对屈、宋言之,皆今人也。不薄今而爱古,期于清词丽句必与古人为邻则可耳。今人侈言屈、宋,而转作齐、梁之后尘。”又曰:“今人之未及前贤,以其递相祖述,沿流失源,而不知谁为之先也。骚、雅、汉、魏至于齐、梁、唐初,靡不有真面目,舍是则皆伪体也,别者区别之,裁者裁而去之,果能别裁伪体,则近于风雅矣。自风雅而下,至于庾信、四子,孰非我师。故曰转益多师是汝师,呼之曰汝,所谓尔曹也。”)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坑赵 喻蜀
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眇(一作渺)
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
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
前期(一作朝)翰林后,屈迹县邑小。
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溔
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
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
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
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
人非西喻蜀,兴在北坑赵
方行郴岸静,未话长沙扰。
崔师乞已至,澧卒用矜少。
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原注:闻崔侍御潩乞师于洪府,师已至袁州北,杨中丞琳问罪将士,自澧上达长沙矣。钱谦益曰:“《旧书》本传:‘甫游衡山,寓居耒阳,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元稹墓志:‘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公卒于耒阳,殡于岳阳,史志皆可考据。近代有为杜工部耒阳祠堂记者,大略曰:‘子美出瞿塘,下江陵,登岳阳楼,览衡岳,抵耒阳,适江水暴涨,为惊湍所漂,仅得遣靴,因垒土筑虚冢瘗之。解缙有诗云:蔡伦池上雾如纸,杜老祠前秋日黄。为问靴洲江上水,流船三日到衡阳。’按此则杜甫之殁,不特以牛肉白酒,并罹汨罗之酷矣。”耒阳县志:“杜甫祠墓在县治北二里。”《苕溪渔隐》谓考襄阳、岳阳俱无杜甫墓,惟耒阳有之。大抵贤者所在,人各引以为重,不妨耒阳自葬子美之遣靴,而嗣业所葬,元稹所志,乃在巩县首阳,可不必聚辨也)
⑴ 溔,玉篇以沼切,上林赋,浩溔演漾
奉寄通州元九侍御 中唐 · 杨巨源
七言律诗
大明宫殿郁苍苍,紫禁龙楼直署香。
九陌华轩争道路,一枝寒玉任烟霜。
须听瑞雪传心语,莫(一作却)被啼猿续泪行。
共说圣朝容直气,期君新岁奉恩光。
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名滩拽𥮘迟。
橹窡动摇妨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
畬馀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
物色可怜心莫限,此行都是独行时。
灵溪试为访金丹。
按:见《元氏长庆集》卷十六《天坛上境》题注引
但以佛教道法,无并我苦空。如先薄之福缘,悉后微之因果。撰修劝善,诫勖(张改作「罪」)非违达。目录虽则数条,制诗三百馀首,且言时事,不浪虚谈。王梵志之贵文,习丁郭之要义。不守(一作「受」)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项校作「乃」,黄校作「亦」)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贪婪之吏(一作「史」),稍息侵渔;尸禄之官,自当廉谨。各虽愚昧,情极怆然。一遍略寻,三思无忘。纵使大德讲说,不及读此善文。逆子定省翻成甚孝(张谓「甚」字衍),懒妇晨夕事姑嫜。查郎𨉱子生惭愧,诸州游客忆家乡。慵夫夜起□□□,懒妇彻明对绢(项谓应作「缉」)筐。悉恙皆咸臻知罪福,勤耕恳苦足糇粮。一志五情不改易,东州西郡并称扬。但令读此篇章熟,顽愚暗蠢悉恙贤良。
遥看世间人,村坊安社邑。
一家有死生,合村相就泣。
张口哭他尸,不知身去急。
本是长眠鬼,暂来地上立。
欲似养儿毡,回乾且就湿。
前死深埋却,后死续即入。
景丽天中。
君居人上。
观星文之高朗。
见君德之洪畅。
矧乎景以为名。
气之可望。
徒亘其二方之色。
靡知其千变之状。
故隐不可思。
见无与期。
必潜拱而元感。
乃粲然而著之。
谅精诚之尽达。
若影响而相追。
且夫浩浩阴骘。
昭昭元吉。
匪乘运而生。
将俟时而出。
方今统三才而不爽。
叶一德而无失。
所以列其数而惟三。
等其色而如一。
既参差而比象。
亦错落而为质。
非烟非雾。
相羃历以氤氲。
散彩耀芒。
远精明而成实。
懿其烛彼天衢。
同日月之列于三无。
瑞我元首。
旌号令之敷于九有。
不然。
何以浑青赤之悠扬。
掩斗牛之荧煌。
或助月于晦朔。
或偶圣而昭彰。
昔在周公之摄赞幼主。
周武之肆伐大商。
皆立功而本政。
亦效祉而垂光。
未若明庭而治国。
无事而降康。
斯时也。
岂虚其应。
斯瑞也。
则惟其常。
是以莹霏微之中。
形璀璨之色。
仰嘉气之来辉焕。
喻他方之归道德。
陋虞舜之近加于房。
小唐尧之才出于翼。
瞻之踊跃。
如北面之事一人。
照之清明。
若南向之观万国。
岂同乎嘒彼躔次。
行诸岁时。
昏在昴中。
示春物之将蠢尔。
申为斗建。
兆秋风之欲凄其。
虽穷运数于晷刻。
未甄邦国之清夷。
窅绵邈兮元造。
在休徵兮载考。
何炜煜于重霄。
信恢宏于治道。
手抃目骇兮。
载赓歌于大宝。
引用典故:落乌纱 谢公
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
贵重近臣光绮席,笑怜从事落乌纱
萸房暗绽红珠朵,茗碗寒供白露芽。
咏碎(一作醉咏)龙山归出号(一作去晚),马奔流电妓奔车。
王者为邦。实先学校。
不有载籍。何以垂教。
必由乎文字。使知乎忠孝。
东序西序。取乎游焉息焉。
八索九邱。俾其是则是效。
粤我后矣。圣哲者欤。
命儒官兮。至公以居。
所崇惟学。所宝惟书。
搜偫言而斯在。立重阁以藏诸。
观其结构孤高。轩扉对启。
饰不及侈。俭而中礼。
刮楹之上。标银榜之煌煌。
峻宇之前。阅子衿之济济。
于是六籍咸萃。百代无遗。
恭俭之教。比事之词。
虞夏商周之五典。国风雅颂之四诗。
既精微之与广博。莫不森罗而在兹。
文移科斗之质。字别鱼鲁之疑。
轴星攒而花散。带蜺舒而草滋。
棂槛风来。动芸香之苾苾。
绮疏日映。见铅椠之累累。
览彼缣缃。请披记传
或崇其台。以邀非望之福。
或邃其榭。以逞荒怠之宴。
未若事惟师古。政以化成。
斲朴之勤。毋弛怠于儒学。
黼藻之饰。不加贲于檐楹。
由是事美德风。人歌懿绩。
校则同于天禄。藏乃异于鲁壁。
左平右墄。虽有陋于明堂。
上栋下宇。乃不踰于大易。
别有名系庠序。身衣缝掖。
睹兹阁之岧峣。谅吾道之宏益。
共 159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