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守温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咸秦人,俗姓高。弱冠登戒。后梁太祖乾化四年至洛阳,创温室以资洗濯。好游历,精吟咏,工丹青。有《五溪烟景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3—956 俗姓高,咸秦(今陕西咸阳一带)人。初于终南圭峰出家。后历游庐山、衡山等地,至高安,师白水本仁。北归后,住洛阳中滩浴院。后梁太祖开平五年(911)归圭峰旧居。后于峰顶创寺院,历45年,度弟子1500人,撰歌颂1000余首。《景德传灯录》卷二〇、《宋高僧传》卷二八有传。《景德传灯录》收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
禅师名智晖。
咸秦人。
生高氏。
童稚时。
至精舍。
辄留止如家。
圭峰温禅师
见而异之。
为剃发。
年二十。
受满足戒。
师事高安白水本仁禅师。
十年而还洛京。
爱中滩佳山水。
创屋以居。
室院。
日以施水给药为事。
人莫能浅深之。
梁开平五年。
忽欲还圭峰。
山行翛然深往。
坐岩石间。
如常寝处。
顾见磨衲数珠。
铜瓶棕笠。
藏石壁间。
触之即坏。
敛目良久曰。
此吾前身道具也。
因就其处建寺。
以酬夙心。
方薙草。
有祥云出众峰间。
遂名曰重云。
虎豹引去。
有龙湫。
险恶不可犯。
晖督役。
夷塞之。
以为路。
龙亦移他处。
但见云雷随之。
后唐明宗闻而佳之。
赐额曰长兴。
住持馀四十年。
节度使王彦超微时。
尝从晖游。
欲为沙门。
晖熟视曰。
汝世缘深。
当为我家垣墙。
彦超后果镇永兴。
申弟子之礼。
周显德三年夏。
诣永兴与彦超别。
嘱以护法。
彦超泣曰。
公遂忍弃弟子乎。
晖笑曰。
借千年亦一别耳。
七月二十四日书偈一首曰。
我有一间舍。
父母为修盖。
住来八十年。
近来觉损坏。
早拟移别处。
事涉有憎爱。
待他摧毁时。
彼此无妨碍。
乃跏趺而化。
阅世八十有四。
坐六十有四夏。
初晖居中滩。
有病比丘。
为众恶弃之。
比丘哀曰。
我以夙业白癞。
师能为我洗摩。
晖为之无难色。
俄有神光异香。
方讶之。
忽失所在。
归视疮痂。
亦皆异香也。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高氏。
咸阳人。
少从圭峰温禅师剃䰂。
年二十。
乃受具。
学律习禅。
博揽藏教。
然尤工于翰墨吟咏。
且效僧珍道芬。
六法作画。
物像生动。
若其济众之心。
盖出天禀。
固非勉强而行者。
梁乾化四年。
自江表来京邑。
历观诸刹。
以为所须皆备。
而独于浴室。
似有缺典。
于是相攸洛汭。
治屋若干楹。
购山给薪。
凿沼储水。
轮汲而槽受。
其汤之富未易。
言则瓶锡之侣。
冠簪之伦。
搢绅先生之流。
其至者。
日不暇给。
而脱履则木写承足。
卸衣则枲裙障身。
五日一开。
开凡七十有二而岁周矣。
其所浴。
殆数万人不啻。
又辟浴圣室于西庑。
以象十六应真。
其内中则观自在堂也。
侍即扬凝式笃重晖为作碑颂德。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智晖。
姓高氏。
咸秦人也。
权舆总角萌离俗之心。
不狎童游动循天分。
欻遇圭峰温禅师
气貌瑰伟虚心体道。
趋其门者淑慝旌别矣。
谓晖曰。
子实材器多能之士也。
请祈摄受。
二十登戒。
风骨耸拔好尚且奇。
山中阒然曾无他事。
唯钩索藏教禅律亘通日。
诵百千言义味随嚼。
闻佛许一时外学。
颇精吟咏得骚推之体。
翰墨工外小笔尤嘉。
粉壁兴酣云山在掌。
恒言。
吾慕僧珍道芬之六法。
恨不与同时。
对壁连图各成物象之生动也。
然真放达之士哉。
或振锡而游纵观山水。
或蹑屩而至历览市朝。
意住则留兴尽而去。
或东林入社。
或南岳经行。
悟宗旨于曹溪。
宁劳一宿。
访神仙于阮洞。
拟到三清。
事以志求时无虚度。
此外采药于山谷。
救病于旅僧。
惟切利他心无别务。
洎梁乾化四年。
自江表来于帝京。
顾诸梵宫无所不备。
室洗雪尘垢事有阙焉。
居于洛洲凿户为室。
界南北岸葺数亩之宫。
示以标榜。
召其乐福业者占之。
未期渐构欲闰皆周。
浴具僧坊奂焉有序。
由是洛城缁伍道观上流。
至者如归。
来者无阻每以合朔后五日一开洗涤。
曾无间然。
一岁则七十有馀会矣。
一浴则远近都集三二千僧矣。
晖躬执役未尝言倦。
又以木舄承足。
枲麻缝衣。
彼迦叶波相去几何哉。
其或供僧向暇吟咏。
馀闲则命笔墨也。
缅想嘉陵碧浪太华莲峰。
凝神邈然得趣乃作。
五溪烟景四壁寒林。
移在目前。
暑天凛冽矣。
加复运思奇巧造轮汲水神速无比复构应真浴室。
西庑中十六形像并观自在堂。
弥年完备。
时杨侍郎凝式致政。
佯狂号杨风子者而笃重晖为作碑颂德。
莫测所终。
神僧传·卷第九
释智晖。
咸秦人。
姓高氏。
童稚时至精舍辄留止如家。
圭峰温禅师见而异之为剃发。
年二十受满足戒。
师事高安白水本仁禅师十年。
而还洛京。
爱中滩佳山水创屋以居。
室院。
日以施水给药为事。
人莫能浅深之。
梁开平五年忽欲造圭峰山行。
翛然深往坐岩石间如常寝处。
顾见磨衲数珠铜缸棕笠。
藏石壁间。
触之即坏。
敛目良久曰。
此吾前身道具也。
因就其处建寺以酬夙心。
方薙草有祥云出众峰间。
遂名曰重云。
虎豹引去。
有龙湫险恶不可犯。
晖督役夷塞之以为路。
龙以移他处。
但见云雷随之。
后唐明宗闻而佳之。
赐额曰长兴。
住持四十馀年。
节度使王彦超微时。
尝从晖游欲为沙门。
晖熟视曰。
汝世缘深当为我家垣墙。
彦超后果镇永兴申弟子之礼。
周显德三年夏诣永兴。
与彦超别嘱以护法。
彦超泣曰。
公遂忍弃弟子乎。
晖笑曰。
借千年亦一别耳。
七月二十四日书偈一首。
乃加趺而化。
阅世八十有四。
坐六十有四夏。
初晖居中滩。
有病比丘为众恶弃之。
比丘哀曰。
我以宿业白癞。
师能为我洗摩。
晖为之无难色。
俄有神光异香。
方讶之。
忽失所在归视疮痂亦皆异香也。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重云禅师智晖。生咸秦高氏。总角时。即好游佛寺。喜动颜色。自誓出家。年二十受满足戒。印心于白水仁禅师。因爱中滩山水。创屋居之。号温室院。日以施水给药为事。有比丘患白癞。众恶之。师引归。日夕与摩洗。久之。忽神光异香焕发。失僧所在。视疮痂皆异香也。梁开平中。思故山。乃还终南圭峰。于是翛然深往。独步岩石。徘徊顾望。忽见磨纳数珠铜瓶棕笠。在石壁间。触之即坏。宛如常寝处。遂恍然曰。此吾前身道具也。因就其处建寺。以酬昔因。方薙草有祥云。出众峰间。遂名重云。虎豹引去。有龙湫险恶不可犯。师夷之为路。龙亦去之。后唐明宗。闻而嘉叹。赐额曰长兴。住持四十馀年。接引后学。老而无倦。节度使王彦超。微时尝从晖游。愿为沙门。晖曰。汝世缘深。当为吾家垣墙。彦超后果镇永兴。于是益敬师。周显德三年夏。诣别彦超。嘱以山门事。初秋体尚无恙。忽说偈曰。我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早拟移他处。事涉有憎爱。待他摧毁时。彼此无相碍。乃加趺而化。阅世八十有四。腊六十四。塔于本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汝永,号瑞岩。万达甫子。诸生。袭指挥使职。尝三领漕运,迁山东都司佥书。入卫京师。三大殿灾,从大司马率众救火,以湿絮被覆五凤楼,运水灌之,楼得全。后累迁至左军都督府佥事,镇福建。所在有功绩。天启末以疾归。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六
字汝永,号瑞岩,鹿园先生之孙也。
少为诸生,不耑守一经。
已袭爵指挥,凡三领漕,最有名。
迁山东都司佥书,入卫,值三殿灾,公率三千人,夜从大司马救火。
上命毁五凤楼,以保承运库,公曰:楼为国家象魏,不可撤,臣请并力卫库。
乃令军士各持湿絮被覆屋,运水灌之,楼得并存。
会援朝鲜,公出督龙江水师,守鸭绿江,通馈运。
晋参将,守温处。
闽盗诈称商入浙地杀掠,扬帆而去,莫可诘。
公命分闽浙海界,商舶不得越境。
闽商入浙,则乘浙舟,浙商入闽亦如之,遂著为令。
再迁,以都督佥,事总福建兵。
脩戚武庄遗法,壁垒一新。
有外岛舟失风被获,当事欲骈诛报首功,公持不可,曰:借风涛之力以膏吾刃,吾不忍为也!
所获三十五人,尽释之去。
未几,闻有营求其地者,遂引疾归。
里居十有九年,筑数椽櫔食,日与诸公觞咏为娱。
卒年七十五。
所著一枝轩稿行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914-1993,湖南省益阳县人。陈鼎忠天倪五子。“一二九”运动时任武汉学联主席,并与沈钧儒先生等“七君子”同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解放后任贵州大学教授。历任昆明工学院、云南民族学院教授。
两间庐诗·自序
蔡子川右注余诗既竟,语余曰:“诗言志,子之志则既闻命矣,敢问作诗之由,或亦读者尚友论世之一助也。
”余尝闻韩愈氏之言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诗者,鸣之一端,而鸣不必皆诗。
时鸟鸣春,候虫鸣秋,其为鸣则是矣,然未闻有目之为诗者。
余之鸣,犹蝉翼之振,蛙腹之鼓,而被之文字,则正韩氏所讥之乱杂而无章者,曷足以言诗哉?
余年十一时,先君馆于长沙周氏,余随侍焉。
君课以坊本历史,说文部首与守温字母,期在疏通文字,略识文字源流与音韵基础。
君以《古文笔法百篇》授周公子,余则跽椅上旁听,如是者一年。
年十六,君讲学湖南大学,余获与共寝处者又一年。
君授以汉魏六朝文,韩愈、王夫之、章炳麟及己所作文各若干篇,经史百家,则听任左右采获。
有所质疑,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惟词章靳不以传,曰:“学在致用,文人无足观也。
”余不能仰体父志,居周公馆时,往往将所作五七言绝句厕文稿中以进,君亦勤为修改。
至十六岁,积稿已裒然成帙。
柳午亭丈见之,谓诗风近龚定庵。
罗庶丹丈见《读项羽本纪》诗,谓押险韵能稳,有“履虎尾,不咥人”之象。
丈为余点定《咏雪》(七律四首)、《次韵张昕谈禅》(七律四首)、《春江引》(七古)、《狂歌赠王生》(七古,各诗均载一九三二年湖大期刊,今不可觅得)。
丈嗜酒,酒后高睨大谈,汗漫无涯涘,尝诏余曰“熔铸经史入诗则品高”,又曰:“学诗当以青莲为宗。
”为讲《越中怀古》绝句,目光如炬,眉睫飞动,至今犹仿佛见之。
为《玩月》诗云:“若逢天上玉楼成,天将召我归霄汉。
”果以是年谢世(余挽诗七律二章,亦载湖大期刊)。
为余改诗者,先君外,独丈耳。
生无华屋,死失山丘,知己之感,存殃之悲,曷云能已。
一九四四年初秋,余为《大去行》,刊布于沅陵《中报》。
主笔汉阳蔡叔和为按语,比之杜老之《北征》,拟于不伦,徒滋愧恧。
然抗战八年,流血万里,未更见有诉之声诗,形诸咏叹者,亦可异也。
一九四七年一月,余梓行《两间庐诗》于长沙。
刘寅先丈序之,语多溢美。
解放以后,纽有所作,长沙彭君岩石评为“寓沈忧于平淡”,于是向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者,至是君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王船山曰:“楚,泽国也;其南沅、湘之交,抑山国也。
叠波旷宇,以荡遥情,而迫之以崟嵚戌削之幽菀;故推宕无涯,而天采叠发;江山光怪之气,莫能掩抑,出生入死,上震天宇。
”此吾湘之自然环境,所谓地录也。
屈子怀沙,贾生赋鵩,李太白洞庭赊月,杜子美岳麓诛茅,柳子厚汨罗祷风,韩退之衡阳放酒,自古迁客骚人,流寓湖南者,史不绝书。
若屈、若贾、若李、若杜、若韩、若柳,皆旷代文宗也,然其流风遗韵,均及身而泯,湖南所产,未见有能殆庶者,岂地灵不必人杰耶?
朱明末叶,大儒王船山崛起衡阳,盖去屈子几二千年矣。
清咸同间,其遗书稍稍出于屋壁,乡人慕化,作者蔚起,号为湘学。
余生丁末造,未能躬逢其盛。
先君子日与诸耆宿雍容揖让,论学衡文,余小子亦获于应对进退中亲謦欬焉。
一九六八,先君弃世,享寿九十。
斯时父党均已先逝,而文化大革命则以不可向迩之势烧葬旧文化、旧传统、旧道德,而湘学?焉以尽。
凡此,余学文之经历也。
余非欲以诗鸣,更未敢欲以诗名。
今之此集,类皆鸣其所不得不鸣。
其为鸣则是矣,乌得谓之诗哉?
更何敢望以诗名哉?
蔡子为注刊行,其将暴余诗之不文耶?
其将促余诗之速朽耶?
此书之付梓也,出版社同仁与金君丹元实促成之。
皆取人为善,成人之美者,谨致谢意。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六日,陈述元叙于昆明莲花池畔,时年七十有六。
两间庐诗·序
益阳陈君述元,余老友天倪翁之叔子。年十二、三即能诗,余尝叹为才子。阅十馀岁,复见所作,则已卓然自立。顷者,印其《两间庐诗》数十首求序于余,曰:“后不复作矣。”盖述元娴欧文,好其学,以为诗不足以尽其才。余甚壮其意,然犹欲广之焉。 天倪翁,今之高密,亦龙门也。文章抗晃贾,诗近大苏;广居论学,每标一义,往往出人意表,然皆人人所读书。盖其才之锐,足以奴仆其学之博,无空言也。翁仲子云章,余从女德芬之婿,本习土木,而好政事文学,亦高睨大谈,至或与翁龃龉。而述元日者直视翁疾言曰:“大人古文固未工,即诗亦胡不若某某者。”某某,江湖诗人也。翁大怒,立起攘臂哗,至报以市井语。他日,余从容谓翁曰:“述元之文余未见,未知于翁如何?若诗则百炼之中,灵光隐现,其才有非翁所能易视者。”翁不答,犹细语詈之,盖亦心喜余言也。 昔袁简斋以“性灵”说诗,人多诋訾。余独节取其言曰:“诗有别才,非关学也。”夫宁独诗,文亦有别才焉;夫宁独文,学亦有别才焉。翁尤才于学,述元尤才于诗。伟哉,三分天下之才,父子欲有其二矣。虽然,诗不关学,言其初耳,其既固非学莫能精且大。盖诗者可以不作,而不可以必不作。惟无别才者,学愈多,诗愈拙;有其才者,学愈富,诗愈工。夫天下之大,事物之赜,莫非学也,即莫非诗文也。 云章不为诗,然当力学,乃足以继翁之谈。述元已工诗,尤当博学,乃足以张翁之教。夫以述元之才,年甫三十,诚浸淫中西之学之益久,于诗必有欲已而不得已者,必有不求工而甚工者。然则《两间庐》之诗,乌得止于是哉。 一九四六年丙戌季冬盅园刘宗向寅先序。
题辞·陈云章
诗之为义,本之性情,而协乎音律者也。《记》言:“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盖志之所之,音节亦随以异焉。逊清末叶,据乱之世也。其为诗者,率凄怨其情,叫嚣其气,惨然若不可终日。迨至民国,更益以鄙倍佻亵之词,纤仄委琐之曲,古所谓亡国之音,无乎勿具矣。 家君生长乱世,内伤小己,外悼军国,感时抚事,骨折心惊。故少年所作,多出入阮步兵、杜少陵两家。或稍为险怪,与卢仝、李贺相颉颃。年三十,乃自悔曰:“吾将以文学移易风俗,今反为风俗所移易,是物主而我客也。”于是尽取少作焚之,以啴缓庄裕之音,写温柔敦厚之旨,期以起衰而兴治。会世运日非,偏弦独张,而无与和者,其趣弥高,其情弥苦矣。 余与季弟述元,束发受书。家君刚日授经,柔日授史,独词章靳不以传。命余治工业,弟习祛书,曰:“学在致用,文人无足观也。”述元敏悟,间治词章,请正于家君。家君谕之曰:“汝诗虽未深造,然能自出机杼,颇有才气。倍道兼行,亦可追踪时贤。然多愤郁之言、奔放之作,于拨乱反正之元音,未有当也。” 呜呼,世局凌夷,寒门困惫。家君富有之业,穷无所施。其布于世者,仅泰山之一毫芒。余困于土木之役,未能赓绍;以继志述事,望之述元。然如泛舟大海,浮天载地,茫乎莫得其涯涘也。故于其所至者,徇友人之请,稍为刊布,著其既往,以策其将来。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陈云章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