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合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奉化人。俗姓冯。又称月僧。文宗开成中出家。宣宗大中时再造明州国宁寺,以律僧预住持。晚年专事禅寂,不出寺门,常与沙门迭为文会,结林下之交。有《岳林寺碑》及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冯,奉化(今属浙江)人。家傍月山而居,世称月僧。文宗开成间出家,熟于毗尼律戒。武宗灭佛时,隐居奉化山间。宣宗大中时,住持明州国宁寺。晚年专事禅寂,不出寺门。诗人方干曾赠其诗。卒年80岁。《宋高僧传》卷二七有传。有诗集,收诗300余首,已佚。《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明州阿育王寺志》收录宗亮诗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冯氏。
明州奉化人。
开成中薙落。
隶州之国宁寺。
登戒。
学毗尼。
无遗行。
会昌之难。
遁居乡里之岩谷间。
大中再造国宁。
徵选名德二十八人。
而亮与焉。
建州太守李频。
为寺碑。
有曰。
律僧宗亮。
禅僧全祐。
是也。
晚年益谢世事。
不出户者。
动经节序。
其往来若方于赠诗曰。
秋水一泓常见底。
涧松千尺不生枝。
空门学佛知多少。
净剃心尘秖有师。
竟卒。
春秋八十。
亮平生与贯霜择梧不吟数十人。
皆秉清节。
结林下交。
撰岳林寺碑。
集诗三百许首。
并赞颂。
行世。
然锐心福敬二田。
且为江东罗隐。
安乐孙合
所钦慕旨重。
著四明才名志。
尤序其名于诸儒骏士之间。
其为文士先达所加仰。
如此。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宗亮。
姓冯氏。
奉化人也。
家傍月山而居。
后称月僧焉。
亮开成中剃落纳法。
方事毗尼循于四仪。
且无遗行。
而云我生不辰。
属会昌之难便隐家山深岩洞穴。
大中再造国宁寺。
徵选清高者隶名。
亮预住持。
建州太守李频为寺碑云。
于清心行不污者得二十八人以补其员。
广住持也。
律僧宗亮禅僧全祐而已。
国宁经藏载加缮写。
躬求正本选纸墨鸠聚嚫施。
建造三门藏院诸功德廊宇。
皆亮之力焉。
晚年专事禅寂不出寺门。
处士方干赠诗云。
秋水一泓常见底。
涧松千尺不生枝。
空门学佛知多少。
剃尽心华只有师。
终于本寺。
春秋八十。
亮恒与沙门贯霜栖悟不吟数十人。
皆秉执清奇好迭为文会。
结林下之交。
撰岳林寺碑。
诗集三百许首赞颂。
并行于代。
而于福敬二田锐心弥厚焉。
亮为江东生罗隐追慕。
乐安孙合最加肯重。
著四明郡才名志。
序诸儒骏士外。
独云释宗亮。
多为文士先达仿仰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新定人,字雄飞。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览卷而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懿宗咸通中,隐会稽之镜湖,太守王龟荐之谏署,不果。卒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赐一官,以慰其魂。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5? 《唐诗大系》作(809—873?),不确。
字雄飞(《唐才子传》卷七作“飞雄”,误),卒后,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排行十四,睦州清溪(今浙江淳安)人。
一作桐庐人,不确。
屡应举不第,遂隐居鉴湖,终生不仕。
曾学诗于徐凝,与喻凫、李频等诗人交厚。
“方干诗清润小巧”(《韵语阳秋》卷二),颇为时人所重;或谓方干“广明、中和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孙合《玄英先生传》,《唐诗纪事》卷六三)。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六三、《唐才子传》卷七。
其诗集以席启宇《唐诗百名家全集》10卷本《玄英先生诗集》为较通行,《全唐诗》存诗6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8首。
唐诗汇评
方干(?-约888),字雄飞,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师徐凝为诗。大和中,姚合出守金、杭二州,干携卷投谒,合叹赏之。后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会稽镜湖,与郑仁规、李频、陶详为三益友。曾漫游岭南、江西等地。咸通末,浙东观察使王龟欲表荐之,无何,龟卒,事竟无成。与段成式、吕述、于兴宗、李群玉等交游唱和。卒,私谥为“玄英先生”。门人杨弇等编其诗为《玄英先生集》十卷,已佚。明人辑有《玄英集》八卷。《全唐诗》编诗六卷,羼入戴叔伦诗多首。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清奇雅正主:李益……升堂七人:方干、马戴、任蕃、贾岛、厉玄、项斯、薛寿。
王赞《元英先生诗集序》
吴越故多诗人,未有新定方干,擅名于杭越,流声于京洛。夫干之为诗,锓肌涤骨,冰莹霞绚;嘉肴自将,不吮馀隽;丽不葩粉,苦不棘癯。当其得志,倏与神会,词若未至,意已独往。……予尝校之:张祜升杜甫之堂,方干入钱起之室矣。
唐摭言
方干、桐庐人,幼有清才,为徐凝所器,诲之格律。干或有句云:“把得新诗草里论。”反语云:“村里老”,谑凝而已。
韵语阳秋
方干诗清润小巧,盖未升曹、刘之堂,或者取之太过,余未晓也。
王赞尝称之曰:“锓肌涤骨,冰莹霞绚;嘉肴自将,不吮馀隽;丽不葩粉,苦不癯棘。
当其得志,倏与神会。
孙合尝称之曰:“其秀也,仙蕊于常花;其鸣也,灵𡁥于众响。
”观其所作《登灵隐峰》诗云:“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送喻坦之》诗云:“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山林。
”此真儿童语也。
《寄喻凫》云:“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
”如《送喻坦之下第》又云:“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沉。
”《赠路明府》诗云:“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赠喻凫》又云:“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须。
”《称(湖)心寺中岛》云:“雪折停猿树,花藏浴鹤泉。
”《寄越上人》又云:“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
”《于使君诗》云:“月中倚掉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
”《送伍秀才》诗又云:“倚棹寒吟渔浦月,垂鞭醉入风城春。
”其语言重登,有以见其窘也。
至于“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义行相识处,贫过少年时”等句,诚无愧于孙、王所赏。
唐诗纪事
孙合《玄英先生传》曰:先生新定人,字雄飞。
章八元即先生外王父也。
广明、中和间,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
始谒钱塘守姚公合,公视其貌陋,初甚侮之。
坐定览卷,骇目变容而叹之。
先生一举不得志,遂遁于会稽,渔于鉴湖,与郑仁规、李频、陶详为三益友。
弟子弘农杨弇,释子居远。
先生卒,弇编其诗,请舍人王赞为之序。
后村诗话
其诗高处在晚唐诸公之上……罗隐《题方干诗》云:“九霄无鹤板,双鬓老渔舟。”
升庵诗话
晚唐之诗分为二派……一派学贾岛,则李洞、姚合、方干、喻凫、周贺、九僧其人也。
唐音癸签
方干诗练句,字字无失,固应有“高坚峻拔”之目;但嫌其微带经籍气,村貌棱棱尔。
《唐诗归折衷》
敬夫云:同一矫时易俗之志,阆仙以刻削,雄飞以清脱,元、内格调尽变于此矣。而两人皆不得一第而死。胭脂画牡丹,无惑乎逢人者之俗也,然从前人之蹊径而求解脱,即所解脱之中而自成蹊径,是以不获跻位于大家。
《四库全书总目》
何光远《鉴戒录》称干为诗炼句,字字无失,咏系风雅,体绝物理。
合传(按指孙合所作小传)亦称其高坚峻拔。
盖其气格清迥,意度闲远,于晚唐纤靡俚俗之中,独能自振,故盛为一时所推。
然其七言浅弱,较逊五言。
《郝氏林亭》而外,佳句无多,则又风会之有以限之也。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雄飞受诗律于徐侍郎(凝),遂举进士,其源盖出徐氏也。今考侍郎集,绝句之外,近体三篇而已,卒难定其何体。但读方诗,生新刻苦,似游泳长江而出者,七言尤逼肖。即安知徐之不为贾氏流耶?今但编雄飞为阆仙及门云尔。
《石园诗话》
方雄飞(干)……见赏于徐凝、姚合,自咸通得名讫文德,江之南未有及者……集中如“野花多异色,幽鸟少凡事”、“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野烟新驿曙,残照古山秋”、“地下无馀恨,人间得盛名”、“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多是自呼名”,足当高坚峻拔之目。
《东目馆诗见》
方干自云苦吟,只五律整紧,七律圆婉,而并乏新异。亦获重名,岂以宰辅张文蔚奏请官而显耶?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孟浩然。古风告寝,犹自神清。五律虽温丽难言,而清真足喜。
《诗学渊源》
其诗大雅不群,有盛唐风骨,五言允佳。……三人(按指赵嘏、方干、姚合)诗皆取实境,造语自然,不着刻露迹象,而方干尤得子美之神,虽元、白未能过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姑苏人,俗姓司马,字不用,号逍遥子。年弱冠出家,后隐会稽四明山。钱镠召而不出。涉猎孔、老,博通玄学。工诗,善草隶。卒年五十六。有《六时礼佛文注》及诗歌。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不用,号逍遥子,俗姓司马,苏州(今属江苏)人。
幼出家。
精通佛典,兼涉儒道之学。
从学于雪峰义存,得其禅旨。
昭宗时,居洪州10年。
后居会稽四明山,与孙合等为林下之游。
吴越王钱镠礼请之,乃托病归山。
后梁太祖开平中卒,年56。
宋高僧传》卷三〇有传。
全唐诗》存诗1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字不用。
姓司马氏。
姑苏人。
父宛丘县尉。
母戴。
方妊时。
梦异沙门称姓徐。
住持流水寺。
苦从求寄宿。
父亦梦。
于盘中书字。
殊得意。
欲献之天子。
旦则各诧所梦。
母因自指其腹。
谓父曰。
果生男。
其必归之流水寺乎。
盖其家去寺不甚远也。
及生岐嶷可爱。
性介洁。
恶荤膻物。
四岁教之诵习。
能强识。
父滋喜其类己也。
且将图婚。
以待其成。
母不可。
竟出家。
如前志。
年满受具戒。
讲通经论。
俄弃去。
后入闽。
依雪峰存公。
得禅要。
未几。
卢陵檀越。
挽居三顾山之云亭院。
豫章之南平院。
皆固辞。
时钟氏据洪井。
作客十年。
终莫晤会。
卒游会稽。
考槃四明山中。
吴越钱氏。
闻其名。
遣使召之。
略上谒遽别。
仍以诗谢曰。
云鹤性孤单。
争堪名利关。
衔恩虽入国。
辞病却归山。
乐安孙合
方逸老奉化。
素慢缁侣。
诣作则谈笑终日。
进士扬弇亦倾盖。
开平中示灭。
春秋五十六。
作平生不入尼寺。
不谒公门。
不脩名刺。
不趋时利。
有草隶字式。
诸经礼忏文。
注道安六时礼佛文。
并所述诗歌行世。
自号逍遥子。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
释无作。
字不用。
姓司马氏。
姑苏人也。
父陈宛丘县尉。
母戴氏。
始妊时梦异沙门称姓徐住持流水寺欲寄此安居。
言讫跏趺而坐。
其父同夜梦于盘中书一字甚称心。
自言可以进上天子。
至明各说所梦。
母曰。
意其腹中必沙门也。
矢之曰。
如生儿放于流水寺出家。
及生果岐嶷可爱。
且恶荤膻之气。
年迨四岁母自教诵习。
利金易砺记忆无遗。
厥父欲其应童子举业。
渐见风范和润。
且恒有出尘之意。
俄尔父偷窥姚氏之女且美容仪。
酷欲取之。
母切忌之。
因曰或舍是子出家宽汝所取。
父乃许之。
送入流水寺中。
才及月馀姚民仳离。
时谓此女是善知识。
为作之出家增上缘矣。
年二十受具足法。
相次讲通删补律钞。
法华上生等经百法论。
一性五性宗教励精寻究。
孔老书篇无不猎涉。
后参其玄学于雪峰存禅师。
深入堂奥。
至庐陵三顾山。
檀越造云亭院。
豫章创南平院请作住持。
皆拂衣而去。
前进士唐禀。
作藏经碑。
述作公避请之由。
居洪井十载。
且未识洪师钟氏之面。
乃游会稽四明。
因有终焉之志。
吴越武肃王钱氏。
仰重召略出四明。
因便归山。
盖谢病也。
有诗杼意呈王。
王亦不留。
诗云。
云鹤性孤单。
争堪名利关。
衔恩虽入国。
辞病却归山。
时奉化乐安孙合退居啸傲不交缁伍。
唯接作交谈终日。
进士杨弇亦慕为林下之游。
以梁开平中卒于四明。
春秋五十六。
初作善草隶笔迹酋健。
人多摹写成法。
述诸色礼忏文数十本。
注道安六时礼佛文一卷并诗歌。
并行于代。
作不入尼寺不谒公门。
不修名刺不趋时利。
自号逍遥子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1—974 俗姓翁,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初于本州出家。后唐明宗天成中至杭州,后往天台山嗣天台德韶。出山后初住越州清泰院,后住杭州报恩院。署正觉慧空禅师。《宋高僧传》卷二八、《景德传灯录》卷二六有传,后书录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宋诗
释永安(九一一~九七四),俗姓翁,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住杭州报恩寺。太祖开宝七年卒,年六十四。《宋高僧传》卷二八有传。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翁氏。
温州永嘉人。
少闻同郡汇征大师与乐安孙合相往来。
因投之出家。
然征性高伉。
每事之者。
多以不去而安曲尽无所忤。
侪类叹以为难及。
唐天成间。
随侍至钱唐。
俄遁之隐僻。
行头陀法。
既又入闽。
参扣禅指。
然皆以盗贼扰攘。
道路梗涩而止。
乃依国师韶公于天台。
尽遣群滞。
寻归省。
征咄之曰。
弃背孝养。
罪何容贷。
今幸来归。
还有裨补前咎计否。
安跪而对曰。
从来无事用以塞责。
征首肯之。
吴越国王钱氏。
召居报恩寺。
并署禅师号。
华严李论于经。
而募人彫板。
得檀施。
皆培植二田。
略无储畜。
实纳子之脩洁者也。
开宝七年终。
春秋六十四。
法腊四十四。
阇维舌根累煅不坏。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水安。
姓翁氏。
温州永嘉人也。
少岁淳厚黄中通理。
遇同郡汇征大师凤鸣越峤玉莹蓝田穫落文心沈潜学奥。
以其出乐安孙合拾遗之门也。
而有慕上之心。
往拜而乞度。
然征性高岸而寡合。
而安事之也曲从若环。
盖哀其幼知择师耳。
天成中随侍出杭。
俄有从十二头陀之意。
潜逃欲登闽岭参问禅宗。
属封彊艰棘。
却回结庵于天台。
后遇韶禅师法集顿遣群疑。
重来礼征。
咄之曰。
弃背孝养。
尔自速辜。
遗行于斯。
还有裨补前咎计否。
安跪对曰。
从来无事请用塞责。
征肯颔之。
汉南国王钱氏召居报恩寺。
署号禅师焉。
乃以华严李论为会要。
因将经。
募人雕板印而施行。
每有檀施罕闻储畜。
回舍二田矣。
以开宝甲戌岁终而焚之。
其舌存焉。
累投火锻色虽同乎炽炭。
寒则柔弱。
今藏普贤道场中。
春秋六十四。
法腊四十四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4—1402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
明诗纪事·乙签·卷一
是修名德,以字行,泰和人。
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训导。
擢周府奉祀正,迁纪善,改衡府。
靖难兵入,走应天府学自经死。
有《刍荛集》六卷。
《四库总目》:《刍荛集》风骨棱棱,溢于楮墨,望而知为忠臣义士之文。
田按:建文二年,敕儒臣取古今君道臣道人事之载于典籍可为鉴戒者,纂为《类要》。
总裁则方孝孺、唐愚士、楼琏、胡靖。
分修则陈好义、徐好古、叶仲泛、郑孟宣、章谨、苏伯厚、李铎、王汝玉、张拱、高可大、王真、刘仲美、李敏、方叔衡、朱子建、史维时、陆伯赡、赵友同、周思、颜子明、萧用道、杨士奇,先生与焉。
催纂则王艮、杨溥,极一时之选。
黄才伯《翰林记》称,「洪武戊寅,诏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侍读唐愚士等纂修未成。
」即指此事,其曰洪武戊寅,盖遵革除令讳之也。
先生诗逸情古调,寄托遥深。
先生嗣孙希韩,为馀妹婿,尝假《刍荛集》于其家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