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伯牙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人。
伯牙从之学琴。
三年伯牙艺成而于精神情志未能专一,成连乃携伯牙至蓬莱山,使独留旬日,使伯牙但闻海水汩没崩澌、群鸟悲号之声而移其情,使其情志专一,伯牙遂为天下妙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楚国人。
善辨音律。
相传伯牙鼓琴,子期听之,能知伯牙鼓琴时意在高山或志在流水。
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因被伯牙引为知音。
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8—638 【介绍】: 唐越州馀姚人,字伯施。虞世基弟。受学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文章婉缛,得徐陵之意。又从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学羲之书法,妙得其体,由是声名籍甚,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仕隋为起居舍人。太宗时为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对掌文翰。迁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太宗重其博识,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世南必存规讽,多所补益。太宗尝称世南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卒谥文懿。有《北堂书钞》及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58—638 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排行七。文章婉缛类徐陵。仕陈为建安王法曹参军。入隋,任秘书郎、起居舍人等职。入唐,历官秦府参军、弘文馆学士、太子中舍人、著作郎、秘书监等职。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尝学书于浮屠智永,得其法,与欧阳询齐名,并称“欧虞”。曾劝太宗毋为宫体诗,而其诗除《咏蝉》等少量有兴寄、边塞诗较刚健外,其余多为应制、奉和、侍宴之作,文辞典丽,内容则比较空泛。原集早佚,《全唐诗》存虞世南诗1卷。
唐诗汇评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受学于顾野王。为文祖述徐陵,陵以为类己;又师沙门智永书,妙得其体,故声名籍甚。仕陈,为建安王法曹参军。入隋,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亡,为窦建德黄门侍郎。李世民灭建德,引为秦王府参军,转记室,掌文翰。贞观中,转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封永兴县公。太宗有失,世南必犯颜谏,甚得亲礼,谓世南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今存;著《虞世南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世南字伯施。越州馀姚人。历官陈隋。复事窦建德。入唐为秦府参军。累转秘书监。封永兴县子。年八十一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图像淩烟阁。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世南)善属文,常祖述徐陵,陵亦言世南得己之意。……陈灭,与世基同入长安,俱有重名,时人方之二陆。
《唐诗品》
虞监师资野王,嗜慕徐,庾。髫卯之年,婉缛已著;琨玙之美,绮藻并丰。虽隋皇忌人之主,贞观睿圣之朝,然而善始之爱,身存乱国,准伦之誉,竟列名臣,骈美二陆,不信知言矣乎?其诗在隋则洗濯浮夸,兴寄巳远;在唐则藻思萦纡,不乏雅道。殆所谓圆融整丽,四德具存,治世之音,先人而兴者也。至如“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燃”、“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天然秀颖,不烦痕削。又《长春宫应令》云“民瘼谅斯求”,《江都应诏》云“顺动悦来苏”,其视宫体之规,同归雅正。石渠、东观之思,自非圣主,何能扬休下后世哉!
《诗源辨体》
武德、贞观间,太宗及虞世南、魏徵诸公五言,声尽入律,语多绮靡,即梁、陈旧习也。
……按《唐书》:“世南文章婉缛,慕徐陵。
太宗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世南门:‘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也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
’后帝为诗一篇,述古兴亡,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此诗何所示耶?
’敕褚遂良即其灵座焚之。
”今观世南诗,犹不免绮靡之习,何也?
盖世南虽知宫体妖艳之语为非正,而绮靡之弊则沿陈、隋旧习而弗知耳。
且世南所慕徐陵,而谓之雅正,可手?
至如《出塞》、《从军》、《饮马》、《结客》及魏徵《出关》等篇,声气稍雄,与王褒、薛道衡诸作相上下,此唐音之始也。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石鼓希夷禅师者,亦临济宗,嗣无用全,为灵隐二十八代,塔永安别苑,今存《和梁山远禅师牧牛十颂句法》,与梁相伯仲,而理趣超卓,殊有过之。
一、寻牛。
只管区区向别寻,不知脚底已泥深。
几回芳草斜阳里,一曲新丰空自吟。
二、见迹。
枯木崖前岐路多,草窠里混觉非么。
脚踉若也随他去,未免当头错过他。
三、见牛。
识得形容辨得声,戴嵩从此妙丹青。
彻头彻尾浑相似,仔细看来未十成。
四、得牛。
牢把绳头草放渠,几多毛病未曾除。
徐徐蓦鼻牵将去,且要回头识旧居。
五、放牛。
甘分山林寄此身,有时亦踏马蹄尘。
不曾犯着人苗稼,来往空劳背上人。
六、骑牛还家。
指点前坡即是家,旋吹铜角出烟霞。
忽然变作还家曲,未必知音肯伯牙
七、忘牛存人。
阑内无牛趁出山,烟蓑雨笠亦空间。
行歌行乐无拘系,赢得一身天地间。
八、人牛俱忘。
惭愧众生界已空,个中消息若为通。
后无来者前无去,未审凭谁继此宗。
九、返本还原。
灵机不堕有无功,见色闻声不用聋。
昨夜金乌蜚入海,晓来依旧一轮红。
十、入廛垂手。
者汉亲从异类来,分明马颔与驴腮。
一挥铁棒如风疾,万户千门尽豁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3—1118 【介绍】: 宋僧。沂州人,俗姓崔。初学道术,能辟谷。后弃之入佛,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法。徽宗崇宁中召住京师十方院,赐紫衣,号定照禅师,辞不受,以忤旨受刑。后住东京芙蓉庵。临终书偈,有“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之语。
全宋诗
释道楷(一○四三~一一一八),俗姓崔,沂州(今山东临沂)人,住东京天宁芙蓉庵。乃青原下十一世,投子青禅师法嗣。徽宗大观初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以拒命坐罪。政和八年卒,年七十六。《禅林僧宝传》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偈八首。
全宋文·卷二二一六
道楷(一○四三——一一一八),俗姓崔,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人。少学神仙术,既而弃去,游京师,诣述圣院出家。熙宁七年受具戒,游历诸方,遍参名师,最后至舒州参义青,遂为法嗣,传曹洞之学,声名日盛。当世名公,多请主大道场,凡住沂州之仙洞、西京之乾元、招提、郢之大阳、随之大洪。后奉诏住东京十方净因,徙天宁、万寿。大观元年,赐号「定照禅师」,不受,坐此得罪,编管淄州。久之得复,听自便,而枢密刘奉世买芙蓉湖田筑室以延之,四方衲子归焉。政和八年卒,年七十六。著有《祗园正仪》一卷(存)、《般若心经三注》一卷(存),编述《投子义青禅师语录》一卷(存)。见《湖北金石志》卷一○《楷禅师塔铭》。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七
禅师名道楷。
沂州沂水人。
生崔氏。
为人刚劲孤硬。
自其少时。
即能辟谷学道。
隐伊阳山中。
后游京师。
籍名术台寺。
试所习。
得度具戒。
谒青华严于淮山海会。
问。
佛祖言句。
如家常茶饭。
离此之外。
别有为人言句也无。
青曰。
汝道寰中天子敕。
还假禹汤尧舜也无。
楷拟詶之。
青以拂子摵之。
曰。
汝发意来。
早有二十棒也。
于是。
楷悟旨于言下。
再拜即去。
青呼曰。
且来。
楷亦不顾。
青曰。
汝到不疑之地耶。
楷以手掩耳。
后掌众食。
青问。
厨务勾当良苦。
对曰不敢。
曰。
汝炊饭耶。
煮粥耶。
对曰。
人工淘米著火。
行者煮粥炊饭。
曰。
汝作什么。
对曰。
和尚慈悲。
放他闲去。
又尝从青游园。
青以拄杖付楷曰。
理合与么。
对曰。
与和尚提鞋挈杖。
不为分外。
曰。
有同行在。
对曰。
那一人不受教。
青遂休去。
至晚青谓曰。
早来说话未尽。
对曰。
更请举看。
青曰。
卯生日戌生月。
楷即点灯来曰。
上来下去。
总不空然。
对曰。
在左右。
理合如此。
曰。
奴儿婢子。
谁家屋里无。
对曰。
和尚尊年。
阙他不可。
曰与么殷勤。
对曰。
报恩有分。
元丰五年。
北还沂。
闲居马鞍山。
遂出世说法。
初住沂州之仙洞。
后迁西洛之招提龙门。
又迁住郢州之大阳。
隋州之大洪。
皆一时名公卿。
为之劝请。
洞上之风大震西北。
崇宁三年有 诏。
住东京十方净因禅院。
大观元年冬。
移住天宁。
差中使押入。
不许辞免。
俄开封尹李孝寿奏。
楷道行卓冠丛林。
宜有以褒显之。
即赐紫伽梨。
号定照禅师。
楷焚香谢恩罢。
上表辞之。
曰。
伏蒙圣慈。
特差彰善阁。
祗候谭祯。
赐臣定照禅师号。
及紫衣牒一道。
臣感戴 睿恩。
已即时焚香升座。
仰祝 圣寿讫。
伏念臣行业迂疏。
道力绵薄。
常发誓愿。
不受利名。
坚持此意。
积有岁年。
庶几如此传道。
后来使人专意佛法。
今虽蒙异恩。
若遂忝冒。
则臣自违素愿。
何以教人。
岂能仰称 陛下所以命臣住持之意。
所有前件恩牒。
不敢祇受。
伏望圣慈察臣微悃。
非敢饰词。
特赐俞允臣没齿行道。
上报 天恩 上闻之。
以付李孝寿。
躬往谕 朝廷旌善之意。
而楷确然不回。
开封尹具以闻。
上怒收付有司。
有司知楷忠诚(一本知楷疏憃)。
而适犯天威。
问曰。
长老枯瘁有疾乎。
楷曰。
平日有疾。
今实无。
又曰。
言有疾。
即于法免罪谴。
楷曰。
岂敢侥倖称疾。
而求脱罪谴乎。
吏太息。
于是受罚。
著缝掖编管缁州。
都城道俗。
见者流涕。
楷气色闲暇。
至缁州僦屋而居。
学者益亲。
明年冬敕放令自便。
庵于芙蓉湖中。
数百人环绕坐卧。
楷虑祸(或作患之)。
乃日各食粥一杯。
不堪者稍稍去。
在者犹百许人。
政和七年冬 敕赐所居庵额华严禅寺。
明年五月十四日。
无疾而殁。
先写偈付侍者曰。
吾年七十六。
世缘今已足。
生不爱天堂。
死不怕地狱。
撒手横身三界外。
腾腾任运何拘束。
初楷在大阳。
青华严遣果侍者。
以大阳皮履直裰付之。
楷以付襄州洞山道微。
微退罢还浙东。
殁于双林小寺。
今取以还鹿门山。
建阁藏之曰藏衣。
楷偈句精深有旨法。
作五偈。
述其门风。
一曰妙唱不干舌。
偈曰。
刹刹尘尘处处谭。
不劳弹子善财参。
空生也解通消息。
花雨岩前鸟不衔。
二曰死蛇惊出草。
偈曰日炙风吹草里埋。
触他毒气又还乖。
暗地若教开死口。
长安依旧绝人来。
三曰解针枯骨吟。
偈曰。
死中活得是非常。
密用他家别有长。
半夜髑髅吟一曲。
冰河红𦦨却清凉。
四曰铁锯和三台。
偈曰。
不是宫商调。
谁人和一场。
伯牙何所措。
此曲旧来长。
五曰古今无间。
偈曰。
一法元无万法空。
个中那许悟圆通。
将谓少林消息断。
桃花依旧笑春风。
楷旧隐与虎为邻。
虎尝乳四子月馀。
楷阚其出。
往视之。
腥臭不可言。
窃携其一还。
虎得彘曳至。
弄穴前伏地。
喜见脊尾。
但见三子怒。
以足跑地吼。
群鸟皆鸣翔其上。
楷即放还之。
其寄伊阳宰韩承议偈曰。
老爱依山人事稀。
虎驯庵畔怪来迟。
寥寥石室尘埃满。
不知何日是归期。
又曰。
数里无人到。
山黄始觉秋。
嵓间一觉睡。
忘却百年忧。
赞曰。
宗门尚继嗣。
则若依彷世典礼。
为之后者。
为之子。
远使青续洞上已坠之纲。
是也。
然青楷父子。
任重道远。
皆能刻苦。
生死以之卒。
勃然而兴。
贤矣哉。
忽都思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 【介绍】: 元人,伯牙吾台氏。
从拖雷汗破金兵于钧州三峰山。
金亡,授管军百户,从攻宋唐、邓、颍、蔡、襄阳、郢、复、信阳、光等州,屡立战功。
后从攻汉上铁城寨,殁于军。
和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伯牙吾台氏。
从忽必烈攻宋鄂州。
世祖中统间,从破李璮,升阿剌罕万户府经历。
至元十二年,从阿里海牙下江陵。
次年破潭州,诸将利于虏掠,欲屠城,和尚力持不可,一城赖以全活。
广西平,授常德路达鲁花赤,以治最闻。
擢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卒,年四十九。
也速儿 朝代: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9 【介绍】: 元康里人。
伯牙兀氏。
以五十户从伯颜攻襄樊。
又破复州,超升千户。
至元十六年,改管军总管。
后领江淮战舰数百艘侵日本,全军而还。
移镇泰州,授钦察亲军指挥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末钱塘人,字牧心,号三教外人,又号九锁山人。
宋亡不仕,居馀杭洞霄宫之超然馆,经月不出,沈介石为营白鹿山房居之。
与谢翱、周密等友善,世称文行先生。
元大德中卒。
有《洞霄图志》、《游山志》及杂文稿《伯牙》。
全宋诗
邓牧(一二四七~一三○六),字牧心,自号三教外人,人称文行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薄于名利,遍游方外。
元成宗元贞二年(一二九六),至山阴陶山书院。
大德三年(一二九九),归馀杭洞霄宫,沈介石为营白鹿山房。
与谢翱、叶林等友善。
十年卒,年六十。
著有《洞霄图志》、《伯牙》。
洞霄图志》卷五《人物门》续编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元诗纪事
牧字牧心,钱唐人,隐大涤山中,人称文行先生。
著有洞霄图志,杂文稿名伯牙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4—1352 【介绍】: 元蒙古伯牙吾台氏,居台州,初名达普化,文宗赐以今名,字兼善。
英宗至治元年进士。
授集贤修撰。
顺帝至正元年,累除绍兴路总管,革吏弊,令民自实田以均赋役。
召入史馆,与修辽、宋、金三史。
升礼部尚书。
十一年,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驻温州。
与孛罗帖木儿协力镇压方国珍。
而孛罗被俘。
方国珍降后复起。
次年,迁台州路达鲁花赤,攻方国珍,败死。
谥忠介。
工篆隶,尝考正《复古编》讹字,于经史多有据。
元诗选
泰不华,字兼善,伯牙吾台氏。
初名达普化,文宗为赐今名。
世居白野山,其父塔不台始家台州。
兼善年十七,江浙乡试首荐。
明年至治改元,赐右榜进士第一,授集贤修撰,累转监察御史。
顺帝初,与修宋、辽、金三史,擢礼部尚书。
至正八年,方国珍兵起江浙,行省参政朵儿只班被执,上招降状,诏泰不华察实以闻。
具上招捕之策,不报。
十一年,迁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与左丞孛罗帖木儿夹攻国珍。
孛罗先期至,为所执,寻遣大司农达识帖睦迩招之,国珍伪降。
泰不华请攻之,不听。
改台州路达鲁花赤,十二年三月,国珍袭之澄江,九战死之。
年四十九,赠行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忠介。
立庙台州,额曰「崇节」。
兼善好读书,以文章名。
善篆隶,温润遒劲,盛称于时。
自科举之兴,诸部子弟类多感励奋发,以读书稽古为事。
迨至正用兵,勋旧重臣与有封疆之责者,往往望风奔溃败",遁逃之不暇。
而挺然抗节,秉志不回,乃出于一二科目之士,如达兼善、余廷心者,其死事为最烈,然后知爵禄豢养之恩,不如礼义渐摩之泽也。
故论诗至元季诸臣,以兼善为首,廷心次之,亦足见二人之不负科名矣。
维基
泰不华(1304年—1352年),字兼善,伯牙吾台氏,本名达普化。
台州(今浙江临海)人。
家贫好学,集贤待制周仁荣收养他,并接受良好教育。
工书法,宗法徐铉。
延佑七年(1320年),十七岁江浙乡试第一,至治元年(1321年),赐进士及第,授集贤修撰,文宗朝拜中台监察御史,累官礼部侍郎。
至正元年(1341年),出任绍兴路总管。
历任奎章阁典签、礼部尚书。
至正十一年,任浙东宣慰使都元帅追讨方国珍,阵亡。
追赠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国公。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