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吉皎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引用典故:商山
休官罢任已闲居,林苑园亭兴有馀。
对酒最宜花藻发,邀欢不厌柳条初。
低腰醉舞垂绯袖,击筑讴歌任褐裾。
宁用管弦来合杂,自亲松竹且清虚。
飞觥酒到须先酌,赋咏成诗不住书。
借问商山贤四皓,不知此后更何如。
七人五百七十岁(一作八十四),拖紫纡朱垂白须。
手里无金莫嗟叹,尊中有酒且欢娱。
诗吟两句(一作吟成六韵)神还王,酒饮(一作饮到)三杯气尚粗。
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
天年高过二疏傅,人数多于四皓图。
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三仙山、五天竺国多老寿者。前怀州司马安定胡杲,年八十九。卫尉卿致仕冯翊吉皎,年八十六。前右龙武军长史荥阳郑据,年八十四。前磁州刺史广平刘真,年八十二。前侍御史内供奉官范阳卢真,年七十二。前永州刺史清河张浑,年七十四。刑部尚书致仕太原白居易,年七十四。已上七人,合五百七十岁。会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于白家履道宅同宴,宴罢赋诗。时秘书监狄兼谟、河南尹卢贞,以年未七十,虽与会而不及列)
上三峰诗 明 · 权近
七言律诗
恭惟我殿下受命开国。定都汉阳。以乙亥冬十月乙未。亲祭大室。受群臣朝。肆宥境内。越三日丁酉。上御正殿。赐门下左政丞臣赵(浚),右政丞臣金(士衡),判三司事臣郑(道传),三司右仆射臣闵(霁),享官艺文春秋馆大学士臣郑(揔),臣韩(尚质),中枢臣(尚敬),臣洪(吉旼),四室参乘中枢臣金(希善),臣洪(彦修),臣尹(邦庆),臣崔(融)等内厩马各一匹。下逮诸执事赐爵有差。乃宴群臣于殿内。群臣上寿。皆呼千岁。乐部奏文德武功之曲。上心欢愉。谓判三司事曰。每闻此曲。予懋乃德。即解所御乌犀带以赐。于戏。明良相遇。治定功成。大礼既举。庆赏斯行。猗欤休哉。真千载一盛际也。近以不才。幸获遭逢。侧于群贤。以佐判三司事右仆射诸公于礼曹于奉常。以窃观其制作之事。且以微词撰进登歌一二章。又蒙落点。以为移安都监判事。仍受内香。奉迎四室神主于开城。乃于后九月己丑。入安于庙。夫以猥贱琐末之资。僻陋荒疏之学。际会圣朝开国之初。从群公之后。展其微效。得以从事于宗庙礼乐之间。其私自庆幸。曷可道哉。况睹诸公恩渥之厚。不胜歆叹。谨裁长句四韵诗一篇奉呈云云。
圣君开国应千龄,佐命勋臣间世英。
四室祀严彰孝敬,九功歌奏象文明。
厩分骏马承殊锡,带赐通𡱝荷异荣。
何幸小生观盛美,裁诗陈贺不胜情。
巍巍许中赞,馀庆绵云来。
手植松已老,偃骞临高台。
弥甥有洪氏,豪气真雄哉。
五世福未艾,歌斯知几回。
昔与姜(隐)(结)辈,杯盘日日开。
如渑酒不渴,瓶罄宁耻罍。
我时添宾席,痛饮常醉颓。
诸公有嘉作,每独惭非才。
南渡世事变,西流年矢催。
访旧半存没,归来扫庭苔。
松下更置酒,对月仍低徊。
功成善勇退,笑我趍风埃。
三岘旧多友,日日相从来。
酩酊每乘兴,熙若登春台。
风流姜(隐)子显,器度信美哉。
茂松文无敌(尹绍宗),伊溪德不回(李溪)
能琴斗岾老(李结),豁达胸襟开。
洪公吉旼最好客,旨酒常满罍。
(鲁生)(愚)亦英迈,而我独摧颓。
春风与秋月,唱和各展才。
翻覆云雨散,荏苒岁月摧。
逝者长已矣,白骨生青苔。
存者各南北,不得共徘徊。
公乎更办酒,洗我胸中埃。
高松大竹生翠寒,密林隐隐攒峰峦。
杳然流水出深谷,新凿山中八节滩。
江州司马不爱官,笑领诸客来盘桓。
棋枰诗卷各有适,适意岂在陈杯盘。
酒酣耳热忽起舞,戏折名花斜插冠。
趍朝疲薾足非病,在野轻健心偏安。
权门赫赫誇牛李,门下党人分彼比。
直气腾腾逼石楼,甘作香山老居士。
刘侯此图超俗尘,能与九老俱传神。
衣冠虽作山林样,状貌终为台阁人。
孰为胡杲与吉旼,孰为郑据并刘真。
二卢张狄总预集,居士乐易皆相亲。
独怜旧友今何处,禹锡微之嗟失身。
公讳以坤。字仲顺。姓洪氏。系出南阳。南阳之洪。来自中朝。为国大姓。在丽朝已盛。入我朝。有讳吉旼。佐太祖策开国勋。封南阳君。门益昌大。卒谥文景。于公为六代祖也。曾祖讳循性。内资判官。祖讳贵孙。石城县监。考讳润先。江阴县监。妣崔氏。司宪府监察智成之女。以正德乙亥生公。公有兄早逝。父母怜公无兄弟。不程课以文。用是应举不中。嘉靖戊申。公年三十四。试武艺除部将。调主军资簿。出监青阳县。自此历内职者曰司䆃宗簿主簿,造纸司纸,司宪监察,缮工济用判官,忠勋都事,司饔佥正,掌隶司议,汉城庶尹。莅外邑者曰南原判官,载宁遂安高阳旌善安山祥原六郡守。万历壬午三月六日。以疾卒。享年六十八。是年五月二日。葬于杨根马落岩亥坐巳向之原。在先茔侧。公天资宽厚。气度夙成。不学而自能制行。十八。遭父忧。执丧毁瘠。见者伤之。二十七。丁母艰。哀敬遵礼。虑考墓有水气。将移兆。穷无物力。自牵车牛。奔走营葬具。深墨羸瘁。仆隶感泣。乡邻悯其诚。出力相助。乃迁卜燥原。以妣祔。旧圹果有水。孺慕久而愈笃。至练。自断季指。埋于墓前。丧毕。别造考妣位牌。安于净室。朔望必参。出入必告。虽不酌礼。非真孝则不能也。嫂崔氏殁。移兄墓就祔。以避湿。自倾其财。设卫竖碣。兄子凤祥主先祀。粢盛器皿。多自公办。经理不翅若己家。故公若失禄。人必先唁凤祥与姊妹。及凤祥分家财。推美占恶。同气相友。人无閒言。事姊无异于事母焉。居安勤于吏职。馆廨必修。仓库必盈不喜媚民干誉。虽无赫赫声。去后必见思。形貌魁伟。髯长过腹。望之知其为长者。常以司饔提举。进膳于华使。华使注目。其从者拱手起敬。所莅吏民。钦仰风仪。不敢弄以事。与物无忤。有犯不较。而亦未尝怵于权势。尹元衡是公从表兄也。州郡岁时。辇赂狼藉。公有礼遗。不过直百钞。元衡骇其简。示族党以传嗤焉。在载宁时。元衡夺其郡人家富奴。要没其财。奴籍其太半。不肯尽纳。元衡嘱公杀奴。公不从。又嗾方伯必杀。公牒以实。竟得免死。及元衡败。奴诉法司伸冤。悉陈其状。宪官咸叹异之。本郡水军有防花梁镇者。公已调遣。水使私放御史点阙。水使抵言初不就防。公若自明。水使罪叵测。公于水使无契而乃曰。我罪只罢。何忍置人重律。遂引咎落职。以恤其急。公于国恤行素。必限卒哭。遇国忌。不问远近。不设肉。其性然也。不事畦畛。不为之行。而不营产业。每罢官。则家食必窘。或至鬻马。犹周亲党之急。性且好洁。居处鲜明。几屏齐楚。客至。必设酒食。人不觉其贫也。临终。怡然归顺。无嗟耋之容。此又所难也。公娶司圃金石璘女。克配厥良。先公二十六年而殁。祔公同兆。有二女二男。女长适金仁甲。今为察访。次适李硉。无后而夭。男曰龟祥,致祥。龟祥娶县监赵廷干女。生二男三女。男曰达海,进海。致祥。己卯进士。娶经历赵琇女。生一男三女。男曰宗海。诸女皆幼。金仁甲生六男三女。男曰时讱,时谊,时训,时说。女适赵承孝。馀幼。龟祥兄弟。摭公之遗。授状于珥。求碣铭。公于珥先君为内弟。珥自幼饱见先君外家最睦。公事姑甚勤。抚珥有恩爱。珥是一家人也。玆不忍辞。第镵坚之文。不能详而以概。铭曰。
物蕴必发,水钟必溢。
在古不差,在今不忒。
故以内资之真醇,石城之廉洁。
江阴之纯明,比三世不达。
嗟公质懿,克绍家业。
颀乎外恢其中,孰云止乎百里。
是劬是焘,俾后人兮受祉。
芳年 其四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娉娉袅袅十三馀,昼泥琴声夜泥书。
拾翠总来芳树下,邀欢不厌柳条初。
烟开兰叶香风暖,帘捲池心小阁虚。
只是娇羞弄花鸟,得人怜处且生疏。
注:娉娉(杜牧赠别)昼泥(杨乘榜句)拾翠(万齐融上已绿潭篇)邀欢(吉皎七老会诗)烟开(李白鹦鹉洲)帘捲(李珣临江仙)只是(权德舆薄命篇)得人(孙光宪浣溪纱)
题和阗玉香山九老图(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香山嘉会洛之滨,八老同为不速宾。
初有二还年未逮(白居易香山九老会诗祇七人怀州司马胡杲年八十九卫尉卿致仕吉皎年八十八前磁州刺史刘真年八十七前龙武军长史郑据年八十五前侍御史内供奉官卢贞年八十四前永州刺史张浑年七十七及居易年七十四时秘书狄兼谟河南尹卢贞以年未至七十虽与会而不列),后增继者岁过真
赋诗饮酒娱情性,耀古辉今鲜䓁伦。
欲问三三个中侣,几人诚称(去声)玉为人。
⑴ 居易诗注云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与前七老为九老图仍赠以诗一为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一为禅僧如满年九十五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