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佛陀波利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中印度人。梵名地婆诃罗。高宗时来华。仪凤四年表请翻度。至武周垂拱末,译《大乘显识经》、《大乘五蕴论》等。年七十五卒于翻经小房。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地婆诃罗。华言日照。中印土人也。持律精进。尤善祝术。高宗时来游中国。仪凤四年五月。疏请翻传所赍经夹。天后末。于两京东西太原寺。及西京广福寺出大乘显识经。大乘五蕴论等。凡一十八部。沙门战陀般若提婆译语。慧智證梵语。道成薄尘。嘉尚。圆测。灵辨。明恂。怀度。證义。思玄。复礼。缀文笔受。天后亲序其端。后终于翻经之室。享年七十五。塔于洛阳龙门之香山。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地婆诃罗。
华言日照。
中印度人也。
洞明八藏博晓五明。
戒行高奇学业勤悴。
而咒术尤工。
以天皇时来游此国。
仪凤四年五月表请翻度所赍经夹。
仍准玄奘例。
于一大寺别院安置。
并大德三五人同译。
至天后垂拱末。
于两京东西太原寺(西太原寺后改西崇福寺。
东太原寺后改大福先寺)及西京广福寺。
译大乘显识经大乘五蕴论等凡一十八部。
沙门战陀般若提婆译语。
沙门慧智證梵语。
敕诸名德助其法化。
沙门道成薄尘嘉尚圆测灵辩明恂怀度證义。
沙门思玄复礼缀文笔受。
天后亲敷睿藻制序冠首焉。
照尝与觉护同翻佛顶。
深体唐言善传佛意。
每进新经锡赉丰厚。
后终于翻经小房。
享年七十五。
天后敕葬于洛阳龙门香山。
塔见存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4—716 【介绍】: 唐僧。伊阙人,俗姓李。住嵩岳闲居寺。后通悟少林寺禅宗,遂卜庐于岳中庞坞。相传有山神来与圭辩论,受戒而去。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伊关李氏子也。气禀英特。体貌幽雅。永淳二年。遂登具。隶业闲居寺。即习毗尼。又寤禅旨于慧安禅师室中。于是结庐嵩岳之庞坞以隐焉。景龙二年。有拥部曲。列仪仗。峨冠裤褶而谒者。圭意其非常。即谓之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曰师宁识我耶。圭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岂独于汝而起分别哉。曰我此岳之神也。职能利害生杀于人。师安得等视我乎。圭曰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者则能坏。吾。吾本无生。汝焉能坏。神遽稽首再拜曰。师智辩广大。非我所及也。愿授五戒。度今出世。圭曰。汝既乞戒。即既戒矣。戒外无戒。又何戒焉。曰此理也。事则未然。必得师戒。而身为门弟子乃可耳。圭因为张座。正几秉炉曰。付汝五戒。如能持者。当答曰能。如不能者。当答不能。继而唱曰。汝能不淫乎。曰既娶矣。圭曰。非谓此也。谓能无罗欲也。曰能。曰汝能不盗乎。曰资用无乏。奚庸取。圭曰。非谓此也。谓能以善恶致祸福。而不以祭祀否也。曰能曰汝能不杀乎。曰实司其柄。圭曰。非谓此也。谓能无滥误混疑也。曰能。曰汝能不妄语乎。曰我本正直。安肯妄语圭曰。非谓此也。谓能不失先后。而合于天心也。曰能。曰汝能不饮酒乎。曰世以为礼。奈何。圭曰。非谓此也。谓能不以醉酗败德也。曰能。圭曰。已上是如来所制妙戒。能以有心守护。而无心拘执。有心遮持。而无心开犯。则先天地生不为寿。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不为动。毕竟寂嘿不为静。故娶妻非淫也。飨祭祀非取也。操政柄非杀也。当于先后。非妄语也。醉于仁义。非酒也。此固有心者也。若其无心。则罗欲不为淫。以飨而福恶。不飨而祸善。不为盗。误混疑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语。醉酗不为酒。盖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佛。无佛则无众生。无汝亦无我。无我无汝。孰为能戒。孰为所戒哉。曰我神通亚佛。师以为何如。圭曰。如我解。佛亦无神通。而况汝乎。神悚然惊曰。愿见教。圭曰。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道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不能尽众生界。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则吾知其不能也。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乎。则吾又知其不能也。且谓神通。而有所不能。则虽谓之无神通可也。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今既得戒于师。请效所能。以报慈德。圭固辞。不可。因曰。东岩寺之面势而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非屏蔽也。汝无挠物。聊为吾移北树于东岭。斯已矣。曰诺。必夜风震。慎无恐也。遂辞去。圭目送之。但见空中幢盖飞翻。戈戟森耸。环佩之声。摇曳碧霭。红霞之上。杳渺而没焉。是夕三鼓。飙电雨雹果骤。栋宇欲摧压。且视之。则东岩松栝。行列如久植。而北岭则无复旧矣。圭禁其徒勿外言。言则不信者。且以我为妖也。开元四年。丙辰示寂。春秋七十三。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元圭。姓李氏。伊阙人也。禀气英奇宽裕闲雅。既缘宿习乃誓出家。于永淳二年遂登满足。乃隶名闲居寺以习毗尼。虽勤无懈执律唯坚。后悟少林寺禅宗。大通心要深入玄微。遂卜庐于岳中庞坞。谓其徒仁素曰。吾始居寺东岭。吾灭汝必塔吾骸于此。圭安于岩阿。时有峨冠裤褶。部曲繁多轻步舒徐称谒大师。圭睹其貌伟精爽不伦。谓之曰。善来仁者。胡谓而至。曰师宁识我邪。圭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识也。对曰。我此岳神也。吾能利害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圭曰。汝能生死于人。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坏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邪。岳神稽首再拜曰。我亦聪明正直于馀神。岂能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愿授之正戒。令我度世助其威福。圭曰。神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圭辞不获。即为张座焚香秉炉正机曰。付汝五戒汝能奉持即向曰能。不能即曰否。神曰。洗耳倾听虚心纳教。圭曰。汝能不淫乎。神曰。亦娶也。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神曰能。曰汝能不盗乎。神曰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曰非谓此也。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神曰能。曰汝能不杀乎。神曰。政柄在躬焉曰不杀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混疑也。神曰能。曰汝能不妄乎。神曰。我本正直焉能有妄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神曰能。曰汝能不遭酒败乎。神曰。力能。圭曰如上是为佛戒也。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日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悟。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混疑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无我无汝。孰能戒哉。神曰我神通亚佛。圭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神悚然避席。启跪颇恭曰。可得闻乎。曰汝能㑦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能。又曰。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乎。曰不能。圭曰。是为五不能也。又曰。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谓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亘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耳。作用冥现有情前也。若有心有作。作用必不普周焉。岳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愿师授我戒。我当奉行。更何业因可拘尘界。我愿报慈德效我所能。圭曰。吾观身无物。观无常法窟块然。更有何欲。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圭曰。无为是无为是。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邪。随意垂诲。圭不得已而言曰。东岩寺之障也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神曰。已闻命矣。又陈曰。我必昏夜风雷摆摇震运。愿师无骇。即郑重作礼辞去。圭门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之行仗。又复碧霭红霞紫岚皓气间错四散。幢盖环佩戈戟森森凌高𥧲空杳渺隐没焉。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霆电。隆栋壮宇岌礘将圮。定僧瞻动宿鸟声狂。互相敲磕物不安所。乃谓众僧曰。无怖无怖。神与我契矣。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焉。而圭谓其徒曰。吾殁后无令外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也。以开元四年丙辰岁。嘱累门人若委蜕焉。春秋七十三。遂营塔于岳之东岭。影堂存于本院后。十二年告成。县尉许筹追圭之德为记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姓李。
伊关人也。
禀气英奇。
宽裕闲雅。
乃誓出家。
于永淳二年。
遂登满足。
乃隶名闲居寺。
以习毗尼。
执律唯坚。
后悟少林寺禅宗。
大通心要。
遂卜庐于岳中庞坞。
时有峨冠裤褶。
部曲繁多。
轻步舒徐。
称谒大师。
圭睹其貌伟。
精爽不伦。
谓之曰。
善来仁者。
胡为而至。
曰师宁识我邪。
圭曰。
吾观佛与众生等。
吾一目之。
岂分别识也。
对曰。
我此岳神也。
吾能利害生死于人。
师安得一目我哉。
圭曰。
汝能生死于人。
吾本不生。
汝焉能死。
吾视身与空等。
视吾与汝等。
汝能坏空与汝乎。
苟能坏空及坏汝。
吾则不生不灭也。
汝尚不能如是。
又焉能生死吾耶。
岳神稽首再拜。
愿授正戒。
圭曰。
神既乞戒。
即既戒也。
所以者何。
戒外无戒。
又何戒哉。
神曰。
此理也。
我闻茫昧。
止求师戒。
我身为门弟子。
圭曰。
付汝五戒。
汝能奉持。
即曰能。
不能即曰否。
神曰洗耳倾听。
圭曰。
汝能不淫乎。
神曰。
亦娶也。
曰非谓此也。
谓无罗欲也。
神曰能。
曰汝能不盗乎。
神曰。
何乏我也。
焉有盗取哉。
曰非谓此也。
谓飨而福淫。
不供而祸善也。
神曰能。
曰汝能不杀乎。
神曰。
政柄在躬。
焉曰不杀。
曰非谓此也。
谓有滥误混疑也。
神曰能。
曰汝能不妄乎。
神曰。
我本正直。
焉得有妄。
曰非此谓也。
谓先后不合天心也。
神曰能。
曰汝能不遭酒败乎。
神曰力能。
圭曰。
如上是为佛戒也。
又言以有心奉持。
而无心拘执。
以有心为物。
而无心想身。
能如是。
则先天地生不为精。
后天地死不为老。
终日变化而不为动。
毕尽寂默。
而不为休悟。
此则虽娶非妻也。
虽飨非取也。
虽柄非权也。
虽作非故也。
虽醉非悯也。
若能无心于万物。
则罗欲不为淫。
福淫祸善不为盗。
滥误混疑不为杀。
先后违天不为妄。
惛荒颠倒不为醉。
是谓无心也。
无心则无戒。
无戒则无心。
无佛无众生。
无汝及无我。
无我无汝。
孰能戒哉。
神曰。
我诚浅昧。
未闻空义。
愿师授我戒。
我当奉行。
更何业因可拘尘界。
我愿报慈德。
勉我所能。
圭曰。
吾观身无物。
更有何欲。
神曰。
师必命我。
圭曰无为是。
无为是。
神曰。
佛亦使神护法师叛佛邪。
随意垂诲。
圭不得已言曰东岩。
寺之障也。
莽然无树。
北岫有之。
而背非屏拥。
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
神曰。
闻命矣。
昏夜风雷。
摆摇震运。
愿师无骇。
即作礼辞去。
其夕果有暴风吼雷。
奔云霆电。
隆栋壮宇。
岌礘将圮。
物不安所。
乃谓众僧曰。
无怖无怖。
神与我契矣诘旦和霁。
则北岩松栝。
尽移东岭森然行植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1—746 【介绍】: 唐僧。绵州巴西人,俗姓刘。少出家,登戒寻师,不下千里。年四十,精毗尼,兼讲《涅槃》。晚岁问法于普寂,领悟宗风。后至长安,敷传禅法,住大安国寺楞伽院。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镏氏。
巴西之绵人。
年逮志学。
乃遂出家。
既登戒品。
仍习毗尼。
光阴变迁。
齿涉不惑。
晚岁惟阐涅槃。
且领寤宗指于大照禅师。
日引月将。
于长安安国寺敷演上乘。
杖锡而来。
不灭千计。
天宝五载。
四月十四日。
卒于寺之石棱伽经院。
寿五十六。
腊三十六。
越三七日阇毗。
是年十月十日。
塔馀尽于龙首冈。
右则佛陀波利藏舍利之所。
左则帝女娲之坟。
内侍上柱国天水赵思侃立碑。
释子善运撰文。
门人朗智道珣如一。
追慕其德。
奉香火至今。
宋高僧传·卷第九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灵著。
姓刘氏。
绵州巴西人也。
年殆志学方遂出家。
登戒寻师不下千里。
年四十精毗尼道兼讲涅槃。
一律一经勤于付授。
晚岁请问大照禅师。
领悟宗风守志弥笃。
后诣长安诞敷禅法。
慕道求师者不减千计。
若鱼龙之会渊泽也以天宝五载四月十日申时示灭于安国寺石楞伽经院。
享寿五十六。
僧夏三十六。
将终寺中亟多变怪。
盖法门梁栋之颓挠也。
著加趺而坐怡然而化。
三七日后茶毗起塔于龙首冈。
佛陀波利藏舍利之所帝女娲之坟右。
以其年十月十日迁入塔焉。
弟子朗智道珣如一。
追慕师德香火不绝。
内侍上柱国天水赵思侃。
命释子善运撰碑于塔所焉。
有钱塘灵智寺释法玩。
俗姓冯。
本长乐人也。
随祖宦于江东。
遂为钱塘人也。
父子通字元达。
世袭冠裳传其素业。
然精覈百氏之馀。
执志慕净名之应质。
谈论多召禅林之士于家。
别室供礼愿生令嗣。
弥久玩诞于家。
岐嶷之性天发端谨。
才胜衣也启父求出俗。
固不阻留。
披剃登具。
探赜三乘如指掌焉。
而性终耿介。
于此寺之深坞。
实淅江之阳也。
别构兰若去伽蓝夐远。
终日安禅。
时同志者造门请益。
玩随事指南多有所證。
以天宝二载十二月十三日天之将晓。
告侍者端坐奄从泥曰。
春秋六十五。
僧腊减二十年。
于时山鸟哀鸣云雾濛惨。
远近檀越悲泣者如堵。
以其月十九日迁殡于寺侧山原。
有弟子俞法界及子怀福犹子希秀等。
旧所归心。
结塔营事皆出其家。
塔因会昌中所毁。
今存阯焉。
碑石漫没。
吁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7 【介绍】: 唐僧。蜀地人。姓氏籍贯不详。依承远修净土。代宗大历年间栖止衡州云峰寺,大弘净土,开五会念佛之说,五日为一会。代宗尊为国师,世称“五会法师”。后世尊为净土四祖。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南梁(今陕西汉中)人。净土宗僧人。代宗大历二年(767)住衡山云峰寺,五年至五台山佛光寺,专修念佛法门,以求往生净土。后建竹林寺居之。与诗僧清江为友。《宋高僧传》卷二一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光绪《洋县志》卷七另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不知何许人。
大历二年。
依止衡岳云峰寺。
修习罔怠。
尝于僧堂晨粥。
睹钵内五彩云气骤起。
而山寺影现其中。
去寺东北五十里。
有山。
山下有涧。
北去涧有石门。
入石门。
行可五里。
有寺金榜。
署云大圣竹林寺。
当是时。
目了而心疑之。
盖以平生所未尝造也。
他日又现台山诸寺于午钵云气中。
其楼观池榭。
皆众宝严饰。
而无山林秽恶诸物。
并现十方佛国清净可爱。
食毕乃灭。
于是照问嘉延昙晖二师之尝游五台者。
其言与所见尤合。
四年遂起五会念佛道场于衡州湖东寺。
六月二日。
祥云弥覆一寺。
云中楼阁影现。
且有梵相数僧。
身长丈许。
执锡行道。
阿弥陀佛。
文殊普贤。
一万菩萨。
其身高大咸在。
自未至酉方灭。
州人见者率感泣作礼。
及晚照于道场外。
遇一老人谓之曰。
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
奉觐大圣。
今可去矣。
照答曰。
时危路险未可也。
老人曰。
但亟去无惮也。
忽不见。
八月十三日。
结同志发衡岳。
五年四月五日。
抵五台。
已遥见白光数道于佛光寺之南矣。
明日诣寺揽其境。
则悉无异昔日钵中所现者。
夜四鼓。
又一光自北山来。
正触照身。
照即入堂问众。
众曰此大圣不思议光。
常以感悟有缘者耳。
照因具威仪。
寻光由寺东北。
行十五里。
果得山涧石门等。
而善财难陀二青衣年八九岁。
立石门外。
若预候照者。
引照入门。
向北行五里。
过金门楼。
入门则大圣竹林寺也。
地纯黄金。
流渠华甫方二十里。
两庑周遭。
一百二十院。
比之钵中所睹者。
差分明耳。
而讲堂之中。
狮子座上。
文殊处西。
普贤处东。
大菩萨众。
左右围绕。
说法之音历历可听。
照前作礼。
问言。
末劫凡夫。
智浅障深。
法海渊洪。
虽欲修行。
罔得其要。
惟愿大圣指陈。
使知所在。
文殊报曰。
诸修行门。
无过念佛。
福慧二严。
举无遗者。
我于过去劫中。
以念佛故。
今获一切种智。
是以一切诸波罗蜜。
乃至诸佛。
从念佛生。
汝当勤念。
无令休息。
照又问其念云何。
曰此世界西。
有阿弥陀佛。
彼佛愿力不可思议。
汝当系念。
令无间断。
命终之后。
决定往生。
说是语已。
时二菩萨。
舒金色手。
为照摩顶而授记言。
汝以念佛功德力故。
不久获證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善男女等。
必欲疾成佛道者。
但念佛而已。
于是二菩萨。
各说伽陀以发明之。
照则欢喜踊跃。
疑网顿除。
作礼以谢。
合掌住侧。
文殊使之巡历菩萨诸院。
遍请教戒。
及游七宝果园。
其果才熟。
大如碗许。
取而食之。
身意泰然。
旋辞菩萨以出。
随青衣至于门外。
遂失所在。
而徘徊伫眺。
倍增悲感。
十三日复偕五十馀僧。
于金刚窟。
循无著遗迹。
礼二十五佛名。
而照独见地莹琉璃。
宫殿严净。
文殊普贤万菩萨众佛陀波利等。
坐立俨然。
其馀僧则无所见也。
是夜三鼓。
又见五镫于所止华严寺西楼上。
照默祝曰。
愿分百镫。
寻如其数。
曰愿千镫亦然。
且其比列之整。
非世所能拟。
乃复独诣金刚窟见大圣。
佛陀波利引入圣寺。
语具觉救传。
十二月照于寺之念。
佛道场。
绝粒要期誓生净土。
七日之夜方唱佛次。
有梵僧造道场。
谓照曰。
汝盍亦流通所见境界乎。
照不应。
明日申时。
则有梵僧之老者。
见曰。
灵异之事。
宜普示众生。
使发菩提心可也。
照曰。
非敢閟也。
第恐俗情腾谤耳。
其僧曰。
大圣之居此山。
谤议纷纭。
尚莫之止。
况汝所见境界耶。
然性善性恶均为菩提。
而涂毒鼓缘自应不谬。
六年正月。
华严寺僧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
立石记于金刚窟般若院地。
当是时忽闻钟声雅亮。
节解分明。
众尤惊异。
以为照所开示断不虚矣。
后照又建竹林寺一区以自表显。
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照𢹂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
沙弥惟英。
优婆塞张希陵等八人。
登东台。
先睹白光数四。
异云叆叇。
云开而红色。
文殊乘青毛狮子。
于五色通身光内。
微雪飘洒。
圆光遍映山谷。
详载绛州兵椽王士詹记。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法照。
不知何许人也。
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
勤修不懈。
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
云内现山寺。
寺之东北五十里已来有山。
山下有涧。
涧北有石门。
入可五里有寺。
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
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
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
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
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
文殊一万圣众而处其中。
又现诸佛净国。
食毕方灭。
心疑未决。
归院问僧。
还有曾游五台山已否。
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
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
然尚未得台山消息。
暨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
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
六月二日未时。
遥见祥云弥覆台寺。
云中有诸楼阁。
阁中有数梵僧。
各长丈许。
执锡行道。
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
其身高大。
见之者皆深泣血设礼。
至酉方灭。
照其日晚于道场外遇一老人。
告照云。
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
今何不去。
照怪而答曰。
时难路艰何可往也。
老人言。
但亟去。
道路固无留难。
言讫不见。
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
夏满约往前。
任是火聚冰何终无退衄。
至八月十三日。
于南岳与同志数人惠然肯来。
果无沮碍。
则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
六日到佛光寺。
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
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
照忙入堂内。
乃问众云此何祥也。
吉凶焉在。
有僧答言。
此大圣不思议光。
常答有缘。
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
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
山下有涧。
涧北有一石门。
见二青衣可年八九岁。
颜貌端正立于门首。
一称善财二曰难陀。
相见欢喜问讯设礼。
引照入门。
向北行五里已来。
见一金门楼。
渐至门所乃是一寺。
寺前有大金榜。
题曰大圣竹林寺。
一如钵中所见者。
方圆可二十里。
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
其地纯是黄金。
流渠华树充满其中。
照入寺至讲堂中。
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
各据师子之座。
说法之音历历可听。
文殊左右菩萨万馀。
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
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
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
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浣。
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
唯愿大圣断我疑网。
文殊报言。
汝今念佛。
今正是时。
诸修行门无过念佛。
供养三宝福慧双修。
此之二门最为径要。
所以者何。
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
因念佛故。
因供养故。
今得一切种智。
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
乃至诸佛。
皆从念佛而生。
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
照又问。
当云何念。
文殊言。
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
彼佛愿力不可思议。
汝当继念令无间断。
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
说是语已。
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照顶为授记别。
汝已念佛故不久證无上正等菩提。
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
则能速證无上菩提。
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
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
又更作礼。
礼已合掌。
文殊言。
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
授教已次第瞻礼。
遂至七宝果园。
其果才熟其大如碗。
便取食之。
食已身意泰然。
造大圣前作礼辞退。
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
礼已举头遂失所在。
倍增悲感乃立石记至今存焉。
复至四月八日。
于华严寺西楼下安止。
洎十三日照与五十馀僧同往金刚窟。
到无著见大圣处。
处心礼三十五佛名。
照礼才十遍。
忽见其处广博严净琉璃宫殿。
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及佛陀波利
居在一处。
照见已惟自庆喜。
随众归寺。
其夜三更于华严院西楼上。
忽见寺东山半有五圣灯。
其大方尺馀。
照咒言。
请分百灯归一畔。
便分如愿。
重谓分为千炬。
言讫便分千数。
行行相对遍于山半。
又更独诣金刚窟所。
愿见大圣。
三更尽到见梵僧。
称是佛陀波利
引之入圣寺。
语在觉救传。
至十二月初。
遂于华严寺华严院入念佛道场。
绝粒要期誓生净土。
至于七日初夜正念佛时。
又见一梵僧入乎道场。
告云。
汝所见台山境界何故不说。
言讫不见。
照疑此僧亦拟不说。
翌日申时正念诵次又见一梵僧。
年可八十。
乃言照曰。
师所见台山灵异。
胡不流布普示众生令使见闻发菩提心获大利乐乎。
照曰。
实无心秘蔽圣道恐生疑谤。
故所以不说。
僧云。
大圣文殊见在此山。
尚招人谤。
况汝所见境界。
但使众生见闻之者发菩提心作毒鼓缘耳。
照闻斯语便随忆念录之。
时江东释慧从。
以大历六年正月内。
与华严寺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
随照至金刚窟所。
亲示般若院立石标记。
于时徒众诚心瞻仰。
悲喜未已。
遂闻钟声。
其音雅亮节解分明。
众皆闻之惊异尤甚。
验乎所见不虚。
故书于屋壁。
普使见闻同发胜心共期佛慧。
自后照又依所见化竹林寺题额处建寺一区。
庄严精丽便号竹林焉。
又大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照与弟子八人于东台睹白光数四。
次有异云叆叇。
云开见五色通身光。
光内有圆光红色文殊乘青毛师子。
众皆明见。
乃霏微下雪。
及五色圆光遍于山谷。
其同见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沙弥惟英优婆塞张希俊等。
照后笃巩其心修鍊无旷。
不知其终。
绛州兵掾王士詹述圣寺记云。
系曰。
佛成就三身必居三土。
显正依报庄严故。
菩萨未沾国土名。
但云住处。
修净佛国因随生佛家。
故华严经有菩萨住处品焉。
经云。
唯佛一人居净土此下不僣上也。
若八字陀罗尼经云文殊大愿力与佛同境界。
境界净则说法净。
则三土义齐也。
问诸经中佛住王舍城等。
可非住处邪。
通曰。
此义同名别。
或可上得兼下也。
又如兜率宫院是补处净域宝陀落清凉支提等山。
皆是菩萨净识所变刹土也。
若然者净土与住处义同名异耳。
如法照入竹林圣寺见文殊净境也。
诸于山岭见老人童子等。
则秽土见圣人。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东北五十里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入五里有寺。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一万圣众。处其中。又现诸佛净国。食毕方灭。心疑未决。归院问僧。还有曾游五台山者否。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日。遥见祥云弥覆台寺。云中有诸楼阁。阁中有数梵僧。各长丈许。执锡行道。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见之者皆泣血设礼。至酉方灭。日晚照于道场外。遇一老人。告照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照怪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道路固无留难。言讫不见。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夏满约往。至八月十三日。于南岳同志数人。惠然前来。果无沮碍。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六日到佛光寺。果如钵中所见。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照忙入堂内。问众云。有何祥也。有僧答言。此大圣不思议光。常答有缘。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二青衣。年八九岁。颜貌端正。立于门首。一称善财。二曰难陀。相见欢喜。问讯设礼。引照入门。向北行五里已来。见一金门楼。渐至门所。乃是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一如钵中所见。方圆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华树。充满其中。照入寺。至讲堂中。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师子之座。说法之音。历历可听文殊左右。菩萨万馀。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请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照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则能速證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又更作礼。礼已合掌。文殊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授教已。次第瞻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其大如碗。便取食之。食已。身意泰然。造大圣前。作礼辞退。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礼已举头。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记。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遗身科
出家隶业中条山。习四分律涅槃经因明百法等论。每谓华严经。至谓东北方金色世界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即忻然暴之。愿往参礼。贞元七年。挂锡五台善住阁院。然于采薪汲水。供众之暇。遍历幽胜。所睹金桥宝塔。钟磬光瑞。莫穷其数。如是阅二十年。后于中台之东。忽见一寺。额曰福生。内有梵僧。可万计。染遍拜慰劳如礼。而菩萨亦以僧相语染曰。汝于此有缘。当荷众。勿有愿无行也。染由是发心饭僧。且自要曰。如僧及百万。则烧一手指以谢。尽烧指。则僧之受饭者。已及千万。布施填委。海涵山积。方来而未止也。开成中。别众往中台绝顶。炷香告辞十方如来。一万菩萨。偕其季赵华。持蜡布两端。粗麻一束。香油一斗。诣其地。是日染则绝不饮食。从旦至暮。礼诵不小辍。夜将半。谓华曰。吾兹春秋七十有四。夏腊五十有五。馀喘几何。而犹贪著不以供养。则岂诚吾徒所为哉。子吾弟也。幸助吾缘。则庶几于是。华泣谏再四。不可。则以布缠麻缚。而油灌之。举火自其顶。烟𦦨方炽。而屹立不倚。至足然后仆。则亦可谓异矣。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遗身篇第七
释无染者。
不委氏族何许人也。
从中条山受业。
讲四分律涅槃经因明百法论。
善者从之。
恒念华严经。
至说诸菩萨住处东北方金色世界。
文殊菩萨与一万圣众。
从昔已来止住其中而演说法。
或现老人。
或为童子。
近闻佛陀波利自西国来。
不倦流沙无辞雪岭。
而寻圣迹。
高宗朝至台山思量岭。
启告扣礼乃见老人。
即文殊也。
利虽云面接未决心疑。
令却往西国取经。
诣金刚窟入文殊境界。
于今不回。
古德既尔。
吾岂无缘乎。
染乃从彼发迹遍访名公。
成遇禅宗穷乎理性。
或经法席探彼玄微。
以贞元七年到台山善住阁院。
时有僧智頵为台山十寺都检校守。
僧长之初也。
遂挂锡栖心誓不出山。
每念文殊化境非凡者之可胜。
岂宜懈怠。
冬即采薪供众。
夏即跣足登游。
春秋不移二十馀祀。
前后七十馀遍。
游历诸台睹化现金桥宝塔钟磬圆光莫穷其际。
且曰。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中有美枞乎。
言更有愈于诸瑞。
吾得少未为足也。
最后于中台东忽见一寺。
额号福生。
内有梵僧数可万计。
染从头礼拜递互慰劳。
见文殊亦僧也。
语染曰。
汝于此有缘。
当须荷众勿得唐捐。
有愿无行而已。
言讫化寺众僧寂无所睹。
染叹而言曰。
睹兹灵异岂可徒然。
此危脆身有何久固。
乃遵言广兴供施。
每设一百万僧。
乃然一指以为记验焉。
渐及五百万数。
遐迩委输若海水之入归塘焉。
及千万供毕十指然尽。
迨开成中白大众曰。
吾于此山薄有因缘。
七十二遍游诸圣迹。
人所不到吾皆至止。
又不出兹山已报深愿。
幸莫大焉。
奈何衰老今春秋七十四。
夏腊五十五。
及存馀喘欲于中台顶上焚一炷香告辞十方如来一万菩萨。
或息我以死。
谁甘相代。
况诸人等并是菩萨门人龙王眷属。
莳栽善种得住此山。
夙夜精勤羁勒三业。
龙华三会共结要期。
此时下山勿有留难。
合掌曰珍重而去。
众初不喻其意。
皆言早回。
染乃但携瓶锡惟爇名香。
遂命季氏赵华将蜡布两端粗麻一束香汁一斗于中台顶。
从旦至暮礼拜焚香。
略无暂憩。
都不饮食。
念佛虔诚声无间断。
已至深更。
赵氏怪其所以。
陟彼崔嵬见染不移旧止转更精专。
染谓赵曰。
吾有密愿汝与吾助缘不得相阻。
为取蜡布麻油将来缠裹吾身。
于夜半子时要然身供养诸佛。
吾若得道相度汝也。
赵氏谏之苦劝不止。
将布缠身披麻灌油。
从顶而炼。
言曰。
将吾灰骨当须飘散。
无使显异。
赵氏一从其命略无移改。
从顶而炼至足方仆矣。
赵氏叹曰。
昔闻药王然身。
今见上人。
奇哉痛哉。
后门人收真骨于梵仙山南起塔。
至今在矣。
苏陀室利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僧。本住中印度那兰陀寺,慕清凉文殊住处,与弟子七人航海而来,死者三,还者三,惟苏陀室利经六年始达五台山,时年八十五。经一台顶,诵《华严经》十部,禅寂七日,不息不食。后化于灵鹫峰,弟子佛陀阇毗收舍利八合,持归西土。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苏陀室利者。
西域中印土𨚗烂陀寺僧也。
内闲三藏。
外彻五明。
能诵杂华经。
久慕此土清凉山万菩萨住处。
年八十五。
与弟子七人。
航海而来。
七人三还三殒。
唯佛陀室利一人随之。
凡六年。
方达清凉。
每至一台顶。
诵华严经十部。
禅寂七日。
不息不食。
每入定。
则见紫磨金城。
玻璃绀殿。
宝莲香水。
珠网交辉。
无尽庄严。
诸天童子。
游戏其中。
后于灵鹫寺化去。
佛陀收舍利八合。
熣烂如珠。
持还西土。
唐括赞其真曰。
似似是是。
苏陀室利。
西竺来游。
一百八岁。
雪色连腮。
碧光溢臂。
内蕴真慈。
外现可畏。
在闵宗朝。
连阴不霁。
特诏登坛。
咒龙落地。
赭色伽梨。
后妃亲制。
施内藏财。
度僧起寺。
人半疑信。
佛陀波利
借路重来。
五峰游礼。
峨五佛冠。
曼殊何异。
圆满月面。
色非红粹。
真人萧生。
遥瞻拜跪(羽士萧真人。
技术难问。
皆为师伏。
稽首为谢。
故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