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汉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2—1751 【介绍】: 清江苏金坛人,字罕皆,家近巳山,学者称巳山先生。雍正元年进士,授检讨。旋假归不再出仕。曾主讲维扬书院。长于八股文。有《四书本义汇参》、《巳山先生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五
王步青,字汉阶,又字罕皆,号己山,金坛人。雍正癸卯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有《鸴鸠草》。
维基
王步青(1672年—1751年),字汉阶,又字罕皆,号后村、己山,别称己山先生。
江苏省镇江府金坛县(今属常州市金坛市)人。
经学家、理学家。
王步青长身玉立,自年少为诸生时便以文采知名,但潜心钻研经学义理。
张伯行任江苏巡抚时,招集江苏十五府知名文士至苏州紫阳书院,讲授《语录》;三次考试,王步青都取得第一,张伯行称赞王步青能「窥道之本原,契圣贤之旨趣」。
曾经与桂林陈宏谋有十馀封书信往来,都以道义相互勉励,兴办正学、整饬吏治、激励风俗,期许成为一代名臣。
陈宏谋称王步青的学问以濂、洛、关、闽为宗,以日用伦常为实际,躬行心得,不只是空言。
王步青每日随身携带书籍,随时阅读,舟车行路时也不曾间断。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甲午乡试举人。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第三甲第八十六名同进士出身。
选翰林院庶吉士。
三年(1725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雍正六年(1728年)告归。
王步青入翰林时已年过五十岁,在京师时独自居住一小屋;归乡后闭门教授学生,府县官员都很少见到其面。
掌教扬州维扬书院,遵循白鹿洞书院遗规,主张「我朝用经义取士,士子当因文见道」,门生多为名士;又选辑乡会试中式墨卷,反对浮誇、推崇典雅文风,许多文士以其为宗。
晚年更加勤学,购买一处房屋,书斋命名为「无逸所」,座右铭:「道脉端须存夜气,老年尤务惜分阴」。
乾隆十六年(1751年)无疾而卒,年八十,入祀乡贤祠。
沈德潜为其撰墓碑铭:「金沙王氏,代有令德,笃生醇儒,日光玉色。
立朝扬华,归田纂述,敬信紫阳,窥寻正脉。
剪繁剔芜,尊孔黜墨,昭示后人,天空水碧。
循循庸行,惟正是适。
名因实流,道随年积。
斯人云亡,士林伤衋。
习吉佳城,郁苍松枥。
吾作铭词,勒于文石,后有过者,车行必式。」

人物简介

维基
汤先甲(1712年—1778年),字萼南,号辛斋。
江苏省苏州府宜兴县(今无锡市宜兴市)人,诗人、史学家、书法家。
乾隆九年(1744年)甲子顺天乡试举人。
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第二甲第八名进士出身。
选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参与纂修《钦定续文献通考》。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以编修充丙子科贵州乡试正主考。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考选陕西道监察御史。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二月,乾隆帝因日食而求谏言,汤先甲应诏奏陈四件事,其中反对将彭家屏收藏野史视为大案、特意搜罗,乾隆帝当天召汤先甲入殿对谈,针对奏摺中所列事项诘责辩论、剀切训斥,声音响彻宫殿,总共十馀刻钟时间,汤先甲逐条对答明确清晰,语气谦冲平和。
乾隆帝认为汤先甲有谏言的责任,不加怪罪,嘉奖汤先甲忠诚正直。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闰六月,以监察御史充己卯科浙江乡试副主考。
擢鸿胪寺少卿。
九月,以鸿胪寺少卿差任河南学政。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改差贵州学政。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贵州省苗学,旧例不设廪膳生、增广生名额,六月,奏请添设,与其他各省府相同,先于都匀府荔波县开设廪生、增生各二名,自乾隆二十八年岁试实施,初补廪生,十年后方准出贡生,以后每四年一贡生,峒夷受鼓舞而向往教化。
十二月,学政任满回京。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擢任光禄寺少卿。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月,迁通政使司参议。
升内阁侍读学士,入直上书房,陪侍皇八子永璇读书。
乾隆三十年(1765年)五月,以内阁侍读学士充戊子科四川乡试正主考。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五月,以内阁侍读学士充乙酉科广东乡试正主考。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五月,皇八子永璇擅自由圆明园进京城,汤先甲与观保都遭训诫,降级调用。
随即授翰林院编修,仍直上书房。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五月,以翰林院编修充甲午科福建乡试正主考。
乾隆四十年(1775年)六月,以编修差广东学政。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秩满离任,因积劳患风痹疾,未回京覆命。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卒于回京途中。
汤先甲前后督三省学政、典五省乡试、六次充乡试、会试同考官,甄拔了许多名士。
工于诗、古文辞,晚年想删辑历朝《会要》,编辑成一部《续政典》,未能完成。
朝中官员谈及正直大臣,必推汤先甲。
书法工整清秀,曾经手书赵执信《谈龙录》一卷,并刊刻付梓。
梁敦书〈蓬壶朝旭为汤少光禄赋文石〉诗中有句:「书法恰与光禄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