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薛凤翔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元净。字天镜。号朴隐,会稽人,父倪机。母严氏。容貌魁伟。襟怀煦然如春。世间机阱押阖之术。不识为何物。祝发受具。嶷然有远志。从天岸讲天台止观。复往双径。参行端。净入门。端厉声一喝。净若闻雷霆声。黏缚尽脱。遽稽首作礼。端曰。汝果何所见耶。复问答四三转。皆惬端意。端顾左右曰。是般若位中人也。遂命归侍司。寻掌书记。时年二十七。丙申。出世会稽长庆。升天衣万寿。四方问道者。闻风来归。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元净。
字天镜。
别号朴隐。
越之会稽人。
父倪机。
母严氏。
师初以童子出家。
领昭庆濡律师戒。
嶷然有远志。
韩庄节公性。
教之为文。
伸纸引墨。
思源源不可遏。
公深加叹赏。
既而从天岸济法师。
习天台教。
尽得其学。
台宗诸老。
竞以书聘之。
欲令出门下。
师不从。
元叟端公。
说法双径。
人尊之为当代妙喜。
师往从之。
入门。
叟厉声一喝。
师若闻雷霆声。
黏缚尽脱。
遽稽首作礼。
复问答三四转。
皆惬叟意。
遂录为子。
使掌记室。
久之。
游建业。
谒全悟䜣公于大龙翔寺。
全悟门风高峻。
不轻许可。
见师特甚称之。
继往临川。
谒虞文靖公集。
虞公尤称之。
留九十日而还。
他若黄文献公溍。
蒙古忠介公泰不华。
翰林学士危公素。
其同辞称师。
无异于虞公。
名闻行宣政院。
元至正十六年。
请师出世会稽长庆寺。
升天衣万寿禅寺。
四方问道者。
闻风来归。
师以气衰。
倦于将迎。
营精舍一区。
而归老焉。
即山阴和塔是也。
我太祖龙兴。
师与钟山法会之选。
与东溟目公。
碧峰金公。
特被召入内庭。
从容问道。
赐食而退。
已而辞归和塔。
若将终身焉。
未几。
灵隐虚席。
诸山交致疏币。
延师主之。
师不得已而赴。
未及期年。
而崇德之祸作矣。
师入院。
甫浃日。
寺之左右序言曰。
寺政实繁乏。
都寺僧司之。
师曰。
若等盍选其人乎。
众咸曰。
有德现者称多才。
昔掌崇德庄田。
能辟其莱芜。
以食四众。
倘以功举。
谁曰不然。
师诺之。
先是。
勤旧有闻。
歆现之获田利。
率无赖比丘。
请于前主僧代之。
及现之被选也。
大惧发其奸私。
走崇德县。
列现过失。
县令丞寘不问。
适健令至上其事刑部。
刑部讯鞫既得实。
以师为寺长。
失于简察。
法当缘坐。
移符逮师。
或谓师曰。
此三年前事尔。
况师实不知。
且不识闻。
宜自辩诉可也。
师笑曰。
定业其可逃乎。
至部。
部主吏问曰。
现之犯禁。
尔知之乎。
曰知之。
曰。
既知之。
当书责款以上。
师即操觚如吏言。
尚书暨侍郎览之大惊。
咸曰。
师当今名德也。
恶宜有是。
荐审之务得其情。
师了无异辞。
于是。
皆谪陕西为民。
闻亦大悔。
且泣曰。
闻草芥耳。
岂意上累师德。
蚤知至此。
虽万死不为也。
师弗顾。
行至宝应。
谓从者曰。
吾四体。
稍异常时。
报身殆将尽乎。
夜宿宁国寺。
寺住持。
故师旧识。
相见甚欢。
师女弟之夫陈义安。
宦移凤阳。
以道经寺中。
师悦曰。
吾遗骸有所托矣。
是夕共饭。
犹备言迁谪之故。
不见有惫色。
明旦。
忽端坐合爪。
连称无量寿佛之名。
泊然而逝。
实洪武十一年正月十九日也。
义安等。
为其龛敛。
以俟师之季父至。
道衋然伤心。
遣其法孙梵译。
走宝应携骨而还。
骨间舍利。
丛布如珠。
县大夫。
及荐绅之流来观。
皆叹息而去。
其徒结竁于和塔祖垄之侧。
瘗焉。
寿六十七。
腊五十三。
三会语有录二卷诗文。
曰朴园集。
师容貌魁伟。
襟怀煦然如春。
世间机阱押阖之术。
不识为何物。
性尚风义。
断江恩公。
与师缔忘年交。
断江卒。
师为刊布诗集。
复请虞公铭其塔。
三主名山。
起费补坏。
具有成绩。
其敷阐大论。
发挥先哲。
释门每于师是赖。
千百人中。
不能一二见焉。
竟以无罪谪死。
苟不归之于定业。
将谁尤哉。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净源,字天镜,一号朴隐,姓倪氏,会稽人也。父机,母严氏,皆为士族。童时,从弘教大师立公于大报恩寺祝发为僧,受戒于昭庆濡律师,嶷然有远志。韩庄节公性以道德辞章下帷授徒,净往从之。于群经要旨,作文程式,俯仰变化,开阖曲折,悉洞然心胸,伸纸引墨,思源源不渴,每进一解,韩公未尝不称善。天岸济以台衡止观开讲于虎林之集庆,净又往从之。济为折三千性具之义及四明孤山同异之辨,波澜浩荡,廉陛高严,净能一一领解,台宗诸老竞以书聘之。时元叟端说法双经山,人尊为“当代妙喜”。净又往从之,入门,叟厉声呵之,若闻雷霆,黏缚尽脱,遽却立作礼。叟曰:“汝果何所见耶?”复问答三四转,皆惬叟意,顾左右曰:“是般若位中人也。”遂录为弟子,命归侍司,寻掌记室,时年二十七。久之,出游建业大龙翔寺,寺主广智全悟䜣公精贯儒释,行文为世模范,不轻与人,见净盛称之。继往临川,谒虞文靖公集,虞公又盛称之,留三月乃还。当时能文者若黄文献公溍,蒙古忠介公泰不华,翰林学士危公素,莫不闻风赞赏,由是声光远施,上达聪听。元至正十六年,行宣政院请出世会稽长庆寺,迁天衣万寿禅寺,四方问道者日至,净以衰病倦于将迎,营精舍一区而归老焉,所谓和塔处也。元运既谢,明室初兴,诏天下名僧建会钟阜,升济幽灵。净与上竺东溟日、五台璧峰金特被召入内庭,从容问道,赐食而退。已而辞归和塔,若将终焉。洪武九年冬十二月,灵隐虚席,诸山交致疏币,延净主之,未及期年,而崇德之祸作矣。初灵隐有庄田在崇德,都寺僧德现掌之,开辟芜莱,以食四众,无赖比邱某歆其田利,请于前主僧代之。及净入灵隐,德现复充都监,某惧发其奸私,走崇德县,列现过失,县令丞寘不问。未几,有健令至,上其事刑部,刑部訉鞫得实,以净为寺主失于检察,法当缘坐,移符逮净。或谓净曰:“此三年前事,且实不知,宜自辩诉,可免。”净笑谢曰:“定业其可逃乎?”至部,主吏问之曰:“现之犯禁,尔知之乎?”曰:“知之。”曰:“既知之,当书责款以上。”净即操觚如吏言,尚书侍郎见之,皆大惊曰:“净当今名德,恶宜有是?”荐审之,务得其情。净了无异辞,于是皆谪陕西为民,行至宝应,谓从者道升曰:“吾四体稍异常时,报身殆将尽乎?”夜宿宁国禅寺,主僧总虚了旧日交游,相见甚欢。陈义安为青州卫知事,移戍凤阳,以道经此,亦留寺中,与净相遇,净喜曰:“吾遗骸有所托矣。”义安者,净之女弟夫也。是夕共饭,备言迁谪之故,不见惫色。明旦端坐合爪,称佛而逝,时洪武十一年正月十九日也,世寿六十七,僧腊五十三。义安、总虚为龛敛以俟,法孙梵译走宝应,焚其骨,舍利丛布如珠结,竁山阴和塔瘗焉。净容貌魁伟,怀煦然,如春世间,机阱之术,不禁自绝。性尚风义,断江恩与为忘年交。其卒也,为刊其诗集,复乞虞公铭其塔。三主名山,起废补败,具有成绩。《三会语》有录二卷;诗文曰《朴园集》,葺若干卷。译等哀慕慈法,惧其湮没,疏为事状,徵文于宋文宪公濂而铭诸石。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国缙,辽东复州卫军籍江西泰和县人。
同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初授宁波府推官,丁父忧,起补卫辉府,三十五年考选,擢为监察御史,弹劾内监陈永寿及陈邦彦淫恶杀人状。
三十九年京察被处浮躁,谪官广东。
四十六年后金破抚顺,大学士方从哲与经略杨镐以国缙辽东人,推荐其赞画辽东兵事,遂受命招募新兵一万七人余人,分发镇江、宽奠、叆阳、清河诸处防守。
但分防清河者一时逃散,为兵科给事中薛凤翔所劾。
天启元年,辽沈失陷,刘国缙与监军道牛维曜、海盖道康应乾等各航海逃至登州。
后经熊廷弼上言复辽须用辽人,遂升山东按察司副使,驻登莱招集归附之众,拣选团练以图进取。
三年,为刑科给事中解学龙弹劾其庸懦无为,溪壑无厌。
礼科给事中郭兴言弹劾其托名赈济辽民,冒帑金数万私充囊橐。
遂被革职提问追赃。

人物简介

维基
门洞开,字启钥,一字启明,真定府晋州安平县(今河北省安平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中万历二十八年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授山东文登县知县,四十八年调任乐安县。
天启二年任国子博士,迁工部虞衡司主事。
天启六年闰六月,工部尚书薛凤翔弹劾他图差争竞,当堂咆哮,凌轹同僚,被勒令闲住。
遂与薛凤翔结仇,天启七年,遣其子门拱极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投书通政司,弹劾薛凤翔,并及太仆寺卿沈自彰、通政使吕图南等人,十二月被削籍为民,遂于安平城西筑依隐园,潜心作诗,著有《依隐园集》。
终年七十四。

人物简介

维基
聂慎行,字骏如,号双凡,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民籍。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
初授工部主事,调吏部,天启七年河南主考,升验封司员外郎。
八月工部尚书薛凤翔题叙殿工,升任日加升一级,赏银十两。
崇祯二年四月,以阉党被削籍。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文郁,字从周,号太素,浙江台州府天台县军籍,八都人。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
初授工部主事,督工三殿,告成,六年十月升太仆寺少卿。
七年八月工部尚书薛凤翔题叙殿工,加升三级,荫一子入监读书,赏银二十两、纻丝二表里。
吏部随覆大工加恩,加升都察院右都御史,暂添注工部右侍郎。
怀宗继位,督修德庆二陵,崇祯元年三月,以阉党被削籍。
归乡念邑人苦夫马,力言当事,立三差法,彭邑今欲更之,讦闻于朝,几至不测不恤也。
丙戌(1646年)方兵遁过台,文郁倾家犒士,多方调度,全活邑民数万。
邑令刘以政猛激民变,总戎闻变振旅,合城惊遁,适督鹾王、郡守陈游石梁,文郁力请至县,陈激变故,飞檄止兵,一邑帖然。
善事难以枚举,台人德甚。
有中德录具呈巡府建祠,批县举行,力辞乃止。
负经济材,谦和制间,忠孝训后,从不以私于当道。
著有《度予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