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卷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8—1608 【介绍】: 明僧。应天府上元人,俗姓黄,字三怀,一字雪浪。年十二出家,居长干寺。有《雪浪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三怀上元黄氏子居长千寺晚年开接待于吴之望亭有雪浪集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五
释洪恩,字雪浪,姓黄氏,金陵人也。
出家住宝华雪浪山,因以山为号。
性颖悟,耽静寂,儿时便学趺坐。
双目重瞳,高颡广颧,大口方颐,肌理如玉。
年十三从父往报恩寺,听无极讲《法华》,至“三界无安,犹如火宅”,髣然有觉,遂留不去。
密袖剪,礼玄奘发塔,自截其顶发,父来寺趣归,恩提发向父曰:“以此遗母。
”父恸哭,恩瞪视而已。
为小沙弥时,遇设斋,学侣鱼贯,济济雍雍,恩独摄𪗋趋登,抗席首座,人或喝之,恩曰:“此座待谁?
”曰:“待通佛法者。
”恩曰:“若然,则我当坐矣。
”曰:“汝通何法?
”曰:“请问。
”乃举座上讲语,恩信口答之,再问再答,辩论不竭,如倒峡悬河。
众大惊异,曰:“此儿再来人也。
”于佛书无所不读,博综外典,旁及晋字唐诗,乃曰:“不读万卷书,不知佛学。
”尝从无极学,极迁化,综其讲说,依次补订,尽扫训诂,称性而谈,恒教学人以理观为入法之门。
每当敷演,闻声向化,日盈万指。
说法三十年,不立坛场,不设高座,一茗一炉,据几清谭,嬗嬗动听。
或杖履间游,四众围绕,依山水为妙音,化树林为宝网,东南法席之盛,无出其右。
明万历丁酉,至焦山主楞严讲会,因撰《般若心经述解》一篇,并讲会疏引,手书《圆觉经》刻于石。
戊戌,报恩寺塔顶倾侧,恩奋志修理,当道诸公莫不乐助,给谏祝公为之首倡。
恩亲领众数百,行乞于都市,一时人心跃然,兴起金钱,集者动以千百计,大役遂举。
塔高二十五丈,其塔顶中心木约长七丈,架半倍之,则从空而下,如芥投针,其势难矣,恩心苦极,忽呕血数升,而塔顶立正,架上之人如鸟栖柔条,竟无小恙。
尝居虎邱,讲《般若经》。
有自题像偈云:“游遍天目山,来坐虎邱石。
人道是支公,我说浑不识。
雪浪庵中不死人,走向江南说消息。
”晚岁于望亭,结茆饭僧。
若将终焉,一日腹疾,谓其徒曰:“日而行,夕而息,未有夕而不息者,吾其息乎!
”弟子问:“灭后用龛?
用棺?
”曰:“坐以龛子,卧以棺相,锡打瓶,且莫言。
”沐浴端坐而化,寿六十有四,遗命还葬雪浪山北。
恩生平不作崖岸,不避讥嫌,说法谈禅,论诗度曲,因人而施。
食钵衣衲,不择美恶,随境所处,事至不推,事去不恋。
尝于长城山中正定二日,林木屋宇皆为震动。
嘉兴楞严寺地饶水竹,恩赏其幽秀,作精舍三间,经营数月,手自涂塈,落成三日,飘然竟去,终身不再至,其逍遥脱略类此。
梁溪邹迪光铭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