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国祥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许梦熊(1539年—?
),字应男,直隶宁国府南陵县人,民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应天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三甲第九十八名进士。
许梦熊游宦数十年,无中人之产,不畏权贵,刚正不阿。
初授浙江仁和县知县,因顶撞显贵新郑王而被改授福建福清县知县。
福清地处海滨,常遭倭寇骚扰。
前任知县陈大猷被倭寇逐走,新郑王使许梦熊继任,实欲借此加以构陷。
许梦熊到职后,“宽输便民,革税通商,筑堡防边,兵民赖之。
尤振兴文教,建号舍,置学田,令诸生诵读其中”。
值戚继光领军入闽肃清倭寇,为许梦熊治福清创造了安定条件。
许梦熊在福清两年,政通人和,县民安居乐业,隆庆六年(1572年)叶向高到县城应试,名列秀才第三名,而且是年岁最小的一个。
许梦熊对他大加赞誉,设宴祝贺,在会上自告当红娘,与他"择婚"。
两年后,叶向高和俞氏女结婚。
此后,向高进入县学继续深造。
为此闽志将许梦熊列为名宦。
万历四年(1576年),转任湖广宜都县知县,时大学士张居正居首辅有年,因治理居功而堵塞言路。
许梦熊乃乘张居正奔丧回故里之机,从容规劝张居正广开言路,张居正感而采纳。
不久调京任工部都水司主事,督理易州厂务,抗疏请革惜薪司中官常例以苏商困。
坐谴,补德州同知。
后升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上《筹边策》,为台臣所攻,降茶陵州同知。
吏部察其诬,转顺天府制,移户部主事。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
明神宗迷信炼丹,道师张国祥威势显赫,位在六卿之右。
许梦熊乃上疏请求崇正学,斥邪道,以“忤旨”罪被免职回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仁甫。万历五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久在谏垣,前后上疏七十余,条陈多关军国大计。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时出兵援朝鲜御日本,象春供馈运无缺。因忤中使陈增被劾,乃引疾归。
维基
万象春(?
—1612年),字仁甫,号涵台,南京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
万历五年(1577年),登进士,选为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
明神宗生女,诏命户部、光禄寺各献银十万两。
万象春力谏无效。
万历九年,任兵科右给事中。
万历十年,任户科左给事中。
万历十一年,任礼科都给事中。
当时郑贵妃受宠,神宗沉湎酒色,万象春借慈宁宫火灾上奏劝谏。
宗室繁衍,禄米不足,万象春建议予以变通。
恰好河南巡抚褚鈇也奏明此事,神宗于是命万象春出使河南、山西、陕西,遍访各王府,计划周全后奏上。
万象春抵达河南,正准备集思广议,而周府各位宗人怀疑褚鈇的奏疏是出自宗正朱睦㮮之意,群起殴打朱睦㮮几乎致死。
万象春将此事上奏,神宗停发各宗人的岁禄。
万象春又依次到达秦、晋诸藩王府,奏上方便施行的十五件事,多被采纳。
真人张国祥乞求三年一觐见,万象春认为道教无国家社稷可寄托,不在述职之列。
当时明神宗下诏允许皇后父亲永年伯王伟乘坐轿子,万象春认为:“权贵、外戚不许乘轿子,是祖宗的制度。
固安伯陈景行、武清伯李伟是皇太后的父亲,鬓发疏落花白被封,才赏赐坐轿。
定国公徐文璧为重臣之首,继承爵位良久,所以也获得格外的恩典。
现在王伟无法与三人相比,乞求停止前项的命令。
”明神宗都没有同意。
初秋时将祭祀祖庙,皇帝斋戒住宿在宫中。
万象春说应当住在便殿,不应当在内宫就寝。
万历帝大怒,停发他三个月的俸禄。
不久,因发生灾害,万象春说:“京城之外官吏贪污、残暴,不应当派遣缇骑逮捕审问,宫中禁地幽密不应当驻守重兵,朝廷大臣因建议被贬退的应当考虑依次调迁,内臣有犯王法者,应当送交外廷处理。
”皇帝称知道了。
万象春在御史台长期工作,前后上了七十余疏,多是关于军事、国家的大计。
他请求恢复建文年号,追加景帝庙号,尤为世人所称道。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万象春出为山东参政。
万历十六年,任陕西按察使。
恰逢妖贼郭大通叛乱,万象春设计成功捉获。
万历二十年,历任山西左、右布政使。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
倭寇进犯朝鲜,滨海郡邑戒严。
万象春安抚军民,供应粮米,当机立断。
中使陈增以矿税使身份来到山东,万象春上奏评论税使之害。
福山知县韦国贤违背陈增旨意被侮辱,被万象春力保,韦国贤被陈增弹劾阻挠征税之事,也得到万象春庇护。
明神宗下诏逮捕韦国贤,万象春停俸,于是称病回家。
后来,起为南京工部右侍郎,未上任卒。
赠右都御史。
李毓新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毓新(?
—1645年),字云岑,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李毓新是崇祯十年(1637年)的进士,授广东潮州府推官,审理案件明确公正;他代理四任官职,兼监察三府,释放囚犯数千人。
当地盐税有盈馀,他就革除不说出;饥荒期间富家人阻止平民买米,他用匿米法严惩。
山寇作乱,沈犹龙传檄命李毓新监察统理,条列剿寇十二种策略,请驻守丰顺定为重镇;署理肇庆知府时楚地盗寇攻陷开建,使得西江震动,他调闽兵收复,会合西粤兵五路剿匪,不用一个月就平定。
惠王朱常润的护卫不收敛,居民因此罢市,肇庆兵和惠藩兵争斗,李毓新亲自前往调动,迎惠王入城,于是肇庆安定。
福建盗匪姜世英入侵黄冈,攻饶平、大埔,包围潮州府,他监督参将赵千驷到达惠来;姜世英逃遁,他就移师揭阳擒拿世英,为第一等功劳,可是行取时北京失陷。
弘光帝继位,李毓新数次请求勤王,不获允许;改任兵科给事中,管理职方主事,多次上书议论政事,忤逆马士英。
左梦庚举兵东下,马士英调江北兵,他与乔可聘、姚思孝、吴适、王之晋坚持守河北、淮南,士英怒而贬李毓新为巡江御史,但实际无兵可调。
南京失守后他回乡,为嘉兴守城监军,事败后隐居白苧乡,被乱兵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