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义玄

相关人物:共 19 位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智异山和尚 朝代: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智异山和尚。
临济玄禅师法嗣。
一日示众曰。
冬不寒。
臈后看。
便下座(景德传灯录)。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寒氏。
晋之缙县人。
童龀俊敏。
年十七。
从南康湖阳西山慧照禅师落发。
大历八年。
依衡岳寺希操律师。
受具戒。
未几谒石头迁禅师。
證心法。
一日俨坐次。
石头问曰。
汝在者里作么。
俨云。
一切不为。
头曰。
恁么即闲坐也。
俨曰。
若闲坐即为也。
头曰。
汝道不为。
且不为个什么。
俨曰。
千圣亦不识。
头以偈赞曰。
从来共住不知名。
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
造次凡流岂可名。
头尝垂语曰。
言语动用勿交涉。
俨云。
不言语动用。
亦勿交涉。
头云。
者里针劄不入。
俨云。
者里如石上栽花。
头深肯之。
住后看经次。
柏岩云。
和尚休猱人得也。
俨卷却经云。
日头早晚。
柏云。
正当午。
俨之。
犹有者个文彩在。
柏云。
某甲无亦无。
俨云。
汝太煞聪明。
柏云。
某甲只恁么。
和尚尊意如何。
俨曰。
我跛跛挈挈。
百丑千拙。
且么过。
有僧再参。
俨问曰。
阿谁。
僧曰常坦。
俨呵曰。
前也是常坦。
后也是常坦。
一日院主。
请俨上堂。
大众才集。
俨良久便归方丈。
闭门。
院主逐后曰。
和尚许某甲上堂。
为什么却归方丈。
俨曰。
经有经师。
论有论师。
律有律师。
又争怪将老僧。
俨问。
云岩作什么。
岩曰担屎。
俨曰。
那个聻。
岩曰在。
俨曰。
汝来来去去为谁。
岩曰。
替它东西。
俨曰。
何不教伊并行。
岩曰。
还曾檐么。
俨坐次。
有僧问。
兀兀地思量个什么。
俨曰。
思量个不思量底。
问曰。
不思量底。
如何思量。
俨曰。
非思量。
僧问。
学人拟归乡时如何。
俨曰。
汝父母遍身红烂。
卧在荆棘林中。
汝归何所。
僧曰。
恁么即不归去也。
俨曰。
汝却须归去。
汝若归乡。
我示汝个休粮方。
僧曰。
便请。
俨曰。
二时过堂。
不将咬著一粒米。
僧问。
学人有疑请师决。
俨曰。
待上堂时。
与阇黎决。
至晚上堂。
众集定。
俨曰。
今日请决疑上座。
在什么处。
其僧出众。
俨下禅床。
把住云。
大众者僧有疑。
便托开归方丈。
僧问。
祖师未到此土。
此土还有祖师意否。
俨曰有。
僧曰。
既有祖师意。
又来作什么。
俨曰。
只为有所以来。
俨看经次。
僧问和尚寻常。
不许人看经。
为什么却自看。
俨曰。
我只图遮眼。
僧曰。
某甲还效和尚得么。
俨曰。
若是汝看。
牛皮也须穿透。
朗州刺史李翱躬入山谒俨。
俨执经卷不顾。
侍者屡言。
太守在此。
俨终不顾。
翱性褊急。
怒曰。
见面不如闻名。
俨徐呼太守。
何得贵耳而贱目。
翱因谢之。
问曰。
如何是道。
俨指上下曰。
会么。
翱曰。
不会。
俨曰。
云在天水在瓶。
翱述偈曰。
练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
在青天水在瓶。
翱又问。
如何是戒定慧。
俨曰。
贫道者里无此闲家具。
翱良久。
俨曰太守欲得保任此事。
直须向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
闺閤中物舍不得。
便成渗漏。
一夕登绝顶。
时雨新霁。
天色澄莹。
仰见云披月出。
光彩迸射。
因而大笑。
澧阳远在九十里外。
而居人之闻其声者。
如近发东西家。
于是互相推问。
始知其远自药山也。
太和八年二月。
忽大呼云。
法堂倒法堂倒。
众皆持物柱撑之。
俨举手曰。
汝不会意。
乃寂。
寿八十有四。
腊六十建塔于院之东隅。
曰化城。
谥弘道。
僧唯俨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29 【介绍】: 唐僧。绛县人,俗姓寒。年十七师事惠照。代宗大历八年纳戒,谒石头禅师,住药山寺。宪宗元和中李翱出刺朗州,谒唯俨问道,唯俨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答之,翱顿悟。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唯俨。
俗姓寒。
绛县人也。
童龀慷恺敏俊逸群。
年十七从南康事湖阳西山慧照禅师
大历八年纳戒于衡岳寺希操律师所。
乃曰。
大丈夫当离法自净。
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邪。
遂谒石头禅师密證心法。
住药山焉。
一夜明月陟彼崔嵬。
大笑一声。
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
其夜澧阳人皆闻其声。
尽云是东家。
明辰展转寻问迭互推寻直至药山。
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是欤。
自兹振誉遐迩喧然。
元和中李翱为考功员外郎。
与李景俭相善。
俭除谏议荐翱自代。
及俭获谴。
翱乃坐此出为朗州刺史。
翱闲来谒俨。
遂成警悟。
又初见俨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
太守在此。
翱性褊急。
乃倡言曰。
见面不似闻名。
俨乃呼翱应唯。
曰太守何贵耳贱目。
翱拱手谢之。
问曰。
何谓道邪。
俨指天。
指净瓶曰。
云在青天水在瓶。
翱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
寻有偈云。
鍊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相问无馀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又偈。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
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
初翱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为文会之交。
自相与述古言法六藉。
为文黜浮华尚理致。
言为文者韩柳刘焉。
吏部常论仲尼既没诸子异端。
故荀孟复之。
杨墨之流洗然遗落。
殆周隋之世王道弗兴。
故文中子有作。
应在乎诸子左右。
唐兴房魏既亡失道尚华。
至有武后之弊安史之残。
吾约二三子同致君复尧舜之道。
不可放清言而废儒纵梵书而猾夏。
敢有邪心归释氏者有渝此盟。
无享人爵无永天年先圣明神是糺是殛。
无何翱邂逅于俨顿了本心。
末由户部尚书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
复遇紫玉禅翁。
且增明道趣。
著复性书上下二篇。
大抵谓本性明白为六情玷污。
迷而不返今牵复之。
犹地雷之复见天地心矣。
即内教之返本还源也。
其书露而且隐。
盖而又彰。
其文则象系中庸隐而不援释教。
其理则从真舍妄。
彰而乃显自心。
弗事言陈唯萌意许也。
韩柳览之叹曰。
吾道萎迟翱且逃矣。
俨陶鍊难化护法功多。
回是子之心拔山扛鼎。
犹或云易。
又相国崔群常侍温造相继问道俨能开发道意。
以大和二年将欲终告众曰。
法堂即颓矣。
皆不喻旨。
率人以长木而枝柱之。
俨抚掌大笑云。
都未晓吾意。
合掌而寂。
春秋七十云。
系曰。
尝览李文公复性二篇。
明佛理不引佛书。
援證而徵取易礼而止。
可谓外柔顺而内刚逆也。
故曰。
得象而忘言矣。
经云。
治世语言皆成正法者。
李公有焉。
俨公一笑声彻遐乡。
虽未劳目连远寻而易例有诸。
隆墀永叹远壑必盈。
道感如然不知其然也。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姓韩。
绛县人。
童龀慷慨。
敏俊逸群。
年十七。
薙染慧照禅师
大历八年。
纳戒于衡岳希操律师所。
乃曰。
大丈夫。
当离法自净。
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耶。
遂谒石头禅师。
密證心法。
住药山焉。
一夜明月陟山巅大笑一声。
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
其夜澧阳人。
皆闻其声。
尽云是东家。
明辰展转寻问。
直至药山。
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是欤。
自兹振誉。
遐迩喧传。
元和中。
李翱为考功员外郎。
坐李景俭谪。
出为朗州刺史。
翱闲来谒俨。
遂成警悟。
又初见俨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
太守在此。
翱性褊急。
乃倡言曰。
见面不似闻名。
俨乃呼。
翱应唯。
曰太守何贵耳贱目。
翱拱手谢之。
问曰。
何谓道耶。
俨指天指净瓶曰。
云在青天水在瓶。
翱于时。
暗室已明。
疑冰顿泮。
寻有偈云。
鍊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相问无馀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又偈。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
俨于大和二年。
合掌而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闽人。幼出家于黄檗山寺,额间隆起,号为肉珠。晚谒江西马祖,马祖已示寂,乃往石门参百丈师。后观察使裴休迎住龙兴寺。宣宗大中间示寂,谥断际禅师。有《语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
幼于洪州黄檗山出家。
曾游天台山,终嗣百丈怀海。
后仍归黄檗精舍,世称黄檗和尚。
裴休对之礼敬有加。
武宗会昌二年(842)裴任江西观察使,宣宗大中二年(848)任宣歙观察使时,皆迎其至镇居住。
大中间卒于山,赐谥断际禅师。
希运论禅,倡直指单传心要。
其门人义玄开临济宗,影响颇大。
祖堂集》卷一六、《宋高僧传》卷二〇、《景德传灯录》卷九有传。
其语录由裴休编为《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1卷,另有《黄檗断际禅师广陵录》1卷。
全唐诗》录其与宣宗联句诗,置宣宗名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闽人。蚤年即出家高安之黄檗山。具戒后。参询遍至。尝偕一僧。行天台道中。娓娓谈笑。皆颖脱可念。目光闪烁。旁射注前。遇大溪横沮。方过雨湍涨。不可揭厉度。于是运乃卸笠支杖而伫。其僧趣之。曰度去好。久伫奚为。运诡曰。要度自度。毋督我。俄而其僧竟度。如履平陆。既登彼岸。招手曰。度来度来。运遥咄曰。自了汉。早知如此。必斮折汝胫。其僧隔水礼谢曰。真大乘法器也。我不如。我不如。竟去不复见。 又尝游京师。午则分卫檀越家。久候屏著间。未有所得。闻一姥谇语其内曰。太无厌生。运意以为未有所施。而谓之无厌。其必有说焉。已而姥使童子召入置食。问曰。师亦曾见百丈山海禅师乎。当今第一善知识也。且老妾五障之身。忝于慧忠国师处有省。以师巍巍堂堂之相。宁自弃哉。自是见百丈。问曰。从上宗乘如何指示。百丈良久。运云。恁么则后人断绝去也。丈云。将谓汝是个人。遽起入方丈。运有省。随后入云。希运特来。丈云。若尔则他后不得孤负老僧。 丈一日问运。什么处去来。运云。山下拾菌子来。丈云。还见大虫么。运便作虎声。丈拈斧子作斮势。运打丈一掴。丈吟吟而笑。即上堂云。大雄山下有大虫。老汉今日亲遭一口。汝等诸人好看。 运在南泉。普请择菜。泉问。什么处去来。运云。择菜去来。泉云。将什么择。运举起刀子。泉云。大家择菜去。 一日泉谓运曰。老僧偶作得牧牛歌。请长老和。运云。某甲自有师了。运辞泉。泉门送。提起运笠子云。长老身才没量大。笠子太小生。运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泉云王老师聻。运戴笠子便去。 后居洪之大安寺。海众奔辏。相国裴公休方廉问其地。迎至州问道。且作传心法要一编。示运。运接置于座。略不披阅。良久云会么。公云不会。运云。若便恁会去。犹较些子。裴公由是深加尊奉。凡仕官所在。必执弟子礼。邀致阐演。尝赠之诗曰。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章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大中间。终于所住寺。诏谥断际。塔号广业。事具传灯录。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希运。闽人也。年及就傅乡校推其慧利。乃割爱投高安黄檗山寺出家。迨成长也身量减王商裁一尺所。额间隆起号为肉珠。然倜傥不羁人莫轻测。而乃观方入天台。偶逢一僧偕行。言笑自若。运偷窥之。其目时闪烁烂然射人。相比而行。截路巨溪泛泛涌溢。如是捐笠倚杖而止。其僧督运渡去。乃强激发之曰。师要渡自渡。言讫其僧褰衣蹑波若履平陆。曾无沾湿。已到他岸矣。回顾招手曰渡来。运戟手呵曰。咄自了汉。早知必斯汝胫。其僧叹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纵能伤我只取辱焉。少顷不见。运𢠵恍自失。及薄游京阙分卫及一家门。屏树之后闻一姥曰。太无厌乎。运曰。主不慁宾何无厌之有。姥召入施食讫。姥曰。五障之身忝尝礼惠忠国师来。劝师可往寻百丈山禅师。所惜巍巍乎堂堂乎。真大乘器也。运念受二过记莂攸同。乃还洪井见海禅师。开了心趣声价弥高。徇命居黄檗精舍。升平相裴公休钦重躬谒。有诗赠焉。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愿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则裴相得法出运之门。以大中中终于所住寺。敕谥断际禅师。塔名广业。语录而行于世。

人物简介

简介
大愚山寺主持,唐宣宗大中间人,曾点化义玄禅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899 【介绍】: 唐僧。
凤翔麟游人,俗姓淡。
少从兄祐律师受业,该通经论。
后归禅宗,历参翠微无学、临济义玄,终嗣夹山善会。
常居澧州乐普山,世称乐普和尚。
喜作诗偈劝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899 俗姓淡,凤翔麟游(今陕西麟游)人。
幼从兄祐律师受业、通该经论。
先后参谒翠微无学、临济义玄、夹山善会,终为夹山法嗣,常居澧州乐普山,世称乐普和尚(《祖堂集》作落浦和尚)。
昭宗光化二年卒。
祖堂集》卷九、《宋高僧传》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
诸书及《五灯会元》中存其诗偈6首,《全唐诗续拾》收入。
禅林僧宝传·卷第六
禅师名元安。
生淡氏。
凤翔南游人也。
幼依怀恩寺祐律师。
剃发受具。
既长通经论。
初造翠微。
无所契悟。
北至临济
临济称其俊爽可教。
安自负辞去。
至夹山。
庵于冢巅。
夹山讶之。
以书抵安。
诫使者曰。
此僧得书不发。
明日当来。
发之不来也。
安得书果置之不答。
使者具以告夹山。
夹山曰。
旦暮必至矣。
俄报安至。
夹山望见呵曰。
鸡栖凤巢。
非其同类。
出去。
安乃问曰。
自远趋风。
请师一接。
夹山曰。
目前无阇梨。
此间无老僧。
安曰。
错。
夹山曰。
住住。
且莫草草匆匆。
云月是同。
溪山各异。
截断天下人舌头则不无。
阇梨争教无舌人解语乎。
安茫然不知答。
夹山以杖击之。
夹山殁。
众以安次补。
住持久移居洛浦。
谓众曰。
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把断要津不通凡圣。
欲知上流之士。
不将佛祖言教。
贴在额上。
如龟负图。
自取丧身之祸。
指南一路。
智者知疏。
学道先须识得自己宗旨。
方可临机。
不失其宜。
祇如锋铓未兆已前。
都无是个非个。
瞥尔暂起见闻。
便有张三李四。
胡来汉去。
四姓杂居。
不亲而亲。
是非互起。
致使玄关固闭。
识锁难开。
疑网罗笼。
智刀劣剪。
若不当阳晓示。
迷子何以知归。
欲得大用现前。
但可顿忘诸见。
诸见若尽。
昏雾不生。
智照洞然。
更无他物。
以今学人触目有滞。
盖为因他数量作解。
被他数量该括方寸。
不能移易。
所以听不出声。
见不超色。
假饶并当门头。
净洁自己。
未能通明。
还同不了。
若也单明自己。
法眼未明。
此人祇具一只眼。
所以是非欣厌贯系。
不得脱坼自由。
谓之深可慜伤。
各自努力。
唐光化元年戊午。
秋八月。
诫门弟子曰。
出家之法。
长物不留。
况其他哉。
切须在念。
时不待人。
至十二月一日。
又曰。
吾旦夕行矣。
有问问诸人。
若对得。
分付钵袋子。
曰若道这个是。
即是头上安头。
若道不是。
即斩头觅活。
堂中第一座对曰。
青山不举足。
日下不挑灯。
安曰。
去。
汝扶吾宗不起。
有彦从上座曰。
去此二途。
请和尚不问。
安曰。
未在。
更道。
彦从曰。
彦从道不尽。
安曰。
我不管汝道不尽。
曰彦从无侍者。
祗对和尚。
安乃归方丈。
中夜唤彦从至曰。
汝今日祗对老僧。
甚有道理。
据汝合体得先师意旨。
先师道。
目前无法。
意在目前。
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所到。
且道那句是宾。
那句是主。
彦从茫然不知。
安曰。
苦苦。
二更时。
众请安代答。
安曰。
慈舟不泛沧波上。
剑峡徒劳放木鹅。
泊然而化。
阅世六十有五。
坐四十六夏。
赞曰。
洞山价。
夹山会。
皆药山的骨孙。
其锻鍊钳锤。
可谓妙密。
然价之宗至膺。
才有同安察。
后云居简而已。
会之宗。
遂止于洛浦安公。
庄子曰。
北溟有鱼。
其名曰鲲。
化而为鹏。
九万里风。
斯在下。
然听其自化。
也使之化。
则非能鹏也。
膺安似之。
其绝也理之固然。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淡氏。
凤翔麟游人。
丱岁依兄祐律师于岐阳怀恩寺。
薙落受具。
即事参扣。
首访临济
已而辞济。
济喜曰。
临济门下一只箭。
谁敢当锋。
安蒙许可。
自谓已足。
寻至夹山卓庵。
后得夹山书。
览之悚然。
乃弃庵至夹山礼拜。
夹山曰。
鸡栖凤巢。
非其同类。
出去。
安曰。
自远趋风。
请师一接。
夹山曰。
目前无阇梨。
此间无老僧。
安便喝。
夹山曰。
住住。
阇梨且莫草草悤悤。
云月是同。
溪山各异。
阇梨截断天下人舌头即得。
如何却教无舌人解语。
安茫然。
夹山便打。
安因兹服膺数载。
一日问夹山。
佛魔不到处。
如何体会。
答曰。
烛明千里像。
暗室老僧迷。
又问。
朝阳已升。
夜月不见时如何。
答曰。
龙舍海珠。
游鱼不顾。
夹山将示灭。
谓众曰。
石头一枝看看灭已。
安曰不然。
夹山曰何也。
安曰。
自有青山在。
夹山曰。
苟如是则吾道未坠也。
夹山顺世。
安因卜居于澧阳洛浦山。
后徙朗州苏溪。
四方玄侣辐辏。
示众云。
末后一句。
始到牢关。
锁断要津。
不通凡圣。
须知上流之士。
不将佛祖见解。
贴在额头上。
如灵龟负图。
自取丧身之本。
僧问瞥然便见时如何。
答曰。
晓星分曙色。
争似太阳辉。
僧问恁么来不立。
恁么去不泯时如何。
答曰。
鬻薪樵子贵。
衣锦道人轻。
问曰。
教中道。
饭百千诸佛。
不如饭一无脩无證者。
百千诸佛有何过。
无脩无證者有何德。
答一片白云横谷口。
几多归鸟夜迷巢。
问曰。
如何是本来事。
答曰。
一粒在荒田。
不耘苗自秀。
问若一向不耘。
莫草里埋没却也无。
答肌骨异刍荛。
稊稗终难映。
上堂云。
孙膑收铺去也。
有卜者出来。
僧出曰。
请和尚一卦。
答汝家爷死。
僧无语。
光化元年戊午秋八月。
诫主事曰。
出家之法。
长物不留。
播种之时。
切宜减省。
谛构之务。
悉从废停。
流光迅速。
大道深玄。
苟或因循。
曷由体悟。
众以为常。
略不相儆。
至冬示有微疾。
亦不倦提唱。
十二月一日。
告众曰。
吾非明即后也。
今有一事。
问汝等。
若通者个是。
即头上安头。
若道者个不是。
即斩头求活。
时第一座对曰。
青山不举足。
日下不挑灯。
安曰。
者里是什么时节。
作者个语话。
时有彦从上座。
别对曰。
离此二途。
请和尚不问。
安曰未在更道。
答彦从道不尽。
安曰。
我不管汝尽不尽。
答彦从无侍者祇对和尚。
安乃下堂。
至夜令侍者唤彦从。
入方丈曰。
阇梨今日祗对老僧。
甚有道理。
据汝合体先师意旨。
先师道。
目前无法。
意在目前。
不是目前法。
非耳目之所到。
且道那句是主句。
若择得出。
分付钵袋子。
答彦从不会。
安曰。
汝合会但道。
答彦从实不知。
安喝出。
乃曰苦苦。
二日午时。
别僧举前语问安。
安自代曰。
慈舟不棹清波上。
剑峡徒劳放木鹅。
便告寂。
寿六十有五。
腊四十六。
塔于寺西北隅。
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元安。
俗姓淡。
凤翔游麟人也。
丱年于岐阳怀恩寺从兄祐律师出家。
唯经与论无不穷核。
乃问道翠微次临济
各餐法味不饫香积之盂也。
斲彫复朴逍遥自如。
闻夹山道盛德至。
造澧阳当稽问轇轕。
又增明净。
后开乐普山寻居苏溪。
答詶请益多偶句华美。
为四海传焉。
以昭宗光化元年戊午十二月迁灭。
享寿六十五。
法腊四十六矣。
临终告众颇多警策辞句云。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凤翔麟游人。
少年出家具戒。
通经论。
问道临济
济常对众美之曰。
临济门下一只箭。
谁敢当锋。
师蒙印可。
自谓已足。
一日辞济。
济问甚处去。
师曰。
南方去。
济以拄杖划一划曰。
过得这个便去。
师乃喝。
济便打。
师作礼而去。
济明日升堂曰。
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
摇头摆尾向南方去。
不知向。
谁家齑瓮里淹杀。
师游历罢。
直往夹山卓庵。
经年不访夹山。
山修书令僧驰往。
师接便坐。
却再展手索。
僧无对。
师便打。
曰归去举似和尚。
僧回举似。
山曰。
这僧若开书。
三日内必来。
若不开书。
斯人救不得也。
师果三日后至。
见夹山。
不礼拜。
乃当面叉手而立。
山曰。
鸡栖凤巢。
非其同类。
出去。
师曰。
自远趋风。
请师一接。
山曰。
目前无阇黎。
此间无老僧。
师便喝。
山曰。
住住且莫草草。
云月是同。
溪山各异。
截断天下人舌头。
即不无阇黎。
争教无舌人解语。
师伫思。
山便打。
因兹服膺。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5 俗姓史,魏州馆陶(今河北馆陶)人。
临济义玄
后改住鄂州灌溪,世称灌溪和尚。
景德传灯录》卷一二、《天圣广灯录》卷一三皆有传。
祖庭事苑》卷三录存志闲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又称纸衣和尚。
唐末禅僧。
临济义玄
后住涿州。
景德传灯录》卷一二、《天圣广灯录》卷一三有传。
天圣广灯录》收诗偈42首,内4首设喻演说禅理,余38首吟咏禅门历代祖师之遗迹,《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中晚唐之际禅僧。
嗣盘山宝积,住镇州。
临济义玄有过从。
宋高僧传》卷二〇、《景德传灯录》卷一〇有传。
后书存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出家事盘山宝积禅师。
得教外别传之指。
及盘山示寂。
乃持一铎。
于北地行化。
或城市。
或山林。
见人则以铎从耳边振之。
而唱曰。
明头来明头打。
暗头来暗头打。
四方八面来连架打。
义玄禅师方居真定之临济院。
使人捉住问曰。
总不与么来时如何。
化乃拓开其人云。
来日大悲院里有斋。
济闻之曰。
我从来疑著者汉。
一日临济择菜次。
化吃生菜。
曰。
者汉大似一头驴。
化作驴鸣。
化见马步使喝道出。
化亦喝道。
且作相朴势于马步使前。
使令打五棒。
化云。
似即似。
是即不是。
使云。
我打得你便休。
说甚是不是。
化于阛阓间振铎唱云。
觅个去处不可得。
时道吾遇之。
把住云。
你拟向什么处去。
化云汝从什么处来。
道吾无语。
化掣手便去。
一日入临济院。
云贼贼。
化亦云贼贼。
同入僧堂。
济指圣僧问云。
是凡是圣。
化云是圣。
云作者个语话。
化骤撼铎唱云。
河阳新妇子。
木塔老婆禅。
临济小厕儿。
只具一只眼。
将终乃巡街乞求直裰。
或施之衣。
辄弃去。
临济
合棺施之。
则欣然。
负之趋。
且号曰。
明日普化东门死矣。
于是闻者相率出东门以送。
化曰。
今日于青乌经不利。
明日当死南门。
明日之出南门者。
以其诞也。
稍益怠。
及西门北门。
则绝无往者矣。
化然后入棺。
自盖殓。
或知之转以报。
四方坌集。
集则铎声响空中。
渐远渐微耳。
众共破棺视之索然。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普化。
不知何许人也。
秉性殊常且多真率。
作为简放言语不拘。
躬事盘山积禅师。
密密指教深入堂奥。
诫令保任。
而发狂悖。
尝与临济玄公相见。
乃对之以之驴鸣。
旁侍无不哂笑。
直时歌舞或即悲号。
人或接之。
千变万态略无恒度。
一日。
擎挟棺木。
巡街徇户告辞云。
普化明日死去。
时视之知不可訾。
赵人相率随送出城东门。
而扬言曰。
今日葬不合青乌。
经二日出南门。
人亦随送。
又曰。
明日方吉如是西门北门出而还返。
人烦意怠。
一旦坐于郊野如入禅定焉。
禅宗有著述者。
以其发言先觉。
排普化为散圣科目中。
言非正员也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6—973 【介绍】: 五代时僧。杭州馀杭人,俗姓刘。应试不遂,乃出家。初依本州开元寺智恭习天台止观。曾参镜清、华严两禅师。后谒南院颙禅师,言下大彻玄旨,依止六年,得其法嗣。四众请主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门人录其上堂法语为《风穴语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6—973 一作延昭,俗姓刘,余杭(今属浙江)人。五代时禅僧。初于越州镜清院出家,后至襄州华严院,嗣南院守廓。晚住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景德传灯录》卷一三,《天圣广灯录》卷一五有传。《古尊宿语录》卷七收其语录。《天圣广灯录》存其诗偈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补入。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延昭俗姓刘氏。馀杭人。咸通中镇州保寿寺沙门。
禅林僧宝传·卷第三
师讳延沼。
以伪唐乾宁三年十二月。
生于馀杭刘氏。
少魁礨。
有英气。
于书无所不观。
然无经世意。
父兄强之仕。
一至京师。
即东归。
从开元寺智恭律师。
剃发受具。
游讲肆。
玩法华玄义。
修止观定慧。
宿师争下之。
弃去游名山。
谒越州镜清怤禅师。
机语不契。
北游襄沔间。
寓止华严。
时僧守廓者。
自南院颙公所来。
华严升座曰。
若是临济德山。
高亭大愚。
鸟窠船子下儿孙。
不用如何若何。
便请单刀直入。
廓出众便喝。
华严亦喝。
廓又喝。
华严亦喝。
廓礼拜起。
指以顾众曰。
这老汉一场败缺。
喝一喝归众。
风穴心奇之。
因结为友。
遂默悟三玄旨要。
叹曰。
临济用处如是耶。
廓使更见南院。
问曰。
入门须辨主。
端的请师分。
南院左拊其膝。
风穴便喝。
南院右拊其膝。
风穴亦喝。
南院曰。
左边一拍且止。
右边一拍作么生。
风穴曰。
瞎南院反取拄杖。
风穴笑曰。
盲枷瞎棒。
倒夺打和尚去。
南院倚拄杖曰。
今日被黄面浙子钝置。
风穴曰。
大似持钵不得诈言不饥。
南院曰。
子到此间乎。
曰是何言欤。
南院曰好问汝。
曰亦不可放过。
便礼拜。
南院喜赐之坐。
问所与游者何人。
对曰。
襄州与廓侍者同夏。
南院曰。
亲见作家。
风穴于是俯就弟子之列。
从容承禀。
日闻智證。
南院曰。
汝乘愿力。
来荷大法。
非偶然也。
问曰。
汝闻临济将终时语不。
曰闻之。
临济曰。
谁知吾正法眼藏。
向这瞎驴边灭却。
渠平生如师子。
见即杀人。
及其将死。
何故屈膝妥尾如此。
对曰。
密付将终。
全主即灭。
又问。
三圣如何亦无语乎。
对曰。
亲承入室之真子。
不同门外之游人。
南院颔之。
又问。
汝道四种料简语。
料简何法。
对曰。
凡语不滞凡情。
即堕圣解。
学者大病。
先圣哀之。
为施方便。
如楔出楔。
曰。
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曰新出红炉金弹子。
簉破阇梨铁面门。
又问。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曰刍草乍分头脑裂。
乱云初绽影犹存。
又问。
如何是人境俱夺。
曰蹑足进前须急急。
促鞭当鞅莫迟迟。
又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曰常忆江南三月里。
鹧鸪啼处百花香。
又问曰。
临济有三句。
当日有问。
如何是第一句。
临济曰。
三要印开朱点窄。
未容拟议主宾存。
风穴随声便喝。
又曰。
如何是第二句。
临济曰。
妙解岂容无著问。
沤和争赴截流机。
风穴曰。
未问已前错。
又问曰。
如何是第三句。
临济曰。
但看棚头弄傀儡。
抽牵全藉里头人。
风穴曰。
明破即不堪。
于是南院以为。
可以支临济
幸不辜负兴化先师。
所以付托之意。
风穴依止。
六年辞去。
后唐长兴二年。
至汝水。
见草屋数椽依山。
如逃亡人家。
问田父。
此何所。
田父曰。
古风穴寺。
世以律居。
僧物故。
又岁饥。
众弃之而去。
馀佛像鼓钟耳。
风穴曰。
我居之可乎。
田父曰可。
风穴入留止。
日乞村落。
夜燃松脂。
单丁者七年。
檀信为新之。
成丛林。
伪晋天福二年。
州牧闻其风。
尽礼致之。
上元日开法。
嗣南院。
伪汉乾祐二年。
牧移守郢州。
风穴之避寇往依之。
牧馆于郡斋。
寇平。
汝州有宋太师者。
施第为宝坊。
号新寺。
迎风穴居焉。
法席冠天下。
学者自远而至。
升座曰。
先师曰。
欲得亲切。
莫将问来问。
会么。
问在答处。
答在问处。
虽然如是。
有时问不在答处。
答不在问处。
汝若拟议。
老僧在汝脚跟底。
太凡参学眼目。
直须临机。
大用现前。
勿自拘于小节。
设使言前荐得。
犹为滞壳迷封。
句下精通。
未免触途狂见。
应是向来依他作解。
明昧两岐。
与汝一切扫却。
直教个个如师子儿。
吒呀地。
对众證据。
哮吼一声。
壁立千仞。
谁敢正眼觑著。
觑著即瞎却渠眼。
又曰。
若立一尘。
家国兴盛。
野老颦頞。
不立一尘。
家国丧亡。
野老安贴。
于此明得。
阇梨无分。
全是老僧。
于此不明。
老僧即是阇梨。
阇梨与老僧。
亦能悟却天下人。
亦能瞎却天下人。
欲识阇梨么。
拊其左膝曰。
这里是。
欲识老僧么。
拊其右膝曰。
这里是。
于时莫有善其机者。
伪周广顺元年。
赐寺名广慧。
二十有二年。
以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
登座说偈曰。
道在乘时须济物。
远方来慕自腾腾。
他年有叟情相似。
日日香烟夜夜灯。
至十五日。
跏趺而化。
前一日手书别檀越。
阅世七十有八。
坐五十有九夏。
有得法上首。
住汝州首山念禅师。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风穴延沼禅师。
馀杭刘氏子。
少魁礨有英气。
于书无所不窥。
然无经世意。
初祝发业教义。
久乃归禅。
发迹于镜清怤公。
针芥不投。
乃北游湘沔。
遇守廓上座。
南院侍者也。
乃密探南院宗旨。
忻然赴之。
初见不礼拜。
便问曰。
入门须辩主。
端的请师分。
院以左手拊膝。
师便喝。
院右手拊膝。
师亦喝。
院曰。
左边一拍且止。
右边一拍作么生。
师曰。
瞎。
院拟拈拄杖。
师曰。
作甚么。
夺拄杖打著老和尚。
莫言不道。
院倚拄杖曰。
三十年住持。
今日被黄面浙子上门罗织。
师曰。
和尚大似持钵不得。
诈言不饥。
院曰。
子到此间乎。
师曰。
是何言与。
院曰好问汝。
师曰。
也不得放过。
便礼拜。
南院喜赐坐命茶。
因问所与游者何人。
对曰。
襄州与廓侍者同夏。
院曰。
亲见作家来。
始叙师资礼。
依止六年。
辞去至汝水。
住风穴废寺。
日乞村落。
夜燃松脂。
单丁者七年。
而后学徒麇至。
开法嗣南院法席。
冠天下传法者。
首山念公。
与广慧真也。
一日上堂曰。
若立一尘。
家国兴盛。
野老颦蹙。
不立一尘。
家国丧亡。
野老安帖。
于此明得。
阇黎无分。
全是老僧。
于此不明。
老僧即是阇黎。
阇黎与老僧。
能悟天下人。
能瞎天下人。
欲识阇黎么。
拊左膝曰。
这里是。
欲识老僧么。
拊右膝曰。
这里是。
其辩才无碍如此。
以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
登座说偈。
至十五日。
加趺而化。
阅世七十有八。
坐五十九夏。
系曰。
廓侍者以三喝。
觕忤老华严时。
师为维那。
上方丈问讯。
严曰。
汝来适守廓不应当众扭捏。
老僧须痛与一顿趁出。
师曰。
趁他迟了也。
他是临济下儿孙。
本分如此。
师举似廓。
廓曰。
汝何必劝止。
我未问前早要棒吃得我话行。
如今搭却我话也。
穴曰。
虽然已闻天下矣。
廓公四楞塌地。
师壁立万仞。
老华严一矮人看场耳。
临济宗所以不可攀仰凑泊也。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