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严挺之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4 【介绍】: 唐僧。潞州铜鞮人。俗姓姜。师事神秀。住蓝田化感寺二十余年,未尝出字外。后隶京城慈恩寺。玄宗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都,途经蒲、虢二州,刺史及官吏士女,皆赉幡花迎之,所在途路充塞。卒谥号大智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俗姓姜。潞州铜鞮人。出家从神秀禅师。得心法。始居蓝田之广化寺。凡二十年。徒京师慈恩寺。道望日以隆重。开元十一年。驾幸东都。诏扈从。所过官吏士女。具华幡迎导。充塞道路。蒲虢二州尤甚。盖秀公出自黄梅。而化行关洛。虽为帝后王公所敬。礼然其所在。殊未尝提唱宗旨。以开发徒众。故福亦如之。一日升堂演说。若太尉房琯兵部侍郎张均礼部侍郎韦陟。群公咸在。因曰。日吴吾与汝辈诀别矣。既退而张窃语房。某以早岁饵金丹。深忌临丧。今大师如此。某不敢留。遂去。人莫知者。福徐与房曰。吾与张游有年矣。而宿业之来。其不可免如此。苟能小忍。以终吾会。则犹庶几。且就执房手曰勉之。必为中兴名臣。后张果陷贼。而房有翼戴功。
宋高僧传·卷第九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义福。
姓姜氏。
潞州铜鞮人也。
幼慕空门黍累世务。
初止蓝田化感寺处方丈之室。
凡二十馀年未尝出房宇之外。
后隶京师慈恩寺。
道望高峙倾动物心。
开元十一年从驾往东都经蒲虢二州。
刺史及官吏士女。
皆赍幡花迎之所在。
途路充塞。
拜礼纷纷瞻望无厌。
以二十年卒。
有制谥号曰大智禅师葬于伊阙之北。
送葬者数万人。
中书侍郎严挺之躬行丧服。
若弟子焉。
又撰碑文。
神秀禅门之杰。
虽有禅行得帝王重之无以加者。
而未尝聚徒开法也。
洎乎普寂始于都城。
传教二十馀载。
人皆仰之。
初福往东洛。
召其徒戒其终期。
兵部侍。
郎张均太尉房琯礼部侍郎韦陟常所信重。
是日皆预造焉。
福乃升堂为门人演说。
且曰。
吾没日昃当为此决别耳。
久之张谓房曰。
某夙岁饵金丹未尝临丧。
言讫张遂潜去。
福忽谓房曰。
与张公游有年矣。
张公将有非常之咎名节皆亏。
向来若终此法会足以免祸。
惜哉。
乃提房手曰。
必为中兴名臣。
其勉之。
言讫而终。
后张均陷贼庭也受其伪官。
而房翼戴两朝毕立大节。
皆终福之言矣。
又释行思。
姓刘氏。
庐陵人也。
濡润厥躬贞谅其性。
出尘之后纳戒已还。
破觚求圆斲雕为朴。
厥志天然也。
往韶阳见大鉴禅师。
一言蔽断犹击蒙焉。
既了本心。
地祇迭告还复吉州阐化。
四方禅客繁拥其堂。
开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入灭于本生地。
敕。
谥大师号。
曰洪济。
塔曰归真。
其塔会昌中例从堙毁后法嗣者重崇树之。
神僧传·卷第七
僧义福者。
上党人也。
梵行精修相好端洁。
搢绅士庶翕然归依。
尝从驾往东都。
所历郡县人皆倾向。
檀施巨万皆委之而去。
忽一旦召其学徒。
告以将终。
兵部侍郎张均。
中书侍郎严挺之
刑部侍郎房琯。
礼部侍郎韦涉。
常所礼谒。
是日亦同相造焉。
义福乃升座为门徒演法。
乃曰。
吾殁于是日当以决别耳。
久之张谓房曰。
某宿岁饵金丹。
尔来未尝临丧。
言讫张遂潜去。
义福谓房曰。
某与张公游有年数矣张有非常之咎。
名节皆亏。
向来若终法会足以免难惜哉。
乃携房之手曰。
必为中兴名臣。
公其勉之。
言讫而终。
及禄山之乱。
张均陷贼庭授伪署。
房琯翊赞两朝竟立大节真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6—748 【介绍】: 唐僧。江都人,俗姓郭。工翰墨。少誓齿空门,志不可夺。依太原寺东塔,体解律文,绝其所疑,时贤推服,有声京师。寻归居扬州龙兴寺,食不求饱,居不易坐。朝士途经者,以不践其门阈为大羞。复召至长安,房琯、崔涣等皆争与之交。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生江都之郭氏。
稍具知识。
即念出家。
父母虽爱。
不能夺也。
既从瑶台成律师受具戒。
旋于太原东塔寺究律藏。
言入希微。
理参玄要。
识者推伏焉。
众请任以纲领职。
乃默然东归。
率诵金刚般若经如意轮心咒。
化乡里。
诸所设施。
莫克尽述。
大略皆以隆显教门。
敷弘法席而已。
且维扬东南之冲要。
朝廷土大夫。
所从来往。
必脩刺门下。
然尤以得见为𢠢。
以不得见为大辱。
故黄门侍郎卢藏用退而叹曰。
宇宙之内。
信有高人。
若太子少保陆象先。
兵部尚书毕构。
少府监陆馀庆。
吏部郎中严挺之
河南尹崔希逸。
太尉房琯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涣。
礼部侍郎李憕。
著作郎綦母潜。
名士王昌龄。
佥所赡奉。
愿同洒扫。
天宝七载。
十月十四日。
晨兴盥漱。
就胡床跏趺。
默睹西方。
既曛而灭于龙兴寺之别院。
春秋八十三。
夏六十二。
缁素弟子北距泗沂。
南踰领徼。
望哭者千族。
送葬者万人其得法上首。
曰会稽昙一福建怀一等。
树塔于城西蜀冈之原。
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华。
撰文勒碑。
大理司直张从申书。
赵郡李阳冰篆额。
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法慎。
姓郭氏。
江都人也。
孩抱之岁誓齿空门。
亲爱所钟志不可夺。
从遥台成律师受具戒。
依太原寺东塔体解律文绝其所疑。
时贤推服。
或一言曲分于象表。
精理自得于环中。
声振京师如晞爱日。
诸寺众请纲领。
乃默然而东归。
既还扬都俯允郡愿恒诵金刚般若经如意轮。
般若佛心我得此心。
众生亦得。
如意胜愿我如此愿。
众生亦如。
谓天台止观包一切经义。
东山法门是一切佛乘。
色空两亡定慧双照。
不可得而称也。
慎暑不摄齐。
食不求饱。
居不易坐。
四方舍施归于大众。
一身有无均于最下。
朝廷之士衔命往还。
路出维扬终岁百数。
不践门阈以为大羞。
仰承一盻如洗饥渴。
慎与人子言依于孝。
与人臣言依于忠。
与人上言依于仁。
与人下言依于礼。
佛教儒行合而为一。
学者流误。
故亲校经论延来者听受。
故大起僧坊将警群迷。
故广图菩萨因地。
善护诸命。
故曲济众生寿量。
以文字度人。
故工于翰墨。
以法皆佛法。
故兼采儒流以我慢为防。
故自负衣钵。
以规规为任故纲正缁林。
以发挥道宗。
故上行恭礼。
以感慕遗迹。
故不远他邦。
以龙象参议。
故再至京国。
以轨度端明。
故研精律部欤。
黄门侍郎卢藏用才高名重罕于推挹。
一见于慎慕味循环不能离坐。
退而叹曰。
宇宙之内信有高人。
黄门于院中置以经藏严以香灯。
天地无疆像法常在。
太子少保陆象先兵部尚书毕构少府监陆馀庆吏部侍郎严挺之河南尹崔希逸太尉房琯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涣礼部尚书李憕辞人王昌龄著作郎綦母潜佥所瞻奉愿同洒扫。
感动朝宰如此。
以天宝七载十月十四日。
晨兴盥漱就胡床加趺。
心奉西方既嚑而灭于龙兴寺别院。
春秋八十三。
夏六十二。
缁素弟子北距泗沂南踰岭徼。
望哭者千族。
会葬者万人。
其上首曰会稽昙一闽僧怀一南康崇睿晋陵义宣钱塘谭山寺惠鸾洛京法瑜崇元鹤林寺法励法海维扬惠凝明幽灵祐灵一等。
罔不成乐说辩才入法华三昧。
众所知识物之依怙。
天上甘露正味调柔。
人中象王利根成熟。
音乐树下长流福慧之泉。
雪山峰顶仰见清凉之月。
金刚决定烦恼无馀优昙开敷香洁盈满。
法施之恩郡居之感。
哀奉色身经始灵塔于芜城西蜀冈之原。
像教也幽公自幼及衰恒所亲侍。
后请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华为碑纪述。
大历八年癸丑十二月也。
大理司直张从申书赵郡李阳冰题额其塔。
亦幽公经度建塔之地。
广袤如素高卑得中。
周临四衢平视千里。
门人环莳列柏荐以名香。
其塔属会昌中例皆毁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29 【介绍】: 宋密州诸城人,字德父,亦作德夫、德甫。赵挺之子,李清照夫。少为太学生,以荫入仕。徽宗崇宁四年除鸿胪少卿。大观二年与妻归青州故第,隐居多年。宣和中起知莱州,调淄州。钦宗靖康二年奔母丧赴江宁,起知江宁府。移知湖州,未赴,卒于建康。与妻同好金石图书,广求古器、彝铭、遗碑、石刻,著《金石录》。
全宋文·卷三四一七
赵明诚(一○八一——一一二九),字德父(德夫、德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宰相挺之仲子。
崇宁中官鸿胪少卿,以父陷元祐党罢,屏居乡里十馀年。
起知莱州。
靖康二年移知淄州。
建炎二年知建康府,次年罢,又诏知湖州。
此年八月卒于建康,年四十九。
明诚尝蒐求三代彝器及汉唐以来石刻,仿欧阳修《集古录》例,集为《金石录》三十卷,今存。
见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参黄墨谷《李清照易安居士年谱》(齐鲁书社一九八一年版《重辑李清照集》附)。
严损之 朝代:盛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764 【介绍】: 唐华州华阴人。
严挺之弟。
玄宗时,自汜水令入为著作郎。
玄宗天宝间,出为真定太守。
十三载,自景城太守贬为弋阳太守。
又历太原、上谷、馀杭、丹阳等郡,所至皆有治绩。
官至左庶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6—765 【介绍】: 唐华州华阴人,字季鹰。
严挺之子。
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
肃宗至德中,拜京兆少尹。
后迁成都尹、剑南节度使。
广德二年,破吐蕃七万众,加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
在蜀累年,肆志逞欲,恣行猛政,威震一方,吐蕃不敢犯境。
旧相房琯有荐导之恩,武骄倨,见琯略无朝礼。
最厚杜甫,然数次欲杀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6—765 字季鹰,排行八,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中书侍郎严挺之之子,以门荫为太原府参军事。
玄宗天宝六载(747),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判官,累迁至侍御史。
安史乱起,随玄宗幸蜀,擢谏议大夫、给事中。
两京收复,授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
肃宗乾元元年(758),坐房琯事贬巴州刺史,后移绵州刺史,迁剑南东川节度使,改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
代宗践阼,以兵部侍郎召入,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封郑国公。
广德二年(764),再镇蜀,任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大破吐蕃。
永泰元年(765),卒于任所,赠尚书左仆射。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严武善诗,笔力雄健,诗有奇趣,与杜甫、岑参、羊士谔等人友善,多所赠答。
镇蜀时,善遇杜甫,杜甫称他“笔落惊四座”(《八哀诗》)、“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
武死后,杜甫有诗哀悼之。
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严挺之之子,以门葫调补太原府参军。
天宝末,为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判官,累迁殿中侍御史。
安史乱起,从玄宗入蜀。
肃宗即位灵武,房琯荐为给事中。
两京收复,为京也少尹,河南尹。
乾元元年,坐房琯党贬巴州刺史,迁东川节度使。
上元二年,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宝应元年入朝,历京兆尹,户部侍郎、黄门侍郎,复拜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卒于镇。
武与杜甫交谊颇厚,甫流寓成都,得其照拂。
全唐诗》存诗六首。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季鹰最善少陵,笃于推信,故附离声诗,若有合辙。然有收入杜集者,如“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鵔鸃冠”,又“江头枫叶红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又“郡邑地卑饶雾雨,江河天阔足风涛”,兹皆善于拟近,谓优孟为真叔敖,可尔。
唐诗归
此人妙绝,交有奇情,诗有奇趣,想老杜不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6—822 【介绍】: 唐华州华阴人。
严挺之从孙。
代宗大历八年进士,累佐使府。
德宗贞元中,由侍御史充宣歙团练副使。
后掌宣歙留后,倾府藏以进献。
寻授检校工部尚书,兼太原尹,充河东节度使。
宪宗元和初,以平杨惠琳功,拜司空,封扶风郡公。
元和四年,入拜尚书右仆射。
绶为吏有方略,然锐于势利,不存名节,人士薄之。
以事为御史劾,出镇荆南,进封郑国公。
吴元济叛,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寻加淮西招抚使,经年无尺寸功。
乃拜太子少保代归。
久之,进位太傅,卒。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绶。长庆元年官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