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刘彭年,字惟静,号培庵,四川重庆府巴县人,祖籍湖北阳新,进士出身,刘春之子。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进士,历任礼部精膳司署员外郎,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升贵州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校兼管屯田,六年十月以忤礼部尚书桂萼被免职。复除云南佥事,八年八月升湖广右参议,调云南左参议,十三年七月升陕西按察司副使,历本省按察使,十八年八月升湖广右布政使,十九年十二月转左布政,二十年十月升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二十三年二月被论致仕。刘氏家族四代进士,为当地望族。
人物简介
牛斗(1503年—?),字云章,直隶淮安府山阳县人,民籍。牛氏为当地望族,牛斗早年与沈坤、朱曰藩、李春芳、吴承恩、张侃、倪润为友。应天府乡试第二十九名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三甲进士。历官户科给事中,累升兵科都给事中。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谪任曲周县知县。
人物简介
【生卒】:约1521—约1594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伯龙,号少白,一号仇池外史。国子监生。善音律,擅词曲,兼工诗,不屑举子业。性任侠,嗜酒,足迹遍历吴楚各地。嘉靖间李攀龙、王世贞等文人名士,皆折节与之交游。同乡魏良辅变弋阳腔为昆腔,辰鱼得其传,依良辅所为昆腔创作传奇《浣纱记》。于是艳歌清引,传播戚里间,是为昆曲之始。所著尚有杂剧《红线女》、《红绡》,散曲集《江东白苧》及《梁国子生集》等。词学图录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梁辰鱼(1519-1591) 字伯龙,号少白,别号仇池外史。昆山人。文学家、戏曲家。先世当地望族。伯龙身长八尺余,疏眉虬髯,好任侠,风流自赏,放荡不羁,不肯就诸生试,作《归隐赋》以抒志。家有广厦华屋,喜与豪杰交往,"而击剑扛鼎之徒,骚人墨客,羽衣草衲之士,无不以辰鱼为归。"(《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嘉隆间李攀龙、王世贞辈"后七子"俱与结交,戚继光曾拜诣,与张风翼最知己。江南名士曹大章、金銮、潘之恒等与之结社赋诗。善度曲歌唱,剧坛上负盛名,"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徐又陵《蜗亭杂订》)。所作《浣纱记》传奇盛演倾时,"吴闾白面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引王世贞诗),"一别长干已十年,填词赢得万人传"(《渔矶漫钞》引潘之恒诗)。对昆曲之推广发展有大力焉。迨至清末,昆坛犹能搬演全记。又有杂剧《红线女》、《红绡记》(一名《昆仑奴》),诗集《梁国子生集》、《远游稿》、《鹿城集》,散曲《江东白芋》等。
字伯龙,昆山人。太学生有远游槁。
人物简介
朱邦祈(16世纪—17世纪),字二元,浙江嘉兴府桐乡县清风乡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朱邦祈年少丧父亲,事母以孝顺著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授湖广荆州推官,平反当地冤狱。转任礼科给事中、兵科与吏科都给事中,六年内的奏章都关于国家大政,卓绝有名声。弘光年间,与赵东曦、吴允谦、丁圣时、王运熙、宣国柱、胡周鼒一同召任。身后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丁圣时(16世纪—17世纪),字墨岩,又字澹夫,湖广岳州府巴陵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丁圣时是天启七年(1627年)湖广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联捷进士,授直隶溧阳县知县,清理兑粮宿弊、制订淮盐水运,又修筑城墙,疏通河池,节省刑罚,兴办学校,善行为乡人所记。之后他转任袁州府推官,释放重囚二十馀多人,裁减慈化旧寺僧兵,并建设喝断关,令府人感恩;主持江西和江南乡试,所取录者,皆一时名士。不久,升任户部主事。弘光年间丁圣时与赵东曦、朱邦祈、吴允谦、王运熙、宣国柱、胡周鼒一起召用,改官户科给事中,南京失陷后隐居在宣城,与农民樵夫为伍;儿子丁全芳在清朝考获举人。
人物简介
【介绍】: 明安庆府怀宁人,字若木。崇祯十三年进士。擢兵科给事中。不避嫌怨,以被谗下狱。诏再鞫,始获昭雪。后以母老乞归,隐居太平山中,暇则俯仰吟咏。卒于清初。维基
宣国柱(16世纪—17世纪),字若木,号颐庄,直隶安庆府怀宁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宣国柱聪明博学,曾写作古文和诗歌,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因召对称旨而获授兵科给事中,一年内连上十多次奏章得温旨,不久遭陷害入狱,弘光年间官复原职,与赵东曦、朱邦祈、吴允谦、丁圣时、王运熙、胡周鼒同时召用。南京失守后他在太平山隐居,每天哭著说:「我因为母亲年老,欠先帝一死。」母亲死后哀痛过度去世。
人物简介
蔡佩香(1867~1925),又作佩香,字梦兰,号南樵,又号南樵散人、南樵劫馀生、海外逋客、诗狂子、广莫散人。清台湾县(今台南市安平)人,出身当地望族,父执辈蔡向荣、蔡霞潭曾任职户部主事,叔父蔡霞标则任职刑部主事,府城士绅许廷光为其舅父。蔡佩香为光绪年间廪生,曾师事举人蔡国琳,日治后,师徒二人于明治三十三年(1900)联袂赴日观光。明治三十八年(1905)与连横于厦门合办《福建日日新闻》,共主笔政,不及一年即停刊返台。〖参考林德政〈连雅堂在大陆的活动〉,《传记文学》第七十八卷第五期,2005年11月。〗次年(1906)加入台南「南社」,并参与台湾总督府临时旧惯调查会之活动。明治四十年(1907)二月北上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记者,曾主笔「掬月楼诗话」专栏〖「掬月楼诗话」自1907年8月2日至1908年8月9日止,不定期刊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之「诗话」栏。〗。隔年(1908)五月因病南下台南医院疗养,八月退社,此后久居台南。大正十年(1921)六月任《圣心会会报》汉文记者,大正十三年(1924)十月入《台南新报》任记者。王松《台阳诗话》谓其「为人慷爽,不立崖岸,能文工诗」,老年后贫病益甚,惟吟咏自如。今蔡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南瀛佛教》以及王炳南之《南瀛诗选》、《潜园寓录》等报刊合集辑录编校,并依时间先后排序。〖生年据其诗〈三十八年初度自志〉(《台湾日日新报》,「词林」栏,1906年9月27日,第一版)及〈客邸除夕〉(《汉文台湾日日新报》,「艺苑」栏,1907年12月31日,第一版)一诗有句「卅九星霜鬓欲皤」推算。卒年据《台南新报》载三屋清阴〈哭蔡南樵〉(1925年8月7日)、《台湾日日新报》载罗秀惠〈故蔡佩香氏吊辞〉(1925年8月14日)。〗(许俊雅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