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辜朝荐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忠孝(1593~1666),字长孺,号愧两,福建惠安人。
明崇祯元年 (1628)进士,担任户部主事,由于个性耿介,任官尽职,不徇私包庇,因而得罪宦官邓希诏,先后两次遭构陷,入狱长达廿八月。
后虽有多次平反机会,但均未能复职。
崇祯十七(顺治元年‧1644)年甲申之变后,他曾投入福王幕下,为反清复明奔走数年。
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十月,清师攻下厦门、金门两岛。
忠孝知事无可为,乃应郑成功之邀,与好友辜朝荐于永历十八年(康熙三年‧1664)三月东渡澎湖,四月移居台湾。
忠孝留台期间,颇受郑氏父子礼遇,与宁靖王、沈光文、徐孚远诸遗老时相过从,于旅台之第四年病逝台湾,享年七十四岁。
王忠孝生平诗作无多,据《惠安王忠孝公全集》一书,自卷九迄卷十一,所载诗作不过九十五题,约百馀首。
王忠孝诗的内容,主要以反映明清鼎革之际的时代动乱为主,可纳入明代遗民文学的传统来观察。
  目前可见王忠孝作品,最齐全者为台湾省文献会于1994年排印出版的《惠安王忠孝公全集》。
根据书前〈点校说明〉,该书乃据王忠孝后裔所辑之未刊本,原有十二卷,而台湾省文献会之刊印本,仅保存传志类中的〈王忠孝传〉、〈王氏谱氏〉二文为附卷,故今刊印本,共分十一卷,另有附卷一卷。
另外,江苏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王忠孝公集》(福建丛书第二辑之八),由福建师大教授方宝川根据上述抄本重新整理,并以福建师大抄本为底本刊印。
以下所录即以方宝川编校的《王忠孝公集》为底本,参考台湾省文献会出版之《惠安王忠孝公全集》。
(廖振富撰)
维基
王忠孝(1593年7月21日—1666年5月31日),字长儒,号愧两,福建惠安南埔乡沙格村(今惠安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人,明末政治人物。明朝、南明时期王忠孝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廿三日(1593年7月21日)。崇祯元年(1628年)王忠孝中进士,并授户部主事,由于个性耿介,以及任官尽职、不徇私包庇的关系,所以得罪宦官邓希诏,先后两次遭构陷,入狱长达28月。崇祯十七年(1664年)甲申之变后,王忠孝投入福王朱由崧(后来的弘光帝)幕下为反清而努力。南明弘光帝授之为绍兴府知府,擢副都御史,王忠孝推辞不受。隆武帝朱聿键授王忠孝兵部左侍郎,后辞。永历帝授之为兵部右侍郎兼太常寺卿,再次辞而不受。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卢若腾(1600~1664),字闲之,福建金门人,因金门为唐代时监牧地,故号牧洲。〖参考林树梅〈明自许先生传〉,《?云山人文钞》,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馆藏。〗明崇祯庚辰十三年(1640)进士,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兵备道。居官洁己惠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禦史,后加兵部尚书。清军南下,若腾守平阳,力战,腰臂中矢,遇水师救出。闻闽败,隆武帝被俘,痛愤赴水,?同僚救起。寻入舟山,辗转至闽海,偕王忠孝、徐孚远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庵)」,一意著述。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清兵攻下金门、厦门。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风情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诗料者多矣。」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风土之诗篇,清新可诵。著作甚丰,惜多已佚。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鸡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许俊雅、黄美娥撰)
岛噫诗·弁言
若腾字闲之,一字海运,号牧洲;福建同安金门岛贤聚人。
明崇祯丙子(九年)举人,庚辰(十三年)进士;御试召对称旨,授兵部主事,旋升本部郎中兼总京卫武学。
后外迁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兵备道;在任遗爱于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
福王立,召为佥都御史;唐王立,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温、处、宁、台,后加兵部尚书。
清军南下,若腾守平阳,力战中矢,遇水师救出。
闻闽变,痛愤赴水,为同官拯起。
寻潜入滃州,辗转入闽海,偕王忠孝、诸葛倬、沈宸荃、曾樱、许吉燝、辜朝荐、徐孚远、郭贞一、纪许国、沈光文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
永历十八年(清康熙三年,西历一六六四年),与沈佺期、许吉燝东渡,寓澎湖。
病亟,值崇祯当年殉难之日,一恸而绝,享年六十有六;遗命题其墓曰「自许先生」。
若腾风情豪迈,当时士大夫俱幸愿一识。
晚年一意著述,上自天文地理,下逮虫鱼花草,无不宏通博雅。
遗著达十数种,惟多已佚。
「岛噫诗」之幸存,实为珍贵;尚望读者勿以等閒之作视之!
书后,今加「留庵文选」若干篇,皆关当年史事(陈汉光)。
岛噫诗·小引
诗之多,莫今日之岛上若也。忧愁之诗、痛悼之诗、愤怨激烈之诗,无所不有,无所不工。试问其所以工此之故?虽当极愁、极痛、极愤激之时,有不自禁其哑然失笑者,余窃耻之!岛居以来,虽屡有感触吟咏,未尝作诗观,未尝作工诗想;如痛者之呻、哀者之哭,噫气而已。录之赫蹄,寄之同志。异日有能谅余者曰;「此当日岛上之病人哀人也」!余其慰已。 牧洲自序。
维基
卢若腾(1600年—1664年),字闲之,一字海运,号牧洲,福建同安颜厝(今金门县金城镇贤庵里)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梁应奇(1602年12月17日—17世纪),字平叔,四川嘉定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辛酉科第三十五名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诗三房会试第244名进士,殿试三甲109名,工部观政,授宣城知县,修筑城渠,储备粮食准备荒年。
弘光时,历任工科、兵科给事中,催收两广钱粮。
隆武帝继位后,多次征战而缺乏粮饷,郑芝龙受命留在广东督饷,抓拿迟到或延误的十多人审问,也没有人和应,潮州知府杨球因此不敢进入广东;又命黄日焕检查农田,于是他请求在两项税款内预借一两银,又请求抚按以下都需捐助,解决库存银米,不足够则卖空衔官爵与伶人或杂役,狡猾者藉机装显贵,欺负邻里。
晋江知县金允治到职审讯,诉讼双方自称官职,不服就在公堂上互相殴打,使得官吏人民骚动;加上连年饥荒,公东、福建盗贼横行,兵民争斗,受害者渴望清兵来到,因清兵迟迟未来,歌谣说「敌行如蟹」。
不久,梁应奇转任吏科都给事中,监督两广粮饷,户兵二部右侍郎方便行事,又上陈处置贪吏、革清隐匿、停收火耗、禁制牌票、阻止寄田、去除陪税六事。
福京沦陷,梁应奇回到四川,再到肇庆谒见永历帝;永历四年(1650年)七月,朝廷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总督嘉定州、眉州,八年(1654年)时兼任副都御史,总督五省军务,事败后隐居在绥阳终老。

人物简介

维基
钱中选(16世纪—17世纪),字元英,号玉虬,浙江湖州府长兴县人。
钱中选幼年跟随父亲钱良贵交游,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举人,次年(1595年)联捷进士,获授歙县知县,拒绝收受馈赠,并上陈当地矿税利弊,令朝廷撤去。
二十八年(1600年)他负责应天乡试,取录不少名士,不久因父母去世归乡;服丧结束后补任浮梁知县,在城中建立粮仓,又在公馀时间在书院讲学;很快擢官刑部员外郎,奉命到福建恤刑,平反多件案件。
朝廷任命他为临江知府,他却在北京去世,门生为他扶灵,打开其行李,发现只有数卷图书。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四○
杨任斯,号乐庵。饶平人。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官山西沁水县知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清康熙《饶平县志》卷七。
维基
杨任斯,号乐庵,广东饶平人,同进士出身。
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任山西沁水县知县。
辜朝荐、郭之奇、黄奇遇、宋兆礿、梁应龙、陈所献、李士淳等人并称“戊辰八贤”。
顾光祖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顾光祖(1568年—1645年),字耀之,号纯武,山东东昌府聊城县,平山卫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授行人,负责册封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润及桂王朱常瀛;转工科给事中,督理北京的厂库及建设陵墓物资,日以继夜釐剔。
他对民兵立誓:「我自命生平清白直,不收受人民任何东西。
你们的工价银饷,动辄需要五六万、八九万,我必不敢多发引致乏匮,也必不敢少发延缓病弱兵民,绝对不会如以前等候多年也得不到十分一。
」魏国公徐弘基有事请托顾光祖,他严厉地说:「为朝廷效力矢在公正审慎,怎能接受暗中贿赂?
」立刻纠察徐弘基,崇祯帝最初考虑重惩,但顾念魏国公是勋旧改为罚俸一年。
徐弘基恨之不已,买通宦官诬陷其误收铅银,降为光禄寺丞,再升尚宝司卿。
其建言多获采纳,得准告老回乡。
北京沦陷,他在家乡起兵;弘光帝继位,召任太仆少卿,升太常寺卿,转大理寺卿。
卒年七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4—1606 【介绍】: 明河南中牟人,字元嗣,号震峰。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广平推官,累进尚宝丞。与姑夫高拱公事外无私语,四年不迁。张居正为首辅,擢太仆少卿。后累迁户部尚书。
维基
张孟男(1534年—1606年),字元嗣,号震峰,河南开封府中牟县人,祖籍直隶保定府定兴县,同进士出身。
汝南王张柔九世孙,淮阳王张弘范八世孙。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河南乡试第七十七名举人,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三十二名,廷试三甲二十五名进士。
礼部观政,本年六月授广平府推官。
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行取,九月升任陕西汉中府同知,三年三月任顺天府治中,四年三月升刑部员外郎,十一月调礼部仪制司,五年六月改任尚宝司丞。
当时高拱是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妻子是张孟男姑姑。
张孟男在公事外从未因私事和姑父高拱沟通,以至于四年没有提升。
之后高拱被驱逐,其他亲戚均躲闪,只有张孟男留高拱到府邸,并送高拱至郊区。
张居正当政时,起用张孟男为南京太仆寺卿,张孟男却不依附张居正,后不被调用。
很久后,张居正被贬,张孟男才升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十四年六月改工部右侍郎、掌通政司事。
万历十七年(1589年)十月升刑部右侍郎,十二月升户部左侍郎,十八年八月升南京工部尚书、南京户部尚书。
二十一年四月以拾遗请告,辞职归乡。
二十五年起复南京户部尚书,三十一年以六年任期考满,加太子少保,三十四年五月病卒,赠太子太保。
李仙风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仙风(1589年—1641年),字龙门,陕西西安府高陵县人。
李仙风是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李仙品的弟弟,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获授山西太原府推官。
历官昌平道佥事,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由山西参政升任河南巡抚,正值流寇侵略,他一上任就招抚;又抵挡汤阴西山的山贼,守住城池。
崇祯十四年(1611年)李自成陷洛阳,导致福王朱常洵遇害,被革职,他在公署悬梁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