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希韶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华秀(1559年10月4日—1597年7月20日),字居约,号同春, 一说号桂斋,明朝泉州府同安县人《泉州市志》:「号回春,南安石井端安下村人」。
另说是金门西黄(今「西园」)人。。
黄华秀生于嘉靖己未年九月初四日(1559年10月4日),早年是南安县庠生。
幼年时与哥哥黄华瑞就学于杨子山「阳林书院」,后在泉州继续学习。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与其兄黄华瑞同为戊子科举人,时人誉为“兄弟同榜,双凤联科”。
此外他与哥哥也被认为是金门同时中举八人的成就「八鲤渡江」的人物之一其他六人分别是平林蔡献臣、阳翟陈基虞、浦边蒋孟育、青屿张继桂、浦边赵维藩、林兜吕大楠。。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联捷进士,被认为是金门同时中进士五人的成就「五桂联芳」的人物之一其他四人分别是平林蔡献臣、平林蔡懋贤、浦边蒋孟育、阳翟陈基虞。。
之后黄华秀授广东韶州府推官,任内雪杀姑之冤,释代兄之囚,辨伐冢之诡。
当地居民冲击教会房子,传教士利玛窦向知府谢台卿告状,并交由黄华秀彻查,很快整饬肇事者。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以考绩第一,召为南京浙江道御史。
刚果洞达,条陈时事。
时有辽东建奴之虑,中原有矿税之兴,楚藩有小人之构,华秀皆上疏极言之。
空暇时从德兴祝世禄、宁国张应泰、潜江欧阳东凤及郡人李范廉、骆日升为读书之会。
万历二十五年六月七日(1597年7月20日),积劳成疾,猝逝于任上,不馀一钱,诸人为其经纪后事。
黄华秀有女儿,嫁给何乔远次子何九云。
明神宗嘉其廉政,让黄华秀入祀南京乡贤祠与广东韶州府学名宦祠配祀。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继桂(1563年—?
),字廷高,福建同安县绥德乡翔风里十七都(今金门县金沙镇青屿社)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登乙未科进士。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接替方鼎铉任华亭县知县一职,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由俞思冲接任。
后调任松阳知县,卒于官。
娶郭大绍女,生四子,长子乔栋、仲子乔柱早殇,叔子乔楠,龙溪县诸生,入为太学生;季子乔梧,邑诸生,早卒。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颛愚,霸州人。有《紫竹林集》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观衡,字颛愚。
姓赵氏,霸人也。
家世农业,母梦大士携童子入门,亟取抱之,遂生衡。
性端凝,不好嬉戏。
七岁从乡塾读,能通字义。
质迈凡侪,顾喜近桑门,不乐章句。
年十二,即蔬食自持,常念观世音号,自在流露,若出于不自知。
渐有超尘之思,讲于父母不之许,乃潜逸。
途遇五台山圆炤寺惠仁,皈依求度,止于沙村,栖迟五载。
年十八,诣五台清凉山师子窟,参空印,令居侍寮,亲授经典。
敷绎旨要,迎刃而解,如是三年,无间寒暑。
万历庚子,年二十二,随印至北京,侍楞严讲席,进菩萨戒,参达观。
后历齐鲁吴越,叩雪浪、云栖二师。
至天台华顶峰,喜其孤迥,结庵独处,读《楞严经》,豁然融彻。
癸卯春,至双径访乐愚,寻过金陵,休夏长干。
秋游九华,冬上匡山,卜静乾罡岭,苒荏数秋。
尝月夜经行,忽焉省悟。
遂下岭,礼育王舍利。
复渡海。
丁未再至天台。
入闽,游武夷古寺。
戊申夏,自瑞金入粤,游南华,冬进曹溪。
己酉夏,见憨山于端州。
秋登南岳,遂卜居石廪峰,误食草乌而病。
壬子春,紫萝刘居士迎入荼陵,养疾云阳。
冬讲《楞严》,释论朗彻,听者百馀人,风纪肃然。
甲寅,过邵陵,车自心居士延居无念阁。
丙辰,年三十八,邵陵诸檀那于双清矶后,首辟荆棘,创建禅林,颜曰五台,不忘厥初。
经语佛声,朗朗动听,启人信心,见闻随喜,大生欢悦。
丁巳紫阳梁五峰,施以己宅,助建静室,堂阁厨库,次苐落成,郑太史为题曰耑山兰若。
地静人幽,阐志撰述,是夏著《心经小谈》。
戊午春,集《律仪常轨》及《律学知要》。
夏四月说戒,立《圆通忏法》一卷,并《戒坛规则》。
壬戌作《中庸说白》及《天主说辩》。
癸亥,年四十五,作述志诗,自道其生平甚悉,诗具集中。
又以此方教体,在音与闻,舍闻无音,舍音无教,因述《礼观音仪》一卷,率众薰脩,得真实行者十五人,是则合音闻而为教体,即音闻而归圣性也。
又著《金刚四依解》。
丁卯,作《礼佛发愿仪》。
己巳,著《首楞严经悬谈》。
辛未,著《金刚般若略谈》。
门人集所著,刻之成帙,衡名之曰《闭门语》。
壬申,著《楞严四依解》。
甲戌秋,泛舟之武陵,诣德山,礼鉴大师塔,憩于乾明寺。
常德荣王迎衡,于梅园说戒。
冬至湘潭,居法宝庵。
乙亥秋,去攸县,历云阳,过吉州,礼青原大师塔。
丁丑春,之吉安城,理舟楫,诣匡山,扫憨山师塔。
秋下匡山,登云居,礼祖塔,主人味白请主法,不许,乃去云门。
疾作,憩甘露庵,熊给谏青屿,与山中僧众,合词坚请。
九月朔,入云居方丈。
以禅堂久废,躬亲畚插。
更建静室,筑罗汉堂。
期年之间,楝宇一新。
是时衡年已六十馀矣。
辛巳秋七月,赴吉州刘孝则翰撰青原祖庭之请,九月至青原。
说戒结制,法席甚隆。
壬午秋复归云居,筑桥于南溪,曰“安乐桥”,下镌隐语,有“再遇游鲜主盖豆函”八字,人莫之识。
甲申,金陵士夫迎主石城清凉寺法席。
时燕京已陷,明主死之。
五月,建荐思宗烈皇帝及后妃诸臣道场。
冬十月,得竹林于金陵城北,欲避烦嚣,卓锡此间,号曰紫竹林。
更建禅堂及殿寮静室。
丙戌,弘戒天界寺,得新学百七十七人。
五月三日疾增剧,命弟子音乘等摄林中事。
四日招众居士谢别,六日端坐而逝,年六十有八。
丁亥九月奉灵龛,诣云居建塔。
衡广颡丰颐,平顶大耳,脩髯如戟,短发覆肩,岁一剃落。
目光炯炯,学者见之不威而严。
初侍空印,宗贤首,而禅宗印可于憨山。
立法不为崖岸,不分门户,田夫牧童,礼不异节,故所至香花争迎。
于《楞严》宗旨得最上正觉,所作法语偈颂包举深宏,今所见者有《语录》三十卷,而诗颂书疏附之。
弟子音乘为编年谱。
钱弘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钱弘谟,原名徐弘谟,后复姓钱,字圣有,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山东莱芜县知县,崇祯元年调章丘县。
沈希韶、殷之辂、唐一灏同研席者数年,四人俱得隽,里人侈谭之。
张鼎淐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张鼎淐(?
—1675年),字宗鲁,又号慕河,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丰乐铺人。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福建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吏部观政,官广东韶州府翁源县知县,擢兵部主事,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
时值明清鼎革,于翁源寓宅。
后致仕,由南安迁居台湾青屿,杜门不出,未几卒,著有《张家族史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