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所修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5—1646 【介绍】: 明浙江东阳人,字九一,号玉笥。
天启二年进士。
授番禺知县。
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
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
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
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
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
命赴江南练兵输饷。
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
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
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维基
张国维(1595年—1646年),字九一,一字止庵,号玉笥,浙江金华府东阳县人。明亡后,自尽殉国。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浙江四十六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会试十二名,三甲一百六十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广东番禺知县,兴学校,课农桑,以德化民。四年本省同考,以政绩卓越,崇祯元年考选,授刑科给事中;三年升吏科右,四年升吏科左,五年升礼科都给事中,六年升太常寺少卿。崇祯七年(1634年)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疏浚了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十二年升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崇祯十五年升兵部尚书,十六年革任。十七年(1644年)三月,以兵部尚书兼右佥都御史赴江南、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离开北京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帝召为戎政尚书。因山东讨贼有功,加太子太保。后与马士英不和,乞省亲归。同年五月,清军陷南京。国维在家闻变,召集义勇,至台州,与陈函煇、宋之普、柯夏卿及陈遵谦、熊汝霖、孙嘉绩等拥戴鲁王朱以海监国,移绍兴,国维任武英殿大学士,督师钱塘江。次年六月初,方国安叛降,国维还守东阳。二十五日,清兵破义乌,追至七里寺,国维召二子张世凤、张世鹏问其生死,长子表示不愿苟且偷生,次子犹豫不决,国维即怒以石砚掷击,不中。世鹏泣曰:“从容尽节,慷慨捐躯,儿等甘之如饴,唯祖母年迈八旬……”。午夜,国维遂整理衣冠,向母诀别,赋《绝命词》三章,写“忠孝不能两全,身为大臣,谊在必死。汝二人或尽忠,或尽孝,各行其志,毋贻大母忧,使吾抱恨泉下!”遗书于次子。南向再拜曰:「臣力竭矣」!跳园中水池亡,年五十二。国维既死,家人扶其尸于大厅。清兵骑兵多为山东济宁人,见国维尸体叩头拜谢。张世凤不屈而死,被杀于钱塘江畔。浙江总督张存仁敬佩张国维,不忍断其香火,于是释放张世鹏。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忠敏。著《吴中水利全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1—1631 【介绍】: 明山东长山人,字默承,号青岳。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编修,累官少詹事。以忤魏忠贤,革职为民。崇祯初,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次第贬黜阉党,人情大快。后以事忤旨革职,谪戍代州,卒于戍所。福王时复官。有《玉海纂》、《四素山房集》。
维基
刘鸿训(1565年—1634年),字默承,号青岳,山东长山县(今淄博市周村区)太和庄人。
明代东林党政治人物。
刘一相之子。
万历十三年乙酉科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庶吉士,改授翰林院编修,曾参修国史。
泰昌元年(1620年),出使朝鲜,回国时辽阳已被清军占领,朝鲜为其建造二舶舰,绕境而返。
途中收容多位难民。
升任右中允,又改左谕德。
天启六年(1626年),任少詹事,因忤魏忠贤,被削籍为民。
明思宗时,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
任内遇事敢任,曾建议先朝官员转调太速,需行久任之法,又推荐了毕自严出任户部尚书。
但刘鸿训在庙堂议事,当其意见不被皇帝同意时,便会感叹说「圣上毕竟只是年轻的君主」,崇祯帝都会因而生气。
崇祯二年(1629年),因改太傅惠安伯张庆臻敕书事,谪戍代州,按例总督京营者不辖京师巡补,刘鸿训及中书舍人田佳璧在敕书上多加「兼辖捕营」四字,遭御史吴玉弹劾,给事中张鼎延、御史王道直亦参刘鸿训,此时正值「宁远闹饷」之时,且在罗织株连所谓阉党之后,加上他曾说:主上毕竟是冲主。
崇祯帝无意维护,而众臣大作文章,御史田时震、给事中阎可陛接连劾其贪污收贿案。
最终刘鸿训谪戍代州、兵部尚书王在晋、职方郎中苗思顺遭削籍,田佳璧斩于市,张庆臻停禄三年。
因痛斥阉党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等人,谪戍代州(今山西代县)。
崇祯七年(1634年)五月,卒于戍所,享年七十。
著有《四素山房集》、《皇华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9—163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孟长,号现闻。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与舅父文震孟同在翰林,持清议。天启五年被劾为缪昌期死党,削籍。崇祯元年起左赞善,历右庶子充日讲官,迁詹事。佐韩爌等定逆案,为温体仁所忌。借主乡试时武生冒籍事贬为少詹事,出掌南京翰林院,寻移疾归。卒谥文毅。有《循沧集》、《公槐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孟长,长洲人。万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南少詹事赠礼部右侍郎谥文毅有公槐响玉棘门沆瀣秋旻文远循沧松瘿伽陵风吟诸集
维基
姚希孟(1579年—1636年),字孟长,号现闻,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
出生十月,父早逝,由母文氏励志鞠之。
与舅父文震孟同学,时有盛名。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举己未科进士,考选为庶吉士。
座主韩爌、馆师刘一燝很器重他,两人并执政,遇大事多向他咨询。
天启时,授检讨,纂修《神宗实录》。
后乞假告归。
四年冬还朝,当时东林党赵南星、高攀龙等人被赶出朝廷,党祸大作,姚希孟也被崔呈秀的《天鉴录》列为东林党人,明年以母丧归,甫出京都,给事中杨所修弹劾他为缪昌期死党,遂削籍为民。
作《开读始末》记吴民反阉党事。
崇祯元年起左赞善。
历右庶子,为经筵日讲官。
三年秋,与谕德姚明恭主顺天乡试。
有武生二人冒籍中式,被给事中王猷弹劾,又遭温体仁忌,贬为南京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不久告病归乡,家居二年,崇祯九年(1636年)卒。
福王时赠礼部侍郎,谥文毅。
母文氏卒后,蔬食三年,昼夜诵佛经不止。
著成《佛法金汤徵文录》十卷。
黄道周《漳浦集》中写道:“万历初年,阁臣鸷起,文章之道,复归词林,李大泌,姚吴门为之归墟……予不及事大泌,雅交于吴门。
下所为,霞蒸岳举,文行宗表,无有先于吴门者矣。
先生安步指辞,宏声亮实,韩蒲州见之而有王佐之称,刘南昌因之而有人龙之叹。
”还著有《公槐集》、《响玉集》、《棘门集》、《沆瀣集》、《循沦集》、《丹黄、松瘿集》、《伽陵集》、《风唫集》等。
盛以恒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1 【介绍】: 明陕西潼关卫人,字勉南。
崇祯十三年举人。
任商城知县。
练乡兵守境。
十四年,迁开封府同知,将行,而张献忠军将至,遂与乡官杨所修等共守城。
寻为献忠军所杀。

人物简介

维基
朱童蒙(1582年—1637年),字求我,号五吉,又号独葵轩主人。
莱芜(今山东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人。
万历元年(1582年)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韩敬榜进士,授中书舍人。
历任兵科给事中,任兵科都给事中。
泰昌元年十月,辽东经略熊廷弼被罢,曾经上疏极力自辩。
朝廷派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到辽东进行调查。
天启元年闰二月二十六日,朱童蒙奏报熊廷弼守辽有功,且深得辽民拥护。
朱童蒙、郭允厚等上疏弹劾邹元标、冯从吾等以讲学为名,自立门户,缔结私党。
最后冯、邹二人被迫辞职离京。
天启四年,右佥都御史周起元上《去蠹七事疏》,弹劾贪横税监,并且要求治罪朱童蒙。
结果朱童蒙被贬出京,外迁苏州。
东林党大败后,魏忠贤以朱童蒙为太仆寺少卿。
天启六年八月,任右佥都御史、延绥巡抚。
河套地区的蒙古人多次进犯延绥,皆被童蒙率军击退,他上书称颂是魏忠贤的功劳,“皆赖厂臣魏忠贤筹划严明,转输接济”。
天启七年五月,在榆林建魏忠贤生祠。
天启七年八月,天启帝逝世,右副都御史署南京通政司使杨所修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太仆寺少卿陈殷、抚延绥右都御史朱童蒙等皆夺情留任,有违准则。
朱童蒙遂回籍守制。
十一月六日,魏忠贤于流放凤阳途中自杀。
明思宗除魏忠贤后,继续清洗阉党,朱童蒙被列入逆案。
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十五日,朱童蒙等129人,以“交结近侍又次等”定罪,俱坐徙三年,赎为民。
崇祯十年(1637年),卒。
曹钦程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德化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吴江知县。赃污狼藉,被劾改国子助教。谄附汪文言,得为工部主事。及文言败,力挤之。因冯铨之介,父事魏忠贤,为十狗之一,日夜走其门,卑谄无所不至。后忠贤亦厌之,天启六年,因潘士闻之劾,削其籍。忠贤诛,下狱论死。李自成入京师,破狱出降。自成败,随之西走,不知所终。
维基
曹钦程,字念坤,江西德化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
授吴江县知县,贪赃恶名狼籍,以滥刑博得“强项”名声。
被巡抚周起元弹劾,贬秩,改顺天府儒学教授,调国子监助教。
后来依附东林智囊汪文言,任工部主事。
汪文言败于阉党之后,钦程落井下石,通过冯铨关系,以父事魏忠贤,为“十狗”之一。
冯铨欲陷害御史张慎言、周宗建,令李鲁生草疏,由钦程上奏。
明史》称其“于群小中尤无耻”,日夜谄媚魏忠贤,得意忘形。
给事中杨所修经忠贤授意,力荐其贤能,由员外郎升太仆寺少卿,后来,连忠贤亦对其生厌,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因给事中潘士闻弹劾,忠贤责其败群,削籍。
临行,曹钦程仍在魏忠贤面前顿首,称:“君臣之义已绝,父子之恩难忘。
”啜泣而去。
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驾崩,魏忠贤被诛,曹钦程入逆案首等,论死,下狱多年,家人不送饮食,曹钦程靠抢夺其他囚犯剩饭,日日醉饱。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钦程带头破狱出降。
自成败,随之西走,不知所终。
弘光朝,定从贼案,钦程列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