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智越,开皇中住天台修禅寺。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 习禅篇之二出郑氏。南阳人。早年志即离俗。父欲妻之。不可。逮壮有材干。岳阳王召隶荆州。固辞。王察其诚素。放出家。时智者说法金陵。因北面受业焉。六妙五门。日以研究。行专戒律。经通法华。居常瓶水自盈。临海露山精舍梵僧所造。灵异不一。智者每命越。燕坐其间。智者既掩迹台岭。使摄其众。踰二十年。恂恂善诱。诚无愧于负荷者。方隋文帝穆后之崩。设斋祝愿。则获缣以百计。炀帝在御。会智者讳辰。则官为设千僧斋。越辄以所畜充䞋。括州刺史郑系伯。临海镇将杨神贵。尤于越有师友义。大业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寝疾经旬。右胁卧而卒。春秋七十四。
释智越。姓郑氏。南阳人也。少怀离尘之志。父为求婚。方便祈止。长则勇干清美。于时乐阳殿下统御荆州。徵任甚高。非其所欲。惟以情愿出家。王感彼诚素。因遂夙心。剪落已后随方问道。仍到金陵。便值智者。北面请业。授以禅法。便深达五门穷通六妙。戒行清白律仪淳粹。又诵法华万有馀遍。瓶水自盈。经之力也。学徒虽众。其最居称首。有临海露山精舍。梵僧所造。巨有灵异。智者每临。命越令影响之。晦迹已后。台岭山众一焉是嘱。二十年间询询善诱无违遗寄。便为二众依止四部归崇。姿容瑰伟。德感物情。颇存汲引。每于师忌敕设千僧官斋。越以衣钵之馀以充大施。随文皇帝献后崩日设斋咒愿。每获百段曾不固留。括州刺史郑系伯。临海镇将杨神贵。师友义重待遇不轻。大业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寝疾经旬。右胁而卧。卒于国清旧房。春秋七十有四。临终之时山崩地动。境内道俗咸所见闻。台山又有沙门波若者。俗姓高句丽人也。陈世归国。在金陵听讲。深解义味。开皇并陈。游方学业。十六入天台北而智者求授禅法。其人利根上智。即有所證。谓曰。汝于此有缘。宜须闲居静处成备妙行今天台山最高峰。名为华顶。去寺将六七十里。是吾昔头陀之所。彼山祇是大乘根性。汝可往彼学道进行必有深益不须愁虑衣食。其即遵旨。以开皇十八年往彼山所。晓夜行道不敢睡卧。影不出山十有六载。大业九年二月忽然自下。初到佛垄上寺。净人见三白衣担衣钵从。须臾不见。至于国清下寺。仍密向善友同意云。波若自知寿命将尽非久。今故出与大众别耳。不盈数日。无疾端坐。正念而卒于国清。春秋五十有二。送龛山所。出寺大门回舆示别。眼即便开至山仍闭。是时也莫问官私道俗。咸皆叹仰俱发道心。外睹灵瑞若此。馀则山中神异人所不见。固难详矣。时天台又有释法彦者。姓张氏。清河人。周朝废教之时。避难投陈。于金陵奉遇智者。以太建七年陪从入天台。伏膺请业。授以禅那。既蒙训诲不停房舍。每处山间林树之下专修禅寂。三十年中常坐不卧。或时入定七日方起。具向师说所證法相。有人听闻曰。如汝所说。是背舍观中第二观相。亦有山祇数相娆试。宴坐怡然不干其虑。大业七年二月三十日卒于国清。春秋六十六。智者门徒极多。故叙其三数耳。
人物简介
【介绍】: 隋河东人,字顾言。柳惔孙。少聪敏,好读书,善属文,博览经史。尝仕于梁。入隋,为晋王咨议参军。王招引才学之士以充学士,而䛒为之冠。又好内典,令撰《法华玄宗》二十卷以进。炀帝即位,拜秘书监,封汉南县公。每朝罢命入阁,言宴讽读,竟日而罢。后从幸扬州,遇疾卒,年六十九。谥康。有集《晋王北伐记》。全隋文·卷十二
䛒字顾言,本河东人,徙家襄阳。仕梁,为著作佐郎。岳阳王建号,以为侍中,领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及梁国废,入隋,拜开府、通直散骑常侍,迁内史侍郎,转晋王咨护参军。仁寿初,为东宫学士,检校洗马。炀帝即位,拜秘书监,封汉南县公。卒,赠大将军,谥曰康。有《集》五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