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雷思霈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醉里乌藤手自扶,閒随鸥鹭过澄湖。
一江浩雪浮箕舌,千亩深篁露顶颅。
且与青娥删白发,保将五岳换三孤。
烟峦好在消摇侣,惭愧虚名老顾厨(虞翻谓公安地形如箕舌)
忽忽悠悠体,惓惓亟亟心。
攒眉别有念,抱膝岂徒吟。
局外观之审,閒中得者深。
感知忘自量,还欲效砭针。
夷陵道中 明末 · 钟惺
五言律诗
曾闻巴蜀道,至此稍称夷。
兹路险如此,前途难可知。
岩峦当雨闭,水木到秋悲。
况值怀诸感,州西扣策时(时哭雷何思先生
必有真豪杰,斯无伪圣贤(二句隐括先生语)
兹言犹在耳,自待岂徒然。
胆识曾相證,机锋果孰圆。
会当须见定,密坐义重宣
⑴ 原注:先生曾问予:「胆识二字孰先?」予对曰:「胆到处亦能生识。」先生曰:「恐当是识到处方能生胆。」予曰:「初无先后,但到处自能相生耳。」先生思之良久,首肯。
侧听平时语,恒称赵大洲。
及予窥述作,似不异源流。
各负匡时气,同怀出世谋。
惜哉殊秀实,易地道相侔。
乘化忽焉去,遗书不一存。
分香非所屑,易箦可无言。
忍遽隔生死,时犹共笑喧。
往还三月路,半信始招魂。
每于偶尔处,言下察其微。
一往多寒色,将无近杀机。
真人皆气骨,道韵岂脂韦。
理数寻常语,难参意外几。
惺也燕中病,谆谆寄子声。
有书言后事,无字及私情。
岂若尽忘语,尤为真达生。
闻兹应问我,来去孰分明。
早知八月至,犹得暂周旋。
子独靳三日,人皆忝百年。
半生兴尽矣,一晤数存焉。
始悟长松下,微言不偶然
⑴ 庚戌六月,先生坐报国松下,与二三子谭有为之教、出世之旨
钟子以先生卒之第三日入蜀,道夷陵,欲为位哭焉,不能且不忍。至自蜀,始书千五百馀言以告先生。所可读也,言之长也,乃复为五言韵语十章,使读者易终,听者不倦。付其家嗣,仍语曰:「鬼不必时至,家必时时诵之。或令侍子知书尝司笔研者,诵于所尝游息处,以逢其至。」钟子归,亦且为位祀先生,朝夕诵此招之。《记》曰:「其神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是以诵于家,以冀先生之一至焉。
人言师与友,吾直惜其人。
世事有今日,我生何不辰。
他时思柱石,后进失陶甄。
岂意登堂约,翻成筑室身。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