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杨文昌(1574年—1631年),字六星,号阶平,直隶大名府开州长垣县人。文昌自幼性敏好学,同乡尚书李化龙有知人之鉴,见其文章奇佳,遂收执门下,悉心培养。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顺天乡试举人,《诗》经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河南汝阳县知县,天启初,山东白莲教徐鸿儒作乱,汝颍盗贼韩应龙等聚众数千遥相呼应,作为声援,大肆抢劫掠夺。杨文昌秘密请调官兵,设计擒获韩应龙,余党一轰而散,汝颍遂平。天启四年,擢升兵科给事中,时逆珰魏忠贤柄国政,文昌疏请复祖制,禁太监读书识字,干预朝政。此时正逮问杨涟、左光斗诸人,未及文昌,寻以母忧归。崇祯改元,起补刑科给事中,六月以天时久旱,惨死诸臣上干天和,宜诛许显纯、李寔二人以祈甘泽,报闻。及斩二人,天果降大雨。崇祯帝大悦,赠文昌金匾,上刻有御笔亲题“心见回天”四字。崇祯元年十一月,疏纠锦衣卫西司房都指挥使于日升为逆党孙杰姻娅,以及锦衣卫掌印郑士毅,各革任回卫,掌刑百户王崇化下法司问,刘大全革职。二年二月,以先紏锦衣卫遗奸郑士毅、于日升而兵部侍郎唐世济受贿庇奸,士毅仅仅革任,日升因劾得褒,致日升居然金吾,以误皇上,请敕会议以别是非。三月,条上四事:一宣大督臣宜蚤为计,恐王象乾风烛难恃;一大臣去就宜决,笑骂由人,好官自我之辈不可留用;一阁臣责任宜专,票拟屡更,似分宰相之权;一直戆气节宜培,建言处分诸臣请赐召还。帝怒其分相权等语,责文昌回奏。文昌回奏引罪,帝不问。三年四月升户科右给事中,再升刑科左给事中,以病告归,崇祯四年卒,年五十八。
人物简介
【生卒】:?—1636 【介绍】: 明河间府东光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金坛知县,征为兵科给事中。天启中,附魏忠贤,攻击东林党人,请改《光宗实录》。累官至兵部尚书。然为忠贤谋主而亦恐有后患,遇事偶而立异。忠贤败,更设法弥缝,故名入逆案而止戍徐州。后以复官无望,忧愤死。维基
霍维华(?—1636年),一作惟华,字应庚,号钟西,直隶东光(今河北)人,祖籍山西高平,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任金坛、吴江县知县,授兵科给事中。因太监陆荩臣之引荐,依附于阉党魏忠贤、崔呈秀。天启元年(1621年)奏劾王安,魏忠贤矫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为南海净军。天启三年(1623年)至兵部尚书,人称“云中虎”,谚曰:“蓟州当前,东光接步”。天启六年(1626年)四月初十,上疏数千字,抨击刘一燝、韩爌、孙慎行、张问达、周嘉谟、王之寀、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顾大章等人,全盘推翻「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结论。魏忠贤看了说:「这本条议一字不差!」时人论说:「此疏乃一部三朝要典也」。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重,霍维华献“灵露饮”,五谷蒸馏而成,清甜可口,但几个月后病情加剧,浑身浮肿,八月十一日,熹宗召见信王朱由检,即行驾崩。崇祯元年(1628年)及至魏忠贤自尽,阉党灭败,霍又以计谋保全了自己,任兵部尚书协理军务。后因图谋取代袁崇焕,为时伦新等弹劾,定入逆案。以逆案被弹劾,给事中颜继祖称其“满面骄容,浑身媚骨”。崇祯七年(1634年)建议治河尚书刘荣嗣自宿迁到徐州开辟运河,引黄河水通漕,糜费五十万两银无功。刘荣嗣下狱论死。崇祯九年(1636年),边事紧急,都御史唐世济荐维华边才,霍维华却被下狱遣戍,郁闷而卒。
人物简介
荆祚永(16世纪—1644年),字抱一,山西平阳府蒲州临晋县人。荆祚永是万历五年进士荆州土之孙,贡生荆成乔之子,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联捷进士,获授安肃知县,调任密云,六年(1633年)以守城功入朝担任礼科给事中。当时崇祯帝下令吏部尚书谢升向各大臣荐举人才出任中书或督抚,而阉党唐世济因此获起用,他上表反对,令对方仅任刑科右给事中;之后他负责提督京营兵马、巡视京城,清兵攻入山西时,镇将都固城而守,他愤而上书痛斥各边帅。崇祯十二年(1639年),荆祚永因母亲去世丁忧,之后起补吏科右给事中,署都给事中印,管理大计考察,再升为户科都给事中;十七年(1644年)因事降一级待处分,不久以疾卒官。儿子荆为楫是庠生,授中书舍人,孙子荆位是庠生,曾孙荆如岱则是举人。
人物简介
【生卒】:?—1645 【介绍】: 明山西保德州人,字玉铉。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洛阳知县。继杨涟力劾魏忠贤。崇祯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极言鄜延千余里饥荒及民变状,诏免田租。发兵击斩农民军首领多人。旋以农民军纵横于山西、畿南,擢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七年,于连胜之后,围农民军于兴安车箱峡,中诈降计,致农民军脱险复盛。坐除名,谪戍边。南明隆武帝召为东阁大学士,道远未闻命,旋卒。维基
陈奇瑜(1590年—1648年),字正学,别号玉铉,山西保德州人。万历丙辰进士,崇祯时总督五省军务,围剿农民军,招降失策被革。清初,因蓄发被杀。万历十八年(1590年)九月初九日生。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式壬子科乡试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廷试三甲一百九名。大理寺观政。初任河南洛阳县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擢礼科给事中。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重罪,奇瑜亦抗疏力诋。天启六年(1626年),出为陕西副使。累擢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崇祯五年,讨斩辖区内盗魁,略尽,威名著关、陕。崇祯七年,三月,南京右都御史唐世济言:“流寇有四:一乱民、一驿卒、一饥黎、一难氓;宜分别剿抚。”崇祯命陈奇瑜执行。崇祯七年(1634年)二月,陈奇瑜任五省总督,剿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四川境内流贼,四个月内陈奇瑜组织打了二十三仗,全部获胜。崇祯七年(1634年)六月,陈奇瑜与卢象升会兵于上津。当时农民军各部多入汉南,陈奇瑜乃引军西向,约会陕西、郧阳、湖广、河南四巡抚围剿汉南农民军。农民军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云集,竟误走兴安(今陕西省石泉以东的汉江流域)车箱峡。峡谷之中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实为奇瑜所设圈套。唯一出口为明军所截。情势危殆。当时连下二十多天大雨,被困的农民军马疲食尽,李自成用顾君恩诡计诈降,奇瑜不从,复以重金计诱奇瑜左右及诸将。转达降意。奇瑜见贼众被困,渐有骄色,便命他面缚出降。李自成竟自缚双手,大胆出降,叩首奇瑜马前,哀乞免死。奇瑜检阅诸贼,共得三万六千馀人,悉数遣归原籍。每贼百名,用一安抚官押送,并且命所过州县,给发糇粮。贼众出峡离开大军,差不多有数十里之远,李自成突起,刺杀安抚官,馀贼也一同下手,把所有安抚官五十多人,尽行杀毙。七月,起义军从车箱峡脱围者计三万六千馀人。起义军脱围后,沿途残戮,饱掠而西,关中大震。给事中顾国宝劾奇瑜轻敌误国。陈奇瑜上疏委罪练国事。练国事上疏自解:“汉南贼尽入栈道,奇瑜檄止兵,臣未知所抚实数。及见奇瑜疏,八大王部万三千人,蝎子块部万五百余人,张妙手部九千一百余人,八大王又一部八千三百余人,臣不觉仰天长叹。夫一月之内,抚强寇四万余,尽从栈道入内地,食饮何自出,安得无剽掠?且一大帅将三千人,而一贼魁反拥万余众,安能受纪律?即籍口回籍,延安州县骤增四万余人,安集何所?合诸征剿兵不满二万,而降贼逾四万,岂内地兵力所能支,宜其连陷名城而不可救也。若咎臣不堵剿,则先有止兵檄也;若云贼已受抚,因误杀使人致然,则未误杀之先,何为破麟游、永寿。”陈奇瑜被逮捕下狱。奇瑜既罢,即命三边总督洪承畴兼督河南、山西、湖广军务。崇祯九年(1636年)六月谪戍边。崇祯十七年(1644年)南明福王(弘光帝)立,召为东阁大学士,道远未赴。清顺治五年(1648年),以蓄发被杀,卒葬故城新坟。
人物简介
李乔(1595年—1654年),字世臣,直隶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李乔为嘉靖、隆庆间内阁首辅李春芳曾孙,崇祯元年进士李嗣京之弟。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授河南灵宝县知县,调祥符县。迁礼部郎中。天启六年(1626年),奉命敕封藩王,过湖南,涉洞庭湖。当时魏忠贤势力正盛,李乔淡然处之。崇祯改元,提学山东。崇祯四年(1631年),转河南按察使,不久转右布政使,兼摄治河。次年,转陕西左布政使。此时农民起事军队蜂起,李乔尽力筹备军饷。崇祯七年(1634年)冬,晋陕西巡抚,次年因镇压不力,被弹劾去职。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立于南京。弘光元年(1645年),李乔荐补兵部左侍郎。五月初七,清军大举迫近,南京百官集结于清议堂议事。李乔、唐世济有降清之意。十五日,清军统帅、豫王多铎到达南京,百官冒雨出城迎接。次日,大开洪武门,李乔与京营总督、忻城伯赵之龙率百官献册,行四拜之礼,随即跪请多铎进城。李乔随即挟清军告示,安抚民心。此时,清军尚未强制剃发易服,李乔主动剃头换装,反被多铎辱骂。晚年,优游林下,课子弄孙。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卒。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