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文炳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奕开。万历二十九年进士。为御史,与周起元、李邦华、李炳恭、徐良彦称五鬼。首为顾宪成请谥,劾天津税监马堂九大罪,有敢言名。比巡两淮,颇通宾客赂遣,被劾,坐赃,天启中遣戍。
维基
徐缙芳,字奕开,福建晋江县人。
祖父徐荣,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
父徐用宾,万历年间,援例授攸县簿。
徐缙芳生于万历二年(1574年),师从何乔远。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初授溧阳县知县,升任江西道御史,为东林党人,与周起元、李邦华、李炳恭、徐良彦等,被目为五鬼。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月,为顾宪成争取谥号,又弹劾天津税监马堂“九大罪”,赢得敢言之名。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月巡盐两淮,透过宾客张汾收受赂遗。
万历四十二年五月,工科给事中刘文炳上疏弹劾徐缙芳“纳贿贪赃”。
万历四十四年四月,巡按御史证实徐缙芳确实存在贪腐事实。
被劾,黜为民。
天启年间遣戍。
刘兰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兰(16世纪—17世纪),字九畹,号秉吾,湖广承天府京山县人。
刘兰是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成进士,获授南充知县,举卓异而调任咸阳,入朝升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巡视下江,因母亲逝世归家数十年。
明光宗即位,再次召用刘兰为监察御史,其时军需不足,户部加派,他上疏请求除了山泽、塘堰、屋庐之外,其他征收钱粮一律减五分之四。
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他提请客氏离宫不报;御史郑继芳和党羽刘文炳诬陷王元翰奸赃,他和史记事、胡忻相继求情都没有回应。
之后他掌任河南道,晋太仆寺少卿,奉差回乡时捐出千金修建学宫,七十九岁时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镇江府丹阳人,字前之。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山阴知县,擢监察御史。崇祯间累迁吏部侍郎。捷敌视东林,与首辅周延儒友善。延儒败,又附温体仁。坐事除名,赎徒三年。南明弘光时起为吏部尚书。南都失守,与仆至鸡鸣寺自缢死。
维基
张捷(?
—1645年),字前之,号赤函,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授浙江山阴县知县,泰昌元年十月考选,授河南道御史,疏参尚宝司司丞刘时俊阉媚无骨,奸秽多机,并及科臣刘文炳居家龌龊之状,时俊旋以病乞归。
天启元年,与兵科给事中萧基同日疏参阅科姚宗文,罪其排挤熊廷弼也。
六月以极论辅臣刘一燝,被夺俸一年。
二年四月巡视光禄寺,三年九月吏部尚书赵南星将他外放为陕西按察司副使,他不赴任而告归,由此嫉恨东林党人。
五年以阉党给事中李鲁生举荐,三月起补为福建道御史,七月升补太仆寺少卿。
七年二月,由于忤逆魏忠贤,在陪推宁夏巡抚时,以曾附党人,为李应升死友,被削籍为民。
崇祯三年(1630年),起大理寺右少卿,拜左副都御史。
明年,迁吏部右侍郎。
又明年,进左侍郎。
张捷仇视东林,而与首辅周延儒友善,由此引居吏部要地,延儒败,又附温体仁为羽翼。
曾被御史梁云构弹劾,但崇祯皇帝不听。
崇祯七年八月,皇帝召勋戚文武于平台,问堪冢宰(吏部尚书)及总宪(都察院长官)者?
令各给笔札条对,吏部侍郎张捷受大学士王应熊暗示,举荐原任兵部尚书吕纯如,诸臣以纯如名列阉党逆案,不可以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张捷仍然喋喋不休举荐,刑科给事中姜应甲呵斥张捷巧辩,张捷失色而退。
此后科道交章弹劾王应熊、张捷同谋党附,大肆欺擅,皇帝命张捷回奏,卒以温体仁、王应熊力保,置不问。
崇祯八年正月,张捷姻亲贺儒修任成都知县,张捷嘱托四川巡按御史刘宗祥令举儒修卓异,刘宗祥却以贺儒修贪墨上疏弹劾,贺被削籍逮治,张捷大为愤恨,以川中州县多陷于贼,诏议宗祥罪。
刘宗祥害怕被张捷报复,就将张捷嘱托私信上报,皇帝大怒,诏除名议罪,坐赎徒。
南明弘光时,虽为刘泽清、马士英举荐,廷议多持不可。
魏国公徐弘基特疏荐,乃以内传复故官,却被给事中章正宸以内批非制而罢。
不久吏部尚书徐石麒去职,阮大铖通过宫内太监取得中旨,以张捷继任尚书,此后为崇祯初的逆案翻案,起用逆案中人。
清军破南京,张捷逃到鸡鸣寺,以佛幢自缢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