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黄宪卿,号海茹,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东林党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江西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初授永州府永明县知县,治理卓异,民为其建生祠。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考选,授南京陕西道御史,五年三月起补贵州道御史,五月河东巡盐,六年八月疏题盐政要务,七年巡视五城,五月巡按山东,八月与山东官员上疏为魏忠贤在济宁河乾建生祠,并请御赐祠名表勋。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由贵州道御史升为湖广按察使下江道。八月,因为魏忠贤建生祠事,广东道御史冯明玠弹劾原任兵部尚书邵辅忠闲住、原任户部尚书李精白、湖广按察使黄宪卿、鸿胪寺少卿王用后削籍。
人物简介
【生卒】:?—约1629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言事谪福宁州判官,又以大计罢归,家居三十年。熹宗立,召为南京工部主事,进郎中,时已年逾七十。以谄附魏忠贤,官至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忠贤败,定逆案论死罪,先自缢死。维基
刘志选(1561年—1627年),字可选,浙江慈溪人。万历癸未进士。天启时倚靠魏忠贤,弹劾多名东林党大臣,成为东林党争的中心人物之一。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浙江乡试举人,万历十一年,联捷进士,和叶向高同榜。得授刑部主事一职。和官员刘复初、李懋桧同争郑贵妃、王恭妃册封一事。给事中邵庶请禁诸曹言事,李懋桧抗疏力争,遭贬官。刘志选对万历帝说:“陛下谪懋桧,使人钳口结舌,蒙蔽耳目,非国家福也”。万历帝大怒,将他贬作福宁州判官。不久,迁任合肥县知县。遭贬官回乡,家居长达三十年。明光宗、明熹宗朝,很多因建言得罪的官员都重新启用。刘志选回到朝中后,被任命为南京工部主事,不久升迁为郎中,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刘志选渴望快速加官进爵,上疏追论“红丸”,极力诋毁孙慎行,称其不道德。这一疏奏正中魏忠贤下怀。魏忠贤窃喜,在天启五年9月,任命刘志选为尚宝少卿。之后,刘志选仍再次弹劾孙慎行。天启六年(1626年),出任顺天府府丞。冬季十月时,上疏弹劾张国纪。当时有匿名榜张贴在厚载门,榜上列举了列忠臣贤臣,和他们的党羽七十多人。魏忠贤遂怀疑这张匿名榜单系出自张国纪等人之手。邵辅忠、孙杰谋因此大兴牢狱,残酷迫害东林党人。刘志选上疏称颂《要典》,说:“命德讨罪,无微不彰,即尧、舜之放四凶,举元、恺,何以加焉,洵游、夏无能赞一词者”。并极力诋毁王之寀、孙慎行、杨涟、左光斗,但极力称赞刘廷元、岳骏声、黄克缵、徐景濂、范济世、贾继春、傅櫆、陈九畴。刘志选并说:“慷慨忧时,力障狂澜于既倒者,魏广微也,当还之揆席,以继五臣之盛事。赤忠报国,弼成巨典于不日者,厂臣也,当增入简端,以扬一德之休风”。又说:“之寀宜正典刑,慎行宜加谪戍”。魏忠贤听后大悦,于是大力提拔岳骏声等人,王之寀等人被逮捕,孙慎行被发配戍边,都照着刘如志选说的那样。天启七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明熹宗不久驾崩,魏忠贤落得身败名裂,言官交相弹劾,被下诏削籍。后来被判定作逆案,“律无倾摇国母文,坐子骂母律”,与梁梦环一同判作死刑。刘志选畏罪先自杀。
人物简介
张素养,字存儒,号侗如,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福建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行人,泰昌元年八月考选,授云南道御史,天启元年八月巡按浙江,三年四月弹劾浙江总镇坐营孙锡爵及升任浙江都司李甘来其贪纵不职,俱革职永不叙用。以推举姚宗文、邵辅忠、刘廷元三人为左副都御史赵南星疏议巡方滥举,被夺俸五月,又免职归。五年,由科臣李鲁生荐举,三月起补云南道御史,九月巡按宣大,疏请免山西灵丘县本年应徵钱粮,以恤灾民。以左都御史刘廷元荐荐其不附时焰,宜亟超擢,以京堂未有实缺,仍照旧管事,候应升之日加职示优。七年请建魏忠贤生祠,八月以殿工加升太仆寺少卿。崇祯元年以阉党被削籍,列名逆案。
人物简介
徐大化,字文明,号熙寰,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羽林右卫军籍,同进士出身。万历七年(1579年),徐大化中式顺天乡试第八十一名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万历十三年(1585年),改湖广道监察御史。万历十五年,巡按陕西。万历十六年(1588年),巡按甘肃。不久,因京察不合格,贬为福建汀州府连城县知县,任内修建学宫,修建南北两个水闸,并修筑堡寨。万历三十年,他重修汤背寨城,改土墙为石墙,并设城门五座。并上疏请求减免浮粮,当地百姓感恩并在城管及新泉修建徐公祠祭祀。升江西九江府知府,不久再贬为工部主事。天启初年(1621年)迁刑部江西司员外郎,结交魏忠贤,给事中周朝瑞劾其奸贪。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参劾熊廷弼,要求“速诛”,周朝瑞则针锋相对,认为廷弼罪不宜诛,应戴罪立功。天启四年(1624年)东林六君子杨涟等人因移宫案下狱,他向魏忠贤献计:“彼但坐移宫罪,则无赃可指。若坐纳杨镐、熊廷弼贿,则封疆事重,杀之有名。”徐大化因与周朝瑞互相攻讦,遭到刑部尚书王纪的弹劾罢免。天启四年(1624年),担任大理寺右寺丞。天启五年,担任大理寺左少卿。徐大化曾推荐邵辅忠、姚宗文、陆卿荣、郭巩等人给魏忠贤,同年官至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天启六年,担任工部右侍郎,同年转工部左侍郎。皇极殿成,加尚书衔。因贪得无厌,连魏忠贤都厌恶他。天启七年(1627年)四月,因挪用公款事发,被勒命停职。崇祯初年(1628年)魏党败,徐大化下狱。崇祯二年,崇祯帝钦定逆案,以“结交近侍,次等充军”,判徐大化等十九人戍边。徐大化在戍所去世。
人物简介
【介绍】: 明广东三水人,字子铸。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南京御史。天启初上“折邪议以定两朝实录”疏,论三案切中事理。诏付史馆参考,然其后实不能政。又请出客氏于宫外,并诛崔文升。被指为东林党,未几卒于官。维基
李希孔(1583年—1620年代),字子铸,号寻仲,广东广州府三水县人。万历庚戌进士,累官南京御史。直言敢谏。己酉广东乡试第十三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八十名,廷试三甲一百二十名进士。吏部观政,四十三年授中书舍人,擢南京江西道御史,以辽东经略熊廷弼被排挤一事,连疏弹劾给事中姚宗文。泰昌元年冬,陈时政七事。天启改元,与南京御史王允成一起弹劾邵辅忠,请宥倪思辉、朱钦相、王心一。天启三年(1623年),上《折邪议》,以定两朝实录。不久,又请驱逐客氏,诛杀崔文升,被指为东林党。不久,被降职派去外地办理聚集马匹差事,途中病死旅舍,故不与珰祸。《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生卒】:?—1640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正甫,号静原。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间先以攻击赵南星等,被魏忠贤矫旨褒纳,旋仍以忤珰罢。崇祯初起故官,以细事称帝意,累迁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然庸碌无能,无所建树。卒谥文恪。有《后乐堂集》、《周易汇解》。维基
蔡国用(1579年—1640年),字正甫,号静原,江西金溪人,同进士出身。蔡国用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五年(1625年)陈时政六事,诋叶向高、赵南星,而荐亓诗教、赵兴邦、邵辅忠、姚宗文等七人,魏忠贤喜,矫旨褒纳。但不久即因事得罪魏忠贤,被罢官。崇祯元年(1628年)后为工部右侍郎。督修都城时,需石甚急,因建议取牙石用之,而受大用。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朝廷要推举阁臣,蔡国用人望轻,并没有获得推荐,而由崇祯帝特旨任礼部尚书,入阁办事。后累加少保,改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卒于官,赠太保,谥文恪。《明史》称蔡国用居位清廉谨慎,但与同列张四知皆庸才,碌碌无所见。
人物简介
刘弘光,山东济南府临邑县人。祖刘梅,贡生,官江都主簿。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大理寺左评事,天启五年四月考选,授山西道监察御史。首疏纠门户党邪王图、程正己、赵昌运、彭遵古,都著削籍追夺诰命,疏参应天府府尹谈自省、刑科给事中赖良佐、南京礼部主事张笃敬,内荐邵辅忠、姚宗文、刘廷元。七年,巡按山西,四月与宣大总督张朴、山西巡抚曹尔祯为魏忠贤建祠于五台山,赐名报功。崇祯继位,十二月以款贡卜石兔有劳,升职一级。崇祯元年被弹劾免职,二年正月,以建祠颂德次等解任降处。著有《平反录》、《按晋疏稿》、《云卧斋稿》、《燕吟》、《晋吟》等集。
人物简介
【生卒】:?—1644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伯高,号禹门。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杭州推官。天启初擢刑科给事中,上疏论三案,极言宦官罪状。魏忠贤等恨之入骨,必欲杀之。士龙乃携妻子逃亡太湖。崇祯初复官致仕,再起漕储副使,督苏松诸府粮,累擢左佥都御史。维基
毛士龙,字伯高,号禹门,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起家杭州推官,泰昌元年十月考选,擢刑科给事中,过同里何士晋寓,值杨涟至,士龙未与涟谋面,屏后闻涟语,即出见定交,群小嫉之。首劾姚宗文阅视乖张。杨涟去国,抗疏请留。天启改元正月疏论“三案”,力言孙慎行、陆梦龙、陆大受、何士晋、马德沣、王之寀、杨涟等有功社稷,而魏浚辈丑正害直之罪。帝是之。内侍刘朝、田诏、刘进忠等五人以盗宫赀下刑部狱,尚书黄克缵庇之,是年五月,司礼监王安罢,魏进忠用事。诏等进重赂,令其下李文盛等上疏鸣冤,进忠即传旨贷其死罪。大学士刘一燝等多次执奏。旨下刑科,士龙抄参者三,旨几中寝。克缵乃陈其冤状,而请付之热审。进忠不从,传旨立即释放。士龙大愤,弹劾黄克缵阿旨骫法,不可为大臣,且指数刘朝等罪甚悉。由是进忠及诸阉衔士龙次骨。进忠广开告密,诬天津废将陈天爵交通李承芳,逮其一家五十余人,下诏狱。士龙即劾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及诬告者罪。进忠憾张后抑己,诬为死囚孙二所出,布散流言。士龙请究治妖言奸党并主使逆徒,进忠益憾。至九月,士龙劾顺天府丞邵辅忠奸贪,两人互相上疏攻讦,士龙削籍为民,辅忠落职闲住。天启四年冬,魏珰令其私人张讷劾吏部尚书赵南星坏政十罪,并及士龙,再命削籍。明年三月入之汪文言狱词,遣戍山西平阳卫。及邵辅忠起用兵部侍郎,六年十二月,御史刘徽复摭辅忠前奏,劾士龙纳访犯万金,下法司逮治。士龙知忠贤必杀己,夜中逾墙遁,其妾不知也,谓有司杀之,被发号泣于道,有司无如之何。士龙乃潜至家,载妻子浮太湖以免。崇祯元年,朝士为士龙称冤,诏尽赦其罪。士龙始诣阙谢恩,命复官致仕,竟不召用。至崇祯十四年,同邑周延儒再次任首辅,始起漕储副使,督苏松诸郡粮。明年冬,入为太仆寺少卿。又明年春,擢左佥都御史。时左都御史李邦华、副都御史惠世扬皆未至任,士龙独掌院事。帝尝语辅臣:“往例御史巡方,类微服访民间。近高牙大纛,气凌巡抚,且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富可敌国,宜重惩。”士龙闻,劾逮福建巡按御史李嗣京。十月谢病归。国变后卒。
人物简介
瞿士雅,一名高桂,字若稚,奉贤(今属上海)人。引玉集·后序
集名引玉,所抛者几曾是砖;诗实是金,其点也由来非铁。句尽江枫落冷,人惊遑问其馀;语皆池草生春,神助应知不少。古人可作,何须独出心苗;旧事能新,讵类拾来牙慧。盖学莫妙于有本,而物莫贵乎自然也。吾友岂园瞿君,夙号书痴,幼称诗癖。扬葩振藻,惊风雨于笔端;对白抽黄,挥云烟于纸上。犹忆壬辰甲午之际,每当花晨月夕之时。文社招邀,似我之过从最密;诗坛徵逐,唯君之豪迈尤多。时而抽秘骋妍,园共邹枚于雪;时而忘形得意,旁偕童冠以风。相逢大有文明,同乐非无知己。自昔宦游远出,十年之春树离离;于今乞养旋归,一旦而晨星落落。濂溪霁月,沦西极以黯然(谓襟丈周曰明);彭泽高风,阒东皋而已矣(前辈陶御与)。宋子京文章淹没(尊师苍源宋舍亲),卫叔宝珠玉沉埋(及门卫瞻源)。赖君华国之才,长留硕果;示我集唐之作,似寄梅花。独是丐馥沾膏,莫必李光杜燄;盈箱积案,奚穷岛瘦郊寒。既各异其性情,恐歌诗其不类;无相同之时势,岂易地而皆然。万壑千岩,取材匪易;六瑚四琏,合璧尤难。共笑捧心,枉效而矉之病;谁云点目,便传阿睹之神。又况句必七言,律偏一色。律严则克谐是尚,难参诘屈聱牙;句长则属对维艰,未免龃龉枘凿。自非通身手眼,检点零星;满腹精神,包罗列宿。如蜂酿花而作蜜,似蚕啖叶以成丝。安能配偶精工,联合天然稳切;转承流逸,起结自得回环也哉。君则摘艳薰香,闳中肆外,汇三唐而叠唱;锦铺绣列,连贝编珠,旷百世以联吟。钱郎温李,托在知音;沈宋高岑,引为同调。众思广益,作之者名应俊顾及厨;异曲同工,盈耳哉音备宫商徵角。曲终犹未,人不见而峰青;字去何曾,魂或吟于月白。断八章为一首,珍夸八物之全;选五韵于两平,奇似五鰿之合。凌云构木,妙在称平;连玉为环,讵能解破。几于应心而斲,直可瞬目以招。似此独运巧思,辑赓歌于异代;特开生面,徵唱和于同人。其殆点玉成金,金还湏乎丽泽;于以抛金引玉,玉自萃于昆山。倘许我为定评,请赠君而作序。壬戌新秋同学弟唐班顿首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