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叔宝

相关人物:共 33 位
共 3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姓周氏。徐州沛郡沛人。祖奉叔。齐给事黄门侍郎青州刺史。父神归染。员外散骑常侍沛郡太守。母刘氏梦。神人乘宫殿入怀。而身等虚空。觉则四体轻安。因以有娠。五辛杂味。斥远不御。及朗生。孝敬纯备。有志操。稍长。诏隶假节宁违将军徐子彦北伐。独念以为。兵凶器也。身苦因也。杀人以贵己。虽战胜而获封侯之赏。然且不为。而况于未可知者。 梁大通二年二月二日。遂薙落于青州。游学扬都。从大明寺宝志禅师。受禅法。听彖律师讲律。究成实于南涧仙师。研毗昙于竹涧靖师。誉动京邑。但以鹫山绝唱。龙树遗风。嗣续犹存。固当探讨。于是摄山止观寺僧诠法师。方以先德朗公之道。行于世。乃复餐禀智度中百十二门论。华严大品等经。永定二年十一月。诏住兴皇寺。学徒云会。挥汗屈膝。阐经论各二十馀遍。太建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迁神寺房。寿七十五。即以其月之二十八日。窆于江嵊县罗落里摄山之西岭。 初朗公。既以中观玄旨。默授僧诠。而诠以授朗及辨布勇等。且谓此法精妙。识者能行。故经云计我见者莫说此经。深乐法者不为多说。良由药病有以也。于后展化。皆莫高于朗焉。 昔神僧宝志尝记。寺有青衣开士。广弘大乘。又南陌居士杜法粲。年踰八十。毕命归心。尝梦。寺内幡华伎乐。畐塞堂殿。缁素充牣筵席。至是尤验。 净人解斋击钟失候。朗侵晓叩户催之。而䲔簴自响。斯亦感应之道欤。 东宫叔宝义集春殿。躬述朗所竖假名义。卒复著铭。以见志。 太子詹事济阳江总志墓。
续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三
释法朗。
俗姓周氏。
徐州沛郡沛人也。
祖奉叔齐给事黄门侍郎青州刺史。
父神归梁员外散骑常侍沛郡太守。
朗托生之始。
母曰。
刘氏梦见神人乘楼殿入怀。
梦中如言。
身与空等。
既而觉寤。
四体轻虚有异恒日。
五辛杂味因此悉断。
爰在龆龀卓出凡童。
孝敬纯备志操贞立。
家雄六郡气盖三边。
少习军旅早经行阵。
俭约治身。
宠辱无能移也。
俄而假节宁远将军徐子彦北伐。
门设长戟坐休大树。
惟曰。
兵者凶器身曰苦因。
欲海邪林安能觉者。
年二十一。
以梁大通二年二月二日。
于青州入道。
游学杨都就大明寺宝志禅师受诸禅法。
兼听此寺彖律师讲律本文。
又受业南涧寺仙师成论竹涧寺靖公毗昙。
当时誉动京畿神高学众。
所以天口之侣藏耳之宾。
心计目览莫不奔竞。
但以鹫山妙法群唱罕弘。
龙树道风宗师不辍。
前传所纪。
摄山朗公。
解玄测微世所嘉尚。
人代长往嗣续犹存。
乃于此山止观寺僧诠法师。
餐受智度中百十二门论并花严大品等经。
于即弥纶藏部探赜幽微。
义吐精新词含华冠。
专门强学课笃形心。
可谓师逸功倍。
于斯为證。
永定二年十一月。
奉敕入京住兴皇寺。
镇讲相续。
所以花严大品四论文言。
往哲所未谈。
后进所损略朗皆指擿义理徵发词致。
故能言气挺畅清穆易晓。
常众千馀福慧弥广。
所以听侣云会挥汗屈膝。
法衣千领积散恒结。
每一上座辄易一衣阐前经论各二十馀遍。
二十五载流润不绝。
其间兴树四部。
两宫法轮之华当时莫偶。
以太建十三年岁在辛丑九月二十五日中夜迁神寺坊。
春秋七十有五。
即以其月二十八日窆于江乘县罗落里摄山之西岭。
初摄山僧诠受业朗公。
玄旨所明惟存中观。
自非心会析理。
何能契此清言。
而顿迹幽林禅味相得。
及后四公往赴三业资承。
爰初誓不涉言。
及久乃为敷演。
故诠公命曰。
此法精妙识者能行。
无使出房辄有开示。
故经云。
计我见者莫说此经。
深乐法者不为多说。
良由药病有。
以不可徒行。
朗等奉旨无敢言厝。
及诠化往。
四公放言。
各擅威容俱禀神略。
勇居禅众辩住长干。
朗在兴皇。
布仍摄领。
福门宏敞慧声遐讨。
皆莫高于朗焉。
然辩公胜业清明。
定慧两举。
故其讲唱兼存禅众。
抑亦诠公之笃厉也。
然其义体时与朗违。
故使兴皇座中排斥中假之诮。
布勇两公见于别纪。
昔梁天监十年六月七日。
神僧宝志记兴皇寺云。
此寺当有青衣开士广弘大乘。
及朗游学之时初服青纳。
及登元席乃与符同。
又南陌居士杜法粲年踰八十。
颇识归心。
昔梦寺内有幡花天伎侧塞殿堂。
缁素法众充仞筵席洎朗来仪创会公私斋讲。
又盛符焉。
又十二年五月七日。
帐下净人解斋失晓。
朗夜扣閤催之。
而洪钟自响。
良久不绝。
故其祯祥早著。
其例此也。
东朝于长春殿义。
集副君亲摇玉柄。
述朗所竖诸师假名义。
以此荣称。
岂惟释氏宗匠。
抑亦天人仪表。
故其所获檀嚫。
充造经像修治寺塔济给穷厄。
所以房内畜养鹅鸭鸡犬其类繁多。
所行见者无不收养。
至朗寝息之始。
皆寂无声。
游观之时鸣吠喧乱。
斯亦怀感之致矣。
侍中领军庐陵王。
声懋权衡资承戒约。
遂仰奏承华为之铭颂。
其墓志文。
太子詹事济阳江总。
故陈主叔宝
时在春宫。
为之颂曰。
洪源远来传芳馥蕙。
君子哲人英芬是继。
朱旄既杖青组仍曳。
纫虎戎印珥貂狄制。
功可冠军业非出世。
揖彼声色超此津济。
津济伊何裂断网罗。
忍衣早记乘楼夜过。
航斯苦海涸此爱河。
非此智士孰寄宣扬。
法云广被慧日舒光。
既权衡橹自辟金汤。
梦齐鼓说应异钟霜。
识机知命同彼现病。
夙心栖遁度脱难竟。
化缘已矣乃宅丘阱。
智炬寂灭颓岩辽夐。
辽夐空岑摇落远墅。
弦馀月暗雾暧松深。
香灭穷垄幡横宿林。
切切管清遥遥鼓声。
野烟四合孤禽一鸣。
风悽呗断流急寒生。
神之净土形沈终古。
勒此方坟用旌兰杜。
僧慧暅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89 【介绍】: 南朝陈僧。
义兴阳羡人,俗姓周。
年十八,于朱方竹林寺出家,寻住甘露鼓寺。
受具后,从师受十诵律,又习《成实论》。
南朝梁末避乱至南徐。
南朝陈武帝永定间住白马寺,讲授经论,学徒云集。
陈文帝天嘉中,请讲于湘宫寺。
陈后主为太子时,深加敬仰,即位后,累转京邑大僧正。
陈亡后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其先汝南周氏。后避地江左。今为义兴阳羡人。祖韶。齐殿中将军。父覆。梁长水校尉。暅幼通六经大义。年十八。乃喟然叹曰。服膺周孔。以仁义为先。归心黄老。以虚无为贵。然而往来生死。出入尘劳。乃域内之累。非世外之道也。既而梦塔五层。华丽峻特。礼拜祈愿。升陟其巅。俄坐相轮上。不胜其乐。于是依朱方竹林寺诩法师出家。受十戒。寻届都。住甘露鼓寺。进具。受静众峰师十诵律。学龙光绰师成实论。自绰师迁化。更采毗昙八犍度于馀师。盖欲悉餐隽永。尽掇菁华也。又研覃成实于龙光大僧正舒法师。及舒殁。以统绪见托。而受其遗嘱焉。 会梁祚告终。京寺残荡。陈祖历试朱方。乃杖锡南旋。尤承钦挹。既而侯公嗣牧此州。虚心归命。礼莫尚焉。 永定三年。复出都。止白马寺。涅槃成实。经论迭讲。学者重跰。不惮千里。法筵之盛。莫之尚。 天嘉二年。沙门宝持等。二百七十人。请于湘宫寺弘演。 大建四年。宣帝诏徙东安。后主在东宫。屡命义集。而素仰材辨。及御宸极。简注斯甚。至德元年。诏为京邑大僧都。四年升大僧正。天下混一。仍归开导朱方。开皇九年七月十日。卒于中寺。寿七十五。其月二十八日。窆钟山。 方陈氏之盛。每岁夏中庙祀。必诏暅于乐游苑。发涅槃大品。以严冥福。而凤节龙旂。翠旌孔盖。映蔽神座。或于食后。少假寐。辄梦。朱衣人谓之曰。法师好起矣。 领军将军任忠。性好猎。一日庖饔发光。忠忧惧。夜梦人曰。子无忧惧。但可请东安讲也。 弟子智瑜等。树碑墓上。菩萨戒弟子。著作郎琅耶王胄制文。
续高僧传·卷第九 义解篇五
释慧暅。姓周氏。其先家本汝南。汉末分崩避地江左。小震是宅多历年世。今为义兴阳羡人也。祖韶齐殿中将军。父覆梁长水校尉。并偃仰衡门不求闻达。优游卒岁易农而仕。暅颖悟冥来挺操童幼。钻求六经略通大义盖家教之常习非其好也。年十八乃喟然叹曰。服膺周孔。以仁义为先。归心黄老。以虚无为贵。而往来生死出入尘劳。乃域中之累业非出世之要道也。既发希有之志。仍感非常之应。梦见一塔累级五层。画釆庄严迢然峻峙。因而礼拜愿升此塔。少选之顷俄上相轮。当时身心快乐未曾有也。于是将游京邑。途次朱方。遇竹林寺诩法师。雅相嗟赏。乃依止出家为十戒和上。寻出都住甘露鼓寺。进具已后从静众峰师受十诵律。又听龙光绰师成实。自绰化往更采众师。属意毗昙并八揵度。将欲并游秘奥尽掇菁华。还从龙光学士大僧都舒法师研精成论。及舒物故亲受遗嘱。值梁室版荡京寺荒残。乃裂裳杖锡来止南徐。寔报地恩兼修法事。陈武在田朱方历试。夙承高誉雅相钦重。司空侯公次牧此州。虚心顶戴。永定三年侯公入辅。乃请出都。于白马寺讲涅槃经及成实论。学徒云结不远千里。挥汗鼓袂风雨生焉。法筵之盛莫或斯拟。天嘉二年学士宝持等二百七十人。请讲于湘宫寺。太建四年。宣帝敕请徙讲东安。后主昔在春坊。亟经义集曾属。才辩雄远特所溢心及嗣宝位深惟敬仰。至德元年。下诏为京邑大僧都。四年转大僧正。及天下混一来止徐方。缘会敷弘无替时序。以开皇九年七月十日迁于中寺。春秋七十有五。其月二十八日。窆于钟山之岩。惟暅行业清高灵祇向应。神通感召不可思也。昔在陈朝。每年夏中常请于乐游苑。为陈氏七祖及杨都六庙诸神。发涅槃大品经。并延神坐俱在讲筵。所以翠旌孔盖羽服霓裳。交乱人物惊神眩目。而往来迎送必降云雨。冥期无爽十有馀载。常于食后讲前假寐偃息。及讲时将至。辄见朱衣人。唤曰。法师好起也。陈领军将军任忠。少为将帅。雅好畋游。然宿植胜因。善机将发。庖厨饔饩悉放奇光。睹而怪之。窃怀忧惧。夜梦异人来谓己曰。如请东安讲。则所见必当无忧。既而觉悟。欢喜踊跃。罝罦矰缴一时焚烬。仍屈两夏。于府讲说。因此忏悔承持二经受不杀戒。故灵迹寔繁未陈万一。凡讲成实玄义六十三遍。论文十五遍。涅槃大品各二十馀遍。五十许年法事相接。自馀众部略而不载。菩萨戒弟子司空吴明彻等。公侯将相贵游朝士数千馀人。难以胜记。弟子智瑜等。以音仪永谢馀论将空非彼丰碑无陈声实。乃勒铭于寺中。菩萨戒弟子著作郎琅琊王胄制文。
毛喜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6—587 【介绍】: 南朝陈荥阳阳武人,字伯武。
少好学,善草隶。
起家梁中卫西昌侯行参军。
陈霸先(陈武帝)镇京口,命与陈顼(陈宣帝)同谒梁元帝。
江陵陷,入长安。
陈文帝立,喜自北周还。
陈宣帝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密。
时议北侵,喜以定策功封东昌县侯。
及北伐,得淮南地,陈安边之术。
宣帝时,官至吏部尚书。
直言无忌,尝论皇太子叔宝过失。
叔宝即位,贬永嘉内史,有惠政。
后征还入朝,道病卒。
全陈文·卷十五
喜,字伯武,荥阳阳武人。起家梁中卫西昌侯行参军。迁记室参军,元帝以为尚书功论侍郎。陷入周。陈天嘉初南归,为宜帝骠骑府咨议参军,领中记室。及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迁太子右卫率、右卫将军,封东昌县侯,母忧夺情,起为明威将军,改宣远将军、义兴太守,入为御史中丞,服阕,加散骑常侍、五兵尚书,参掌选事,加侍中,授散骑常侍、丹阳尹,迁吏部尚书。后主即位,授信威将军永嘉内史,改南安内史,祯明元年,徵为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道卒,年七十二。
韦谅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2 【介绍】: 南朝陈京兆杜陵人,字敬直。
有才学,为始兴王陈叔陵所用,任中录事参军兼记室。
陈宣帝卒,助叔陵与陈后主争帝位,事败被诛。
张讥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清河武城人,字直言。
通《孝经》、《论语》,笃好玄言。
受学于周弘正。
仕梁为士林馆学士。
陈文帝天嘉中,为国子助教。
陈叔宝(后主)宴东宫,于士林中唯赏识讥,赐讥新造玉柄麈尾。
后主嗣位,为国子博士。
陈亡入隋,卒于长安,年七十六。
性恬静,不求荣利,教授《》、《老子》、《庄子》,陆元朗、沙门法才、道士姚绥等皆从学。
清人辑有《周易张氏讲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85 【介绍】: 南朝陈吴兴武康人。
章昭达子。
袭邵陵郡公。
累官至散骑常侍,出为丰州刺史。
在州贪纵,百姓酷怨。
陈后主以太仆卿李晕代之,大宝袭杀晕,举兵反。
寻被擒,枭首朱雀航,夷三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9 【介绍】: 南朝陈吴兴郡乌程人。
颇涉书史。
初事陈叔宝(后主)于东宫,及后主嗣位,为中书舍人。
深得宠信。
聚敛无厌,权贵疾之。
祯明三年,任湘州刺史。
未之官,隋师来伐。
恐诸将有功,抑军情不报。
隋军入建康,被杀。
柳皇后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3—615 【介绍】: 南朝陈宣帝后。
河东解人,名敬言。
柳偃女。
九岁时料理家事若成人。
侯景之乱,往依梁元帝,乃以之配陈顼。
生子陈叔宝
陈顼即位,立为后。
宣帝卒,后主立,尊为皇太后。
隋师临江,后主不能听政,国之大事悉由太后决之。
陈亡,入长安。
陈叔文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子才。
陈宣帝第十二子。
颇涉书史。
陈宣帝太建七年立为晋熙王。
位都督、湘州刺史、侍中。
隋师破台城,率属请降。
隋文帝责其君臣不能相弼,以致丧亡。
陈后主及群臣并惭惧,独叔文欣然自得。
仕隋为宜州刺史。
全隋文·卷十五
叔文字子才,陈宣帝第十二子。太建七年,封晋熙王,授侍中、散骑常侍、宣惠将军,进轻车将军、扬州刺史。后主即位,迁持节、江州刺史,徙信威将军、湘州刺史。陈亡入隋,授开府,拜宜州刺史。
韩擒虎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8—592 【介绍】: 名一作豹,隋河南东垣人,字子通。
韩雄子。
容仪魁伟,有胆略,好读书,经史诸子略知其旨。
仕北周,袭父爵,以军功迁和州刺史。
入隋,文帝欲图江南,特拜擒虎为庐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
伐陈为先锋,直捣金陵,执陈后主
进位上柱国,封寿光县公,终凉州刺史。
共 3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