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萧庄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释植相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姓郝。
梓潼涪人。
初为巴西郡吏。
尝以太守郑贞命。
奉献京师。
普通初。
上方隆尚佛乘。
塔庙庄严侈于甲弟。
僧尼贵拟王公。
相慕之。
遂出家。
及还蜀。
妻子皆薙落。
大同中。
相进脩加精厉。
一食常坐。
毕命不渝。
时南武都。
有法爱道人。
以祝术。
为世所宗。
相往观之。
是夕见一物。
伟衣冠前至。
相不为动。
物寻举相所坐绳床。
高四五尺许。
即隐去。
斯须复来举床。
仅动一角去。
斯须复来前立。
如初。
相终不动。
顷焉忽见其面于屋上梁栋。
有摧裂声甚大。
相略不动。
物遽礼拜求忏悔。
明日相语爱曰。
汝其舍去邪法则善。
相生长边鄙。
而音吐凡陋。
后往益府讲肆听习。
而众加侮诮。
相一弗以介意。
尝因行役。
寄宿道士馆。
道士素闻其名。
恐其诱己徒属而弗礼焉。
夜既分。
虎群号相所卧处。
诸道士通夕不能安。
黎明从之求受戒。
又见钓弘农水侧者。
喻之使毋杀。
其人意殊慢。
相即唾水中。
忽有大蛇昂首。
四顾趋钓者。
钓者忏悔。
遂师事之为弟子。
未几聚徒青城山。
梁王萧撝尤致钦重。
一日谓弟子曰。
吾无胜业以生净土。
然而三涂之苦。
天堂之乐。
亦非所生也。
无已则仍生此土。
以教化汝等。
汝等其努力行道哉。
跏趺而逝。
寿三十有四。
于是獠民聚观叹异。
兴起则效。
而夷俗为变。
先是相建柏林寺于绵城之西。
手植梧桐一株于堂下。
极为繁茂。
至是无故衰落。
维那晨起击钟。
失响。
上座僧起谓人曰。
此必有大凶。
遽逃避。
既而讣至。
寺去青城四百馀里。
而感应如此。
岂可以常情测哉。
梁之季。
道香僧朗。
并神异。
兹不具录。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植相。
姓郝氏。
梓橦涪人。
当任巴西郡吏。
太守郑贞。
令相赍献物下杨都。
见梁祖王公崇敬三宝。
便愿出家。
及还上蜀。
决誓家属。
并其妻子既同相志。
一时剪落。
自出家后。
梁大同中专习苦行。
一食常坐正心佛理。
以命自期。
时南武都。
今孝水县。
有法爱道人。
高衒道术。
相往观之。
爱于夕中。
自以咒力现一大神。
身著衣冠容相瑰伟。
来举绳床离地四五尺。
相便诵戒。
神即驰去。
斯须复来举床(仅动一角如前)复去。
俄尔又来在相前立。
相正意贞白初无微动。
寻尔复去。
于屋头现面。
舍栋破裂。
其声甚大。
相亦无惧。
神见不动便来礼拜求哀忏谢。
至旦语爱曰。
汝所重者。
此是邪术非正法也。
可舍之。
相后往益听讲。
以生在边鄙玄颇涉俗。
虽遭轻诮。
亡怀在道都不忤意。
又因行路寄宿道馆。
道士有素闻相名。
恐化徒属。
拒不延之。
其夜群虎绕院相吼。
道士等通夕不安。
及明追之。
从受菩萨戒焉。
又曾行弘农。
水侧见人垂钓。
相劝止之。
不从其言。
即唾水中。
忽有大蛇擎头四顾来趣。
钓者因即归命投相出家。
时梁道渐衰。
而涪土军动。
与彖法师分飞异域。
彖入静林山。
相入青城山。
聚徒集业。
梁王萧撝。
素相钦重。
供给獠民以为营理。
未暇经始便感重疾。
知命不救。
谓弟子曰。
常愿生净土。
而无胜业。
虽不生三途。
亦不生天堂。
还生涪土作沙门也。
汝等努力行道。
方与吾会。
加坐俨然奄便迁化。
时年四十有四。
其山四面獠民。
见其坐亡皆来叹异。
礼拜供养改俗行善。
弟子衔命露尸松下。
初相置足于绵州城西柏林寺。
院成就于堂头植梧桐一株。
极为繁茂。
忽以四月十五日。
无故叶落。
又维那此日打钟。
初不发声。
大小疑怪不测所以。
上坐僧超谓有大变。
执锡逃避。
须臾信报。
相已终卒。
树枯钟噎。
表其迁化之晨也。
此寺去青城四百馀里。
而潜运之感。
殆非人谋。
梁初又有道香僧朗。
并有神异。
其迹略同。
志公之类矣。
神僧传·卷第四
释植相。姓郝氏。梓潼涪人。尝任巴西郡吏。太守郑贞令相赍献物。下扬都见梁祖王公崇敬佛教。便愿出家。乃还蜀决誓。家属并其妻子。既同相志一时剪落。自出家后专习苦行一食常坐。正心佛理以命自期。时南武郡有法爱道人。高衒道术相往观之。爱于夕中自以咒力现一大神。身著衣冠容相瑰伟。来举绳床离地四五尺。便诵戒神即驰去。斯须复来举床。仅动一角如前复去。俄尔又来在相前立。相正意贞白初无微动。寻尔复去于屋头现。面舍栋破裂其声甚大。相亦无惧神见不动。便来礼拜求哀忏悔。至旦语爱曰。汝所重者此是邪术。非正法也。可舍之相因行路寄宿道馆。道士有素。闻相名。恐化徒属拒不延之。其夜群虎绕院相吼。道士等通夕不安。及明追之从受菩萨戒焉。又曾行弘农水侧。见人垂钓相劝止之。不从其言。即唾水中。忽有大蛇擎头四顾。来趣钓者。因即归命。投相出家。后因梁末军乱。入青城山聚徒集业。未暇经始。适便迁化。初相置足于绵州城西柏林寺。院宇成就。于堂头植梧桐一株。极为繁茂。夏月忽无故叶落。又维那旦打钟初不发声。大小疑怪不测所以。上座僧谓有大变执锡逃避。须臾信报。相已终。乃知树枯钟噎表其迁化之晨也。弟子㘅命露尸松下焉。
刘仲威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南阳涅阳人。
少有志气,颇涉文史。
梁元帝承圣中任中书侍郎。
后随萧庄入质于魏,卒于邺中。
袁泌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0—567 【介绍】: 南朝陈陈郡阳夏人,字文洋。
袁敬弟。
仕梁历诸王府佐。
侯景之乱,梁简文帝以为东宫领直。
后依鄱阳嗣王萧范,范卒,降景。
景平,附王僧辩。
贞阳侯即位,为侍中,使于北齐。
入陈,与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为帝。
琳败,众皆散,独泌送至于北齐。
还陈请罪,文帝义之,官终云旗将军、司徒左长史。
谥质。
全陈文·卷十三
泌,字文洋,陈郡阳夏人,梁司空昂子。
为员外散骑侍郎,历诸王府属。
太清中,为东宫领直。
台城陷,依鄱阳王范。
范卒,降侯景。
景平,王僧辩表为富春太守、兼丹阳尹。
贞阳侯即位,除侍中,奉使于齐,而贞阳侯废。
永嘉王建号,仍为侍中、兼丞相王琳长史,天嘉元年,(本传作二年误。
)兵败来降,授宁远始兴王府法曹参军,转咨议参军,除通直散骑常侍、兼侍中,领豫州大中正。
聘周还,授散骑常侍、御史中丞。
废帝即位,除云旗将军、司徒左长史,光大元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质。
王琳 朝代:南梁末至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6—573 【介绍】: 南朝梁末、北齐时会稽山阴人,字子珩。
出身兵家,少好武,因姊妹并入梁元帝后庭,得在左右,遂为将帅。
随王僧辩破侯景,拜湘州刺史。
果劲绝人,倾身下士,深得兵心,元帝疑忌之,出为广州刺史。
西魏攻江陵,元帝征琳赴援,除湘州刺史。
琳率师至长沙,江陵已陷,元帝被杀,遂割据一方,求援北齐,立梁永嘉王萧庄为帝,与陈霸先抗衡。
后为陈军所败,与萧庄奔齐。
齐以琳为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特进、侍中,进封巴陵郡王。
陈宣帝太建五年,陈将吴明彻攻北齐,琳战败,被擒杀。
全梁文·卷五十九
琳字孝璋,琅邪人。举南徐州秀才,尚义兴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终司徒左长史。(案后梁别有王琳,见卷六十八。)
全梁文·卷六十八
王琳(《酉阳杂俎》作韦琳),明帝时中书舍人。
何之元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3 【介绍】: 南朝陈庐江灊人。好学有才思,起家梁议曹从事史,除信义令,寻为梁武陵王萧纪参军。陈文帝天嘉元年,从梁大将王琳败奔北齐,为扬州别驾。陈宣帝太建五年,琳被杀,归陈,从始兴王陈叔陵为咨议参军。及叔陵诛,屏绝人事,著《梁典》。移居晋陵县。
全陈文·卷五
之元,庐江灊人,梁尚书令敬容疏族。
天监末,为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转主簿。
普通中,丹阳尹袁昂辟为五官掾,总户曹事,寻除信义令。
大同中,为武陵王益州刑狱参军。
侯景之乱,武陵王承制,授南梁州长史、北巴西太守,未行,以谏东下被囚。
及江陵陷,王琳召为记室参军,随府进司空咨议参军。
永嘉王建号,除中书侍郎。
使齐还,而永嘉败,齐主以为扬州别驾。
及陈克寿阳,湘州刺史始兴王叔陵召为中卫功曹参军,寻迁咨议,随府之扬州。
及叔陵诛,遂不仕。
陈亡,移居常州之晋陵县,隋开皇十三年卒,年九十馀,有《梁典》三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陈郡人,字元明。
南朝梁永嘉王萧庄时为侍中,奉使于北齐。
败,留于北齐,为琅邪王高俨大将军咨议。
以文学称于时,后主(高纬)时,待诏文林馆,迁太中大夫。
朱才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吴郡人,字待问。
萧庄在淮南,以才兼散骑常侍。
从袁奭入朝仕至国子博士、谏议大夫。
齐亡,客游信都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