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雄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阳斐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北平渔阳人,字叔鸾。魏孝庄帝时,于西兖州督护流人有功,封方城伯。东魏孝静帝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南朝梁。还迁廷尉少卿。修治石济河桥,又移渡口于白马,两岸造关城,累年乃就。北齐文宣帝天保时,为都水使者,监筑长城。官至殿中尚书、监瀛州事,拜仪同三司。谥敬简。
全北齐文·卷六
斐字叔鸾,北平渔阳人,一云无终人,魏前军将军固从兄子,孝庄时以功赐爵方城伯,历侍御史兼都官郎中、广平王、开府中郎,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使梁还,除廷尉少卿,转尚书右丞。
齐受禅,除镇南将军、尚书吏部郎中,免,除都水使者,监筑长城,行南谯州事,加通直散骑常侍寿阳道行台左丞,迁散骑常侍,除徐州刺史带东南道行台左丞,乾明初征拜廷尉卿,迁卫大将军兼都官尚书,行太子少傅,徙殿中尚书;监瀛州事,拜仪同三司,卒赠骠骑大将军,中书监,北豫州刺史,谥曰敬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1—581 【介绍】: 北齐北海剧人,字叔朗,小名沙弥。王猛六世孙。魏末,官府徵召,皆不就。后随高欢,为中外府功曹参军、常山王高演友,深得演器重。文宣帝高洋昏逸,演屡谏,高洋疑为晞所教,髡鞭钳配甲坊,后又得为常山王友。高洋死,废帝高殷立。杨愔等执朝政。高演在鲜卑贵族支持下杀杨愔等,夺帝位,晞实为谋主。孝昭帝高演立,除散骑常侍,兼吏部郎中。后拜太子太傅。后主高纬武平初迁大鸿胪。齐亡,周武帝以为太子谏议大夫。
全后周文·卷五
晞字督朗,小名沙弥,北海剧人,秦丞相王猛六世孙。
魏永安初,除员外散骑侍郎,征署广平王开府功曹史,不就。
神武以为中外府功曹参军、常山王演友。
齐受禅,行太原郡事;废帝时以司马领吏部郎中;孝昭即位,除散骑常侍;武成即位,历东徐州刺史、秘书监;武平初,迁大鸿胪,加仪同三司。
齐亡入周,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
隋开皇元年卒,年七十一,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庞晃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2—603 【介绍】: 隋榆林人,字元显。
以良家子仕北周,累迁上仪同,事卫王。
杨坚为随州刺史,晃识坚非常人,乃深自结纳。
及坚受禅,拜晃为右卫将军。
性刚悍,与广平王杨雄及高颎有隙,宿卫十余年官不得进。
后迁原州总管。
卒谥敬。
李士谦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3—588 【介绍】: 隋赵郡平棘人,字子约。早岁丧父,事母尽孝。年十二,魏广平王元赞辟开府参军。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善天文术数,好谈玄理。北齐时屡徵召,不就。入隋,毕志不仕。家富裕,性宽厚,尝出粟数千石贷乡人以济困。值岁饥,召贷者来当众燔券以偿。至来春又给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及卒,一郡士女闻而流涕会葬者万余人,相与树碑于墓。
全隋文·卷九
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魏徵士谧子。
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齐吏部尚书辛术召署员外郎,赵王睿举德行,皆不就。
开皇八年卒。
杨达 朝代:北周至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1—612 【介绍】: 隋宗室,字士达。
文帝族子,杨雄弟。
少聪敏,有学行,为人宽厚大度。
仕北周。
入隋,曾为鄯、郑、赵三州刺史,有能名。
文帝品评天下牧宰政绩,达为第一,擢拜工部尚书,加上开府。
炀帝即位,领营东都副监。
为纳言。
辽东之役,卒于军。
谥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2—815 【介绍】: 唐京兆泾阳人,字君肃。
宦官。
德宗建中间入宫。
从幸奉天,授奚官局令,赐号元从。
迁掖庭局令。
兴元中,为内寺伯。
寻奉诏巡谕邕管。
贞元十一年,拜河东监军,平兵乱。
在镇十余年,军府晏如。
宪宗元和初,迁内常侍。
上表请讨刘辟、杨惠琳,诏褒之,擢知内侍省事。
四年,出为河中监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9 【介绍】: 隋唐时弘农华阴人,本名纶。
杨雄子。
隋文帝仁寿中,为甘州刺史。
炀帝大业初,转吏部侍郎,率兵从击杨玄感,破之。
入唐,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
寻为凉州总管。
恭仁素习边事,深悉羌胡情伪,推心驭下,人吏悦服,自葱岭以东,并入朝贡。
未几,遥授纳言。
太宗贞观初,迁洛州都督。
恭仁性虚澹,谦恭下士,未尝忤物,又连姻帝室,益见崇重。
卒谥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7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字景猷。杨恭仁弟。善草隶,工诗。隋末自洛阳归唐,尚桂阳公主,超拜吏部侍郎。太宗贞观十年,代魏徵为侍中。性周慎谨密,未尝漏泄内事。十三年,转中书令。后罢知机密,转吏部尚书。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贵势及其亲党,以避嫌疑,时论讥之。从征高丽,摄中书令。及还,有毁之者,贬为工部尚书,寻转太常卿。卒谥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7 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末自洛阳归高祖,授上仪同。尚桂阳公主,擢吏部侍郎,累转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中迁侍中,转中书令。罢为吏部尚书。后从高宗征高丽,摄中书令。军还遭毁,贬为工部尚书,转太常卿。二十一年(647)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曰懿。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师道为太宗朝宫廷诗人,才思敏捷,又善草隶书。其诗多为应制、咏物之作。《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杨师道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杨师道(?
—647),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隋观德王杨雄子。
入唐,尚高祖女桂阳公主,除吏部侍郎,改大常卿,封安德郡公。
贞观十年,拜侍中,参预朝政,迁中书令。
罢为吏部尚书,从太宗征辽,摄中书令。
还,稍贬工部尚书,复为太常卿,卒。
有《杨师道集》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六
师道字景猷。宏农华阴人。隋末自洛阳归高祖。授上仪同。为备身左右。尚桂阳公主。累转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朝迁侍中。转中书令。二十一年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曰懿。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师道退朝后,必引当时英俊,宴集园池,而文会之盛,当时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隶,酣赏之际,援笔直书,有如宿构。太宗每见师道所制,必吟讽嗟赏之。
新唐书本传
师道字景猷,恭仁弟。清警有才思。……善草隶,工诗,每与有名士燕集,歌咏自适。帝见其诗,为擿讽嗟赏。后赐宴,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师道再拜,少选辄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6—822 【介绍】: 唐华州华阴人。
严挺之从孙。
代宗大历八年进士,累佐使府。
德宗贞元中,由侍御史充宣歙团练副使。
后掌宣歙留后,倾府藏以进献。
寻授检校工部尚书,兼太原尹,充河东节度使。
宪宗元和初,以平杨惠琳功,拜司空,封扶风郡公。
元和四年,入拜尚书右仆射。
绶为吏有方略,然锐于势利,不存名节,人士薄之。
以事为御史劾,出镇荆南,进封郑国公。
吴元济叛,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寻加淮西招抚使,经年无尺寸功。
乃拜太子少保代归。
久之,进位太傅,卒。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
绶。长庆元年官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太子少保。
李演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21 【介绍】: 唐人。
德宗建中时,为李晟部将。
朱泚反,演屡蹀血鏖战,为奉天定难功臣。
顺宗永贞中,官左骁卫将军,出为夏州刺史、夏绥节度使。
前节度使韩全义甥杨惠琳据城叛。
诏发河东、天德兵讨之。
惠琳平,演尽杀其属将,故代还。
为左卫上将军。
全唐文·卷五百十三
演。贞元时人。(谨按李演见唐书者凡四一为江安元王祥九世孙一为让皇帝十世孙一为宪宗孙封临川郡王一从李晟收京攻朱泚于光泰门率骑士先登者东林寺碑作于贞元十一年惟江王孙及从李晟立功者时代相合)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