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文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4—1829 【介绍】: 清江苏松江人,字七芗,号伯蕴,又号香白,别号玉壶外史。先世本西域人。工诗词,擅画仕女及花草兰竹。世以新罗山人比之。所绘《红楼梦图咏》有刻本。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二
改琦,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江苏华亭人。有《吴越纪游诗》。
词学图录
改琦(1774-1829) 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玉壶外史。华亭(今松江)人,先世西域人。通敏多能,最精绘事,擅人物,又喜作花草小品,间写山水。所为词闲澹疏秀,词中有画。有《玉壶山房集》、《玉壶山房词选》。
玉壶山房词·引
古之称三绝者有郑虔,虔之书画,今已不可得,唯诗仅存。
夫画之工者,必通于书,而书画出自能诗之人,亦自异于凡手。
阅时既久,则书与画不免零落,诗或单篇只句,不至尽泯,是故三绝之兼擅最难,而其传之难与易,又微有间也,三绝固不易见。
乃窃闻今时之能兼擅如古郑虔者,吴越间推两壶焉,越为松壶叟,吴即玉壶先生也。
先生习于先司马,两世交情,踪迹最稔。
当嘉庆中叶,每长夏无事,辄邀先生至园中,池馆追凉,竹露荷风,宵盘昼憩。
故先生书画款识,署古倪园者极多。
时伟方学诗,过庭暇,闻先生绪论,尝以所业就质,为点易一二字,辄使人豁然心开,然后知先生之学之不仅画也。
近岁来,尝橐笔出游,往来江淮间,岁暮旋里,则具杯酒邀叙壶中,或出游草视二三老友,伟亦与寓目焉。
至是,绘益工,名益高,四方求书画者,长笺短幅,盈箧堆几,日夕从事于胶山绢海中。
先生初嗜诗,后专力于词,所作甚夥,郡中同人刻泖东近课,曾刻词一卷,先生意不自足,后以全稿属其友郭君麟选存若干首,又复自为删定,未及付梓,遽归道山。
伟以通家子,少承一字之师,大吃一惊旧伤情,无由追慰,求遗稿于苫次,寿诸枣梨,使读者知先生为今时之郑虔也。
至其词之工,则有当世能文之士序而传之,伟何人哉,岂敢复赘。
聊缀数语,识校刊之缘起云。
道光戊子七月既望,后学沈文伟谨书。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曹元弼(1867-1953) 字谷孙,又字师郑,一字懿斋,号叔彦,晚号复礼老人,又号新罗仙吏,室名复礼堂。
清初其祖先自安徽歙县迁至江苏吴县。
1881年以童试第四名进入学宫受教,元和(苏州)训导唐毓和阅卷倾佩,以女妻之。
1885年入江阴南菁书院肄业,从黄以周问学。
时海内才俊云集南菁书院,先生尤与张锡恭、唐文治交往甚笃。
同年夺得拔贡生第一名。
1897年张之洞转任两湖总督,延聘主讲两湖书院,在书院先生与梁鼎芬共辑《经学文钞》,相与论学者,有马贞榆、陈宗颖、胡元仪、陈庆年、王仁俊、杨守敬、桑宣、蒯光典、姚晋圻等。
1908年,江苏巡抚陈启泰荐举并以其所著《礼经校释》呈御览,赏翰林院编修,同年江苏奏设存古学堂,延请为经学总教有《孝经学》七卷、《礼经学》七卷、《礼经校释》二十二卷、《周易郑氏注笺释》十六卷、《古文尚书郑氏注笺释》四十卷、《复礼堂文集》十卷、《复礼堂述学诗》十五卷。
1911年辞去存古学堂总教,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江苏存古学堂停办,长叹曰:"天乎!
与子偕隐,矢死靡他。
"自此闭户绝世殚心著述,所往来者仅叶昌炽、邹福保、张锡恭、朱祖谋、王季烈、刘锦藻、刘承干数子耳。
其后袁世凯设礼制馆,以书币来聘,不从。
平生专精三礼,奄贯五经,门下高足亦有成就,如经学家沈文倬、献学家王欣夫、诗词名家钱仲联、古文字学家唐兰、书法家王蘧常、史学家吴其昌、经学家毕寿颐等。
有《孝经学》七卷、《礼经学》七卷、《礼经校释》二十二卷、《周易郑氏注笺释》十六卷、《古文尚书郑氏注笺释》四十卷、《复礼堂集》十卷、《复礼堂述学诗》十五卷。
维基
曹元弼(1867年—1953年),字谷孙、师郑、懿斋,号叔彦、新罗仙吏、复礼老人,斋名复礼堂。江苏吴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后经张之洞邀请,主讲两湖书院,后任湖北存古学堂总教等。长兄曹元恒,次兄曹福元。堂兄曹元忠 (资政院)。谱兄唐文治。元配唐氏,六合训导唐毓和之女,继配吴县王氏、上虞柴亚兰。1948年7月4日,八十二岁曹翁与六十二岁柴小姐在阊门西街三十四号的婚礼引起轰动。1953年10月22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