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戢汝止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三
字士英。
以明经训导舒城、金溪二学,迁辽府纪善右长史,致仕。
性笃孝友,善色养。
尝构小亭以娱父,植槐为荫,其树槁而复生,人俱颂之。
兄华得危疾,为涕泪求医,果得异人授方,一剂即愈。
其为人澹泊少欲,得年八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7—1519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字景鸣。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正德初迁南京太常寺卿。时刘瑾专权,李东阳依违其间,玘虽为东阳所举,仍贻书责之,且请削门生之籍。累擢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严谨,为僚属所敬服。七年冬,考绩赴都,引疾致仕归。博学好古文,追求奇奥,学者称圭峰先生。卒谥文肃。有《类说》、《圭峰文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玘字景鸣,商城人。成化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读、南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擢南吏部侍郎,引疾归。嘉靖初,谥文肃。有《圭峰集》三十卷。 (《艺苑卮言》:黄五岳省曾言南城罗公玘好为奇古,而率多怪险饾饤之辞。居金陵时,每有撰造,必栖踞于乔树之巅,霞思天想,成闭坐一室,客有于隙间窥者,见其容色枯槁,有死人气,皆缓履以出。都少卿穆艺伊考墓铭,铭成,语少卿曰:「吾为此铭,瞑去四五度矣!」今其所传《圭峰稿》者,大抵皆树巅死去之所得也。 《国史唯疑》:罗圭峰由输粟入监,年四十馀。祭酒丘文庄公议南士不听北留,罗固请至再三,受扑不挫,面数之曰:「若能识几字?崛强乃尔!」大声应曰:「唯中秘书未读耳!」丘异之,识其名堂柱。再试义奇甚,六馆士莫有及者。惊叹为延誉于朝,遂以其年发解联第,蔚为名儒。 田按:景鸣乡举出西涯之门。西涯依违刘瑾,景鸣寄书责之云:「屡更变故,虽尝贡书,然不敢频频者,恐彼此无益也。今则天下皆知忠赤竭矣,大事亦无所措手矣!《》曰:『不俟终日』,此言非欤?彼朝夕献谄以为当依依者,皆为其身谋也。不知乃公身集百诟,百岁之后,史册书之,万世传之,不知此辈亦能救之乎?白首老生,受恩居多,致有今日,然病亦垂死而不言,谁复言之?伏望痛割旧志,勇而从之,不然请先削门生之籍,然后公言于众,大加诛伐,以彰叛恩者之罪,生亦甘焉。」此书可以报举主矣。景鸣文章绰有矩范,诗非所长,作文至瞑去四五度,刘彦和文章伤命之戒,谅哉!)
维基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是明朝中叶政治人物和学者,成化丁未进士。
他曾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
见陈学霖《宋明史论丛》(201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85页「明朝「国号」的缘起及「火德」问题」。
学者称他为圭峰先生。
罗玘出生于仕宦家族,在家中四兄弟之中(罗网、罗坦、罗经、罗纯)排行第二。
罗玘自幼敏而好学,博览群书。
年少时,他入国子监。
祭酒丘浚试其文章,结果令人甚为叹服。
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罗玘中式顺天乡试解元。
次年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进侍读见黄佐《翰林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九〈经筵恩赉〉)第966页:「正德元年〔1506〕,开经筵,赐宴及白金䌽币有差。
知经筵事者,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太常少卿兼侍读费宏,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毛澄,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讲毛纪、傅圭,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讲蒋冕,侍读罗玘,修撰石宝也。」。。
他从此更加钻研古文,经常手不释卷,诵读不辍。
另外,罗玘为人严谨,勤政务实,勇于直言正谏,所以为世人敬畏。
弘治九年(1496年),武冈知州刘逊被岷王膺鉟诬陷下狱。
给事中庞泮、御史刘绅等前来进谏,同囚于狱中。
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15:「夏四月戊子以岷王膺鉟奏逮武冈州知州刘逊、给事中御史庞泮、刘绅等諌下锦衣卫狱」。
于是,罗玘进言应以宽容态度去处理国家事务。
弘治十一年(1498年),宦官李广得罪太皇太后而自杀身亡。
他遗下一书记述群臣与其交往之事。
明孝宗阅后十分震怒,于是下令捉拿其党羽。
罗玘上疏言孝宗不能只靠一封李广的遗书去治大臣罪,否则延祸无辜。
他建议只要密加查访就可以迫使确实牵涉在内的人引疾而退或者以其他事宜斥责他们,以免人人自危,有失朝尊。
到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户部郎中李梦阳应诏上书,却遭寿宁侯张鹤龄诬陷下狱。
罗玘为其申诉得以保全。
及后罗玘升为侍读。
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286:「罗玘传臣请降敕密谕使引疾退或斥以他事庶,不为朝廷羞而仕路亦清。
李梦阳下狱,玘言寿宁侯托肺腑当有以保全之。
梦阳不保为侯累,帝深纳焉,秩满进侍读。」。
在正德元年(1506年),罗玘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
时正值宦官刘瑾乱政,大学士李东阳依附权势,逢迎刘瑾。
但朝政多有微言。
罗玘虽然为李东阳所推荐,反而能弃私交而不毁大义。
他修书予李氏,责备他助纣为虐,并与他断绝交往。
不久,他升为太常寺卿。
直至正德二年(1508年),他又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当时宦官刘瑾导明武宗享乐、矫旨行事,以致国库空虚。
而朝臣亦上疏劝谏,言辞激切。
但明武宗不纳谏,罗玘因此而常常忧虑国事。
四年后,即正德七年(1512年),他入京考绩,托病辞官归隐,从此潜心学问。
他于《红梅》一诗曾抒发了他当时托病辞官的心境:「西湖残雪候多时,却恨前年被雪欺。
且学杏花红似锦,暂邀啼鸟到南枝。
」另外,罗玘辞官后看到地方官吏对百姓不断加重苛捐杂税而深感不安。
在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图谋叛逆,他因素仰罗玘名声,便派人送来厚礼以结交罗玘。
但罗玘坚拒不受,避居金溪深山。
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发动叛乱。
罗玘虽然抱恙,仍然修书一封声讨宁王,并与朝廷守臣相约讨伐之事。
但是还未成事罗玘便病殁。
其遗体葬于金溪三十一都张公岭项山寺左侧。
以上资料根据罗玘《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整理而成。
罗玘在家乡创办了圭峰书院,著书立说。
其一生著有《圭峰文集》18卷,《续集》14卷,《类说》2卷及《圭峰奏议》等。
潘仲春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分水人,字正和。
嘉靖中,治父丧,悉依古礼。
以明经选抚州府学教授,署临川、金溪二县,有循良声。
崔奇观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崔奇观,广东广州府番禺县军籍。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广东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为金溪令,旧有通邑河船,例税积三年,当二百馀金,久为奸胥乾没,奇观廉实清出复得。
应没官田,益以俸薪置田二百亩,岁收租以供诸生卷资劝驾之需,著为令。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维周(16世纪—1624年),字世皇,号绣岭,湖广襄阳府襄阳县人。
王维周是万历十年举人王应期之子,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成进士,登第十天后得知父亲在云南去世,立刻前往奔丧,辞谢他人赠送的赙仪,说:「先灵有知,他一定不想我刚登第就弄污素履。
」服丧完毕后获授行人,四十七年(1619年)出使谕祭金溪王府,只接受书画的馈赠,回朝后必定上报民间疾苦、吏治得失。
天启三年(1623年)他和卢时泰、李恒茂、丁一鸣、薛国观、范绍序、李鲁生、杨炳考选给事中,次年(1624年)与薛国观同补户科给事中,不久去世,孙子王贻贞由贡生任职澧州学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近臣(17世纪—1635年),字亦棐,号霍童,湖广黄州府蕲州广济县人。
刘近臣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湖广乡试解元,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获授金溪知县。
金溪多富人,有贵公子兄弟兴讼,久久未能判决,他奉御史命审理此事,开陈人伦孝友大义,令兄弟不再诉讼。
学官陈时策在任内去世,棺木停榇无人处理,他抚养其遗孤,捐出俸禄让其骸骨归,六年(1633年)负责江西乡试同考,得士多名,以杨学愿最知名;五年后任满考最,但生病去世,金溪人都思念他。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廷垣(17世纪—1647年),字潜服,江西抚州府东乡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廷垣是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编修、直起居注纂章奏。
他奉使颁布诏令时,都会探查民间的疾苦、山河的阻塞,回朝后上告明熹宗,得到赞许。
之后他转为庶子,掌管春坊事务,当时熹宗打算素服郊祀,他上表指出不合礼制,获擢任为南京国子祭酒。
弘光帝继位,王廷垣迁任詹事、礼部右侍郎和礼部左侍郎。
隆武帝继位,再次担任詹事,兼任侍读学士。
他和揭重熙奉罗川王朱由𣐙、永宁王朱由𣚅起兵,恢复抚州、建昌,同时间副总兵傅潜龙、参将黄腾、都司文而武、守备刘振威、监纪推官邹武臣、安仁参将傅鼎乾、都司徐德、守备洪士邦,贵溪管清、余高、李大魁等人进入金溪,南丰诸生李藩、馀干知县杨时秀,万年都司赵祖、参谋舒奇谋等人就与瑞州黄柍的军队会合。
忠诚府失陷后,各人都战死;王廷垣则在永历元年(1647年)悲愤逝世。

人物简介

维基
连城璧(16世纪—1660年代),字如白,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五里圳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连城璧是天启四年(1624年)的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成特用出身,十六年(1643年)获授灵山知县,修缮城池、训练乡勇以抵抗广西贵县流寇韦儿、黄应秀,又兴建学舍教授士子,调任顺德知县,隆武年间擢官陕西道监察御史,二年(1646年)冬天隆武帝被俘,瞿式耜等人建议立桂王朱由榔监国,他从肇庆前往梧州入见,即受命巡按广东,协助巡抚王化澄处理军务,再返回肇庆。
漳州海盗萧嘉音以骁勇据海滨为寇,永历元年(1647年)三月连城璧亲自招抚,对方率众归附,他用忠义激励萧嘉音,并改其名为王兴,推荐他担任副总兵;他镇守恩平,清朝两广总督佟养甲写信招降给他被拒,于是利诱王兴胁逼其夺取巡按印信,王兴告知他,他杀牛备酒,召来王兴部下席地列坐,喝酒时他对众人说:「敌人用千金买我的印信,是吗?
」众人没有说话,只有王兴胡子磔然、张大眼睛,他就掀衣袒腹大声说:「刀来,剖开我的腹部拿去印信,以尸体取赏便可。
」王兴大哭,部下也大哭,誓死守卫印信,他将此事写信告知佟养甲,对方回信:「广东易得,此印难得。
按院不可威胁,王兴怎可单独利诱!
」次年(1648年)七月,王化澄荐升他为太仆寺少卿,永历帝临幸梧州,他和王兴入谒,改任太常寺卿、大理寺卿,七月起用为两广总督,三年(1649年)十一月以副都御史督兵进攻江西、湖广,四年(1650年)八月召用刑部右侍郎但未行。
永历七年(1653年),职方主事程邦俊持敕给连城璧,连城璧再次纠合散亡,命王兴、陈奇策、罗全斌军船攻三水会合李定国,当时武库员外郎张犹龙、主事饶章、惠朝副使杨肇科、监军副使陈期新,南安推官容文烨、中书舍人胡世仪、饶藻都在军中,总兵张云龙之子都督同知、副总兵张世焕也从行,与徐孚远、林察、周瑞、苏茂往来。
总兵徐文华来到述说福建海旁诸绅起义,因而命对方联络,而朝廷亦升他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与郭之奇、李明忠、何吾驺、黄士俊及总兵练复、梁标相呼应,连战皆捷,收复阳春、阳江、新兴、恩平。
十年(1656年)清兵被王兴击退,有人劝他回到行在,他回答:「与王兴共事而不坚持到底,是辜负了他。
」不愿离去,到十三年(1659年)八月王兴战败自焚而死,他正在外招兵,得知死讯后大哭不停,走入朗爱山中,平南王尚可喜、总督李率泰再三招降,他都答书以死自誓,尚可喜可怜他,于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把他安置在阳春,和县内谢凝之、江岩叟相唱和,康熙元年(1662年)回到金溪时已经年逾七十岁,此后杜门家居,很快去世。
儿子连以谦曾任兵部职方郎中,连以詷为恩贡;弟弟连城瑜曾任户部主事,三人皆跟随连城璧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