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智仙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僧昙崇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5—594 【介绍】: 隋僧。咸阳人。俗姓孟。七岁入道,博诵法言。受戒后志愈清厉,学行为同辈所推,号无上士,北周武帝以为周国三藏,任陟□(山左)寺主。入隋,住清禅寺。帝后钦敬,布施甚多。临终,以衣资施于三宝,无疾而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出咸阳孟氏。
七岁入道。
循听讲肆。
久之依止禅师开公。
而摄念焉。
逮于受具。
其志逾清厉。
学僧祇。
十有馀遍。
而讲解之。
致徒三百。
京辅以为宗。
后以言说无益。
更脩前行。
形若槁木。
心如死灰。
于是色想除。
而光明发。
六行偏精。
五门并达矣。
开公以上首称之。
众中同学归敬。
开亡。
遂以其徒二百馀人。
委之训导。
声驰陇塞。
化满关河。
趋承下风。
千里相属。
周武帝尤加钦注。
诏曰。
崇禅师精悟独绝。
所领学徒。
淑于德义。
未闻有犯。
可为国之三藏。
并陟岵寺主。
崇以职事滞淹。
假以他缘。
奏乞于免。
诏从之。
及废教。
徇俗不自异。
诏授金紫光禄。
终无所屈。
大象初。
隋文帝以潜德秉周政。
大法且复。
诏先度百二十僧。
崇预其数。
住兴善寺。
仍诏充寺主。
固辞。
乃募缘创寺。
以酬宿愿。
盖以法运之否。
昔尝许之云。
帝登极。
卒营九寺。
以足十数焉。
常是时。
我唐高祖。
方以留守居太原。
亦割宅为清禅寺。
以致众。
炀帝居晋邸。
斥民七十户水硙碾等。
为寺基业。
开皇初。
赐帛一万四千匹。
布五千端。
绵千屯。
绫二百匹。
锦二十匹。
上色米千石。
皇后钱五千贯。
毡五十领。
剃刀五十具。
其建浮图也。
仍以神尼智仙所授舍利六粒。
用助弘业。
会教门载启。
深契帝心。
诏匠杜崇如法营治。
赐钱三千馀贯。
为砖瓦费。
又悉敛内宫。
及躬所御故服。
得一千三百袭。
使鬻之。
以资匮竭。
晋邸在杨越。
自其镇造露盘十一级。
始开皇十一年。
至十四年乃毕工致。
而冠之浮图之颠。
见者称叹。
其馀佛堂僧院。
皆王力焉。
诏崇出入禁籞。
无拥通宫籍。
以为常。
因为帝后。
述净土业。
帝每自称师儿。
后自称师女。
其恩礼之重如此。
开皇十四年十月三十日。
无疾卒于所居之房。
寿八十。
上哀恸。
诏所司营给丧事。
塔全身于终南山。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 习禅篇之二
释昙崇。姓孟氏。咸阳人。生知正见幼解信奉。七岁入道。博诵法言。勤注无绝。后循听讲肆雄辩无前。乃以慧灯欲全本资摄念。圣果将克必固定想。因从开禅师而从依止。逮乎受戒志逾清厉。遂学僧祇十有馀遍。依而讲解。听徒三百。京辅律要此而为宗。后弊于言说更崇前观。额上鼻端是所存想。山间树下为其居处。既而光明内发。色相外除。形木若枯心灰犹死。偏精六行冠达五门。开公处众称为第一。遂得同学齐敬。又号为无上士也。及师亡遗嘱令摄后徒。于时五众二百馀人依崇习静。声驰陇塞化满关河。寻路追风千里相属。填门盈室坐诲门人。或初修不净。或终学人空。念彼慈悲弘斯正则。周武皇帝特所钦承。乃下敕云。崇禅师德行无玷精悟独绝。所预学徒未闻有犯。当是尊以德义。故则众绝形清。可为周国三藏年任陟岵寺主。即从而教导。僧尼有序响名称焉。每为僧职滞踪。未许游涉乃假以他缘遂蒙放免。末遗法沦荡便从流俗。外顺王威内持道素。又授金紫光禄等衔。并不依就。虽沈厄运无癈利人。大象之初皇隋肇命。法炬还炤。即预百二十僧。敕住兴善。寻复别敕令宰寺任。重勤辞逊又不受之。而道冠僧群。王公戒范。昔以佛法颓毁。私愿早隆。谨造一寺用光末法。因以奏上。帝乃立九寺以副崇愿。皆国家供给终于文世。高唐公素禀行门偏所归信。遂割宅为寺引众居之。敕以虚静所归禅徒有誉。赐额可为清禅。今之清明门内寺是也。隋氏晋王钦敬禅林。降威为寺檀越。前后送户七十有馀。水硙及碾。上下六具永充基业。传利于今。天子昔所承名。今亲正业。开皇之初敕送绢一万四千疋布五千端绵一千屯绫二百疋锦二十张五色上米前后千石。皇后又下令送钱五十贯毡五十领剃刀五十具。崇福感于今愿。流于后望。建浮图一区。用酬国俸。帝闻大悦。内送舍利六粒。以同弘业。于时释教初开。图象全阙。崇兴此塔深会帝心。敕为追匠杜崇。令其缮绩。料钱三千馀贯计。塼八十万。帝以功业引费。恐有匮竭。又送身所著衣及皇后所服者总一千三百对。以助随喜。开皇十一年。晋王镇总杨越。为造露盘并诸庄饰。十四年内方始成就。举高一十一级。竦耀太虚。京邑称最。尔后䞋遗相接。众具繁委。王又造佛堂僧院。并送五行调度。种植树林等事。并委僧众。监检助成。崇既令重当朝。往还无壅。宫閤之禁门籍未安。须有所论执锡便进。时处大内为述净业。文帝礼接自称师儿。献后延德又称师女。及在于本寺则敕令载驰。问以起居。无晨不至。自所获外利尽施伽蓝。缘身资蓄衣钵而已。开皇十四年十月三十日。迁化寺房。春秋八十矣。皇情哀惨下敕葬焉。所须丧事有司供给。皂白弟子五千馀人。送于终南至相寺之右。为建白塔。勒铭存今。初崇未终七日。寺内幡竿无故自折。门外汲井忽尔便枯。众怪其由也。及至晦夜。崇遗告曰。吾有去处今须付嘱。即以衣资施于三宝。及至后夜觉有异相。就而观之方知气绝。无疾而逝。形色如生。因以奏闻。莫不怀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8—605 【介绍】: 隋僧。定州钜鹿人,俗姓赵。少聪颖过人。出家于赵郡应觉寺。博学多闻,人称裕善萨。入隋,文帝赐资助营山寺,号灵泉。后迁住演空寺。有《十地疏》、《地持疏》、《般若疏》、《华严疏》、《涅槃疏》、《四分律疏》、《圣迹记》、《佛法东行记》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姓赵。
定州钜鹿曲阳人。
幼知敬僧礼像。
惧闻屠杀声。
六岁即茹素。
父母强破之。
不可。
七岁求出家。
二亲以资质之妙。
宜世其业。
固莫之许。
裕叹曰。
吾一生坏矣。
遂益习复以究家学。
年十五念欲遁去。
而适丁父忧。
苦块之礼。
罔敢弗至。
既释服竟。
往赵郡应觉寺。
从明宝二禅师落发。
其母初未尝闻也。
年二十有二禀具。
即诵四分僧祇。
八日书诵俱了。
刺史侯景。
尤加器重。
后南游漳淦。
专学四分于隐公所五夏。
能臻其奥。
初道凭尝以地论之指授慧光。
而裕依凭法席兹久。
剖奇发新。
莫不推揖。
齐宣帝方宠进法上。
诏为大统。
以驾御英彦。
而望风趋势者。
比足立。
惟裕操守无所变。
上因加敬。
然于华严涅槃地论律部。
但寻旧解。
若大集般若观经遗教等疏。
则独出渊思。
而壹扫宿说。
安游荣等三师杂心。
嵩林二师成实。
皆口传心受。
曾无遗误。
其博赡可知矣。
居邺都者十二白。
内外号之。
为裕菩萨云。
会宣帝疾。
诏开华严。
昭玄诸统。
推裕为法主。
有一雄鸡。
常随众集。
逮散席。
乃飞鸣西南树上。
一夕殪。
帝遂有瘳。
内出袈裟三百领。
施裕而俾散之。
又诏住官寺。
固辞。
知命之际。
方事禅寂。
未盈炎溽。
而起赴檀越范阳卢氏之请。
负笈者万指。
未几还邺。
所务如旧。
一日安东王楼睿。
于僧前遍加礼拜。
次至裕。
见其有异。
忽股慄流汗。
即从受戒。
且为营治宝山寺。
齐亡。
周废二教。
裕服斩缞绖带。
率其徒二十辈。
遁山谷间。
夜释竺墙。
昼攻鲁诰。
益力其所缀述。
皆部粹类聚。
期以贻后。
属岁荐饥。
遂出卜书一卷。
使坐市肆取米。
占者丛闹。
得米颇多。
裕亟焚其书。
隋兴。
教亦昌盛。
裕首被徵命。
开皇三年。
相州刺史樊叔略。
创千法师会。
而裕当元席。
诏复僧职。
而叔略因举为都统。
裕固引去。
游燕赵。
两河稔其化十年。
止洛之灵通寺。
夜得牒于庭。
若言报缘之终。
在咸阳者。
明年玺书下相之大慈寺。
致裕入京。
裕曰。
咸阳之厄验矣。
竟徒步至京。
诏住大兴善寺。
仍诏有司。
议立国统。
裕表辞再三。
乃诏左仆射高颖。
右仆射苏威。
纳言虞庆则。
总管贺若弼等。
诣寺宣旨。
代帝受戒忏罪。
施绫锦帛三百匹。
助宝山构建。
帝躬署寺额曰灵泉。
而又徙步以归。
谓人曰。
往来之劳非厄乎。
俄徙演空寺。
诏问起居。
仁寿中。
帝分布所藏神尼舍利于诸州起塔。
所在灵应尤多。
世皆以为祥瑞。
而裕独以每所见。
无非白华白树白云。
岂吉相哉。
吾第恐国有丧祸也。
初人弗之信。
既而献后文帝崩。
相州刺史囧阳公薛胄。
堂础变玉。
设斋庆贺。
裕曰。
流离也。
宜戒慎之。
胄心以为不然。
后竟坐杨谅谋逆事。
徙边。
仁寿之季。
寒陵山筑九级浮图。
昉四级。
督之急。
曰事或有障。
日夕并力。
将八级而晋阳难作。
其先见之明如此。
时忽讹言裕化。
而究其所从起不可得。
裕曰。
吾其亡矣。
即诲厉门人。
至七日早。
作赋哀速终悲永殡二诗。
夜语侍者曰。
吾兹背殊痛。
三更觉香气充室。
口犹称佛名号。
明相现时。
奄尔示寂于演空寺。
大业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
寿八十八。
树塔窆于宝山灵泉寺侧。
裕性直威重爽垲。
服章觕弊。
虽贵达厮下。
礼貌无所间。
往来曾莫望其将迎。
身佩白光奕然。
照映幽晦。
姿禀孝爱。
母疾将归养。
中道闻讣而返曰。
吾兹以严母冥福可也。
志存远大。
不局偏授。
故单讲双时。
雅为恒度。
其赴他请。
非颙仰之至。
不屑就。
然未尝苟简以邀檀施。
有一寺请讲。
暇隙见韭园。
迫近法席。
问知其故。
裕恶之即辞去。
主谢过。
愿悉犁其韭四十亩。
以种谷乃已。
素无积蓄。
好施予。
宝山造石龛。
名金刚胜力住持那罗延窟。
镌法灭之相于岩石。
凡坐必正面西向。
所服御一准律。
以范来学。
或讥其邀名。
裕笑曰。
使诚邀名而为善。
不犹愈于邀利而为不善者乎。
有沙门亡其名。
燕人也。
丐一言之益以别。
裕付以高僧传曰。
经诰禅律。
恐杂圣心。
未若景行于此之为得也。
其人欣戴而去。
裕说戒羯磨。
无传欲法。
尝入净影寺。
正值布萨。
裕坐堂上见远公传欲。
抗声曰。
慧远以为有法事因缘故尔说欲。
然而众僧听戒。
岂是魔事耶。
或以告远。
远诣堂。
裕曰。
仁者当以身摄物。
说欲之制。
岂法主可为哉。
远顶礼受其语。
其述著。
有十地疏四卷。
地持维摩般若各二卷。
华严疏及指归合九卷。
涅槃疏六卷。
大集疏八卷。
四分律疏五卷。
大乘义章四卷。
胜鬘央掘寿观仁王毗尼母往生论弥勒上下生遗教等诸经。
各为疏记。
成实毗昙智论各钞五卷。
圣迹记二卷。
佛法东行记。
众经宗要。
译经体式。
受菩萨戒法。
并戒本首尾。
注华严等经论序。
大小乘同异论。
舍利目连传。
御众法等外。
制安民论。
陶神论。
各十卷。
㲉卵成杀论。
字本七卷。
庄纪老纲式经。
兆纬相录。
医决符禁法文。
断水虫序。
齐世三宝记。
灭法记。
光师弟子十德记。
僧制寺诰。
十怨十志颂。
齐亡消日颂。
触事伸情颂。
寺破报应记。
孝经义记。
三行四去颂。
诗评杂集等五十卷。
行于世。
续高僧传·卷第九 义解篇五
释灵裕。俗姓赵。定州钜鹿曲阳人也。年居童幼异行感人。每见仪像沙门必形心随敬。闻屠杀声相亦切怆胸怀。致使乡党传芳亲缘为之止杀。年登六岁便知受戒。父母强之誓心无毁。寻授章本及以千文。不盈晦朔。书诵俱了。至于孝经论语。才读文词兼明注解。由是二亲偏爱望嗣门风。年七岁启父出家。父以慧解夙成。意宗继世决誓不许。唯令俗学专寻世务碍之道法。裕叹曰。不得七岁出家。一生坏矣。遂通览群籍资于父兄。并包括异同深契幽赜。唯老庄及易。未预承传。年十五潜欲逃世。会丁父艰。便从世疾苫块萦转。杖而能起服毕厌俗。心猛不敢辞母。默往赵郡应觉寺。投明宝二禅师而出家焉。其人亦东川之摽领也。既初染大法敕令诵经。裕执卷而誓曰。我今将学必先要心。三藏微言定当穷旨。终无处中下之流。暨于儒释两教。遍须通晓也。年始弱冠。闻慧光律师英猷邺下。即往归禀。会已殁世才经七日。独嗟无遇。戒约何依。乃回投凭师听于地论。荏苒法席终于三年。二十有二方进具戒。还从明宝二德求为本师。乃皆辞曰。吾为汝缘吾非汝师。可往胜上所也。遂赴定州而受大戒。即诵四分僧祇二戒。自写其文。八日之中书诵俱了。有定州刺史侯景。访裕道行奏请度之。隶入公名甚相器重。后南游漳滏。于隐公所偏学四分。随闻寻记五卷行之。又以地论初兴。惠光开悟之元匠。流衍弘导。道凭即光师之所亲承。凭光并有别传。裕依凭法席。晨夜幽通发奇剖新者。皆共推揖。有齐宣帝盛弘释典。大统法上势覆群英。学者望风。向附用津侥倖。唯裕仗节专贞。卓然不偶伦类。但虑未闻所闻。用为翘结耳。后上统深委高亮钦而敬之。自此专业华严涅槃地论律部。皆博寻旧解穿凿新异。唯大集般若观经遗教等疏。拔思胸襟非师讲授。又从安游荣等三师听杂心义。嵩林二师学成实论。功将一纪解贯二乘。纲领有存皆备科举。而精爽弘赡理相兼通。曾与诸僧共谈儒教。旁有讲席。参涉间闻两听同散。竟以相闻覆述句义并无一遗。由此邺下擅名遐迩驰誉。且而刚梗严毅守节自专。至于都讲覆述励怀非任。世供道望销声避隐。有事不获已者。让而受之。夏居十二。邺京创讲名节既著。言令若新。预听归依遂号为裕菩萨也。皆从受戒三聚。大法自此广焉。因以导物为恒务矣。意存纲领不在章句。致有前后重解言义不同。亡筌者会其宗归。循文者失其宏趣。会齐后染患愿讲华严。昭玄诸统举裕以当法主。四方一会雅为称先。时有雄鸡一头常随众听。逮于讲散乃大鸣高飞。西南树上经夜而终。俄尔疾遂有瘳。斯亦通感之明应也。内宫由是施袈裟三百领。裕受而散之。文宣之世立寺非一。敕召德望并处其中。国俸所资隆重相架。裕时郁为称首。令住官寺。乃固让曰。国意深重德非其人。幸以此利授堪受者。其高谢荣时为类若此。有善生法供则受而无惮。其摄引陶化又若此也。故其所行藏。不为世情之所同测矣。年四十有七。将邻知命。便即澄一心想禅虑岩阿。未盈炎溽。范阳卢氏闻风远请。裕乘时弘济不滞行理。便往赴焉。至止讲供。常溢千人。听徒嘉庆前后重叠。后还邺下。与诸法师连座谈说。齐安东王娄睿。致敬诸僧次至裕前。不觉怖而流汗。退问知其异度。即奉为戒师。宝山一寺裕之经始。睿为施主倾撒金贝。其潜德感人又此类也。周氏灭齐。二教沦没。乃潜形世壤。衣以斩缞三升之布。头绖麻带如丧考妣。誓得佛法更始方袭旧仪。引同侣二十馀人居于聚落。夜谈正理书读俗书。学既探幽随览缀述。各有部类。名如后列。时属俭岁粮粒无路。造卜书一卷。令占之取价。日米二升以为恒调。既而言若知来。疑者丛闹。得米遂多。裕曰。先民有言。舐蜜刃伤。验于今矣。索取卜书对众焚之。日别自往。须臾获价。卷席而归。所得食调及时将返。用供同厄遂达有年。大隋运兴。载昌释教。裕德光先彦即预搜扬。开皇三年相州刺史樊叔略。创弘讲会延请诸僧。并立节前标遗法明寄。一期影向千计盈门。裕当元帝允副玄望。有敕令立僧官。略乃举为都统。因语略曰。统都之德。裕德非其德。统都之用。裕用非其用。既其德用非器。事理难从。佥谓。舍于此人则荐失纲要。后更伸请。乃潜游燕赵。五年行化道振两河。开皇十年在洺州灵通寺。夜于庭中得书一牒。言述命报厄在咸阳。初莫测其然也。至于明年。文帝崇仰释门远讯髦彦。皆云。裕德覆时望矣。因下诏曰。敬问相州大慈寺灵裕法师。朕遵崇三宝归向情深。恒愿阐扬大乘护持正法。法师梵行精淳理义渊远。弘通玄教开导聋瞽。道俗钦仰思作福田。京师天下具瞻四方辐凑。故远召法师共营功业。宜知朕意早入京也。裕得书惟曰。咸阳之厄验于斯矣。然命有随遭。可辞以疾。又曰业缘至矣。圣亦难违。乃步入长安不乘官乘。时年七十有四。敕遣劳待令住兴善。仍诏所司咸集僧望评立国统。众议咸属莫有异词。裕笑曰。当相通委何用云云。遂表辞请还。置言详覈。帝览表究情。依即听返。仆射高颖等。意存统重。又表请留。帝即下敕。令且住此。裕曰。一国之主义无二言。今复重留情所未可。告门人曰。王臣亲附久有誓言。近则侮人轻法。退则不无遥敬。故吾斟酌向背耳。寻复三敕固邀。裕较执如上。帝语苏威曰。朕知裕师纲正。是自在人。诚不可屈节。乃敕左仆射高颖右仆射苏威纳言虞庆则总管贺若弼等诸公诣寺宣旨。代帝受戒忏罪。并送绫锦衣服绢三百段。助营山寺。御自注额可号灵泉。资送优给有逾常准。力步而归达于本邑。顾而言曰。往返之弊厄不亡乎。由是敕问屡驰。䞋锡重沓。稽疑请决者不远而至餐风沐道者复结于前矣。裕末又住演空寺。相州治西。秉操弥坚履行逾肃。帝闻之又下诏曰。敬问演空寺大德灵裕法师。朕遵仰圣教重兴三宝。欲使生灵咸蒙福力。法师舍离尘俗投旨法门。精诚若此。深副朕怀。其为国主思问如此类也。及仁寿中年。分布舍利诸州起塔。多有变瑞。时人咸嘉为吉徵也。裕闻而叹曰。此相祸福兼表矣。由杂白花白树白塔白云。相现吉缘。所为凶兆。众初不信之也。俄而献后文帝相次升遐。一国素衣。斯言有据。相州刺史内阳公薛胄所住堂础忽变为玉。胄谓为善徵也。设斋庆之。裕曰。斯琉璃耳。宜慎之戒之。可禳之以福。胄不从其言。后杨谅起逆。事有相缘。乃流之边裔。追悔昔言不慎之晚矣。又于寒陵山所造九级浮图。仁寿末岁止营四层。裕一旦急催曰。一切无常事有障绝。通夜累构将结八重。命令断作。仅得施座安橙。值晋阳事故。生民无措其手足。裕命复悬于后载。其先见之明皆若此也。于时邺下昌言。裕师将过世矣。道俗云合同禀归戒。访传音之无从。裕亦信福命之云尽。乃示诲善恶励诸门人。从觉不愈。至第七日援笔制诗二首。初篇哀速终曰。今日坐高堂。明朝卧长棘。一生聊已竟。来报将何息。其二悲永殒曰命断辞人路。骸送鬼门前。从今一别后。更会几何年。至夜告侍者曰。痛今在背。吾将去矣。至于三更忽觉异香满室。内外惊之。裕静虑口缘念佛。相继达于明相。奄终于演空寺焉。春秋八十有八。即大业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也。哀动山世。即殡于宝山灵泉寺侧。起塔崇焉。初裕清贞洁己正气云霄。器识坚明抗迹尘表。师资传授斯寄得人。身佩白光映照幽晦。眄睐高视瞻见远近。而奉禁自守杜绝世烦。虔虔附道克念齐圣。母病绵笃追赴已终。中路闻之竟不亲对。嗟曰。我来看母今何所看。宜归邺寺为生来福耳。割略亲爱如此之类。至于弘法轨模。万代宗辖。志存远大不𢩁偏授。故有单讲双时。雅为恒度。略文对讲生常不经必有传讲。要须延请供承颙仰方登法座。尝有一处敷演将半。因行游观乃近韭园问其本缘云。是讲主所有。裕曰。弘法之始为遣过原。恶业未倾清通焉在。此讲不可再也。宜即散之。便执锡持衣径辞而出。讲主曰。法师但讲。此业易除耳。复未足忧之。便借倩村民犁具。一时耕杀四十亩韭。拟种谷田。斯道俗相依。言行无越。一人而已。其讲悟也始微终著。声气雄远辩对无滞言罕重宣。或一字盘桓动移数日。或一上之中便销数卷。及至后讲更改前科。增减出没乘机显晦致学者疑焉。裕曰。此大士之宏规也。岂可以恒情而断之。故十夏初登。而为领袖倾敬。或大德同集间以谑情。及裕之临席。无不肃然自持諠闹攸静。所以下座尼众莫敢面参。而性刚威爽服章粗弊。贵达之与厮下。承对一焉。去来自彼曾无迎送。故通儒开士积疑请决。艺术异能抱策呈解。皆顶受绝叹。言不写情。可谓坐镇雅俗于斯人矣。故邺下谚曰衍法师伏道不伏俗。裕法师道俗俱伏。诚其应对无思发言成论故也。又营诸福业。寺宇灵仪。后于宝山造石龛一所。名为金刚。性力住持。那罗延窟面别鑴法灭之相。山幽林竦言切事彰。每春游山之僧。皆往寻其文理。读者莫不歔欷而持操矣。其遗迹感人如此。自前后行施悲敬兼之。袈裟为惠出过千领。疾苦所及医疗繁多。但得厚味先必奉僧。身预伦伍片无贮纳。讲授之隙正面西方。凡所涕涶返而咽之。一报无弃。形不妄涉口不净词。人畜训诲绝于呵捶。乃至责问童稚诫约门人。自述己名彼号仁者。苦言切断闻者泪流。自有师资希附斯轨年登耳顺养众两堂。简以未具异室将抚。言行有滥即令出众。非律所许。寺法不停女人尼众。誓不授戒。及所住房由来禁约不令登践斯励俗后代之弘略也。沙弥受具和上德难。故尽报不行。自馀师證至时临众。若授以三聚则七众备传。故使弘法之时方听女众入寺。并后入先出直往无留。致有法席清严向传宇内。侍者供给不预沙弥。僧制澄正无论主客。内惟护法外肃愆过。身服清修不御绫绮。垂裙踝上四指。衫袖仅与肘齐。祇支极长至胫而已。设见衣制过度则处众割之。故方裙正背大毡被褥。皮革上色钱宝等物。并不入房。何况身履而为资具。斯又处俭之后教矣。常服五条由来以布。纵有缯帛成施。终以惠人。祇支亦尔。馀则弊纳而已。世有激刺。颇用以为邀名者。时或达之。裕曰。吾闻君子争名小人争利。复何辞乎。或曰。名本利缘耳。裕曰。吾得利便失名矣。又曰。此乃诈为善相。答曰。犹胜真心为罪也。时人以为佳言。其志行之仪可垂世范。故传者不漏其节焉。自年三十即存著述。初造十地疏四卷。地持维摩波若疏各两卷。华严疏及旨归合九卷。涅槃疏六卷。大集疏八卷。四分律疏五卷。大乘义章四卷。胜鬘央掘寿观仁王毗尼母往生论上下生遗教等诸经各为疏记。成实毗昙智论各抄五卷。圣迹记两卷佛法东行记众经宗要译经体式受菩萨戒法并戒本首尾注华严等经论序大小乘同异论舍利目连传御众法等。各有聚类。宗要可传。又制安民论陶神论各十卷。劝信释宗论㲉卵成杀论字本七卷。庄记老纲式经兆纬相录医决符禁法文断水虫序齐世三宝记灭法记光师弟子十德记僧制寺诰十怨十志颂齐亡消日颂触事申情颂寺破报应记孝经义记三行四去颂诗评并杂集等五十馀卷。久行于世。言无华侈。微涉古制。略情取理者久而味之。又凡授法意专行用。有返斯趣者。告曰。原圣人垂教教被行人。人既不行还同不学。有违者驱出。斯又重法成人者也。观裕安民陶神二论。意在传灯惠流民品。笃识高行此焉攸属。有黄龙沙门。邺中同听经论。禅律罔不吞委行解相贯。学者传之将返燕郡。故来别裕。乃致请曰。愿垂示一言要法所谓即解即行而能长益沙门道行者。裕曰。必如来言临别相告。后将首路。裕曰。经诰禅律恐杂圣心。高僧一传即凡景行。辄以相酬可为神用耳。其人欣戴赍传还乡。斯寔殷鉴物表机悟有宗也。又生常处众必先端首。说戒羯磨无传欲法。讽谏之术闻者如流。当于京辇入净影寺。正值布萨径坐堂中。见远公说欲。裕抗声曰。慧远读疏而云。法事因缘众僧听戒。可是魔说。合座惊起怪斥其言。识者告远。远趋而诣堂。裕曰。闻仁弘法身令易传。凡习尚欣。圣禁宁准。远顶礼自诫衔泣受之。由是至终远常赴集。其生物信顺皆若此焉。自东夏法流。化仪异等。至于立教施行取信千载者。裕其一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生相之周氏。高齐之季。出家。从耶舍三藏。学梵书语。且听采大乘经论于邺下。开皇间。诏与翻译。住京师之大兴善寺。仁寿诏葬舍利于同州大兴国寺。寺即文帝生地也。帝生魏之大统七年六月十三日。赤光紫气。充庭溢室。状如楼阁。色染人衣。姆以其热而扇之。帝噤至不能啼。忽有一尼。至自外。谓太祖曰。儿来处甚高。佛天所祐。非汝俗家所可育也。我当为公育之。太祖因割宅之偏为寺。通小门往来。以帝委之。尼遂以那罗延名帝。而抚字惟谨。尼蒲坂刘氏女。名智仙。七岁出家。一日禅坐。屋极上入定。其师遍求不可得。率以为溺井死矣。自是有所云为辄神验。及周废教。尼依帝家。终不徙寺以寖大。舍利瑞应。见别传。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释道密。
姓周氏。
相州人。
初投耶舍三藏。
师习方艺。
又从邺下博听大乘。
神思既开理致通衍。
至于西梵文言继迹前烈。
异术胜能闻诸齐世。
隋运兴法翻译为初。
敕召入京住大兴善。
师资道成复弘梵语。
因循法本留意传持。
会仁寿塔兴铨衡德望。
寻下敕召。
送舍利于同州大兴国寺。
寺即文帝所生之地。
其处本基般若尼寺也。
帝以后魏大统七年六月十三日。
生于此寺中。
于时赤光照室流溢外户。
紫气满庭状如楼阙。
色染人衣。
内外惊禁。
奶母以时炎热就而扇之。
寒甚几绝。
困不能啼。
神尼者名曰智仙
河东蒲坂刘氏女也。
少出家有戒行。
和上失之。
恐其堕井。
见在佛屋。
俨然坐定。
时年七岁。
遂以禅观为业。
及帝诞日。
无因而至。
语太祖曰。
儿天佛所祐。
勿忧也。
尼遂名帝为那罗延。
言如金刚不可坏也。
又曰。
此儿来处异伦。
俗家秽杂。
自为养之。
太祖乃割宅为寺。
内通小门。
以儿委尼。
不敢名问。
后皇妣来抱。
忽见化而为龙。
惊遑堕地。
曰。
何因妄触我儿。
遂令晚得天下。
及年七岁告帝曰。
儿当大贵从东国来。
佛法当灭由儿兴之。
而尼沈静寡言。
时道成败吉凶。
莫不符验。
初在寺养帝。
年十三方始还家。
积三十馀岁略不出门。
及周灭二教。
尼隐皇家。
内著法衣。
戒行不改。
帝后果自山东入为天子。
重兴佛法。
皆如尼言。
及登祚后。
每顾群臣。
追念阿阇梨以为口实。
又云。
我兴由佛法。
而好食麻豆。
前身似从道人里来。
由小时在寺。
至今乐闻钟声。
乃命史官王劭。
为尼作传。
其龙潜所经四十五州。
皆悉同时为大兴国寺。
因改般若为其一焉。
仁寿元年。
帝及后宫。
同感舍利。
并放光明。
砧磓试之宛然无损。
遂散于州部。
前后建塔百有馀所。
随有塔下皆图神尼
多有灵相。
故其铭云。
维年月。
菩萨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坚。
敬白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弟子。
蒙三宝福祐。
为苍生君父。
思与民庶共建菩提。
今故分布舍利。
诸州供养。
欲使普修善业同登妙果。
仍为弟子。
法界幽显。
三涂八难。
忏悔行道。
奉请十方常住三宝。
愿起慈悲。
受弟子等请。
降赴道场證明弟子。
为诸众生发露忏悔。
文多不载。
密以洽闻之誉。
送此寺中。
初下塔时。
一院之内光明充塞。
黄白相间兼赤班气。
旋绕朗彻。
久而乃灭。
道俗内外咸同一见。
寺有四门。
门立一碑。
殿塔廊庑及以生地。
庄严绮丽晃发城邑。
仁寿之末。
又敕送于郑州黄鹄山晋安寺。
掘基至水。
获金像一躯。
高尺许。
仪制特异。
正下塔时。
野鸟群飞旋绕塔上。
事了便散。
又见金花三枚腾空久之下没。
基内又放萤光。
后遂广大。
绕塔三匝。
寺本高显素无泉水。
洎便下汲。
一夕之间去塔五步。
飞泉自涌有同浪井。
广如王劭所纪。
及大业伊始。
从治雒阳。
上林园中置翻经馆。
因以传译。
遂卒于彼所出诸经如费氏录。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周。
相州人。
初投耶舍三藏师。
习方艺。
又从邺下听大乘。
通衍西梵文言。
隋运兴法。
翻译为任。
敕召入京。
住大兴善寺。
师资道成。
复弘梵语。
会仁寿塔兴。
下敕召。
送舍利于同州大兴国寺。
寺即文帝所生之地。
其处本基。
般若尼寺也。
帝以后魏大统七年。
六月十三日。
生于此寺中。
于时赤光照室。
流溢外户。
紫气满庭。
状如楼阁。
色染人衣。
内外惊禁。
奶母以时炎热。
就而扇之。
寒甚几绝。
困不能啼。
神尼者。
名曰智仙
河东蒲坂刘氏女也。
少出家。
有戒行。
以禅观为业。
及帝诞日。
无因而至。
语太祖曰。
儿天物所祐。
勿忧也。
尼遂名帝为那罗延。
言如金刚。
不可坏也。
又曰。
此儿来处异伦。
俗家秽杂。
自为养之。
太祖乃割宅为寺。
内通小门。
以儿委尼。
不敢名问。
后皇妃来抱。
忽见化而为龙。
惊惶堕地。
曰。
何因妄触我儿。
遂令晚得天下及年七岁。
告帝曰。
儿当大贵。
从东国来。
佛法当灭。
由儿兴之。
而尼沉静寡言。
时道成败吉凶。
莫不符验。
初在寺养。
帝年至十三。
方始还家。
积三十馀岁。
略不出门。
及周灭二教。
尼隐皇家。
内著法衣。
戒行不改。
帝后果自山东。
入为天子。
重兴佛法。
皆如尼言。
及登位后。
每顾群臣。
追念阿阇梨。
以为口实。
又云。
我兴由佛法。
而好食麻豆。
前身以从道人里来。
由小时在寺。
至今乐闻钟声。
乃命史官王劭。
为尼作传。
其龙潜所经。
四十五州。
皆悉同时为大兴国寺。
因改般若为其一焉。
仁寿元年。
帝及后宫。
同感舍利。
并放光明。
砧锤试之。
宛然无损。
遂散于州郡。
前后建塔。
百有馀所。
随有塔下。
皆图神尼
多有灵相。
密以洽闻之举。
送此寺中。
初下塔时。
一院之内。
光明充塞。
黄白相间。
兼赤斑气。
旋绕朗彻。
久而乃灭。
仁寿之末。
又敕密送于鄂州黄鹄山晋安寺。
掘基至水。
获金像一躯。
高尺许。
仪制特异。
正下塔时。
野鸟群飞。
旋绕塔上。
事了便散。
又见金花三枚腾空。
久之下没。
基内又放萤光。
后遂广大。
绕塔三匝。
寺本高显。
素无泉水。
须便下汲。
一夕之间。
去塔五步。
飞泉自涌。
有同浪井。
及大业伊始。
密徙雒阳上林园中。
置翻经馆。
因以传译。
遂卒于彼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僧。并州太原人,俗姓段。少以诵《涅槃经》为业,通解全部,领悟非一。文帝开皇中,敕为《涅槃》众主,住长安海觉寺。仁寿初,送舍利于隋州,颇有异状。复往辽州,亦有感应。炀帝大业中卒,年七十。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并州太原段氏子也。诵涅槃十馀年。后听玄义乃领悟。开皇中。诏为涅槃众主。居海觉寺。仁寿初。诏送舍利于隋州智门寺。四年春。又诏送于辽州下生寺。见瑞之祥。如别记。总亦由是精进加倍。大业间卒。寿七十。门人行等玄会。
续高僧传·卷第十 义解篇六
释法总。
姓段氏。
并州太原人也。
少以诵涅槃为业。
既通全部。
志在文言。
未遑听涉。
十馀年中初不替废。
后听玄义便即传讲。
前后二纪领悟非一。
而宽厚逊仰为物归投。
开皇中年。
敕召为涅槃众主。
居于海觉。
聚结四方常敷至理。
无舍炎燠。
仁寿岁初。
敕送舍利于隋州之智门寺。
掘基三尺。
获神龟一枚。
色黄且绿状如彩绣。
头有八字云。
上大王八万七千年。
腹下有王兴二字。
驰步往来都无所食。
及舍利所。
由令人治道。
于隋侯。
桥侧柳树又雨甘露。
状如雨下。
香甜浓润众共饮之。
总乃表闻。
帝敬谒灵祥。
恒以此龟置于御座。
与臣下观之。
有经年月。
帝游北苑放之清池。
虽汎泳少时。
还出绕池。
随逐帝躬前后非一。
陪卫咸睹共欣徵感。
及四年春。
又敕送舍利于辽州下生寺。
放光分粒其相极多。
石函变为锦文及童子之象。
函之北面现于双树。
下有卧佛。
又于函南现金刚捉杵拟山之相。
又于函东现二佛俱立。
并一骐驎。
又于函西现一菩萨并一神尼
曲身合掌向于菩萨。
更有诸相。
略不述之。
又放大光聊乱而起。
动眩人目从冥达晓。
诸灯虽灭而光续照不异日月之明。
尔夕阴雨。
佛堂鸱吻放于黄光。
飞移东南。
三百馀步。
外人谓火。
走赴知非。
寻光所发。
乃从堂中舍利处。
出众皆通见大发道心。
八日将下五色云盖覆于塔上。
又感奇鸟素身乌尾赤觜口衔片云状如华盖亦现塔上。
斯瑞之感。
五万馀人一时同见。
及坟下讫云鸟皆灭。
四月九日基上放光。
分为五道直西而去。
色如采画。
数百里引之。
见者非一。
总躬临此瑞。
喜发内心。
具图上闻。
敕封秘阁。
后因故业讲诵不疲。
大业年中卒于海觉。
春秋七十矣。
门人行等。
玄会嗣续擅名。
见于别传。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段。
并州太原人。
少以诵涅槃为业。
既通全部。
志在文言。
后听玄义。
便即传讲。
开皇年中。
敕召为涅槃众主。
居于海觉。
聚结四方。
常敷至理。
仁寿岁初。
敕送舍利于隋州智门寺。
掘基三尺。
获神龟一枚。
色黄且绿。
状如彩绣。
头有八字云。
上大王八万七千年。
腹下有王兴二字。
于隋侯桥侧柳树。
又雨甘露。
状如雨下。
香甜浓润。
众共饮之。
总乃表闻。
帝敬谒灵祥。
恒以此龟置于御座。
与臣下观之。
有经年月。
帝游北苑。
放之清池。
虽沉泳少时。
还出绕池。
循逐帝躬。
前后非一。
陪卫咸睹。
共欣徵感。
及四年春。
又敕送舍利于辽州下生寺。
放光分粒。
其相极多。
石函变为锦文。
及童子之像函之北面。
现于双树。
下有卧佛。
又于函南。
现金刚捉杵拟山之相。
又于函东。
现二佛俱立。
并一麒麟。
又于函西。
现一菩萨。
并一神尼
曲身合掌。
向于菩萨。
又放大光。
撩乱而起。
动眩人目。
从瞑达晓。
诸灯虽灭。
而光续照。
不异日月之明。
尔夕阴雨。
佛堂鸱吻。
放于黄光。
飞移东南三百馀步。
寻光所发。
乃从堂中舍利处出。
众皆通见。
大发道心。
八日将下。
五色云盖。
覆于塔上。
又感奇鸟。
素身乌尾赤觜。
口御片云。
状如华盖。
亦现塔上。
四月九日。
基上放光。
分为五道。
直西而去。
色如彩画。
数百里引之。
见者非一。
总躬临此瑞。
喜发内心。
具图上闻。
敕封秘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蒲产也。学涉三藏。然于毗尼。尤所研究。篇疑聚惑。问之则冰泮雪消。无所隐伏。仁寿二年。诏送舍利于陕之大兴国寺置塔焉。寺即皇考武元皇帝生地也。故仪礼差盛。瑞应尤殷。岂诚天人之际与。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释法朗。
蒲州人。
学涉三藏偏镜毗尼。
开割篇聚不阻名问。
加复器用平直无受轻陵。
决断刚正未私强禦。
后住胜光披究律典。
经其房户莫不懔然。
仁寿二年。
敕召送舍利于陕州大兴国寺。
寺即皇考武元本生处也。
故置寺建塔。
仰谢昔缘。
初达州境。
大通善法演业三寺。
夜各放光。
不知何来。
而通照寺内朗彻无障。
善法寺中见三花树形色分明四月二日灵胜寺中夜忽放光。
五色彩云合成一盖。
通变为紫。
比灵舆入城。
云盖方散。
又有五色彩云。
从乾巽二处缠糺而来。
至于塔上相合而住。
及掘塔基下深五尺。
获一异鸟状如鸲鹆。
色甚青黄。
巡行基趾。
人捉无畏。
唯食黄花。
三日而死。
又青石为函。
忽生光影。
表里洞彻现诸灵异。
东西两面俱现双树。
树下悉有水文生焉。
函内西面现二菩萨。
南边金色北边银色。
相对而立。
又二菩萨坐花台上。
各长一尺并放红紫光明。
函内南面现神尼像。
合掌向西。
函唇西面又见卧佛。
右胁而偃。
首北面西。
函外东面双树间。
现前死鸟倾卧。
须臾起立。
鸟上有三金花。
其鸟西南而行。
至卧佛下住立不动。
凡此光相从已至未形状俨然。
命人图写。
上纸素讫。
方渐歇灭。
及将下日。
忽然云起。
如烟如雾团圆翳日。
又如车轮。
云色条别。
又如车辐轮辐。
云色皆如红紫。
人皆仰视其相叹怪希遇。
藏瘗既了。
天还明净失云所在。
当斯时也寺院墙外咸见幡盖围绕。
谓言他处助来供养。
事了追问一无踪绪。
朗庆斯神瑞。
登即奏闻。
晚还京师以疾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