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淮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元质。
嘉靖八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累官为通政使。
性奸险。
未第时在国子监,受祭酒严嵩赏识。
后仕于朝,而嵩日贵幸,乃结为父子。
加工部侍郎。
三十四年,诬劾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抗倭不力论死。
次年,进工部尚书,提督军务,借胡宗宪杀海寇徐海、麻叶、陈东之机,称“寇平”还朝。
文华既宠贵,事中贵及严世蕃渐不如初。
三十六年,失宠被黜为民。
后腹裂而死。
维基
赵文华(1503年—1557年),字元质,一字原实,号梅村、甬江,浙江慈溪人。嘉靖初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嘉靖元年(1522年)浙江乡试第四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二百十一名,二甲八十八名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官员考察,左迁东平州同知。赵文华中进士前,曾在国子监,得到时任祭酒的严嵩赏识。后严嵩权势日重,与其结为父子,并安插其任通政使。历官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倭寇作乱,赵文华上疏献计。此后,下欺将士,上进谗言,打击异己,大肆搜刮,总督张经等被冤杀,倭患日益严重,文华向朝廷谎报军功,竟升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不久,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浙江军务,清剿倭寇。赵文华本不懂军事,依仗胡宗宪。宗宪剿灭徐海,俘获陈东,赵文华以大捷上报,归功于上玄,明世宗大喜,祭告郊庙社稷,加文华为少保,并荫子锦衣千户。赵文华身居高官,逐渐骄横,对中官及严嵩不若从前。世宗派使者赏赐,文华酒醉,跪拜不拘礼数,世宗不满。西苑建造楼阁,工期延迟。一日,世宗登楼远眺,见西长安街有房屋壮观,便问是谁家宅第,左右趁机进言,称是赵文华私宅,且举报他偷窃皇宫建材,世宗更怒。正逢三大殿火灾,世宗欲修正阳门,催促甚急。赵文华,世宗准备将其撤职,诏谕严嵩,称「文华似不如昔。」嵩犹尚不知世宗本意,还为文华辩解,称文华因南征得病,应增加侍郎一人专门监督大型工程。世宗同意。文华于是上疏称病请假,世宗批示:「大工方兴,司空是职。文华既有疾,可回籍休养。」举朝闻讯相贺。文华虽然去职,世宗意犹未尽,且言官无人上疏弹劾,世宗无处泄愤。恰逢其荫子锦衣千户赵怿思,于斋祀停进封章之日请假送父,说是送父启程,无非望世宗再行留他。世宗大怒,借此斥文华意存尝试,目无君上,黜为民,其子顾家忘国,遣戍边卫。且迁怒礼科,将都给事中谢江以下六人廷杖削籍。文华此时已病重,史载其“及遭谴卧舟中,意邑邑不自聊,一夕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此后,给事中罗嘉宾等查核军饷,发现文华贪污以十万四千计。朝廷降诏罚没其家资,但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尚未还清半数。明神宗便将其子慎思遣戍烟瘴之地,清廷列赵文华入《明史·奸臣传》。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四 解义篇第二之四
释真节。号素庵。襄阳人也。少为郡弟子。忽宿根内萌即辞割亲爱。礼明休和尚祝发。既而北游京师。遍参讲席。居秀法师座下餍餐法喜深得贤首之印。师之学富内外。诸方每以龙象推之。久之负锡南还金陵。出主摄山栖霞。众逾三百教备五乘。据师子座挝大法鼓三十馀年。檀施之馀拓地为庐。时殷宗伯得琅琊大士像。五台陆公亦铸金像。悉归师供奉。罗参知署曰圆通精舍。句曲李石麓学士盟为方外交。师阐大法不以期限。尝讲法华经至多宝塔品。空忽现宝塔于座前一如经言。四众跂观洒然希觏。中使张某奉慈圣皇太后命至同睹圣瑞。乃出尚方金缕僧伽黎衣一袭。宣慈旨赐之。即于讲堂之西建一浮屠以徵神化。汪道昆记其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素庵法师。
讳某。
生于襄阳钟氏。
壮岁弃儒。
遍访知识。
至南阳留山寺。
礼泯庵休公落发。
瓢然一钵。
历伏牛清凉受具。
依秀法师。
习经论凡十一载。
精其业。
南礼普陀。
过白下。
白下名流。
针芥自合。
以摄山讲席留师。
道声大振。
师亦乐兹山幽邃。
遂诛茆筑室。
栖迟十年。
一日扶杖将行。
留偈净业堂云。
自入栖霞已十年。
东修西补未曾閒。
掀翻瓦砾成禅院。
除剪荆榛作菜园。
每炼蔬羹供海众。
恒宜大教继先贤。
如斯弗为儿孙业。
留与同袍万古传。
其气韵可想矣。
已而为众复留。
师身长几七尺。
头颅方直。
面目有光。
隆颡丰颐。
音声如钟。
生平履践。
如冰雪。
随所酬应。
春温日旭。
人自意消。
说法直截简易。
不为峻语。
而格顽导愚。
远近钦悦。
凡讲华严大钞法华楞严诸大乘经论。
各若干座。
以万历癸巳十一月十三日后夜。
端坐念佛而逝。
三日中夜。
火满山。
若列炬。
阅世七十五。
法腊五十。
师生平瑞迹甚多。
初至摄山演华严。
至入法界品。
塔放五色光。
又一日讲法华。
至宝塔品。
见空中光相俨然。
汪司马道昆。
为作铭记。
司马公两举无遮大会。
于新安焦山。
见异人数十曹。
伏师前以脱苦谢。
司马亲见之。
丙戌大饥。
僧众绝食。
而芜阴郝氏。
裹百斛米至。
初登殿礼佛。
惊谓曰。
是梦中教我赈米佛也。
辛卯冬。
讲法华于娄东之淮云。
至地涌品。
毫光缭绕法座下。
经久不散。
应芜湖讲。
期度江。
风浪大作。
师咒观音力。
应声寂然。
其他毛举未易悉数。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真节,字素庵,襄阳人也。少为郡弟子,忽宿根内萌,即辞割亲爱,礼明休祝发,既而北游京师,遍参讲席,谒秀法师,餍餐法喜,深得贤首之印。节学富内外,诸方每以龙象推之。久之,负锡南还金陵,出主摄山楼霞,众逾三百,教备五乘,据师子座,挝大法鼓三十馀年,檀施之馀,拓地为庐。时殷宗伯得郎邪大士像,五台陆公亦铸金像,悉归节供奉,罗参知署曰圆通精舍。句曲李石麓学士盟,为外方交。节阐大法,不以期限。尝讲《法华经》至《多宝塔品》空中忽现宝塔于座前,一如经言,四众跂观,洒然希觏。中使张某,奉慈圣宝太后命至,同睹圣瑞,乃出尚方金缕僧伽黎衣一袭,宣慈旨锡之,即于讲堂之西建一浮屠,以徵神化,汪道昆记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