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黄玉阶(1850~1918),字蓂华,别号瀛洲散人,清彰化县大肚堡五汊港(今台中县梧栖镇)人。自幼从黄邦习汉学,继从李清机学中医。光绪元年(1875)初开门户,乞药者甚众,翌年开始执业。光绪八年(1882)迁居台北大稻埕,行医济世,并倡设「普愿社」,宣讲佛教宗旨,不久迁居台北城内。光绪十年(1884)清法战争事起,协助巡抚刘铭传募勇抵禦法军侵台有功,获颁五品军功衔。是时淡北一带霍乱蔓延,居民死亡无数,黄氏精配丸散,到各庄诊治,并撰《疗养新方》一卷,阐述防治风土疫疠之法。1895年,割台事起,台北地区霍乱复炽,复著《霍乱吊脚痧医书》分送全台,并舍药施救。明治二十九年(1896),鼠疫(百斯笃)、斑痧症相继发生,黄氏施医济药,再著《疙瘩瘟治法新编》,遍赠全岛藉以防治。明治三十年(1897)获台湾总督府颁发汉医师执照,为日治时期台人领有此證照之首例。除医术卓越外,黄玉阶亦为宗教领袖,任台湾斋教三大派之先天道最高领导人「顶航」,积极整顿教务,创建「至善堂」会所和「普愿社」讲堂,并整合其他佛道宗教团体,戮力于移风易俗、教化社会。同年受赐绅章,并宣导放足断发,陆续倡立「台北天然足会」、「断发不改装会」等,并皆担任会长。明治三十二年(1899)起先后担任任大稻埕区长、监狱教诲师、大龙峒区长。大正五年(1916)获颁蓝绶褒章。1918年因糖尿病去世,享年六十九。〖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黄玉阶先生略传」,1911年2月18日,第二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页1;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596至597;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页923。〗黄氏目前可见诗作无多,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之「瀛社诗坛」、「艺苑」、「词林」专栏,另有部分诗作散见于《网溪诗集》、《鸟松阁唱和集》、《寿星集》、《海上唱和集》等,今即据此辑录编校。(廖振富、张明权撰)
人物简介
黄朝桂(1851~1916),字应麟,又字丹五,台北人。清监生。晚清曾参与「开山抚蕃」工作,负责转运军粮,获颁五品顶戴,后又以协同官务有功,赏戴蓝翎。日治后,于明治三十二年(1899)获佩绅章。曾先后担任艋舺第一区街长(1902)、临时旧惯调查事务嘱托(1905)、艋舺区街长(1906)、艋舺区长(1910),明治四十四年(1911)以年老不堪剧务为由,请辞区长公职,但仍积极参与地方事务;于同年发起台北解缠会,并担任副会长。大正三年(1914)与辜显荣、黄玉阶等人,共同捐募修筑剑潭寺,负责募款领收。明治四十二年(1909)「瀛社」成立后,曾加盟为社员。〖参考《台湾实业家名鉴》,台北:台湾杂志社,1912年,页184;《台湾日日新报》,「区长辞职」,1911年11月23日,第五版;《台湾日日新报》,「台北解缠会发会式」,1911年8月16日,第三版;《台湾日日新报》,「续议修建古刹」,1914年10月31日,第三版。〗诗作多发表于《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日日新报》,今即据此辑录编校。(廖振富、张明权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