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金

相关人物:共 28 位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维基
杨鼎和(?
—1651年),原名杨应甲,号浵宣,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泸州江安县(今四川省江安县)人,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举人,四年联捷辛未科进士,户部观政,五年授归化县知县,崇祯十年行取入京,十一年钦选为户部山西司主事,转任吏部考功司主事,调任文选司主事。
十二年回乡,十三年起补行人司右司副。
杨鼎和在南明永历帝时任兵部侍郎。
永历三年(1649年),孙可望请永历帝封他为秦王,杨鼎和和大学士严起恒上书反对,请皇帝不要接受孙可望所献的白金玉带。
被孙可望忌恨。
永历五年(1651年),杨鼎和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总督川(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黔(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军务。
孙可望派兵杀害反对封他为王的官员,杨鼎和在昆仑关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德清人,字声伯。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复起,历山西提学佥事卒。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有《唐馀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
词学图录
陈霆(1479-1560) 字声伯,号水南。浙江德清人。工词,有苏辛遗范。所撰词话为明代词学重要文献。有《水南稿》、《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水南词》。
明诗纪事·丁签·卷九
霆字声伯,德清人。
弘治壬戌进士。
历刑科给事中,谪判六安州,历山西提学愈事。
有《水南稿》十九卷。
(《四库总目》:霆诗意境颇为萧洒,而才气坌涌;信笔而成,故往往不暇检点。
惟诗馀一体较工,其豪迈激越有苏、辛遗范。
末附诗话一卷,中间论词一条,谓明代骚人,多不务此,间有知者,十中之一二。
则其自负亦不浅矣。
《陈霆两山墨谈》: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馀,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
《玉堂联句》有云:「七碗风清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
纤芽出上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
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
何时一酌中冷水,重试君谟小凤团。
」观此则一时赏重可知矣。
予谪宦六安,见频岁春冻,茶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徵倍于官贡,有司督责,头芽一斤至卖白金一两,山谷窭民有鬻产卖子以买充者。
故茶在六安始若利民,而今为民害,则甚。
汉武帝南巡,以衡山远阻不及登燎,即州南之霍山行礼,遂封为南岳。
山有汉时拜郊台、淩霄树,宦游其地者,每纵登览以快一时之观。
然而供给飞挽,山民告病久矣。
正德辛未,予召还秋曹,朝除以江右刘某者为守。
刘起家举人,临行请益,予赠之诗云:「踏槐曾作少年游』高入青冥一鹗秋。
匣剑久韬冲斗气,郡符新下梦刀州。
雨前纲茗春阳早,笏外南山爽气浮。
相送一言烦记取,大廷方简富民侯。
」)
维基
陈霆(约1477年—1550年),字声伯、震伯,号水南、两山,浙江德清县人。明朝官员,学者。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浙江乡试第六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联捷壬戌科会试第一百二十名,三甲第九十五名进士。官刑科给事中。为人耿直。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书弹劾张瑜,被其同党刘瑾陷害入狱。刘瑾被诛后,复官刑部主事,次年出任山西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回乡,隐居著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2—1605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纬真,一字长卿,号赤水、鸿苞居士。少时才思敏捷,落笔数千言立就。万历五年进士。除颍上知县,调青浦县。在任时游九峰、三泖而不废吏事。后迁礼部主事。被劾罢归,纵情诗酒,卖文为生。著作有传奇《彩毫记》、《昙花记》、《修文记》,另有《义士传》、《冥寥子》、《由拳集》、《白榆集》等。
词学图录
屠隆(1542-1605) 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又号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今宁波)人。精戏曲,明代名家。亦能词,语多藻绘而少章法。有《白榆集》、《由拳集》、传奇集《凤仪阁乐府》。词在集中。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赤水,宁波人。万历间官仪部。
甬上耆旧诗·卷十九
先生别字纬真,亦号赤水。
少时,其家少司马竹墟公数称为异才。
司马尝夜梦苍龙入室,及旦起,先生适至,心益奇之。
日与大司马东沙张公共相延誉,名益重。
中进士,除颍上知县,调青浦。
在官建二陆祠,延接吴越间名士沈嘉则、冯开之诸公,泛舟置酒,青帘白舫,纵浪泖浦间,以仙令自许,然于吏事不废。
尝有部使者,入县,言霪雨久苦,令日行水启闭,得田苗无恙。
先生对曰:公所见负郭者耳,他污邪渰没甚多,今何敢隐民疾苦,以此欺公。
使者绝叹服。
稍迁礼部主客司主事,进郎中。
其在曹,好客益甚,而橐中屡空,时解带付酒家,稍取供客。
王季夏太史为作销带行纪之。
西宁宋小侯,少年好声诗,相得欢甚。
两家为曲宴,杯阑烛灭,每极子夜,遂中白简。
解组归,过吴中,由拳父老为敛田千亩奉故侯,请从泖浦卜居。
先生但与饮数日,谢归。
自束发名高,睥睨当世,为诗文任心纵口,以此自豪。
尝集词人四座,戏为叶虞叔咏松斋,李之文咏芙蓉池,各限数百字,言笑中,须臾卮酒,二诗并成。
又与客对奕,口诵诗文,我诵彼书,书不逮诵。
自叙其所作,以为姿敏而意疏。
姿敏故多疾给,意疏故少精坚。
今所传由拳、白榆、采真、南游诸集,皆未尝具草之笔也。
既不仕,乃遨游吴越间,啸咏山川,自矜出世。
已而溯旴江,登武夷,穷八闽之胜。
阮坚之为晋安司理,以癸卯中秋大会词客于乌石山之邻霄台,名士宴会者七十馀人,而先生为祭酒。
梨园数部,观者如堵。
酒中乐止,先生幅巾白衲,奋袖作渔阳掺。
鼓声一作广场无人,山云怒飞海水起立。
林茂之年少下坐,先生起执其手曰:子当作挝鼓歌赠我。
快哉此夕千古矣。
已稍倦游归里门,客益辐辏。
每置酒不过一更,辄更然烛坐斋中,填乐府词十馀纸,命善歌者王子长为定点拍唱之,随去。
其繁者,自脱手至上口时,所存率十之四。
有御史行部遣吏白旦日早临,家人请脩具。
然先生实无一钱,且偃卧榻上,家人不敢复请。
日向昃,适西陵某公遣使者来购文,以白金具札为寿。
先生即起召使者入问,发缄立撰文,并作报书。
遣使出门,日景未尽,即以尽付家人,不启视。
及晚年,家益贫。
更出游人间,阻冻阊,作歌从李叔玄乞米。
自嘲自戏读者怜之。
复留连虞山狼五间,判年始还。
未几,遂寝疾。
先是,吴人孙荣祖挟乩仙称慧虚子,先生笃信之。
及疾革,犹扶床凝望,几慧虚飙轮迎我,怅怏而卒,得年六十三。
其未行世诗文,名绛雪楼集,尚数十卷,藏于家。
先生异才天纵,横视古今;里中父老传其饮中下笔,杯影尚摇,歌声初转,一挥已满,四座尽倾。
莫问得传千载,只言取快一朝,亦既极词人之豪矣。
先生论诗,谓杜陵自有高妙,独立处今人徒尚其粗朴,岂为知杜陵者,可称笃论生平。
北面沈嘉则先生推其七言古诗海内独步。
故先生于此体步骤亦适相近。
当其意得处,山奔海立,斯亦一奇也。
余尝谓录古人诗,要当于彼法取其独擅者耳。
近家选长卿仅存一律,复非其所意得,使前人才气于何得伸。
竟陵录温李诗,欲全以我法掩彼风华,然温李亦何可掩也。
余既定屠先生集,合于虞山所选,读之始一快。
时谓李供奉而后,先生一人而已,正以其才略同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长卿,又字纬真,鄞县人。万历丁丑进士,除知颍上县调青浦入历礼部郎中有由拳白榆采真南游诸集
维基
屠隆(1543年7月26日—1605年10月7日),原名儱,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别号由拳山人、鸿苞居士、桃花客卿、溟涬子,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文学家、戏曲家,同进士出身。屠隆的家族世居鄞县桃花渡。其曾祖屠子良、祖父屠璞、父亲屠浚并不富裕,三代布衣。父亲依靠渔业以及商贾为生。屠隆为其父六子中最幼者。屠隆幼年时即受到张时彻、屠大山、范钦的赏识。万历元年(1573)屠隆创作了《冥海波恬赋》,受到刘翾赞赏。二十岁时,屠隆在开化开馆授徒谋生。万历四年(1576)中丙子科浙江乡试第九名举人,次年联捷丁丑科进士,任颍上、青浦知县。中进士当年,屠隆为瞿九思冤案鸣不平,作《为瞿睿夫讼冤书》,成功使瞿九思获释回乡。在颍上县时,屠隆修筑了颍上东门河堤,解决了颍上的水患问题。万历六年底,屠隆赴任青浦。当时的青浦属于割上海、华亭两县而成的新设建制,非常贫困。屠隆在任上尽力治理,离开青浦时,当地士民数百人尾随送别至太仓州。万历十年(1582),屠隆上京大计(考核绩效)。万历十一年(1583)改任礼部仪制司主事、郎中等官职。万历十二年十月,和西宁侯宋世恩“宴游甚欢”,被刑部主事俞显卿弹劾。屠俞二人双双罢官回乡。屠隆罢官一事,先是万历十二年夏,宋世恩来到京城,因爱好文艺,极力想要结交屠隆。屠隆见热情难却,便与宋世恩兄弟相称。九月,宋世恩与屠隆等人宴会,席间声称,既然他与屠隆是兄弟,也要让自己的妻子去屠隆家拜见老夫人和嫂夫人,表示两家为通家,交情甚好。而此时的刑部主事俞显卿是青浦乡绅,曾经试图巴结青浦知县屠隆,但屠隆却不理会他。俞显卿因此十分衔恨屠隆,身为刑部主事的他便将宋世恩的话添油加醋,往“淫秽”上引,暗示屠隆与宋世恩夫人有染。万历帝看了书奏后下令彻查,经查并无俞氏所说事情,俞显卿便因诬告罢官了。而屠隆也因“诗酒放浪”之过罢官。此事件中,背后操纵者为徐阶。屠隆在青浦任上由于没有接受徐阶的笼络,声称“黄发大老,某敢不事之,惟谨第为明天子守三尺法,以牧此中黔首,宁能废公义而媚私门,结纳之言,不敢闻命。”遭到徐阶忌恨。屠隆在京时,徐阶花费千金使人日夜侦查他的动向,以便落井下石。屠隆的仕途因此事件而告终。罢官后,屠隆应汪道昆之邀,前往新安(歙县)加入白榆社,又在杭州参与南屏诗社。屠隆与汤显祖情谊深厚,万历二十三年(1595),屠隆在春秋两季两次去遂昌拜访了时任遂昌知县的汤显祖。期间他们共同研讨了文艺创作,游山玩水。万历二十四年(1596),屠隆创作了《昙花记》《彩毫记》《修文记》传奇三部。万历三十三年(1605)屠隆卒,年六十三。
胡应辰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应辰,字汝拱,湖广武昌府兴国州大冶县人,军籍。
年十三,父希瑗卒于官,哀毁骨立,守吏扶榇由侧门出,叱令出中门。
家甚贫,一老仆贩柴糊家。
湖广乡试第四十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九十七名,登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
授户部主事,榷九江关税,又转饷兰州。
一日戍兵尽出,虏寇忽至城下,应臣令老弱登城,多张旗帜,杂沓往来,敌疑有伏,遂引去。
三日后,督臣郜光先援兵到,奏闻,赐白金、文绮,旋升四川按察副使,备兵川东。
播州杨应龙叛,上平蛮七略,监军讨贼,擒其前锋李旭,值议抚撤兵,遂罢归。
卒年七十二。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六
先生字自立,以进士授南刑部主事。
初,提牢夜坐庭中,有从垣外投一青囊入,先生不发。
次日,持白尚书杨公宁,发视,俱白金,乃湖州粮长,求释系者,由是知名。
迁广东按察佥事,甫浃旬,流贼入境,公尽力禦之,贼遁去。
抚军叶公盛甚称其材。
略改福建,再以治行受玺书旌异。
时中贵黄赐势焰侵人,公卿俱为其母上寿,先生独不往。
迁四川按察副使。
到官谓治蜀当以赵清献为法,即立祠本司门左,日得仰止。
松潘与土番接壤,转输内地,率费十致一。
先生议开屯田,以内粮易银,军民称便。
遭父丧归里,遂不出。
先生性刚直,生平持操若一,未尝缁一尘。
家居二十馀年,手种竹,栽梅花十馀本,间以苍松。
与已而四乃筑四友亭,日觞咏其中。
年七十三卒。
所著曰南谷集。
吾乡前后耆旧会俱一时词家,而所传诗未尝有及会事者。
近得南谷先生一诗,有曰:耆英会数常忘约,始知当时诸老会期甚数,而诗俱失传,此李司空所以太息也。
维基
黄隆(1425年—?),字自立,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景泰四年(1453年)举癸酉科浙江乡试第十名。景泰五年(1454年)联捷甲戌科会试第五十二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二十六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5—1498 【介绍】: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昂,鄱阳人。景泰辛未进士,以吏科给事中抚川,寇谪寿昌知县,寻擢太常少卿,掌钦天监,以右副都御史总制松潘,历吏部尚书致仕。有清风亭槁、枕肱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轩字士昂,鄱阳人,侨寓南京。
景泰辛未进士,除南吏科给事中。
改户科,进都给事中,谪寿昌知县,擢云南提学佥事。
进太常少卿,再进本寺卿,擢右副都御史,总制松潘军务,进南吏部侍郎,再进南礼部尚书。
卒赠太子少保。
有《清风亭稿》、《谕蜀稿》、《枕肱集》。
(《四库总目》:戴冠《濯缨亭笔访》称童轩性寡合,不妄取予。
居南京日,家人衣食或不给,惟王恕馈以米及白金,或不受。
毗陵王㒜知其介,不敢致馈。
有以礼币求文者导使诣轩,轩亦不纳。
其人品本为高洁,其诗亦雅淡绝俗,然在明代不以诗名,殆正德以后,北地、信阳之说盛行,寥寥清音,不谐俗尚故耶?
田按:尚书诗在景泰间当首届一指,刘钦谟、夏正庆及十才子辈皆在下风。
王弇州艺《苑卮言》效敖陶孙评有明一代诗人,曾不一及。
清风亭稿》得表章于四库宏开之日,譬诸丰城之剑,其光当引星辰而上。)
维基
童轩(1425年—1498年),字士昂,江西饶州府鄱阳县人,民籍,明朝官员。应天府乡试第六十七名。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会试第四十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七十一名。初授南京给事中,升都给事中。成化初年,调浙江寿昌(今建德南)知县,升云南按察司佥事,提督云贵学政。童轩熟知天文历法,当时钦天监官员在天文历法常常出错,景泰十年(1474)召为太常寺少卿,掌钦天监事,景泰十五年升太常寺卿,景泰十九年辞归。弘治四年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弘治七年升礼部尚书,十年致仕归里,弘治十一年(1498年)二月十九日卒于家,享年七十四岁。
李景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景元(?
—1613年),号元石,直隶大名府大名县人。
景元登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
初为户部郎,主管京仓,司出入,历度支,课最,由礼部郎中出为河南副使,迁陕西张掖兵备,亲身督战,以捷闻,赐白金、文绮。
历山西按察使、右布政使,进左布政使,迁山西巡抚,进右副都御史,加兵部右侍郎,内艰归里。
寻起复总理河道工部侍郎,未任而卒。
罗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9? 【介绍】: 明福建南平人,字文昭。
成化二年进士。
授御史,巡按广西。
宪宗诏镇守中官贡禽鸟,又以白金铸真武像送武当山,明皆上疏极谏。
二十三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屡迁右副都御史。
弘治二年进工部右侍郎卒。
维基
罗明(1429年—1490年),字文昭,福建延平府南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罗明生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景泰四年(1453年),乡试中举。成化二年(1466年),中进士,试监察御史。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陕西按察使、云南左布政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弘治初拜工部右侍郎。弘治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490年)病逝,葬于延平府城南宝云山麓。
张琳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琳(16世纪—17世纪),号成弋,河南汝宁府光州人。
张琳的祖父是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张庸,他年少力学,个性廉洁,曾在厕所拾获白金,归还给失主时对方愿赠送一半白金,他说:「如果我是贪心的,为何不拿走白金离去。
」万历四十年(1612年)他中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成进士,获授昆山知县,以清廉自守,不烦扰人民,之后因病辞官,人民都到官府请求他留任,他坚持离去,行李萧然。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三
宏,字惟远,崇德人。
嘉靖乙未进士,授比部郎。
戚畹张氏系狱,逮诸督囚官,廷杖,谪寿州同知。
累擢广西副使。
洞猺讧乱,宏有斩馘功,赐白金文绮。
参政云南,勘黔国公伪子冒袭事,称神明。
升广东按察使,乞归。
晚年与里中耆旧蔡典籍天锡、吕州倅栋、胡上犹钥、范博士栻、姚别驾汝吉、孙博士谷、郭转运鼎、范郡幕鹏、吕纳言希周、吕曹簿翀,为真率会,徜徉林圃,有洛下风。
所著《纬略类抄》、《医荃芹溪吟稿》、《天文二论》,藏于家。
维基
沈宏(1496年—?),字惟远,号芹溪,浙江嘉兴府崇德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三十四名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会试第一百五十八名,登第二甲第六名进士。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