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谅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释慧达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一名窣和。姓刘氏。咸阳东北三城定阳稽胡也。勇而多力。嗜猎射。倜傥自纵。雅不得乡里誉。治家至赡足。父母兄弟相孝友。仕以梁城突将守襄阳。尝被酒获疾。死历地狱诸苦。因出家。住慈州安民寺。后复往越。礼舍利。刻厉进脩。具如别传。太延元年。西游凉州番禾。望东北御谷而拜曰。此崖他日当有尊像出现。而或全或缺。世之治乱系焉。正光初。忽大风雨疾雷破山。见一丈八石像屹立。严整而无其首。人竞琢首置之。随置随堕。视其势不可置。乃已。而魏之衰自此始。逮周兴。光发城东七里涧。掘之得首。举而合之像上。如素。保定初。诏建寺其地。额瑞像。建德初。像首复堕。而灭法之兆见矣。隋开皇间。像完美殊甚。大业五年。上躬致礼敬。诏易寺额为感通。以旌其异。夫象当达之记。更八十七年。而后果出现。又四十馀年而与首合。又十馀年而首堕。每合每堕。验如达记。是何其神也。达死。肃之酒泉。阇维获碎骨如葵子。关表百姓。至今以庙貌奉之。号刘师佛云。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慧达。
姓刘。
名窣(苏骨反)和。
本咸阳东北。
三城定阳稽胡也。
先不事佛。
目不识字。
为人凶顽。
勇健多力乐。
行猎射。
为梁城突骑。
守于襄阳。
父母兄弟三人并存。
居家大富。
豪侈乡闾纵横不理。
后因酒会遇疾。
命终备睹地狱众苦之相。
广有别传。
具详圣迹。
达后出家。
住于文成郡。
今慈州东南高平原。
即其生地矣。
见有庙像。
戎夏礼敬处于治下安民寺中。
曾往吴越。
备如前传。
至元魏太武大延元年。
流化将讫。
便事西返。
行及凉州番禾郡东北望御谷。
而遥礼之。
人莫有晓者。
乃问其故。
达云。
此崖当有像现。
若灵相圆备。
则世乐时康。
如其有阙。
则世乱民苦。
达行至肃州酒泉县城西七里石涧中死。
其骨并碎。
如葵子大可穿之今在城西古寺中。
塑像手上。
寺有碑云。
吾非大圣。
游化为业。
文不具矣。
尔后八十七年至正光初。
忽大风雨。
雷震山裂。
挺出石像。
举身丈八。
形相端严。
惟无有首登。
即选石命工彫镌别头。
安讫还落。
因遂任之。
魏道陵迟。
其言验矣。
逮周元年。
治凉州城东七里涧。
忽有光现彻照幽显。
观者异之。
乃像首也。
便奉至山岩安之。
宛然符会。
仪容彫缺四十馀年。
身首异所二百馀里。
相好还备。
太平斯在。
保定元年。
置为瑞像寺焉。
乃有灯光流照钟声飞向。
相续不断。
莫测其由。
建德初年。
像首频落。
大蒙宰及齐王。
躬往看之。
乃令安处。
夜落如故。
乃经数十。
更以馀物为头。
终坠于地。
后周灭佛法。
仅得四年邻国殄丧。
识者察之方知先鉴。
虽遭废除像犹特立。
开皇之始经像大弘。
庄饰尊仪更崇寺宇。
大业五年。
炀帝躬往礼敬厚施。
重增荣丽。
因改旧额为感通寺焉。
故令模写传形量不可测。
约指丈八临度终异。
致令发信弥增日新。
余以贞观之初历游关表。
故谒达之本庙。
图像俨肃日有隆敬。
自石隰慈丹延绥威岚等州。
并图写其形所在供养。
号为刘师佛焉。
因之惩革胡性。
奉行戒约者殷矣。
见姚道安制像碑。
神僧传·卷第三
释慧达。姓刘氏。名窣和。本咸阳东北三城定阳稽胡也。先不事佛目不识字。后因酒会疾。命终备睹地狱众苦之相。因出家为僧。住于文成郡。至元魏太武太延元年流化将讫。便事西返行及凉州番禾郡东北望御谷而遥礼之。人莫有晓者。乃问其故。达云。此崖当有像现。若灵相圆备则世乐时康。如其有阙则世乱民苦。尔后八十七年至正光初。忽天风雨雷震山裂。挺出石像举身丈八。形相端严唯无有首。登即选石命工彫镌别头安讫还落。因遂住之。魏道凌迟其言验矣。逮周元年治凉州。城东七里涧忽有光现。彻照幽显观者异之。乃像首也便奉至山岩安之。宛然符会。相好圆备。太平斯在。保定元年置为瑞像寺焉。识者方知其先监。达后行至肃州酒泉县城西七里涧中死。其骨并碎如葵子大。可穿之。今城西古寺中塑像在焉。
僧达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5—556 【介绍】: 北齐僧。俗姓李,上谷人。十五出家,从勒那三藏学《地论》,深习禅法,有异行。梁武帝引入重云殿,誓为弟子。北魏废帝召之入邺,受菩萨戒。北齐文宣帝尤重之,为立洪谷寺,造定寇寺。后卒于洪谷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姓李。上谷人。形器异伦。虎头长耳。双齿过寸。见者骇异。志学之年始薙染。即事游历。以阅北岱讲席之盛。登具二夏。乃进毗尼。时犹魏历未替。孝文邀以弘阐四分于庙寺。机论适变。人共褒美。寻复振锡洛阳。受地论于勒那三藏。居久之。那迁化。众奉覆述声骇伊谷。俄听光师十地有所发明。遂从禀菩萨戒。雅闻梁武弘法。即南济江入觐。诏驸马殷均。引见重云殿。连席七宵。秘妙宣泄。请从加戒为弟子。仍令旬浃陛对。诏住同泰寺。以便开示。尝与志公遇。公曰。大福德人也。故帝每以为北方鸾法师达法师皆肉身菩萨云。留一纪。归兖州。时侯景方治行台。就天观山筑丈六寺。以迎之。而达且念身为苦器。莫足维持。遽饵苓断粒。誓终此报。顷之魏废帝。诏仆射高隆之聘至邺都。并为中山王授菩萨戒。及齐继魏统。文宣在位。尤礼重。前后归崇。凡十度。诏于林虑山黄华岭下作洪谷寺。又以神武旧庙作定𡨥寺。听其往来燕处。始达将经营洪谷。虎遮其前不可入。祝曰。兹欲创造。以福幽灵。若许者可避去。虎即去。一日议返邺未行。夜见黄服而拜跪者。自称戴山胡曰。王约三谷备供养矣。愿无复还。达谓在山则所利益者寡。在京则所利益者多。贫道观机而动。幸勿沮也。夜有媪闯户而馈米糕者曰。弟子山神之偶也。今僧于礼佛之际。而独遗弟子名。宁非偏乎。得兼唱可矣。达辞其糕。而许之。复为山神读经月馀。失所畜狗。达闻之曰。此必小道人不谨。而檀越警之。以贻祸于狗也。具问焉。则曰。本读金光明经。偶误易以维摩经耳。于是达祝曰。昨虽读馀经。其功德亦属檀越。未几而狗出窦中。视其顶有御啮痕。则知其以虎故。然天保七年六月七日。终于谷寺。寿八十二。大驾奔赴举哀。六军号恸。声震山林。葬谷中立碑岩下。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僧达。
俗姓李。
上谷人。
十五出家。
游学北代听习为业。
及受具后宗轨毗尼。
进止沈审非先祖习。
年登二夏。
为魏孝文所重。
邀延庙寺阐弘四分。
而形器异伦见者惊奉。
虎头长耳双齿过寸。
机论适变时其高美。
与徐州龙达各题称谓。
寻复振锡洛都。
因遇勒那三岁。
奉其新诲。
不久值那迁化。
覆述地论声骇伊谷。
令望归信相次称谒。
后听光师十地发明幽旨。
遂从受菩萨戒焉。
因从请业有名学众。
又南会徐部随通地论。
梁武皇帝拨乱弘道。
衔闻欣然遂即济江造宫请见。
敕驸马殷均。
引入重云殿。
自昼通夜传所未闻。
连席七宵帝叹嘉瑞。
因从受戒。
誓为弟子。
下敕住同泰寺。
降礼供奉。
旬别入殿开示弘理。
年移一纪道怀有据。
请辞还魏。
乃经七启方许背梁。
时兖州行台侯景为造二寺。
山名天观。
治曰。
丈六达念身为苦器难可维持。
乃试履裁约。
饵苓断粒。
自此终报。
资用通生。
未为魏废帝中王敕仆射高隆之召入邺都。
受菩萨戒。
暨齐文宣特加殊礼。
前后六度归崇十善。
达性爱林泉居闲济业。
帝为达于林虑山黄华岭下立洪谷寺。
又舍神武旧庙造定寇寺。
两以居之。
初达经营山寺将入谷口。
虎踞其前。
乃祝曰。
欲造一寺福被幽灵。
若相许者。
可为避道。
言讫寻去。
及造寺竟安众综业。
达反邺京。
夜有神现。
身被黄服拜而跪曰。
弟子是载山神也。
王及三谷正备供养。
愿不须还。
达曰。
在山利少在京利多。
贫道观机而动。
幸无遮止。
又经静夜有推户者。
称曰。
山神之妻。
白日无暇。
今故参拜。
并奉米糕一筐进而重曰。
僧无偏为。
礼佛之时请兼弟子名也。
达答。
糕可将还。
后当为礼。
因令通为之。
时一拜兼唱。
其含幽识明皆此类也。
达遣弟子道爽。
为山神读金光明经。
月馀有虎来将狗去。
达闻之曰。
此必小道人懈怠。
不为檀越读经。
具问之。
果云三日来别诵维摩耳。
乃烧香礼佛告曰。
昨虽诵馀经。
其福亦属檀越。
若有灵鉴放狗还也。
至晓狗还。
看于顶上有衔啮处。
斯又接统神明。
殆不可测。
讲华严四分十地地持。
虽无疏记而敷扬有据。
特善论议知名南北。
禅法一门开世殊广。
曾游梁境。
志公遇而告曰。
达禅师是大福德人也。
帝亦深敬。
常顾侍臣云。
北方鸾法师达禅师。
肉身菩萨。
恒向北遥礼。
其为时君所重无有加焉。
一时少觉微疾。
端坐绳床口诵波若。
形气调静。
遂终于洪谷山寺。
春秋八十有二。
即齐天保七年六月七日也。
宣帝闻之。
崩腾惊赴。
举声大哭。
六军同号山林为动。
葬于谷中岩下。
立碑于后余以贞观九年亲往礼谒。
骸骨犹存。
寺宇遗迹宛然如在。
自达奉心玄道。
情无间然。
有识同亲无闻嫌隙。
承先私憾倍加事之。
荣胜高流弥所谦退。
自季世佛法崇尚官荣。
侥倖之夫妄生朋翼。
而达为国都眇然无顾。
昭玄曹局曾不经临。
斯乃圣达之所轻。
寔世福之嘉相矣。
神僧传·卷第三
释僧达。俗姓李氏。上谷人。十五出家。游学北代听习为业。初经营山寺。将入谷口虎踞其前。乃祝曰。欲造一寺福被幽灵。若相许者可为避道。言讫寻去。及造寺竟安众综业。达返邺京。夜有神现。身被黄服。拜而跪曰。弟子是戴山胡也。王及三谷正备供养。愿不须还。达曰。在山利少在京利多。贫道观机而动。幸无遮止。又经静夜有推户者。称曰山神之妻。曰日无暇今故参拜。并奉米糕一筐。进而重曰。僧无偏为礼佛之时。请兼弟子名也。达答糕可将还。后当为礼佛兼名也。因令通礼之时一拜兼唱。达遣弟子道爽为山神读金光明经。月馀有虎来盗犬去。达闻之曰。此必小道人懈怠不为檀越读经。具问之。果云。年日来别读维摩耳。乃烧香礼佛告曰。昨虽诵馀经其福亦属檀越。若有灵鉴放犬还也。至晓犬还。看于顶上有衔啮处。一日少觉微疾。端坐绳床。口诵般若。形气调静。遂终于洪谷山寺。春秋八十有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0—560 【介绍】: 北齐僧。钜鹿人,俗姓孙。通经史,征为太学博士。年二十八出家,从道房、跋陀等习禅,多有神异。魏孝明帝三召不赴。北齐文宣帝天保二年诏请下山宏法,居云门寺,并令国内诸州别置禅肆,禅法以是大行于北地。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姓孙氏。其先昌黎人。今居钜鹿之廮陶。性孝信。该综经史。时论归之。徵为太学博士。然厌世烦辱。乍览佛经。涣乎神解。年二十八。事里之景明寺僧寔法师。为薙落师。且发五愿。以敬三宝。以福四恩。初从跋陀弟子房禅师受行止观。北游定州之嘉鱼山。敛念摄心。全无所證。即欲出山。业涅槃经以度世。会有僧自泰岳来。稠以情告。僧苦以禅道勉之。使无他志。曰。一切含灵。皆有初地味禅。要必系缘无不至者。乃从之。旬日果得定。常依涅槃圣行四念处法。眠梦觉见都无欲想。居五夏。诣赵州漳洪山道明禅师。受十六特胜法。钻仰之勤。至于九旬食唯四斗。单敷石上。布缕入肌。或饔餐未熟。嗒尔坐忘。动移𠷳漏。而饥鸢饿玃。已尽所有。且常脩死观。贼每怖之。了无惧色。因为说诸行业。皆摧弓折矢。受戒而退。尝于鹊山。感神以娇姿媚态。抱肩跲腰。唼唇嘘气。加挠乱。而稠以死要心定者。九日已而出定。情想澄然。究竟世间无可乐者。即诣少林寺祖师跋陀三藏处。呈己證。三藏曰。禅学于葱岭迤东。汝其最矣。留住嵩岳寺。寺有泉。常足供众。间见妇人弊衣。挟帚坐阶上听经。僧呵斥之。妇人殊愠。以足踏泉。泉随竭。妇人亦没不现。众自是苦泉不给。以告稠。稠遽于泉处。呼优婆夷三。妇人出。稠曰。众僧行道。宜加拥护。妇人以足拨泉处。泉辄涌如初。复尝游怀州王屋山。两虎方怒斗。稠以锡杖中解。各散去。所居床上。忽有仙经二卷。稠曰。我求佛道。而已。长生非所脩也。顷之。失书所在。徙青罗山。诸癃疠疡瘅者。皆致供养。受之。虽脓血腥臊。无所惮。坐久疲剧稍舒足。遽有神从地出扶之。还令跏趺。一定以七日为期。盖其晚年如此。徙怀州马头山。魏孝明帝三诏不起。永熙元年。孝武帝为立禅室于尚书谷。徒侣骈拥。给奉丰缛。诏定州刺史娄睿。彭城王高攸。迎至文墨之大冥山。创开归戒燕赵之境。孚信者众。曾莫敢血食。苟有胶固名利者。则为说偈。以释其惑。息心之俦。进所未至。道俗交赖。逮齐之文宣。尤加钦挹。天保二年。诏曰。久闻风德。诞欲弘宣。希即荷锡暂游承明教化众生。义无独善。至此之日。脱须还山。当任东西无所留絷。已诏定州津遣赴邺。稠即日出山。而两岫忽震。响声悲切。禽兽飞走者三日。大驾郊迎。扶拥入内。跪听法要。毛竖汗流。既受禅法。宜获深證。授菩萨戒。诏太官断酒肉。虎圈纵鹰犬。悉禁天下畋猎屠杀。月六。年三。民以斋戒。他日谓稠曰。道由人弘。诚不虚应。师但安心。弟子愿为外护檀越如何。稠曰。菩萨以护法为心。陛下应天顺人。栋梁三宝。教门幸甚。遂停止禁中。四十馀日。三年诏于京城西南八十里龙山之阳。构云门寺以居之。兼主石窟寺。复诏境内州郡多置禅刹。因欲尽罢诸刹之讲诵者。上曰。佛法大宗静心为本。诸法师等。徒尔嚣烦。安能扬阐。今并令除废可乎。稠谏曰。法师流通三藏。诏继四依。皆心学之初基。佛乘之前导。归信之渐发蒙斯人。上大说。自是议以国储三分之。其公费私用外。馀悉以奉稠。诏寺中立府库。蓄钱帛。送者蹄踵交接于道。稠亟奏书反之。上嘉焉。稠常燕处小房。虽驾幸省问。未尝为起。其徒以为言。稠曰。昔宾头卢迎王七步。致王失国者七年。吾诚德不逮。未敢自欺形相。所以不起者。亦冀主上获福耳。后果有以稠傲慢谗于上者。上怒。将躬往加害。稠心知之。宿戒庖人。大脩供。顿乘牛车。夜行二十里。且独立谷口道侧。少焉驾至。怪问其故。稠对以恐身血不净。秽污伽蓝。是以先此候耳。上大惊。下马拜伏。愧悔无已。顾谓尚书令杨道彦曰。如此真人何可诬也。因求负稠归寺谢罪。稠固却之。间问朕前生何等身。答曰罗刹王。其好杀习气也。咒盆水示之。独见其貌。如世所画罗刹云。黄门侍郎季奖。偕诸大德。请出禅要。为著止观法二卷。行世。乾明元年四月十三日卒。寿八十有一。夏五十。襄乐王宣。诏吊慰曰。故大禅师志力精苦。感果必然。栖心寂嘿。虚来实反。妙业玄风。事高缁素。运往神迁。实用嗟惘。资崇有加。用申悽敬。可施帛五百疋。送千僧供于云门。皇建二年五月。门人昙询等。奏请起塔。诏曰。故大禅师。德业高迥。三宝栋梁。缘尽化终。神游物外。可依西域之法。阇维起塔。赠帛千疋。建千僧斋。标树芳迹。示诸后代。右仆射魏收。制文勒碑。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僧稠。
姓孙。
元出昌黎。
末居钜鹿之瘿陶焉。
性度纯懿孝信知名。
而勤学世典备通经史。
徵为太学博士。
讲解坟索声盖朝廷。
将处器观国羽仪廊庙。
而道机潜扣欻厌世烦。
一览佛经涣然神解。
时年二十有八。
投钜鏕景明寺僧寔法师而出家。
落发甫尔便寻经论。
悲庆交并识神厉勇。
因发五愿。
所谓财法通辩。
及以四大常敬三宝普福四恩。
初从道房禅师受行止观。
房即跋陀之神足也。
既受禅法北游定州嘉鱼山。
敛念久之全无摄證。
便欲出山诵涅槃经。
忽遇一僧。
言从泰岳来。
稠以情告。
彼遂苦劝。
修禅慎无他志。
由一切含灵。
皆有初地味禅。
要必系缘无求不遂。
乃从之。
旬日摄心果然得定。
当依涅槃圣行四念处法。
乃至眠梦觉见都无欲想。
岁居五夏。
又诣赵州障供山道明禅师。
受十六特胜法。
钻仰积序节食鞭心。
九旬一食米惟四升。
单敷石上不觉晨宵。
布缕入肉挽而不脱。
或煮食未熟。
摄心入定动移晷漏。
前食并为禽兽所啖。
又常修死想。
遭贼怖之了无畏色。
方为说诸业行。
皆摧其弓矢。
受戒而返。
尝于鹊山静处感神来娆。
抱肩筑腰气嘘项上。
稠以死要心。
因證深定。
九日不起。
后从定觉情想澄然。
究略世间全无乐者。
便诣少林寺祖师三藏。
呈己所證。
跋陀曰。
自葱岭已东。
禅学之最。
汝其人矣。
乃更授深要。
即住嵩岳寺。
僧有百人泉水才足。
忽见妇人弊衣挟帚却坐阶上听僧诵经。
众不测为神人也。
便诃遣之。
妇有愠色以足蹋泉立竭身亦不现。
众以告稠。
稠呼优婆夷。
三呼乃出。
便谓神曰。
众僧行道宜加拥护。
妇人以足拨于故泉。
水即上涌。
时共深异威感如此。
后诣怀州西王屋山。
修习前法。
闻两虎交斗咆响振岩。
乃以锡杖中解。
各散而去。
一时忽有仙经两卷在于床上。
稠曰。
我本修佛道。
岂拘域中长生者乎。
言已须臾自失。
其感致幽现皆此类也。
从移止青罗山。
受诸厉疾供养。
情不惮其臭溃。
甘之如荠。
坐久疲顿。
舒脚床前。
有神辄扶之。
还令加坐。
因屡入定。
每以七日为期。
又移怀州马头山。
魏孝明帝夙承令德。
前后三召。
乃辞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乞在山行道不爽大通。
帝遂许焉。
乃就山送供。
魏孝武永熙元年。
既召不出。
亦于尚书谷中为立禅室。
集徒供养。
又北转常山。
定州刺史娄睿。
彭城王高攸等。
请至又默之大冥山。
创开归戒奉信者殷焉。
燕赵之境。
道未通被略言血食。
众侣奔赴礼贶填充。
时或名利所缠者。
稠为说偈止之。
闻者惭色而止。
便为陈修善偈。
预在息心之俦。
更新其器。
既道张山世望重天心。
齐文宣。
天保二年下诏曰。
久闻风德常思言遇。
今敕定州令师赴邺教化群生。
义无独善。
希即荷锡暂游承明。
思欲弘宣至道济斯苦坏。
至此之日脱须还山。
当任东西无所留絷。
稠居山积稔业济一生。
闻有敕召绝无承命。
苦相敦喻方遂元请即日拂衣将出山阙。
两岫忽然惊震。
响声悲切。
骇扰人畜禽兽飞走。
如是三日。
稠顾曰。
慕道怀仁触类斯在。
岂非爱情易守放荡难持耶。
乃不约事留杖策漳滏。
帝躬举大贺出郊迎之稠年过七十。
神宇清旷动发人心。
敬揖情物乘机无坠。
帝扶接入内为论正理。
因说三界本空国土亦尔。
荣华世相不可常保。
广说四念处法。
帝闻之。
毛竖流汗即受禅道。
学周不久便證深定。
尔后弥承清诲。
笃敬殷重。
因从受菩萨戒法。
断酒禁肉放舍鹰鹞去官畋渔郁成仁国。
又断天下屠杀。
月六年三敕民斋戒。
官园私菜荤辛悉除帝以他日告曰。
道由人弘。
诚不虚应。
愿师安心道念。
弟子敢为外护檀越何如。
稠曰。
菩萨弘誓。
护法为心。
陛下应天顺俗。
居宗设化。
栋梁三宝导引四民。
康济既临义无推寄。
即停止禁中四十馀日。
日垂明诲。
帝奉之无失。
后以道化须布。
思序山林。
便辞还本住。
帝以陵阜回互咨谒或难。
天保三年下敕于邺城西南八十里龙山之阳。
为构精舍。
名云门寺。
请以居之。
兼为石窟大寺主。
两任纲位。
练众将千。
供事繁委。
充诸山谷并敕国内诸州。
别置禅肆。
令达解念慧者就而教授时扬讲诵。
事事丰厚。
帝曰。
佛法大宗静心为本。
诸法师等徒传法化。
犹接嚣烦未曰。
阐扬。
可并除废。
稠谏曰。
诸法师并绍继四依弘通三藏。
使夫群有识邪正达幽微。
若非此人将何开导。
皆禅业之初宗。
趣理之弘教。
归信之渐发蒙斯人。
帝大喜焉。
因曰。
今以国储分为三分。
谓供国自用及以三宝。
自尔彻情归向通古无伦。
佛化东流此焉盛矣。
具如别纪。
即敕送钱绢被褥。
接轸登山。
令于寺中置库贮之以供常费。
稠以佛法要务志在修心。
财利动俗事乖道化。
乃致书返之。
帝深器其量也。
敕依前收纳。
别置异库。
须便依给。
未经王府。
尔后诏书手敕月别频至。
寸尺小缘必亲言及。
又敕侍御徐之才崔思和等。
送诸药饵观僧疾苦。
帝常率其羽卫。
故幸参觐。
稠处小房宴坐都不迎送。
弟子谏曰。
皇帝降驾。
今据道不迎。
众情或阻。
稠曰。
昔宾头卢迎王七步。
致七年失国。
吾诚德之不逮。
未敢自欺。
形相冀获福于帝耳。
时亦美其敦慎大法得信于人。
黄门侍郎李奖。
与诸大德请出禅要。
因为撰止观法两卷。
味定之宾家藏本据。
以齐乾明元年四月十三日辰时。
绝无患恼。
端坐卒于山寺。
春秋八十有一。
五十夏矣。
当终之时异香满寺。
闻者悚神。
敕遣襄乐王宣慰曰。
故大禅师。
志力精苦感果必然。
栖心寂默虚来实返。
业畅玄风事高缁素。
运往神迁寔深嗟惘。
资崇有嘉用申悽敬。
可施物五百段。
送千僧供于云门以崇追福。
至皇建二年五月。
弟子昙询等。
奏请为起塔。
下诏曰。
故大禅师。
德业高迥三宝栋梁。
灭尽化终神游物外。
可依中国之法阇毗起塔。
建千僧斋赠物千段。
标树芳迹示诸后代。
敕右仆射魏收为制碑文。
其为时君所重。
前后皆此类也。
既而剋日准敕。
四部弥山人兼数万。
香柴千计。
日正中时焚之以火。
莫不哀恸断绝哭响流川。
登有白鸟数百徘徊烟上。
悲鸣相切移时乃逝。
仍于寺之西北建以塼塔。
每有灵景异香应于道俗。
初稠奉信出家知奇齐魏。
克志禅业冠绝后尘。
而历履大行往还朝野。
鸣谦抱素能扇清风。
加又威棱群贼势慑山魑。
解虓虎之斗情。
禁稍养之深毒。
大儒皇氏躬为负粮。
青罗猎客执刀剪发。
或德感上玄泽流奉敬之苗。
幽诚所致粟满信心之室。
树神遮道。
随器欲而法流。
文豹净房。
衔秽幞而遥弃。
或猛虎驯狎即背垂衣。
颓山将陊召出存命。
若斯灵相振古罕俦。
具如云门象图所纪。
又初敕造寺面方十里令息心之士问道经行。
稠曰。
十里大广。
损妨居民。
恐非远济。
请半减之敕乃以方五里为定。
使将作大匠纪伯邕缔构伊始。
邕集诸乡邑问此地名。
忽闻空中大声答曰。
山林幽静。
此处本号云门。
重问所由。
了无一人知者。
帝闻异之。
因从空响焉。
今名光严寺是也。
又尝有客僧。
负锡初至。
将欲安处。
问其本夏。
答云。
吾见此中三为伽蓝。
言终而隐。
既而掘地为井。
果得鸱吻二焉。
又所住禅窟前有深渊。
见被毛之人。
伟而胡貌。
置釜燃火。
水将沸涌。
俄有大蟒从水中出欲入釜内。
稠以足拨之。
蟒遂入水。
毛人亦隐。
其夜因致男子神来。
顶拜稠云。
弟子有儿。
岁岁为恶神所啖。
儿子等惜命不敢当。
弟子衰老将死。
故自供食。
蒙师护故得免斯难。
稠索水噀之。
奄成云雾。
时或谗稠于宣帝以倨傲无敬者。
帝大怒自来加害。
稠冥知之。
生来不至僧厨。
忽无何而到云。
明有大客至。
多作供设。
至夜五更先备牛舆。
独往谷口。
去寺二十馀里。
孤立道侧。
须臾帝至。
怪问其故。
稠曰。
恐身血不净秽污伽蓝在此候耳。
帝下马拜伏。
愧悔无已。
谓尚书令杨遵彦曰。
如此真人何可毁谤也。
乃躬负稠身往寺。
稠磬折不受。
帝曰。
弟子负师。
遍天下未足谢愆(云云)。
因谓曰。
弟子前身曾作何等。
答曰。
作罗刹王。
是以今犹好杀。
即咒盆水令帝自视。
见其影如罗刹像焉。
每年元日常问一岁吉凶。
后至天保十年云。
今年不能好。
文宣不悦。
帝问师复何如。
答云。
贫道亦不久。
至十月帝崩。
明年夏首稠丧。
验之果矣。
尝以暇日帝谓曰。
弟子未见佛之灵异。
颇得睹不。
稠曰。
此非沙门所宜。
帝强之。
乃投袈裟于地。
帝使数十人举之不能动。
稠命沙弥取之。
初无重焉。
因尔笃信兼常。
寺宇僧供劳赐优渥。
齐灭周废。
以寺赐大夫柳务文。
文又令其亲辛俭守。
当将家入住。
有神怒曰。
何敢凌犯须陀洹寺。
而俭未几便卒。
隋初兴复奄同初构。
六时禅忏著声寰宇大业之末贼所盘营。
房宇孑遗馀皆焚荡。
余以贞观初年陟兹胜地。
山林乃旧情事惟新。
触处荒凉。
屡兴生灭之叹。
周睇焚烬。
频曀黍离之非。
传者亲阅行图。
故直叙之于后耳。
神僧传·卷第三
释僧稠。姓孙氏。元出昌黎末。居钜鹿之瘿陶焉。性度纯懿。一览佛经涣然神解。幼落发为沙弥时。时辈每暇。常角力为戏。而稠以劣弱见凌侮。稠羞之。乃入殿中闭户抱金刚足。而誓曰。我以羸弱为等辈轻侮。汝以力闻当祐我。我捧汝足七日当与我力。如不与必死无还志也。如是至第六日。将曙金刚形现手执一钵筋谓稠曰。小子欲力当食此筋。稠辞以斋故不欲食。神乃怖以杵。稠惧遂食。食已神曰。汝已多力。然善持教勉旃。神去且晓。乃还所居。同列复戏侮。稠曰。吾有力矣。恐汝不能堪。众试引其臂。筋骨强劲殆非人也。方惊疑。稠曰。吾与汝试之。因入殿中横蹋壁行。自西至东凡数百步。又跃首至于梁数四。仍引重千钧。拳捷骁趫动骇物听。众皆惊服。尝住嵩岳寺。僧有百人泉水才足。忽见妇人弊衣挟帚却坐阶上听僧诵经。众不测为神人也。便诃遣之。妇有愠色以足蹋泉。水立枯竭身亦不现。众以告稠。稠呼优婆夷。三呼乃出。便谓神曰。众僧行道宜加拥护。妇人以足拨于故泉。水即上涌。众叹异之。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闻两虎交斗咆响震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一时忽有仙经两卷在于床上。稠曰。我本修佛道。岂拘域中长生者乎。言已须臾自失。后移止青罗山受诸疠疾供养。情不惮其臭溃甘之如荠。坐久疲顿舒脚床前。有神辄扶之还令加坐。因屡入定。每以七日为期。闻有敕召绝无承命。苦相敦喻方遂允请。即日拂衣将出山阙。两岫忽然惊震响声悲切。骇扰人畜禽兽飞走。如是三日。稠顾曰。慕道怀仁触类斯在。岂非爱情易守放荡难持耶。乃不约事留杖策漳滏(扶甫切)又尝有客僧负锡初至。将欲安处问其本夏。答云。吾见此中三为伽蓝。言终而隐。既而掘地为井果得鸱吻二焉。又所住禅窟前有深渊。见被毛之人伟而胡貌。置釜然火水将沸涌。俄有大蟒从水中出。欲入釜内。稠以足拨之蟒遂入水。毛人亦隐。其夜因致男子神来顶拜稠云。弟子有儿。岁岁为恶神所啖。儿子等惜命不敢当。弟子衰老将死。故自供食。蒙师之力得免斯难。稠索水噀之奄成云雾。时或谗稠于宣帝以倨傲无敬。帝大怒自来加害。稠冥知之。生来不至僧厨。忽无何而到云。明有大客至多作供设。至夜五更先备牛舆。独往谷口。去寺二十馀里。孤立道侧。须臾帝至。怪问其故。稠曰。恐身血不净秽污伽蓝。在此候耳。帝谓尚书令杨遵彦曰。如此真人何可毁谤也。因谓曰。朕未见佛之灵异。颇可得睹否。稠曰。此非沙门所宜。帝强之。乃投袈裟于地。帝使数十人举之不能动。稠命沙弥取之。初无重焉。嵩阳杜昌妻柳氏甚妒。有婢金荆昌沐令理发。柳氏截其双指。无何柳被狐刺螫(音栻)指双落。又有一婢名玉莲。能唱歌。昌爱而叹其善。柳氏乃截其舌。后柳氏舌疮烂事急。就稠忏悔。稠已先知谓柳氏曰。夫人为妒。前截婢指已失双指。又截婢舌。今又合断舌。悔过至心乃可免。柳氏顶礼求哀。经七日稠大张口咒之。有二蛇从口出。一尺以上。急咒之遂落。舌亦平复。当终之时异香满寺。闻者悚神。既而剋日。准敕四部弥山。人兼数万香柴千计。日正中时焚之以火。莫不哀恸哭响流川。顷有白鸟数百徘徊烟上。悲鸣相切。移时乃逝。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孙。元出昌黎。末居钜鹿之瘿陶。性度纯懿。孝信知名。而勤学世典。备通经史。徵为太学博士。一览佛经。涣然神解。年二十有八。投钜鹿景明寺。僧实法师。而出家落发。更寻经论。识神厉勇。复从道房禅师。受行止观。房即跋陀神足。北游定州嘉鱼山。敛念久之。全无摄證。便欲出山诵涅槃经。忽遇一僧。言从泰岳来。稠以情告。彼遂苦劝修禅。慎无他志。由一切含灵皆有初地味禅。要必系缘。无求不遂。乃从之旬日。摄心果然得定。常依涅槃圣行四念处法。乃至眠梦觉见。都无欲想。岁居五夏。又诣赵州漳洪山道明禅师。受十六特胜法。节食鞭心。九旬一食。或煮食未熟。摄心入定。动移𠷳漏。前食并为禽兽所啖。又常修死想。遭贼怖之。了无畏色。方为说诸业行。皆摧其弓矢。受戒而返。常于鹊山静处。感神来娆。稠以死要心。因證深定。九日不起。后从定觉。情想澄然。便诣少陵寺。祖师三藏。呈己所證。跋陀曰。自葱岭已东。禅学之最。汝其人矣。乃更授深要。即住嵩岳寺。僧有百人。泉水才足。忽见妇人。毙衣挟帚。却坐阶上。听僧诵经。众不测为神人也。便诃遣之。妇有愠色。以足蹋泉。水立枯竭。身亦不现。众以告稠。稠呼优婆夷。三呼乃出。便谓神曰。众僧行道。宜加拥护。妇人以足拨于故泉。水即上涌。时共深异。因屡入定。每以七日为期。齐文宣天保二年。下诏敦喻。方遂允请。即日拂衣。将出山阙。两岫忽然惊震。响声悲切。骇扰人畜。禽兽飞走。如是三日。倜顾曰。慕道怀仁。触类斯在。岂非爱情易守。放荡难持耶。乃不约事留。杖策漳滏。帝躬举大驾。出郊迎之。倜年过七十。神宇清旷。动发人心。敬揖情物。乘机无坠。帝扶接入内。为论正理。因说三界本空。国土亦尔。荣华世相。不可常保。广说四念处法。帝闻之。毛竖流汗。即受禅道。学习不久。便證深定。尔后弥承清诲。笃敬殷重。因从受菩萨戒法。断酒禁肉。放舍鹰鹞。去官畋渔。郁成仁国。又断天下屠杀。月六年三。敕民斋戒。官园私菜荤辛悉除。帝以他日言曰。道由人弘。诚不虚应。愿师安心道念。弟子敢为外护檀越。稠曰。菩萨弘誓。护法为心。陛下应天顺俗。居宗设化。栋梁三宝。导引四民。康济既临。义无推寄。即停正禁中。四十馀日。日垂明诲。帝奉之无失。后以道化须布。思序山林。便辞还本住。帝以陵阜回互。咨谒或难。天保三年。又敕于邺城西南。八十里。龙山之阳。为搆精舍。名云门寺。请以居之。兼为石窟大寺主。两任纲位。练众将千。供事繁委。充诸山谷。并敕国内诸州。别置禅肆。令达解念慧者。就为教授。以齐乾明元年。四月十三日辰时。绝无患恼。端坐卒于山寺。春秋八十有一。敕遣襄乐王。宣慰起塔。右仆射魏收为制碑文。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龙泉石楼人。地属隰州。群山险隘。夐僻见图谍。多幽僧介士居之。风俗尤薄恶。游僧或有道于其间者。以不知所向而问。其人则遭灰面之辱。通时虽未出家。每厌苦之。开皇末。举室从释。谓人曰。吾今乃得脱杻械。辞钳𮡧矣。抵州委二男二女并妻于僧尼寺。己以弟子。礼事通化寺明法师。自尔道风所被。尽汾晋。莫不推慕。村邑聚落。月建斋会。且则饼饵相馈遗以解斋。高门大第。直造堂奥无拥滞。主人迎笑。如旧知识。此其习俗至今。 尝值县令于甲野间。问通何僧。曰山客。令命拘系以听。通即绝粒。绕狱行道。是夕狐鸣令听事。尊幼寝寐不能安。且欲纵之。通不肯曰。我方以为乐。虽纵我焉适哉。且不食行道自若。狐夕鸣益甚。又明日父老相与譬解。乃引去。 又暮投宿一村舍。犬啮胫。血濡踵。犬寻震死。传者异焉。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释法通。
龙泉石楼人。
初在隰乡未染正法。
众僧行往不达村闾。
如有造者以灰洒面。
通虽处俗情厌恒俗。
以开皇末年。
独怀异概超出意表。
剃二男二女并妻之发。
被以法衣。
陟道诣州委僧尼寺。
时有问者通便答曰。
我舍枷锁志欲通法。
既达州寺如前付嘱。
便求通化寺明法师度出家。
于即游化稽湖。
南自龙门北至胜部。
岚石汾隰无不从化。
多置邑义月别建斋。
但有沙门皆延村邑。
或有住宿明旦解斋。
家别一槃。
以为通供。
此仪不绝至今流行。
河右诸州闻风服义。
有僧投造直诣堂中。
承接颜色譬若亲识。
故通之率导其德难伦。
曾行本邑。
县令逢之。
问是何僧。
答云山客令乃禁守不许游从。
通即绝粒竭诚绕狱行道。
其夜听事野狐鸣叫。
怪相既集通夕不安。
及明放遣。
通曰。
我绕狱行道正得道理。
如何见放。
经日不食。
夜又狐鸣。
宫庶以下莫不震惧。
苦劝引挽方从其请。
尔后巡行无时宁舍。
曾投人宿。
犬咋其胫。
寻被霹死。
风声逾显。
后卒于龙泉。
余以贞观初年。
承其素迹遂往寻之。
息名僧纲住隰州寺。
亲说往行高闻可观。
欣其馀论试后披叙。
夫以高世之量随务不伦。
统其大归莫非通道。
所以九十六部。
兼邪正之津途。
一十七群。
现机缘之化迹。
故能光开佛日。
弘导尘蒙。
摄迷没之鄙夫。
接戒浊之浇首。
并得开智清悟通圣革凡。
弘道利生于是乎在。
今有不达之者。
同世相轻。
睹其家业丛杂。
阅其形骸尘弊遂则雷同轻毁。
曾不大观。
由之自陷。
备于成教。
故文云。
不观法师种姓形有。
但受其法开我精灵。
斯言可归。
通有之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了悟。
号无际。
一号蚕骨。
安岳人。
生莫氏。
幼佣于大竹雁平里黄友谅家。
能办异他佣。
尝有人代为耕牧者。
黄异之。
妻以义女。
相对叠膝。
坐如宾客。
未尝小涉温煖。
与同作语皆佛法。
黄益奇之。
因结庵使居。
以成其志。
如时送饮食衣服无阙。
一日义女。
私送一緉鞋。
师讶曰。
此何来也。
遂引刀碎之。
说偈谢主人而去。
削发于定远之罗围寺。
师事本真长老。
本真。
为言。
幽谷和尚。
为当今善知识。
即蹑蹻往参。
获證心要。
因而发通。
大著灵异。
四方无贤愚。
咸归向之。
登座说法。
天花如雨。
尝经巴之刘何乡。
乡人礼之。
师说偈曰。
天下大旱。
此处半收。
天下大乱。
此处无忧。
所言罔弗获验。
自是从者日众。
所至腾沸。
或以妖妄惑众。
拘于按察狱中。
昼则端坐。
夜则出募钱。
修狱坏屋。
至今狱无鼠虱蚊蚋。
师居安岳四十馀年。
永乐中。
召诣京师。
命为宗主登坛说戒。
赐号大善知识。
后居南京牛首寺。
一日集众说偈。
我我元无我。
光明圆陀陀。
荡荡任纵横。
处处无拘锁。
端坐而化。
赐祭给传。
还葬木门。
所著语录一卷。
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2—1538 【介绍】: 明河南祥符人,字子业。号苏门山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吏部。历稽勋郎中。出为山西左参政,断疑狱,人称为神。迁湖广按察使。卒官。少受知李梦阳,与马理、王道切磋文艺。有《苏门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业,祥符人。嘉靖癸未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吏部郎中出为山西参政终湖广按察使有苏门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二
叔嗣字子业,祥符人。
嘉靖未进士,授工部主事。
改吏部,历员外、郎中,出为山西参政,迁湖广按察使。
有《苏门集》八卷。
(《四库总目》:叔嗣诗初受知于李梦阳,然摆脱窠臼,自抒情性,乃迥与梦阳异调。
陈束《后罔集》:弘治文教大起,学士辈出,力振古风,尽削凡调。
嘉靖改元,更为初唐之体。
苏门高子业束发就傅,受知北郡李生。
弱冠登朝,亳州薛考功一见欢服,既雅见推重,益自贵珍,谢绝品流,因心师古。
涉周、秦之委源,酌二京之精秘。
会晋馀润,契唐本宗。
每有屡缀,伫兴而就,宁复罢阁,不为浅易之谈。
故其篇什往往直举胸情,刮抉浮华,存之隐冥,独妙闲旷,合于《风骚》。
有应物之冲淡,兼曲江之沈雅;体王、孟之清适,具岑、高之悲壮。
词质而腴,兴近而远。
洋洋乎斯可谓之诗也。
《中麓间居集》:何、李虽成大家,去唐却远;苏门虽云小就,去唐却近。
蔡白石、王岩潭以苏门为我朝第一,其言虽过,要之不可厚非也。
《艺苑卮言》:高子业诗如高山鼓琴,沈思忽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
又如卫洗马言愁,憔悴宛笃,令人心折。
子业少负渊敏,生支干兴伪汉友谅同。
既迁楚臬,恒邑不自得,发病卒。
友谅彭湖之岁也。
其诗如「积贱讵有基,履荣诚无阶」,「既妨来者途,谁明去矣怀」,「茫然大楚国,白日失兼城」,「久卧不知春,茫然怨行役」,「为客难称意,逢人未敢言」,「失路还为客,他乡独送君」,「众女竞中闺,独退反成怒」,「寒星出户少,秋露坠衣繁」,「以我不如意,逢君同此心」,「当轩留驷马,出户倚双童」,「里中夷门监,墙外酒家胡」,「为农信可欢,世自薄耕稼」,「问年有短发,逐世无长策」,「林深得日薄,地静觉蝉多」,「文章知汝在,功名何物是」,「骑马问春星,残雨夕阳移」,清婉深至,五言上乘。
吴国伦《甔甀洞槁》:献吉、仲默并策上驷而驰中原,高子业虽参驾,第缓辔后至耳。
《国雅》:子业负奇气,博雅其诗。
磊磊乔松,淩风迥秀,响振虚谷。
诗薮》:高子业视李、何后出,而其五言古律之工,不欲作今人一字。
在唐不减张曲江、韦苏州。
梁园风雅》:子业负渊敏之才,有抗系之性。
为诗多胸臆语,吐言成章,不假缘饰。
诵之落落直致,而中自丰腴。
《明诗选》:陈卧子曰:「子业沈婉焦永,多独至之言。
读之如食谏果,味不骤得。
」又:「词存清旷,意成凄楚」。
池北偶谈》:明诗本有古澹一派,如徐昌国、高苏门、杨萝山、华鸿山辈。
自王、李专言格调,清音中绝。
同时王奉常小美作《艺圃撷馀》有数条兴其兄及济南异者,予特拈出,云: 「今之作者,但须真才实学,本性求情,且莫理论格调。
」又云:「计有必不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长。
如孟浩然洮洮易尽,祗以五言售永,千载并种王、孟。
有明则徐昌国、高子业二君,诗不同而皆巧于用短。
徐有蝉蜕轩举之风,高有秋闺愁妇之态。
更千百年,李、何尚有废兴,二君必无绝响。
」此真高识迥论,令于鳞、大美早闻此语,当不开后人抨弹矣。
田按:子业襟抱既超,故吐屡蕴藉,有魏、晋人标致,次亦不失为孟襄阳、韦苏州。
自叙云:「李空同方盛,邑子之厉出其门,撰为文辞,模于古人,私心不能无慨慕,时时穹撰一二篇。
夫本非所长,而强力慕之,度必取册于众。
」可以明其宗旨矣。
陈束之《苏门集序》出,一时名流,捧手欢绝,可谓玄赏。)
维基
高叔嗣(1501年—1537年),字子业,号苏门,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高叔嗣是嘉靖五年进士高仲嗣之弟,二人并称「大梁二俊」,年十六岁就写下著《申情赋》几万言,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河南乡试第二十二名举人,二十三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二甲十七名进士,获授工部营缮司主事,改任吏部稽勋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和薛蕙等人齐名;外戚蒋荣乞封,他坚持不可,因此忤逆当政者而谢病回乡,在城西建设读书圃隐居。三年后高叔嗣起补原官,到嘉靖十二年(1533年)外任山西左参政,十五年(1536年)升湖广按察使,在任内去世,年三十七岁,所有著作《苏门集》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