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介绍】: 唐人,祖籍南兰陵。萧瑀从子。博学有才望。太宗贞观中累除中书舍人。高宗永徽二年,历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直言敢谏,为高宗所重。寻为太子率更令,兼崇贤馆学士。显庆中卒。有《韵旨》及集。
生卒年不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宗室之裔。隋梁国公萧珣之子。太宗贞观中,累官中书舍人,为太子李承乾僚属。十七年(643)承乾被废,坐免为民。十九年复起用。高宗永徽二年(651),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寻转太子率更令,兼崇贤馆学士。显庆中卒。生平散见新、旧《唐书·萧瑀传》、《新唐书·萧嵩传》、韩休《梁宣帝明帝二陵碑》。《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萧钧集》30卷,已佚。《初学记》卷一八、《太平御览》卷四一〇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钧,梁宗室之后。父珣,隋迁州刺史、梁国公。钧博学有才望。贞观中,累除中书舍人,为房、魏所重。永徽二年,历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寻为太子率更令,兼崇贤馆学士。显庆中卒。撰《韵旨》二十卷,有集三十卷,均不传。诗一首。(《全唐诗》无萧钧诗,传据《旧唐书》卷六三本传)
钧。贞观朝中书舍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