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宜振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晋康(1824年—?
),字少谷,号安舟、蔗存、柘公、古愚,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进士出身,清朝官员。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己酉科举人,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二甲进士。
翰林院散馆后任编修,咸丰二年(1852年)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官至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
三年(1853年)在其父闽浙总督慧成的扬州江北大营帮办军务(载《清实录咸丰朝实录》)。
书摹砖塔铭,著《蔗存诗钞》、《寒松草堂试律》一卷(清光绪十五年(1889)丹阳束氏刻本2册)。
作跋于《王文焘旧藏翁树培、江声考释金石泉币杂缀册二种》(曾由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宜振之堂弟继收藏)。

人物简介

维基
胡俊章(1836年—1906年),原名多春,字效堂、效山、效三、肇鸿,号笑山、彦升,别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家族属正蓝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铁岭。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工诗,善书,通目录学和校勘学。
乡试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
16岁时中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顺天乡试举人(时隶正蓝旗汉军德英额佐领下),初任国史馆 (清朝)誊录官,后在京师以诗课授徒二十余年。
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进士第三甲,授工部主事,同年改工部郎中,参与编修《钦定工部则例(光绪朝)》。
八年(1882),任户部广西司郎中。
十三年(1887),改任江南道监察御史。
十六年(1890),任广东道监察御史。
十七年(1891),改户科给事中,担任《钦定台规》(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总阅官进士延煦 (清朝宗室),分校官同榜进士贵贤)。
十九年(1893),转工科给事中,后任工科掌印给事中。
二十四年(1898)戊戌,补授户科掌印给事中。
二十五年(1899),简放陕西延榆绥道(治所在今榆林市)。
二十六年(1900)庚子改陕西粮道(驻西安),同年以病乞休。
从陕西任上退休后,胡俊章去了杭州、苏州,中途在湖北武昌停留访友(可能拜会亲戚、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两人系咸丰二年(1852)壬子顺天乡试同榜;或者亲家、时任武昌府同知的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杨长坦,即翰林杨钟羲之父;或者诗友、时任湖北巡抚的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住在武昌兰陵街。
他在途中写给好友镶白旗蒙古延清的诗中写道:“今年宦长安,天旱久不雨。
长安十万家,无麦无禾黍。
......因之减粮价,欢欣遍蓬户。
......小寓兰陵街,雨雪滞庭宇。
我欲诘天心,界限太分割。
将雨移长安,绝长短可补。
万民乐丰年,岂止富仓庾”(见延清《庚子都门纪事诗》)。
晚年(1900-1906)就养吴中(苏州),与俞樾、汪鸣銮、陆元鼎、镶白旗满洲恩寿(字艺棠)、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字云伯,号月汀)唱和最久(俞樾癸卯1903年诗注记,“俞与诸君子皆有年世谊”)。
为俞樾的著书校阅。
据俞樾,“[胡效山(胡俊章)]少年时文名颇盛,在都下以授徒为业,门下多贵显者。
今溥玉岑(溥良)尚书即其一也”(引自《春在堂楹联录存(五)》)。
购得阮元《两浙輶轩录》抄本,与俞樾各享一半。
俞樾在1906年《胡效山观察俊章挽词》中写道:“安定先生松柏姿,岁寒标格最堪思。
人钦京国知名早,我恨苏台把臂迟。
……居易方欣交梦得,伯牙何意失钟期”(引自《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
另有俞樾写给胡俊章的《俞曲园先生手札》(手稿本)现藏于日本中央图书馆古书资料库(曾由日本诗人会津八一收藏)。
胡俊章在咸丰八年戊午(1858)(?
)孟秋二十二岁时的一首书法无题诗写道:“秋风凌古渡,夕日下荒基。
铜雀久飞去,君王安再来。
至今松柏语,犹杂管弦哀。
呜咽漳河水,东流无从回”。
与咸丰六年进士、监察御史钟孟鸿交友,于同治三年甲子(1864)赠书法行书节录《文心雕龙》、楷书节录《小园赋》。
与光绪十五年进士、监察御史杨深秀友善。
光绪十九年(1893),与儿玉瀛、侄玉泽、正白旗宗室恩煦(与玉瀛光绪八年壬午顺天乡试同榜,阖家殉难于庚子国变,其胞兄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宗室恩景)、正蓝旗宗室毓隆(其父进士宗室溥良)及友杨深秀等作诗跋于冀以和的《乐天园山池记》(此园林位于山西介休)。
与儿、侄曾同时作诗跋于友人镶白旗蒙古延清(字子澄)收藏的一幅清代画家张士保于1865年画的《太常仙蝶图》,胡俊章的题诗写道:“容台深处是仙家,绿醉酣红阅岁华。
果与寻常胡蝶异,年年修到见梅花。
飞来两度画堂东,红杏香探及第风。
一任仙衣能变幻,庐山真面在图中”。
为延清的《锦官堂试帖》(1885)作序(胡俊章之子胡玉瀛参校)。
任职工部期间,曾负责监修北京紫禁城城垣修复工程(据《翁文恭公日记》)。
在京长期参加并主持“绚秋诗社”,诗友有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宜振(胡俊章师从宜振)、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大兴范德馨(字桂山,号小岩,同治元年壬戌科进士)、正红旗蒙古萨尔图氏百勤(字铁岩,同治乙丑科进士,妻正蓝旗蒙古玛拉特氏松筠之孙女)、镶白旗满洲彦佳氏玉瓒(胞叔敬和)、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诗社活动地点有东城法华寺 (北京法华寺街)(据奭良《野棠轩文集》)。
胡俊章在京师授课的学生包括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正蓝旗宗室溥良(载《顺天乡试同年齿录:光绪元年乙亥恩科》),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榜眼、正蓝旗宗室寿耆(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据奭良《野棠轩文集》),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翰林大兴王祖光(字莲孙)之弟王观光(字莲汀)(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家族世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洲旗分内的尼堪姓氏(hala)旗人,在康熙朝之前,多任八旗参领、佐领;从康熙朝至乾隆朝,多任内务府御前侍卫、满洲副都统和怡亲王府佐领;在乾隆朝,出文、武科举人;道光朝至光绪朝,连中五位文科进士。
延清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延清(1846年—1917年),字子澄、紫丞,号小恬、梓臣、铁君,自号巴里客,晚号搁笔老人,巴哩克氏,汉姓柏氏,京口驻防蒙古镶白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工诗。
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生于江苏镇江。
同治十二年癸酉举人,十三年甲戌(1874)进士。
初任工部主事,先后任职于工部都水司、屯田司、宝源局印等,官至工部郎中;光绪三十年(1904)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后任内阁侍读学士;三十四年(1908),为钦差专使往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祭奠喀尔喀扎萨克多罗郡王博尔济吉特氏蕴端多尔济(父桑斋多尔济,庶母生母汉军旗吴氏,嫡母慎靖郡王允禧嫡长女县君爱新觉罗氏,祖父多尔济塞布腾,祖母怡贤亲王胤祥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养父雍正帝胤禛)。
宣统二年(1910),派充文职六班大臣。
任职工部期间,与诗友、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成为同事。
延清的诗才最早受到时任江苏学政、工部侍郎的内务府镶黄旗汉军进士宜振的重视,延清初次来京时住在宜振家中,正是在那里与宜振的学生胡俊章相识,延清与胡俊章的表兄正红旗汉军保昌 (同治进士)进士同榜。
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二年(1876)间,与延松岩(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进士忠恪公杜氏延茂,阖家殉难于庚子国难)、崇仲蟾(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崇光,其父进士宜振)、李钟豫(字毓如,别号了然,编写京剧剧本《龙马姻缘》又名《南安关》)等人组织“七曲诗社”,相互酬唱。
据俞樾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初九给延清的信函,那年春季延清曾托付时就养苏州的友人胡俊章转交给俞樾自己的新作,而俞樾在阅读后欣然回赠延清自己的两卷新诗稿(该信函载《俞樾函札辑证》,2014)。
光绪三十四年(1908),加入都门诗社“著裙吟社”。
收藏印有:锦官堂藏书印,铁君(铁君)。
曾收藏清画家张士保的《太常仙蝶图》(1865)(友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门生苏州府候补知府胡玉瀛等跋)。
为画家王荫昌的《慕槐仰梧书屋第二图》题跋(户部尚书阎敬铭嘱画,曾国藩题引首,题跋者还有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易顺鼎、镶黄旗满洲奭良(父词人承龄)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738—约1815 【介绍】: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兰墅,一字云士。乾隆六十年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刑科给事中。《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鹗所续。有《兰墅诗钞》、《高兰墅集》等。
维基
高鹗(1758年11月17日—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
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
镶黄旗旗鼓佐领下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清代文学家、官员。
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七日(1758年11月17日),出生。
高鹗的“始祖可仕,世居沈阳三台子(在今沈阳市北陵公园之北)”,为其六世孙。
祖父八十一,祖母庄氏,父存住,母孙氏。
当代研究者指其家族在高鹗中进士前,家族并无人入仕。
其自称“铁岭高鹗”、“奉天高鹗”,是为攀附铁岭高氏(高其位、高其佩、高其倬家族)。
高鹗的旗籍隶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延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延庆的前任是巴宁阿(内务府正白旗汉军、两淮盐政、总管内务府大臣;胞姊汪氏封乾隆帝之惇妃),巴宁阿的前任是延祺(其父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文渊阁大学士英廉),延祺的前任是伍德,伍德的前任是杨作新(系内务府镶黄旗汉军、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宜振及堂弟继振之高祖)。
少年时喜冶游,同“少时酒伴”,“趁蝶随蜂,浪赢两袖香留。
”,“天才明敏,遇事如锥脱颖,无所不办”,工戏曲,绘画、于“金石之学亦靡不通晓”。
热衷仕进,累试不第。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顺天乡试举人(时隶内务府镶黄旗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巴宁阿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一名(时隶内务府镶黄旗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延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
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
嘉庆六年(1801年)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
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
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
晚年家贫。
清史稿·文苑二》载其事。
高鹗的唱和诗友包括程伟元(盛京将军晋昌幕僚)、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桂龄 (道光年间侍郎)(胞兄百龄)、正红旗汉军杨书绍(族亲杨能格、杨霁)、正白旗满洲图们氏鹤算(字砚畲;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其子巡抚青麟,孙延昌之子崇雯和纳兰后裔容山之女结为姻亲)、正蓝旗满洲他塔喇氏秀坤(即秀楚翘,乃珅女婿贵庆之密友,贵庆《镜心堂七言律诗》诗集上印有秀楚翘点评)、顺天乡试同年巴蜀大诗人张问陶(清末民初曾被认定为高鹗姐夫,今学者否之,其岳父林俊为福康安世仆,由福康安、和珅弟和琳保奏,乾隆破格特旨擢为四川布政使)、杨启庭(杨书绍)、爱青运(爱山,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维基
德生(1750年—1817年),字载之、体仁、荟斋,号厚圃、垕圃,别号葆光主人,邱氏,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属内务府正黄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辽阳(旧称襄平)。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工诗善画。
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举人(与胞兄福庆顺天乡试同榜,时隶内务府正黄旗第五参领第二旗鼓佐领杨作新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杨作新系内务府镶黄旗汉军、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宜振之高祖),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进士(隶内务府正黄旗佐领杨作新下)。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国史馆提调官,兵部主事。
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乾隆四十六年山东兖州府知府;嘉庆三年登州府知府;嘉庆五年济南府知府,六年七年两次护理济东泰武临道;升山东兖沂曹济道。
嘉庆七年(1802)因事(被裁审理嘉庆年金乡冒考案失当)谪戍乌鲁木齐。
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科贵州乡试主考官。
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进士翁方纲为德生的《寒香课子图》题诗《厚圃侍御以其先人寒香课子图属题》:“……琅琅交诵声,穿出寒林翠。
寒香在根干,所养深以粹。
……一椽鼓箧地,一掬思亲泪”(载翁方纲《复初斋诗集》)。
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纪昀为该图题诗《德厚圃侍御尊甫寒香课子图》:“……谁知料峭寒侵骨,尚把遗经自课儿。
何必燕山窦十郎,五枝丹桂一时芳。
弟兄父子相诗友,也抵三苏共一堂”(载纪昀《纪文达公全集:诗卷十二》)。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科进士金士松为该图题诗《为德荟斋侍御生题其尊人寒香课子图照》:“……兀傲几枝斜映雪,清芬尤记过庭时。
……记取香从寒后发,德门遗泽卷中传”(载金士松《乔羽书巢诗集:外集卷四》)。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探花刘凤诰为该图题诗《为德垕圃前辈题寒香课读图》(载刘凤诰《存悔斋集》卷十八)。
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进士陶澍于嘉庆二十年(1815)乙亥为该图题诗《寒香课子图为垕圃太守德生作》:“百本梅环屋数楹,暗香深处读书声。
餐余雪蕊清官味(注:尊翁曾官于杭),谱入灯花课子情……君家世有承恩树,不袭淩寒两到名”(载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53)。
此外,进士书法家刘墉 (清朝)亦曾题诗《寒香课子图》(载《刘文清公遗集》卷13)。
担任《四库全书》缮书处复校官,详校《四库全书》本(明)冯惟讷辑《古诗纪》156卷、《集礼》,覆堪(审核)《四库全书》本《江南通志》、《江西通志》、《云南通志》(鄂尔泰督修)、《广东通志》(郝玉麟督修),与内务府正黄旗蒙古进士法式善共同担任《四库全书》本满文版《御制翻译易经》的覆堪(审核)。
曾游访湖南桃源县桃花源,绘《桃源图》,作《游桃源洞记》(载胡焯《桃花源志略》、胡凤丹《桃花源志》),其子景星 (道光进士)后两任桃源县知县。
嘉庆五年(1800),山东邹平县知县李琼林(字西圃,乾隆中期举人,修嘉庆八年刻本《邹平县志》十八卷)祥报济南府知府德生关于西汉经学家伏生墓祠现状(载《邹平县志》,1836)。
嘉庆七年,重修济南府学乡贤祠题名碑、府学名宦祠题名碑。
曾收藏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进士、画家余集 (清朝)的《腊梅山茶轴》(上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辛亥“垕圃”收藏印,据《傅熹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工作笔记》)。
子景星 (道光进士)作《皇清诰授朝议大夫垕圃府君年谱》(又名《垕圃(德生)年谱》一卷,载《贩书偶记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