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袁皇后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此云法秀。罽宾国人。七岁神明澄正。闻梵呗辄欢笑。父母以是许之出家。国多贤达。遍承事之。博通群经。深解禅法。为人连眉有蕴籍。世号连眉禅师。游诸国。至龟兹。王前一日梦。神告曰。当有大士至。王因郊迎入宫。授菩萨戒。居数载。又梦神告曰。大士欲去。王固留。不可。至燉煌。建精舍。植柰千本。少留弃去。至凉州馆于旧寺。又游蜀出荆州。于长沙寺立禅阁。恳求舍利。供养经旬馀。闻锵然落盘声。视之光满一阁。东还京师。止中兴寺。道俗建塔焉。顷移祇桓。帝后太子诸王。皆执弟子礼。受戒法。中贵人日络绎候安否。译禅宴法。普贤观。虚空藏观等经。以禅法教授学者。远近靡弗至。号大禅师。会稽太守孟觊。请同游鄮县诸山。遂建塔寺。东方俗多尚巫祝。自密多居之。翕然归正。元嘉十年。还钟山定林。性嗜山水。构室临涧。以收形胜。弟子达公者。能嗣其风。蜜多初发罽宾。迦毗罗神王。卫至龟兹。中路欲返。辞决蜜多。要与同至南方。达建康。即画其像上寺壁间。十九年七月六日殁。寿八十七。葬于钟山之宋熙寺前。
神僧传·卷第三
昙摩密多。
此云法秀。
罽宾人也。
年至七岁神明澄正。
每见法事辄自然欣跃。
其亲爱而异之。
遂令出家。
罽宾多出圣达。
屡值明师。
博贯群经特深禅法。
所得之要皆极其微奥。
为人沈邃有慧解。
仪轨详正。
生而连眉。
故世号眉禅师。
少好游方誓志宣化。
周历诸国遂适龟兹。
未至一日王梦神告王曰。
有大福德人明当入国。
汝应供养。
明旦即敕外司。
若有异人入境必驰奏闻。
俄而密多果至。
王自出郊迎。
乃请入宫。
遂从禀戒尽四事之礼。
密多安而能迁不拘利养。
居数载密有去心。
神又降梦曰。
福德人舍王去矣。
王惕然惊觉。
既而君臣固留莫之能止。
遂度流沙进到燉煌。
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
植㮈千株开园百亩。
房阁池林极为严净。
顷之后适凉州。
仍于公府旧寺更葺堂宇。
学徒济济禅业甚盛。
常以江右王畿志欲传法。
以宋元嘉元年展转至蜀。
俄而出峡停止荆州。
于长沙寺造立禅阁。
翘诚恳恻祈请舍利。
旬有馀日遂感一冲器出声放光满室。
门徒道俗莫不更增勇猛。
人百其心。
顷之沿流东下至于京师。
初止中兴寺。
晚憩祇洹。
密多道声素著化洽连邦。
至京甫尔倾都礼讯。
自宋文袁皇后及皇太子公主。
莫不设斋桂宫请戒椒掖。
参候之使旬日相望。
即于祇洹寺译出禅经禅法要普贤观虚空藏观等。
常以禅道教授。
或千里咨受四辈。
远近皆号大禅师。
会稽太守平昌孟顗。
深信正法。
以三宝为己任。
素好禅味敬心殷重。
及临浙右请与同游。
乃于鄮(音茂)县之山建立塔寺。
东境旧俗多趋巫祝。
及妙化所移比屋归正。
自西徂东无思不服。
元嘉十年还都止钟山定林下寺。
密多天性凝静雅爱山水。
为钟山镇岳埒美嵩华。
常叹下寺基构临涧低侧。
于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势。
以元嘉十二年斩木刊石营建上寺。
士庶钦风献奉稠叠。
禅房殿宇郁尔层构。
于是息心之众万里来集。
讽诵肃邕望风成化定林达禅师即神足弟子。
弘其风教声震道俗。
故能净化久而莫渝。
胜业崇而弗替。
盖密多之遗烈也。
爰自西域至于南土。
凡所游履靡不兴造檀会敷陈教法。
初密多之发罽宾也。
有迦毗罗神王卫送。
遂至龟兹于中路欲反。
乃现形告辞密多曰。
汝神力通变自在游处。
将不相随共往南方。
语毕即收影不现。
遂远从至都即于上寺图像著壁。
迄至于今犹有声影之验。
洁诚祈福莫不享愿。
以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卒于上寺。
春秋八十有七。
名僧传抄
(梁言法友)。少禀道化。喰味玄秘。为三宝之勇卒。法城之巨堑。讽诵经藏。坚持律部。偏好禅那。兼修定品。心安虚静。思达玄微。志愿游方。弘通禅悦。于是汎泊来东。以宋永初三年。始至江陵。住长沙寺。旬日之中。得一舍利。形质虽小。光色异常。以钵水汎之。遥渌右转。乍浮乍沈。光[廿/(澄-豆+示)]炳焕。众皆惊此神奇。嗟叹盈路。元嘉初来集京师。住祇洹寺。译普贤观经一分。虚空藏观一分。至十年移憩定林。业远嚣动。专务清寂。更华。寺后别禅堂。师友十馀。并雅精业。昼夜不休。供施云集。以十八年。更译禅秘要三分。五门禅经一分。春秋八十。元嘉十九年六月。卒于寺(云云)。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昙摩密多。此云法秀。罽宾人也。年至七岁神明澄正。每见法事辄自然欣跃。其亲爱而异之。遂令出家。罽宾多出圣达。屡值明师。博贯群经。特深禅法。所得门户极甚微奥。为人沈邃有慧解。仪轨详正。生而连眉故世号连眉禅师。少好游方誓志宣化。周历诸国遂适龟兹。未至一日。王梦神告王曰。有大福德人明当入国。汝应供养明旦即敕外司。若有异人入境必驰奏闻。俄而蜜多果至。王自出郊迎延请入宫。遂从禀戒尽四事之礼。蜜多安而能迁不拘利养。居数载密有去心。神又降梦曰。福德人舍王去矣。王惕然惊觉。既而君臣固留莫之能止。遂度流沙进到燉煌。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㮈千株开园百亩。房阁池沼极为严净。顷之复适凉州。仍于公府旧事更葺堂宇。学徒济济禅业甚盛。常以江左王畿志欲传法。以宋元嘉元年展转至蜀。俄而出峡止荆州。于长沙寺造立禅阁。翘诚恳恻祈请舍利。旬有馀日遂感一枚。冲器出声放光满室。门徒道俗莫不更增勇猛人百其心。顷之沿流东下至于京师。初止中兴寺。晚憩祇洹。密多道声素著化洽连邦。至京甫尔倾都礼讯。自宋文哀皇后及皇太子公主。莫不设斋桂宫请戒椒掖。参候之使旬日相望。即于祇洹寺译出禅经禅法要普贤观虚空藏观等。常以禅道教授。或千里咨受四辈。远近皆号大禅师焉。会稽太守平昌孟顗。深信正法。以三宝为己任。素好禅味敬心殷重。及临浙右请与同游。乃于鄮县之山建立塔寺。东境旧俗多趣巫祝。及妙化所移比屋归正。自西徂东无思不服。元嘉十年还都止钟山定林下寺。密多天性凝靖雅爱山水。以为钟山镇岳埒美嵩华。常叹下寺基构临涧低侧。于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势。以元嘉十二年斩石刊木营建上寺。士庶钦风献奉稠叠。禅房殿宇郁尔层构。于是息心之众万里来集。讽诵肃邕望风成化。定林达禅师即神足弟子。弘其风教声震道俗。故能净化久而莫渝。胜业崇而弗替。盖密多之遗烈也。爰自西域至于南土。凡所游履靡不兴造檀会敷陈教法。初密多之发罽宾也。有迦毗罗神王卫送。遂至龟兹。于中路欲反。乃现形告辞密多曰。汝神力通变自在游处。将不相随共往南方。语毕即收影不现。遂远从至都。即于上寺图像著壁。迄至于今犹有声影之验。洁诚祈福莫不享愿。以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卒于上寺。春秋八十有七。道俗四众行哭相趋。仍葬于钟山宋熙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