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萧宏

相关人物:共 30 位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伍骥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6—1465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体训,号德良。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七年巡按福建,率兵镇压李宗政起义,连破十八砦,擒宗政。旋以冒瘴疠得疾卒。
维基
伍骥(1416年—1465年),字德良,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县(今江西安福县)人。
景泰元年(1450年)以《春秋》中式(1450年)庚午科举人,景泰五年(1454年)登甲戌科进士,授监察御史。
天顺七年(1463年),巡按福建,与都指挥佥事丁泉抵抗上杭民变,当时丁泉单骑抵达贼垒示诣,从容立马,谕之以祸福。
义军间其至诚,纷纷感悟泣下,归附之众达一千七百余户。
伍骥给以牛种,恢复其生产。
只有贼首李宗政不服,伍骥与丁泉率众进攻,丁泉力战而亡,伍骥吊死恤伤,并继续带兵战斗,接连攻破其十八寨,斩获八百余人,从此战平。
伍骥因此得病,大军班师至上杭后去世。
军民悲痛如丧父母,争相出资立祠。
成化年间,应知县萧宏请求,宪宗下诏伍骥与丁泉共同祭祀,赐祠堂名「褒忠」。
明史》有传。
僧述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0—513 【介绍】: 南朝梁女僧。彭城人。本怀氏女。年十九,从比丘尼净秀出家。志行坚苦,于经律无不遍览。后复从隐、审二法师,咨受秘奥,居禅林寺,为禅学所宗。后移居闲居寺。得四方供养而不蓄私财。
比丘尼传·卷第四
僧述。
本姓怀。
彭城人也。
父僧珍侨居建康。
述幼而志道。
八岁蔬食。
及年十九。
以宋元嘉二十四年从禅林寺净秀尼出家。
节行清苦法检不亏。
游心经律靡不遍览。
后偏功十诵文义优洽。
复从隐审二法师。
咨受秘观遍三昧门。
移住禅林寺为禅学所宗。
去来投集更成嚣动。
述因有隐居之志。
临川王母张贵嫔闻之。
舍所居宅欲为立寺。
时制不许辄造。
到元徽二年九月一日。
汝南王母吴充华启。
敕即就缔构。
堂殿房宇五十馀间。
率其同志二十人以禅寂为乐。
名曰闲居。
述动静守贞不敩浮饰。
宋齐之季世道纷喧。
且禅且寂风尘不扰。
齐文帝竟陵文宣王大相礼遇。
修饰一寺事事光奇。
四时供养未曾休息。
及大梁开泰天下有道。
白黑敬仰四远云萃。
而述不蓄私财随得随散。
或账济四众。
或放生。
乞施造金像五躯。
并皆壮丽。
写经及律一千馀卷。
缥帙带轴宝饰新严。
年八十四。
梁天监十四年而卒。
葬于钟山之阳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5—493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道明,小字彦孙。仕宋官至丹阳尹。入齐,武帝以奂宋室外戚,从弟王蕴又与沈攸之连谋反萧道成,疑有异志,王晏叩头力保才免。齐武帝永明中,累迁尚书右仆射,出为雍州刺史。与宁蛮长史刘兴祖不睦,十一年,征蛮失利,乃诬杀兴祖。帝遣使收之,奂闭门拒守,为宁蛮长史裴叔业所杀。
全齐文·卷十二
奂,僧虔从子。
出继从祖中书令球,字彦孙。
仕宋为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安陆王冠军主簿、太子洗马、本州别驾、中书郎、桂阳王司空咨议、黄门郎。
元徽初为晋熙王征虏长史、江夏内史,迁侍中,领步兵校尉。
复出为晋熙王镇西长史,加冠军将军、江夏武昌太守。
征祠部尚书,转掌吏部。
升明初迁冠军将军、丹杨尹。
出为吴兴太守,进号征虏将军。
齐受禅,进号左将军。
迁太常,仍转侍中、秘书监,领骁骑将军。
又迁征虏将军、临川王镇西长史、领南蛮校、尉南郡内史,进号前将军。
武帝即位,征右仆射,转使持节前将军湘州刺史,徙散骑常侍、江州刺史,迁中仆射、本州中正。
迁尚书仆射、领军将军,转左仆射,加给事中,出为使持节、镇北将军、雍州刺史。
永明十一年,坐擅杀宁蛮长史刘兴祖被收,举兵拒命,寻伏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颍川人。
父庾佩玉为长沙内史,宋顺帝升明中被诛,时沙弥始生。
年五岁,不肯服采衣,终身布衣蔬食。
起家临川王国左常侍。
嫡母刘氏疾,沙弥晨昏侍侧,衣不解带,以身先试针灸。
及母亡,昼夜号恸。
举纯孝,梁武帝召见,补歙令。
迁邵陵王参军,随府会稽。
终于长城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5—518 【介绍】: 南朝梁僧。彭城下邳人,俗姓俞。少出家,受业于法颖。精律部,每讲律,听众常七八百人。梁武帝时居钟山定林寺。所撰《出三藏记集》,一称《僧祐录》,记载东汉至梁所译经、律、论等目录、序记及译经人传记,为我国现存最早佛教经录。又编《弘明集》,辑录东汉至梁一百位学者有关佛教论著。
全梁文·卷七十一
僧祐俗姓俞,其先彭城人,世民建业。宋时出家上定光寺,齐梁间见重宫省。天监中终建初寺。(案《梁书·刘协传》协早孤,依沙门僧祐居十馀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志》,经藏协所定也,如传此言,僧祐诸记序,或杂有协作,无从分别。)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生俞氏。
其先彭城下邳人。
徙居建邺。
祐儿时偶入建初寺。
留僧范道人处。
父母呼之。
不肯归。
年十四欲娶。
乃避去。
依法达薙落于定林寺。
既禀具。
从法颖究毗尼。
造诣迈先哲。
每讲演。
听众常千计。
齐竟陵文宣王梁临川王宏南平王伟仪同袁昂永康公主丁贵嫔。
黑白门徒。
万一千馀人。
所获信施。
悉以脩治塔寺。
完整经像。
故光宅摄山大像。
郯县石佛皆其经始。
今上深加礼。
遇凡僧事硕疑。
必就审决。
晚年足疾。
诏听乘舆入内。
为六宫授戒。
天监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没。
寿七十四。
撰三藏记法苑记世界记释迦谱弘明集行于世。
高僧传·卷第十一 明律
释僧祐。
本姓俞氏。
其先彭城下邳人。
父世居于建业。
祐年数岁入建初寺礼拜。
因踊跃乐道不肯还家。
父母怜其志且许入道。
师事僧范道人。
年十四家人密为访婚。
祐知而避。
至定林投法达法师。
达亦戒德精严为法门梁栋。
祐师奉竭诚。
及年满具戒执操坚明。
初受业于沙门法颖。
颖既一时名匠为律学所宗。
祐乃竭思钻求无懈昏晓。
遂大精律部有励先哲。
齐竟陵文宣王每请讲律。
听众常七八百人。
永明中敕入吴试简五众。
并宣讲十诵。
更申受戒之法。
凡获信施悉以治定林建初。
及修缮诸寺。
并建无遮大集舍身齐等。
及造立经藏搜校卷轴。
使夫寺庙开广法言无坠。
咸其力也。
祐为性巧思能目准心计。
及匠人依标尺寸无爽。
故光宅摄山大像剡县石佛等。
并请祐经始准画仪则。
今上深相礼遇。
凡僧事硕疑皆敕就审决。
年衰脚疾。
敕听乘舆入内殿。
为六宫受戒。
其见重如此。
开善智藏法音慧廓皆崇其德。
素请事师礼。
梁临川王宕南平王伟仪同陈郡袁昂永康定公主贵嫔丁氏。
并崇其戒范尽师资之敬。
凡白黑门徒一万一千馀人。
以天监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卒于建初寺。
春秋七十有四。
因窆于开善路西定林之旧墓也。
弟子正度立碑颂德。
东莞刘协制文。
初祐集经藏既成。
使人抄撰要事。
为三藏记。
法苑记。
世界记。
释迦谱及弘明集等。
皆行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4—511 【介绍】: 南朝梁东平范人,世居广陵,字元瑜。
出身贫贱。
初在齐,为萧顺之门下书佐。
齐末,归萧衍(梁武帝),为中兵参军,屡从征伐,累有战功。
入梁,封平固县侯。
迁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入直秘书省,总管宫廷宿卫,为武帝心腹。
武帝天监五年,奉命协助临川王萧宏拒魏,与僧珍皆畏魏,军至洛口逗留不进,军溃,弃军逃归。
后历南兖州刺史,领军将军。
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卒谥忠敬。
萧正仁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1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公业。
萧宏子。
为吴兴太守,有治能。
早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18 【介绍】: 南朝梁颍川长社人,字仲伟。
少好学,明《周易》。
南齐时为国子生,举州秀才,任南康王侍郎。
入梁,历仕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西中郎将、晋安王记室。
曾品评汉魏至梁时一百二十余诗人之诗作,分上中下三品,著《诗品》,原名《诗评》。
成书于梁武帝天监十二年以后,为古代第一部诗歌批评专著。
全梁文·卷五十五
嵘子仲伟,岏弟,齐永明中为国子生,举秀才,除王国侍郎,迁抚军行参军,出为安国令。永元末除司徒行参军,入梁为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衡阳王宁朔记室,选西中郎晋安王记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广陵人。
博学多才,善为文。
齐武帝永明中举郡孝廉。
梁武帝天监初,历官中军临川王参军。
出为晋陵令。
先是刘茜为晋陵令,爽经途诣之,不相接,爽甚衔之。
俄而爽代茜为令,茜迎赠甚厚,爽受馈答书云:“高晋陵自答。
”人问故,答云:“彼自馈晋陵,何关爽事。
”后坐事被系,作《镬鱼赋》以自况,遇赦免,卒。
全梁文·卷五十四
爽,广陵人。齐永明中,王俭领丹阳尹,举郡孝廉。梁初历中军临川王参军,出为晋陵令,坐事系狱,遇赦免。
释法献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生徐氏。
西海延水人也。
少随其舅至梁州。
因去家为沙门。
研究经律。
有闻于时。
止钟山定林寺。
闻猛公西游。
愿慕效之。
即自巴蜀出河南。
经芮芮国。
到于阗。
欲度葱岭。
会栈道绝。
不可往。
乃还。
获佛牙一枝。
舍利十五粒。
观世音灭罪神咒。
提婆达多品文。
至龟兹又得金槌鍱像。
献负像佛牙舍利至京师。
谨事之。
凡二十五年。
人无知者。
文宣太子。
忽梦见之。
诣献所居。
求瞻礼。
乃出以示。
有记云。
本在乌缠国。
自乌缠入芮芮。
自芮芮至汉上。
于是琅琊王肃王融吴国张融张绻。
沙门慧令智藏皆师事献。
永明中。
诏与长干寺沙门玄畅。
为国僧主。
每对上称名而不坐。
一日中兴寺沙门僧钟。
见上于乾弘殿。
称贫道。
帝讶之。
以问尚书王俭曰。
前辈沙门与帝王语。
何所称。
预正殿。
还得坐否。
俭对曰。
汉魏佛法。
未大兴盛。
传记无载者。
元魏稍盛。
而沙门多称贫道。
且得与坐。
而称贫道至今。
帝曰畅献二公。
道行如此。
犹称名。
况其馀者。
朕以为称名可也。
献以建武末没。
寿七十五。
初定林寺建阁。
以奉佛牙。
普通三年正月。
夜有杖而扣门者数人。
临川王殿下来。
急欲升阁。
收叛奴。
寺司惶怖发钥。
纵其所为。
遂失佛牙。
高僧传·卷第十三 兴福
释法献。姓徐。西海延水人。先随舅至梁州乃出家。至元嘉十六年。方下京师止定林上寺。博通经律志业强捍。善能匡拯众许修葺寺宇。先闻猛公西游备瞩灵异。乃誓欲忘身往观圣迹。以宋元徽三年发踵金陵。西游巴蜀。路出河南。道经芮芮。既到于阗欲度葱岭值栈道断绝。遂于于阗而反。获佛牙一枚舍利十五身并观世音灭罪咒及调达品。又得龟兹国金锤鍱像。于是而还。其经途危阻见其别记。佛牙本在乌缠国。自乌缠来芮芮。自芮芮来梁土。献赍牙还京。五十有五载。密自礼事馀无知者。至文宣感梦。方传道俗。献律行精纯德为物范。琅琊王肃王融吴国张融张绻沙门慧令智藏等。并投身接足崇其诫训。献以永明之中。被敕与长干玄畅同为僧主。分任南北两岸。畅本秦州人。亦律禁清白。文惠太子奉为戒师。献后被敕三吴使妙简二众。畅亦东行重申受戒之法。时畅与献二僧皆少习律检不竞当世。与武帝共语。每称名而不坐。后中兴僧钟。于乾和殿见帝。帝问钟如宜。钟答。贫道比苦气。帝嫌之。乃问尚书王俭。先辈沙门与帝王共语。何所称正殿坐不。俭答。汉魏佛法未兴。不见其记传。自伪国稍盛。皆称贫道亦预坐。及晋初亦然。中代有庾冰桓玄等。皆欲使沙门尽敬。朝议纷纭事皆休寝。宋之中朝亦颇令致礼。而寻竟不行。自尔迄今多预坐而称贫道。帝曰。畅献二僧道业如此。尚自称名。况复馀者。挹拜则太甚。称名亦无嫌。自尔沙门皆称名于帝王。自畅献始也。畅以建武初亡。春秋七十有五。献以建武末年卒。与畅同窆于钟山之阳。献弟子僧祐为造碑墓侧。丹阳尹吴兴沈约制文。献于西域所得佛牙及像。皆在上定林寺。牙以普通三年正月。忽有数人并执仗。初夜扣门称。临川殿下奴叛。有人告云。在佛牙阁上。请开阁检视。寺司即随语开阁。主师至佛牙座前开函取牙。作礼三拜。以锦手巾盛牙。绕山东而去。至今竟不测所在。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