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萧思话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西凉州人。史失其姓。以精进闻。少寻师。至罽宾国摩天陀罗精舍。受佛驮先尊者禅法。三年有胜力。佛驮器赏之。西土道俗曰。秦地乃有此道人耶。秦因其增重。有佛驮跋陀者。禅法之宗。声名甚著。严请东游。传法利生。乃从俱还。至关中。久之跋陀为秦僧挤嫉。如匡山。严因依止山东。禅诵而已。义熙十三年。宋武西征。还至山东。始兴王恢从驾过严庐。与两比丘。各禅坐寂然。恢弹指。皆举目即敛。不与言。恢心奇之。加敬焉。即启武帝。延还都。初无肯行者。而严乃行至都。住始兴寺。恢又造东郊寺居之。即枳园也。元嘉五年。共沙门宝云。译普曜广博严净四天王等经。严不受别请。食时至。持钵入聚落一饭。跏趺终日。严自念少于戒有缺犯。疑当见于弃法中。乃航海至天竺。请异尊者决之。尊者为入定。登内院问慈氏。慈氏曰。已得戒。严大喜。至罽宾无疾而化。寿七十八。罽宾法。若比丘化者。必分凡圣地。以阇维之。严有精进实行。而人未知之。将阇维于凡地。而重不可举。至圣地而轻。以故知严得道也。
名僧传抄
西凉洲人也。才干清秀。业行精恳。菜蔬布衣。博施慈爱。□□又疑儿童时曾受五戒。有所犯。后受具足。恐不得戒。积年禅观。不能自决。大为忧苦。遂更与弟子智羽智达。汎海重至天竺。以事问罗汉。罗汉复不能决。乃为入定。往兜率问弥勒。弥勒答云得戒。严大欢喜。于是步还至罽宾。无疾而卒。时年七十八。弟子智羽智达。还传此语(云云)。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释智严。
西凉州人。
弱冠出家。
便以精勤著名。
纳衣宴坐蔬食永岁。
每以本域丘墟志欲博事名师广求经诰。
遂周流西国进到罽宾。
入摩天陀罗精舍。
从佛驮先比丘咨受禅法。
渐深三年功踰十载。
佛驮先见其禅思有绪。
特深器异。
彼诸道俗闻而叹曰。
秦地乃有求道沙门矣。
始不轻秦类敬接远人。
时有佛驮跋陀罗比丘。
亦是彼国禅匠。
严乃要请东归欲传法中土。
跋陀嘉其恳至。
遂共东行。
于是踰沙越险达自关中常依随跋陀止长安大寺。
顷之跋陀横为秦僧所摈。
严亦分散憩于山东精舍。
坐禅诵经力精修学。
晋义熙十三年。
宋武帝西伐长安剋捷旋旆。
涂出山东。
时始兴公王恢从驾游观山川至严精舍。
见其同止三僧各坐绳床禅思湛然。
恢至良久不觉于是弹指。
三人开眼俄而还闭。
问不与言。
恢心敬其奇访诸耆老。
皆云。
此三僧隐居求志高洁法师也。
恢即启宋武帝延请还都。
莫肯行者。
既屡请恳至。
二人推严随行。
恢怀道素笃礼事甚殷。
还都即住始兴寺。
严性爱虚靖志避諠尘。
恢乃为于东郊之际更起精舍。
即枳园寺也。
严前于西域所得梵本众经未及译写。
到元嘉四年。
乃共沙门宝云译出普曜广博严净四天王等。
严在寺不受别请。
常分卫自资。
道化所被幽显咸服。
有见鬼者云。
见西州太社间鬼相语。
严公至当避易。
此人未之解。
俄而严至。
聊问姓字果称智严。
默而识之密加礼异。
仪同兰陵萧思话妇刘氏疾病。
恒见鬼来吁可骇畏。
时迎严说法。
严始到外堂。
刘氏便见群鬼迸散。
严既进为夫人说经。
疾以之瘳。
因禀五戒。
一门宗奉。
严清素寡欲随受随施。
少而游方无所滞著。
禀性冲退不自陈叙。
故虽多美行世无得而尽传。
严昔未出家时。
尝受五戒有所亏犯。
后入道受具足。
常疑不得戒。
每以为惧。
积年禅观而不能自了。
遂更汎海重到天竺咨诸明达。
值罗汉比丘具以事问罗汉。
不敢判决。
乃为严入定往兜率宫咨弥勒。
弥勒答云。
得戒。
严大喜。
于是步归至罽宾。
无疾而化。
时年七十八。
彼国法凡圣烧身各处。
严虽戒操高明。
而实行未办。
始移尸向凡僧墓地。
而尸重不起。
改向圣墓则飘然自轻。
严弟子智羽智远。
故从西来报此徵瑞。
俱还外国。
以此推严信是得道人也。
但未知果向中间若深浅耳。
僧彻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出王氏。太原人。初客寄襄阳。年十六。造庐山远公。公异之。问曰。宁有出家志邪。对曰。远尘离俗。是其本心。成就法器。当烦匠者。远笑曰。种性已能无畏。它日其可量哉。于是落发。以精究经论。文学有称于时。尝至山南。拊寒松而舒啸。谷风远至。山鸟和鸣。超然自得。因而问远。律禁丝管。绝歌舞。固也。若乃一吟一啸。可得为乎。远曰。以散乱言之。皆谓违法。于是终身不妄谈笑。远使讲小品。辨倾辈流。难者不能折。南游止江陵五层寺。为彭城王义康所敬。元嘉二十九年没。寿七十。
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四
释僧彻。
姓王。
本太原晋阳人。
少孤兄弟二人寓居襄阳。
彻年十六入庐山造远公。
远见而异之。
问曰。
宁有出家意耶。
对曰。
远尘离俗固其本心。
绳墨镕钧更唯匠者。
远曰。
君能入道当得无畏法门。
于是投簪委质从远受业。
遍学众经尤精波若。
又以问道之暇亦厝怀篇牍。
至若一赋一咏辄落笔成章。
尝至山南攀松而啸。
于是清风远集众鸟和鸣。
超然有胜气。
退还咨远。
律制管弦戒绝歌舞。
一吟一啸可得为乎。
远曰。
以散乱言之皆为违法。
由是乃止。
至年二十四远令讲小品。
时辈未之许。
及登座词旨明析。
听者无以折其锋。
远谓之曰。
向者勍敌并无遗力。
汝城隍严固攻者丧师。
反轸能尔。
良为未易。
由是门人推服焉。
远亡后南游荆州止江陵城内五层寺。
晚移琵琶寺。
彭城王义康仪同萧思话等。
并从受戒法。
筵请设斋。
穷自下馔。
宋元嘉二十九年卒。
春秋七十。
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为造坟圹。
时荆州上明有释僧庄者。
亦善涅槃及数论。
宋孝武初被敕下都。
称疾不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4—447 【介绍】: 南朝宋南兰陵人,字嗣伯。
齐高帝萧道成父。
才力过人。
为汉中太守,助萧思话平杨难当,以功加龙骧将军,出为南泰山太守,封晋兴县男。
萧慕之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兰陵人。
萧思话父,萧源之从父弟。
文帝元嘉中为丹阳长官。
曾上言佛教传入中国后,形像塔寺,所在千数,损耗资源,劳累人力,建议今后凡铸铜像,须先上报。
帝从之。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三 经师
释昙智。
姓王。
建康人。
出家止东安寺。
性风流善举止。
能谈庄老。
经论书史多所综涉。
既有高亮之声。
雅好转读。
虽依拟前宗而独拔新异。
高调清彻写送有馀。
宋孝武萧思话王僧虔等。
并深加识重。
僧虔临湘州携与同行。
萧守吴复招同入。
齐永明五年卒于吴国。
年七十九。
时有道朗法忍智欣慧光。
并无馀解。
薄能转读。
道朗捉调小缓。
法忍好存击切智欣善能侧调。
慧光喜骋飞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贞。
南朝宋丹阳秣陵人,字国重。
陶隆子,陶弘景父。
尝官孝昌令。
家贫,习书法,写经为业。
以羊欣、萧思话书体为法。
善草隶书。
萧惠开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3—471 【介绍】: 南朝宋南兰陵人,本名慧开。
萧思话子。
与孝武帝连姻。
初为秘书郎,袭封封阳县侯。
为豫章内史,有贪暴之名。
拜益州刺史,用刑严酷,蜀人怀怨,号称卧虎。
明帝即位,晋安王萧子勋反,惠开应之。
及子勋兵败被杀,明帝以蜀土险远,赦不问。
寻除少府,加给事中。
终以不得志,发病呕血卒。
全宋文·卷三十九
惠开,思话子,初为秘书郎,转太子舍人、尚书水部郎、始兴王浚征北主簿、南徐州治中从事史,徙汝阴王友。
又为南徐州别驾、中书侍郎、江夏王义恭大将军大司马从事中郎。
孝建初自太子中庶子,转黄门侍郎。
免,寻除中庶子。
丁父艰,服阕,除司徒左长史。
大明初,出为海陵王休茂北中郎长史、宁朔将军、襄阳太守,行雍州州府事,袭爵封阳县侯。
还为新安王子鸾冠军长史,行吴郡事,迁豫章内史,入为尚书吏部郎。
不拜,徙御史中丞,进侍中。
母忧去职。
起为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不行,改督益宁二州刺史。
明帝即位,进号冠军将军,又进平西将军,改督为都督,寻除晋平王休祐骠骑长史、南郡太守,入为少府,加给事中。
又除巴陵王休若征西长史、宁朔将军、南郡太守,未拜,有集七卷。
萧氏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南兰陵人。
萧思话侄女,殷孝祖妻。
为阉寺张宗之所得。
孝文帝太和中初订六宫服饰,以萧氏在南朝多悉妇人代饰故事,乃召入以备咨询,数蒙赏赐。
萧视素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9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
萧思话孙。
起家齐司徒法曹行参军。
入梁,为丹阳尹。
梁武帝赐钱八万,一朝散诸亲友。
迁司徒左西属,南徐州治中。
静退寡欲,任情通率。
后征为中书侍郎,求出为诸暨令,到任十余日,挂冠去,还山宅,独居屏事。
卒谥贞文先生。
全梁文·卷二十四
视素,南兰陵人,宋郢州刺史思话孙。
仕齐至太子洗马。
入梁,累迁丹阳尹丞、南徐州治中。
征为中书侍郎,辞不就。
天监八年卒。
亲故私谥曰贞文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兰陵人,字茂镜。
萧思话孙。
博通经史,善属文。
起家齐著作佐郎。
入梁,历仕始兴太守、少府卿、都官尚书,有政声。
博物强识,多所匡正,为梁武帝所重。
军国大事,必先咨访。
武帝太清元年,侯景于涡阳为东魏击败,入寿阳,遣使降梁。
帝纳之,介极言不可,帝不能用。
官至光禄大夫。
卒年七十三。
全梁文·卷二十四
介字茂镜,视素从弟。齐永元末,为著作佐郎。天监中除太子舍人,迁尚书金部郎,转主客郎,出为吴令。普通中为湘东王咨议参军大通中,除给事黄门侍郎。大同中,为武陵王府长史,出为始兴太守,征为少府卿,加散骑常侍,进侍中都官尚书。大同二年臻仕,就家授光禄大夫。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