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俊章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宜振(?
—1881年),字诜伯、子诜,号绳斋、春宇,杨佳氏,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属内务府镶黄旗汉姓满洲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历任江苏学政、诸部侍郎,武会、会试副考官。
籍奉天辽阳。
道光十九年己亥科举人,二十五年乙巳科二甲进士出身。
后来散馆授编修。
咸丰十一年十月九日由内阁学士迁礼部左侍郎,同治三年四月任工部右侍郎,兼属吏部左侍郎;同治三年七月至五年二月(1864-1866)外放江苏学政,兼工部、礼部右侍郎,同治五年二月因病解学政职;十年,属仓场侍郎;十一年回任工部右侍郎,管钱法堂事,兼属正蓝旗护军统领。
同治十二年,任恭办普祥峪定东陵工程(咸丰帝孝贞显皇后即慈安太后的陵寝)承修大臣。
光绪元年,奉旨查验应行急修工程。
光绪二年,奉旨督办明孝陵大碑楼修缮工程。
光绪三年,任武会试副考官,奉旨督办清西陵之慕东陵宝城修缮工程。
光绪四年,兼属刑部左侍郎。
光绪五年(1879)正月调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同年兼署吏部右侍郎。
光绪七年四月病免。
在京创立“绚秋诗社”,诗友有正蓝旗汉军胡俊章胡俊章师从宜振,两人系亲戚,曾在工部共事)、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
在京师的寓所名“蝶园”。
视学江苏期间,发现与提拔有学之才,包括京口驻防镶白旗蒙古、同治十三年甲戌进士延清。
著有《宾月轩试律》二卷(光绪十七年(1891)丹阳束氏刊刻)、《蝶喜斋试律》。
曾藏有康熙年间僧人画家上睿的设色山水大帧(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高凤翰的《菊石》立帧(上有高凤翰左腕书题七绝一首)、《迁乔图》立帧(款署“莲”)。
家族世称内务府“钟杨家”,宅邸在北京旧鼓楼大街马家厂(今前马厂胡同、后马厂胡同),“户舍连云”。

人物简介

维基
守忠(1822年—?
),字进廷、遂庵,号蓉先、蓉仙,胡氏,汉军正蓝旗人(属正蓝旗汉姓满洲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清代书法家。
咸丰元年辛亥(1851)顺天乡试科举人,同治二年癸亥(1863)恩科进士。
由廪膳生官玉碟馆誊录官,直隶易州训导、东光县教谕,世袭云骑尉,同治六年(1867)以知府衔选用直隶州湖南沅陵县知县,又属湖南宜章县(今属郴州市)知县;历任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九年(1870)庚午科、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五年(1879)己卯科湖南乡试同考官。
任职湖南时,与郭嵩焘多有交往;郭嵩焘在其日记中称守忠为“守蓉仙”;守忠曾撰写《新宁县志序》;“守蓉仙从弟多子受(多祉,其胞兄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进士胡俊章)请为题主,裕蓉坪(正黄旗汉军裕庆,湖南衡州府、长沙府知府,督办湖南第一家机械工厂——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生产出湖南第一批电灯)、恩小农(正黄旗满洲、道光己亥科举人恩荣,湖南沅江县、临湘县知县,编修并序《临湘县志》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恩荣妻侄子、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恩科进士觉罗松阿达)为陪宾,黄荃生呈阅仪节”(据《郭嵩焘全集》,2012)。
清代书法家,以工书有名于时(据《中国美术家大辞典》)。
湘军将领曾国荃的两子均师从守忠学习(据《曾国荃全集》第五册,2008)。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9—1910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春江,号少徐。同治十三年进士。光绪间,官江苏巡抚。察吏治,修圩塘,清厘积案。于中外交涉,俱能据理力争。二十三年,调京协办资政院事务。
维基
陆元鼎(1839年—1910年),字春江,号少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进士出身,清朝官员。
陆元鼎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后被朝廷任以知县,历任江苏省江宁县知县、泰州知州、苏松督粮道、江苏布政使、光绪二十九年(1903)漕运总督、光绪三十年湖南巡抚、光绪三十至三十二年(1904-1906)江苏巡抚等。
任泰州知州时,他曾经组织疏浚城河,并整修了里下河水道,续修了范公堤,建设了斜丰港,从而暂时消除了泰州和东台的水患。
任江苏巡抚时,他查禁赌博,整顿吏治,整修了塘圩和道路,曾几次上疏谈治国策略。
光绪六年(1880年)任江宁县知县时,他曾经根据条约拒绝了法国传教士强占中国的古刹。
不久,如皋发生烧毁教堂的事件,外国传教士提出了一些无理要求,他据理同这些传教士进行斗争。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江阴发生了教堂被毁事件,美国驻上海领事出面干预,他拒绝干涉,保护中国的司法主权。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到北京协助开办资政院事务。
宣统元年(1909年),他任浙江学务公所议长。
与俞樾、正蓝旗汉军胡俊章、镶白旗满洲恩寿、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等在苏州有诗歌唱和(与恩寿及胡俊章表兄正红旗汉军曹氏保昌 (同治进士)进士三甲同榜)。
著有《退思斋稿》2卷:文稿一卷、诗稿一卷,光绪32年刻本,又有民国36年曾孙女筠宝钞本(据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1910年,陆元鼎逝世。
2021年,晚清漕运总督陆元鼎的五世孙陆琳、陆玮和他们的家人向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博物馆捐赠陆元鼎遗物。

人物简介

维基
贵贤(1841年—?
),李氏,字尊谷,号哲生、哲生,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善书法。
同治九年(1870)庚午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进士。
光绪四年,任户部山西司郎中。
光绪十年,任江西道监察御史。
后任吏科给事中、礼科掌印给事中。
光绪二十一年,任太常寺少卿。
后改大理寺少卿。
光绪二十三年,署宗人府府丞,任奉天府府丞兼学政。
光绪二十四年(1898),因病解职。
赠二品顶戴。
在礼科掌印给事中任上,担任《钦定台规》(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分校官同事时户科给事中、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两人系光绪二年进士同榜)。
与内务府正白旗汉军进士延茂为宜泉的《春柳堂诗稿》(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刊本,系当代红学有争论的文本)作序(内务府镶黄旗满洲进士济中作跋)。
延清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延清(1846年—1917年),字子澄、紫丞,号小恬、梓臣、铁君,自号巴里客,晚号搁笔老人,巴哩克氏,汉姓柏氏,京口驻防蒙古镶白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工诗。
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生于江苏镇江。
同治十二年癸酉举人,十三年甲戌(1874)进士。
初任工部主事,先后任职于工部都水司、屯田司、宝源局印等,官至工部郎中;光绪三十年(1904)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后任内阁侍读学士;三十四年(1908),为钦差专使往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祭奠喀尔喀扎萨克多罗郡王博尔济吉特氏蕴端多尔济(父桑斋多尔济,庶母生母汉军旗吴氏,嫡母慎靖郡王允禧嫡长女县君爱新觉罗氏,祖父多尔济塞布腾,祖母怡贤亲王胤祥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养父雍正帝胤禛)。
宣统二年(1910),派充文职六班大臣。
任职工部期间,与诗友、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成为同事。
延清的诗才最早受到时任江苏学政、工部侍郎的内务府镶黄旗汉军进士宜振的重视,延清初次来京时住在宜振家中,正是在那里与宜振的学生胡俊章相识,延清与胡俊章的表兄正红旗汉军保昌 (同治进士)进士同榜。
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二年(1876)间,与延松岩(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进士忠恪公杜氏延茂,阖家殉难于庚子国难)、崇仲蟾(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崇光,其父进士宜振)、李钟豫(字毓如,别号了然,编写京剧剧本《龙马姻缘》又名《南安关》)等人组织“七曲诗社”,相互酬唱。
据俞樾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初九给延清的信函,那年春季延清曾托付时就养苏州的友人胡俊章转交给俞樾自己的新作,而俞樾在阅读后欣然回赠延清自己的两卷新诗稿(该信函载《俞樾函札辑证》,2014)。
光绪三十四年(1908),加入都门诗社“著裙吟社”。
收藏印有:锦官堂藏书印,铁君(铁君)。
曾收藏清画家张士保的《太常仙蝶图》(1865)(友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门生苏州府候补知府胡玉瀛等跋)。
为画家王荫昌的《慕槐仰梧书屋第二图》题跋(户部尚书阎敬铭嘱画,曾国藩题引首,题跋者还有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易顺鼎、镶黄旗满洲奭良(父词人承龄)等)。

人物简介

维基
恩寿(1849年 - 1911年),字艺棠,索卓罗氏,满洲镶白旗人,进士出身,晚清政治人物。
父麟魁,道光六年(1826年)二甲一名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同治元年(1862年),麟魁奉命赴兰州办事,因病遽卒,朝廷赐其子恩寿举人。
同治十三年(1874年),恩寿中三甲进士,选任四川嘉定府知府(今乐山市)。
光绪十九年(1893),在任成都府知府。
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陕西陕安道。
光绪二十四年(1898),担任江西按察使。
光绪二十五年(1899),担任江宁布政使(其藩署园即瞻园)。
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901-1904),担任江苏巡抚(继任端方,1904;陆元鼎,1904-1906),兼兵部侍郎与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授头品顶戴;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任癸卯恩科江南乡试主考官;三十年(1904)属末任漕运总督(光绪二十七年,曾任该职一个月,漕督府内有清晏园;前任陆元鼎,1903-1904),随后(1905)调江淮巡抚。
光绪三十二年(1906),担任山西巡抚。
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陕西巡抚,兼署西安将军。
宣统三年(1911年)七月因病解职。
任职江苏期间(1899-1906),与俞樾、正蓝旗汉军胡俊章、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汪鸣銮、漕运总督陆元鼎等在苏州时有诗歌唱和。
1901年-1904年(光绪二十七年-三十年)任职江苏巡抚时期,恩寿寄居苏州拙政园,为其族兄福州将军景星十年前任苏松粮道时在该园种植的山茶花补栽数株(据恩寿诗作)。
1906年,恩寿作《沧浪亭增建二程子祠记》,石刻二方,存于沧浪亭园中的看山楼。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为康熙年间梁延年(根据康熙的“上谕十六条”)辑录的《圣谕像解》二十卷重版本校对并序(江苏巡抚署重校本,1903)。
1906年,任职山西巡抚时,选派山西大学堂的预科毕业生20多人赴美国专习(据《山西历代纪事本末》,1999)。
到任陕西巡抚后,于1907年5月,上奏清廷建立陕西图书馆,宣统元年八月(1909年8月),陕西图书馆成立(民国四年(1915年)迁至当时西安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带的南院门街之南院的恩寿创建的“劝工陈列所”,俗称慈禧亮宝楼,即原陕西巡抚部院东花园旧址,民国后为省议会所在地)。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式成立陕西新军督练公所。
后因财力有限,遂确定以尽快建立一个混成协(相当于旅,下辖两标即两个团)(据《西安市军事志》);同年,按照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咨议局章程》、《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在西安设立了咨议局筹办处。
次年六月,先由各县选举代表;八月十九日各县代表到西安开会,酝酿选举事宜。
十月十四日,正式选出咨议局议员36名(据《西北通史》,2005)。
宣统二年(1910年),陕西巡抚恩寿和西安将军文瑞,为改变旗人“安坐而食,生计日艰”的处境,设立“驻防工艺传习所”,选取八旗子弟入所学习,以解决旗丁生活出路问题(据《陕西省志》卷54,1990)。
时任贵州巡抚庞鸿书奏请设立存古学堂,意在:“设法保守绍先贤之绪,以防蔑古之讥”;陕西巡抚恩寿在《奏遵设存古学校折》中也提出:“然万国皆各有所长,断未可一意师人而失其故有。
所谓两途并进,不可偏废者也”(据《四川国学院史》,2020)。
1908年,陕西巡抚恩寿奏请清廷增拨银两,修建公路,增打油井;慈禧、光绪批增拨官银27万两,慈禧还把美国人赠送的皇宫照明发电机转赠延长石油厂,以示支持(据《中国科技史杂志》,v.27,2006)。
溥良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溥良(1854年—1922年),字虞臣,号玉岑,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雍正帝六世孙,隶满洲正蓝旗,进士出身。
善书法。
为清雍正帝六世孙。
其支系始祖为雍正帝五子、乾隆帝同父异母弟、和亲王弘昼。
宗人府载溥良光绪元年乙亥科中式举人(师从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光绪六年庚辰科中式文进士,光绪十二年十一月考封奉国将军。
曾孙启功在自述历史的时候,说溥良为了考科举,「请求革去封号、俸禄。
」光绪六年(1880年)二甲第三十七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初任詹事府詹事,署太仆寺卿。
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1891-1894)出任江苏学政,十七年奏报拟筹款重建金山文宗阁,支持江阴南菁书院。
二十一年理藩院左侍郎兼镶白旗汉军副都统,二十二年户部右侍郎兼镶红旗满州副都统,二十五年正黄旗满州副都统,二十六年(1900)广东学政,二十七年都察院满左都御史兼正白旗蒙古都统,二十八年署兵部尚书;二十九年署刑部尚书,任礼部尚书兼玉牒馆副总裁官;三十年,以正黄旗蒙古都统兼署乌里雅苏台将军;三十一年兼属理藩院尚书;三十二年,着紫禁城内骑马。
宣统元年(1909)出任察哈尔都统(前任正红旗满洲诚勋),三年十月六日(1911,11,26)因病解职。
民国初,曾任末期正红旗汉军都统。
出任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顺天乡试副考官、光绪二十九年顺天乡试副考官、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四川乡试主考官。
宣统元年,担任《德宗景皇帝实录》总裁官。
辛亥革命后,退居河北易县终老。
民国十一年(1922年)卒。
辑《南菁札记》21卷(江阴使署刻,1894),著《茧秋庵遗集》遗稿六卷。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为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题并书写了南内柱对联:“建业报襄,临淮总榷,数年间大江屡渡,沧海曾经,更持节南来,息劳劳宦辙,探胜寻幽,良会几忘新拙政;蛇门遥接,鹤市旁连,此地有佳木千章,崇峰百叠,当凭轩北望,与衮衮群公,开尊合坐,名园且作故乡看”(载《苏州史志资料选辑》,1991)。
1920年,为镶白旗满洲诗人马长海的《雷溪草堂诗集》(1920年嘉业堂重版本)属题。
为外公、礼部尚书贵庆的《知了义斋诗钞》重版本作序。
门生有光绪二十年(1894)科举人、内阁侍读曹元忠 (资政院)。
家住京城东四牌楼北什锦花园胡同中间路北(今什锦花园胡同21号;胡同中曾有明代成国公朱能的适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