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邝奕垣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5—1647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全粤诗·卷六五七
张家玉(一六一六—一六四七),字玄子,号芷园,东莞人。
明思宗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鼎革后南归,仕弘光、隆武两朝。
绍武帝立于广州,以礼、兵二部侍郎招,辞不拜。
永历元年(一六四七),毁家起兵于东莞,与南海陈子壮、顺德陈邦彦互为倚角,抗击占据广州之清兵。
永历帝授以兵部尚书、提督岭东军务右副都御史。
后为清将李成栋击败,赴水死。
永历帝追赠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增城侯,谥文烈。
著有《张文烈遗集》。
明史》卷二七八有传。
张家玉诗,以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为底本,参校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东莞寓园刻《张文烈公遗诗》。
维基
张家玉(1615年—1647年),字玄子,一字元子,号芷园,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明末及南明政治人物。永历年间任兵部尚书,兵败自尽殉国。少年时好习武艺。十九岁考取秀才,为广州儒学生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考取进士。李自成陷京师,被执。自成败,南归。隆武年间,授翰林院侍讲,兼编起居注。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破南京,弘光帝随即被俘。张家玉逃往杭州。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即位于福州,改元隆武,张家玉授翰林院侍讲,兼编起居注。七月初一,隆武帝亲征江西,命张家玉为兵科给事中,监督御右营永胜军。十一月,清军围困抚州,张家玉率军驰援,埋伏诱敌,先后在许湾(今江西临川区)、在千金坡大败清军,解抚州之围。江西沦陷后,张家玉拥立永历帝。晋兵部尚书。兵败投水塘死。永历帝加赠奉天翼运中兴宣猷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国柱、少保兼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增城侯,谥文烈。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一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
东莞人。
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
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
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
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
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
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