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殷钧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8—522 【介绍】: 南朝梁时僧。吴郡人,俗姓顾,本名净藏。年十六,代宋明帝出家。讲说经论,博采众说,时辈莫及。梁武帝甚器重之住钟山开善寺。后帝见僧行败坏,欲自任白衣僧正以匡正之,集众咨议,藏独言其不可,事乃寝。尤精《成实论》,所著《成实论义疏》为当时有影响之作。与僧旻、法云并称梁代三大法师。
全梁文·卷七十四
智藏本名净藏,吴人,天监末居钟山开善寺。
续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初
释智藏。
姓顾氏。
本名净藏。
吴郡吴人。
吴少傅曜之八世也。
高祖彭年司农卿。
曾祖淳钱唐令。
祖瑶之员外郎。
父映奉朝请。
早亡其母尝梦。
出绕吴城一匝。
密云四布而天中开朗。
众星坠地取而吞之。
因而有娠焉。
及生藏也。
少而聪敏。
常怀退让。
果食衣服爰及威仪皆新华。
先让而处下末。
由此击誉乡闾敬而尚重。
年十六代宋明帝出家。
以泰初六年敕住兴皇寺。
事师上定林寺僧远僧祐天安寺弘宗。
此诸名德传如前述。
藏禀依训范敬义弘隆。
尝遇师疾甚不食多日。
藏亦从之。
待师进饮藏还进饮。
乃至平复方从师好。
自是戒德坚明学业通奥。
众所知识超于夷等。
当时柔次二公玄宗盖世。
初从受学。
挹酌经论统辩精理。
及其开关延敌。
莫能涉其津者。
藏洞晓若神微言每吐。
预有比踪罔不折伏。
于是二僧叹揖。
自以弗及之也。
齐太尉文宪王公。
深怀钦悦爰请安居。
常叹相知之晚。
太宰文宣王。
建立正典绍隆释教。
将讲净名选穷上首。
乃招集精解二十馀僧。
探授符策乃得于藏。
年腊最小独居末坐。
敷述义理罔或抗衡。
道俗翕然弥崇高誉。
先是会稽慎法师。
志欲宣通妙法。
乃请文宣方求讲匠。
以藏名称普闻允当佥属。
遂流连会稽多历年祀伏膺鼓箧寔系有徒。
但以律部未精重游京辇。
信同瓶喻有似灯传。
俄而十诵明了诸部薄究。
未还吴郡道流生地。
学人裹粮随之不少。
永元二年重游禹穴。
居法华山结众弘业。
及齐德将谢。
王室大骚。
天地既闭经籍道废。
遂翻然高举。
欲终焉禹穴。
逮有梁革命。
大弘正法。
皇华继至。
方游京辇。
天子下礼承修。
荣贵莫不竦敬。
圣僧宝志迁神。
窀穸于钟阜。
于墓前建塔。
寺名开善。
敕藏居之。
初藏未受具戒。
遇志于定林上寺。
遂推令居前。
垂示崇敬之迹。
识知德望有归告之先见矣。
时梁武崇信释门。
宫阙恣其游践。
主者以负扆南面域中一人。
议以御坐之法唯天子所升。
沙门一不沾预。
藏闻之勃然厉色。
即入金门上正殿踞法座抗声曰。
贫道昔为吴中顾郎。
尚不惭御榻。
况复乃祖定光。
金轮释子也。
檀越若杀贫道即杀。
不虑无受生之处。
若付在尚方。
狱中不妨行道。
即拂衣而起。
帝遂罢敕任从前法。
斯跨略天子高岸释门。
皆此类也。
有野姥者。
工相人也。
为记吉凶百不失一。
谓藏曰。
法师聪辩盖世天下流名。
但恨年命不长。
可至三十一矣。
时年二十有九。
闻斯促报讲解顿息。
竭精修道发大誓愿足不出门。
遂探经藏得金刚般若。
受持读诵毕命奉之。
至所危暮年香汤洗浴净室诵经以待死至。
俄而闻空中声曰。
善男子。
汝往年三十一者。
是报尽期。
由般若经力得倍寿矣。
藏后出山试过前相者。
乃大惊起曰。
何因尚在世也。
前见短寿之相。
今了一无。
沙门诚不可相矣。
藏问。
今得至几。
答云。
色相骨法年六十馀。
藏曰。
五十为命。
已不为夭。
况复过也。
乃以由缘告之。
相者欣服。
竟以毕年辞世。
终如相言。
于是江左道俗。
竞诵此经。
多有徵应。
乃至于今日有光大。
感通屡结。
逮梁大同中。
敬重三宝利动昏心。
浇波之俦。
肆情下达。
僧正宪网无施于过门。
帝欲自御僧官维任法侣。
敕主书遍令许者署名。
于时盛哲无敢抗者。
匿然投笔。
后以疏闻藏。
藏以笔横轹之告曰。
佛法大海非俗人所知。
帝览之不以介意。
斯亦拒怀略万乘季代一人。
而帝意弥盛。
事将施行于世。
虽藏后未同。
而敕已先被。
晚于华光殿设会。
众僧大集。
后藏方至。
帝曰。
比见僧尼多未诵习。
白衣僧正不解科条。
俗法治之伤于过重。
弟子暇日欲自为白衣僧正亦依律立法。
此虽是法师之事。
然佛亦复付嘱国王。
向来与诸僧共论。
咸言不异。
法师意旨如何。
藏曰。
陛下欲自临僧事。
实光显正法。
但僧尼多不如律。
所愿垂慈矜恕此事为后。
帝曰。
弟子此意岂欲苦众僧耶。
正谓俗愚过重。
自可依律定之。
法师乃令矜恕。
此意何在。
答曰。
陛下诚欲降重从轻。
但末代众僧难皆如律。
故敢乞矜恕。
帝曰。
请问诸僧犯罪。
佛法应治之不。
答曰。
窃以佛理深远教有出没。
意谓亦治不治。
帝曰。
惟见付嘱国王治之。
何处有不治之说。
答曰。
调达亲是其事。
如来置之不治。
帝曰。
法师意谓。
调达何人。
答曰。
调达乃诚不可测。
夫示迹正欲显教。
若不可不治。
圣人何容示此。
若一向治之。
则众僧不立。
一向不治亦复不立。
帝动容追停前敕。
诸僧震惧相率启请。
帝曰。
藏法师是大丈夫心。
谓是则道是。
言非则道非。
致词宏大。
不以形命相累。
诸法师非大丈夫。
意实不同言则不异。
弟子向与藏法师硕诤。
而诸法师默然无见助者。
岂非意在不同耳。
事遂获寝。
藏出告诸徒属曰。
国王欲以佛法为己任。
乃是大士用心。
然衣冠一家子弟十数。
未必称意。
况复众僧。
五方混杂未易辩明。
正须去其甚泰耳。
且如来戒律布在世间。
若能遵用足相纲理。
僧正非但无益为损弘多。
常欲劝令罢之。
岂容赞成此事。
或曰。
理极如此。
当万乘之怒何能夷然。
藏笑曰。
此实可畏。
但吾年老。
纵复荷旨附会。
终不长生。
然死本所不惜。
故安之耳。
后法云谓众曰。
帝于义理之中未能相谢。
一日之事真可愧服不久敕于彭城寺讲成实。
听侣千馀。
皆一时翘秀。
学观荣之。
又敕于慧轮殿讲波若经。
别敕大德三十人预座。
藏开释发趣各有清拔皆著私记拟后传习。
天监末年春舍身大忏。
招集道俗。
并自讲金刚般若以为极悔。
惟留衣钵。
馀者倾尽一无遗馀。
陈郡谢几卿。
指挂衣竹戏曰。
犹留此物尚有意耶。
藏曰。
身犹未灭意何由尽。
而尚怀靖处托意山林。
还居开善因不履世。
时或敕会。
乃上启辞曰。
夙昔顾省心惑不调。
欲依佛一语于空闲自制。
而从缘流二十馀载。
在乎少壮故可推斥。
今既老病身心俱减。
若复退一毫。
便不堪自课。
故愿言静处少自营卫。
非敢傲世求名。
非欲从闲自诞。
是常人近情。
惧前径之已迫耳。
帝手敕喻曰。
求空自闲依空入慧。
高蹈养神实是胜乐。
不违三乘。
亦以随喜。
惟别之际能无怅然。
岐路赠言古人所重。
犹劝法师。
行无碍心。
大悲为首方便利益。
随时用舍不宜顿杜。
以隔碍心行菩萨道无有是处。
敕往反频。
仍久之然持操不改。
帝将受菩萨戒敕僧正牒老宿德望。
时超正略牒法深慧约智藏三人。
而帝意在于智者。
仍取之矣。
皇太子尤相敬接。
将致北面之礼。
肃恭虔往。
朱轮徐动鸣笳启路。
降尊下礼就而谒之。
从遵戒范永为师傅。
又请于寺讲大涅槃。
亲临幄坐爰命咨质。
朝贤时彦道俗盈堂。
法筵之盛未之前闻。
又于北阁更延谈论。
皆叹曰。
陪预胜席未曾有也。
藏任吹虚舟真行平等。
毁誉不动荣利未干。
宴坐空闲毅然山立。
虽神宇凝隔风韵清高。
其应物也汲汲然如有不足。
可谓望俨即温。
君子之变者矣。
自现处岩岫晦形人世。
又于寺外山曲别立头陀之舍六所。
并是茅茨容膝而已。
皇太子闻而游览。
各赋诗而返。
其后章云。
非曰乐逸游。
意欲识箕颍。
藏结心世表。
常行忏悔。
每于六时翘仰灵相。
口云。
理味深玄浅思斟酌自抱疑碍。
恐乖圣意多僻。
因而恳恻词泪俱发。
尝宿灵曜寺。
夜行暂用心。
见有金光照曜。
一室洞明。
人问其故。
答曰。
此中奇妙未可得言。
是旦遘疾至于大渐。
帝及储君中使相望。
四部白黑日夜参候。
敕为建齐手制愿文。
并继以医药。
而天子不整。
唯增不降。
临终词色详正。
遗言唯在弘法。
以普通三年九月十日卒于寺房。
春秋六十有五。
敕葬独龙之山。
赴送盈道同为建碑。
坟所寺内各一。
新安太守萧机制文。
湘东王绎制铭。
太子中庶子陈郡殷钧为立墓志。
初藏常梦见金粟如来入室共谈执二麈尾。
其一宝装。
其一者素。
留素者与藏。
又徵士庐江何胤。
居吴郡虎丘。
遇一神僧。
捉一函书云。
有人来寄语顷失之。
及开函视全不识其文词。
后访魏僧云。
是大庄严论中间两纸也。
时人咸谓藏之所致。
又彭城刘混之罪当从戮。
藏时处后堂。
为帝述四等义。
外奏闻之。
帝曰。
今为国事不得道四等义如何。
藏曰。
言行乘机也。
今机发而不中。
失在何人。
四等之举义非徒设。
帝遂舍而不问。
竟以获免。
刘氏终亦不委斯由。
其潜济益被率多如此。
凡讲大小品涅槃般若法华十地金光明成实百论阿毗昙心等。
各著义疏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2—536 【介绍】: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威明。
王骞子。
好学有口辩。
州举秀才,郡迎主簿。
起家秘书郎,袭封南昌县侯。
梁武帝敕与殷钧等同侍东宫,俱为昭明太子所礼。
中大通二年,为吴郡太守,不附权贵,为权贵所谗。
官至太子中庶子。
有《续汉书》注、文集。
已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9—599 【介绍】: 南朝陈僧。丹阳人,俗姓陶。专攻律学,住扬都奉诚寺。陈宣帝时敕受大律都,僧尼从之受戒者达三千余众。著有《律义疏》、《羯磨疏》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姓陶氏。
丹阳人。
母齐中书阮韬女。
文始在娠。
梦梵僧以松枝授之曰。
与汝子男。
为麈尾。
及生。
骨气视他有异。
年十五。
师宝田寺沙门智成。
受具之后。
即依奉诚僧辩。
学十诵。
复归大明彖公下。
通练诸部。
梁大同七年。
诏于光业寺。
首开律藏。
以灵味瓦棺等寺奏请也。
时陈郡殷钧为檀越。
听众二百。
成规肃然。
属梁季。
祸难荐作。
乃避地闽中。
而僧宗法准皆执卷请益。
真谛三藏亦同止晋安。
故讲译交会。
而法门增气矣。
屠沽变业。
渔猎革心。
内众资身之具。
于是备焉。
逮陈氏有国。
徒侣益进。
宣帝尝用兵淮淝。
诏僧尼餫饟。
以纾民力。
文因谏曰。
君子以礼义为国。
而役及出世逃俗之士。
岂礼义哉。
且启敌人觊觎之心。
陛下今日宁欲以效宇文之酷乎。
宇文之废灭三宝。
是自废灭也。
祚促禄穷。
行当见之。
乃停罢前诏。
尚书令济阳江总尤忻慕。
阅旬日辄造房访道。
隋兴宪章颓弛。
仍赖文以振励云。
玺书为褒勉。
前后州将皆尊仰。
年德。
脩敬罔怠。
柱国武山公郭衍。
每躬𢹂妻子。
诣寺斋会。
请敷畅。
负笈来受。
动盈千数。
开皇十九年。
二月二十日。
终。
于所住寺。
寿九十一。
窆寺之南山东垄。
直辩律师墓。
平生讲十诵。
八十五遍。
大小乘戒心羯磨等。
二十馀遍。
金光遗教等。
各有差。
著律义疏十二卷。
羯磨疏四卷。
菩萨戒疏两卷。
弟子得戒者。
三千馀人。
得法者则道志法成为拔萃。
昔文梦。
钓海获二大鱼。
心独异之。
以询建初琼上人。
琼曰斯吉兆也。
后必有二龙。
传公业者。
志才解优美。
太尉晋王礼敬之。
待为家僧。
仁寿间。
慧日道场释法论。
为文树碑。
以表其墓。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释智文。姓陶。丹阳人。母齐中书完韬女也。怀文之始梦睹梵僧。把松枝而授曰。尔后诞男与为麈尾。及文生也卓异恒伦。志学之年依宝田智成。以为师傅。既受具后专讲玄津。以戒足分为五乘。律检开成七众。岂止通衢生死。亦乃组辔道场。义须先精方符佛意。值奉诚僧辩。威德冠众解行高物。传业之盛独步江表。推其领袖则大明彖公。文初依辩学。后归彖下。十诵诸部罔弗通练。以梁大同七年。灵味凡官诸寺启敕。请文于光业寺。首开律藏。陈郡殷均为之檀越。故使相趋常听二百许人。属梁末祸难。乃避地于闽下。复光岭表。时僧宗法准。知名后进。皆执卷请益。又与真谛同止晋安。故得讲译都会交映法门。边俗信心于斯风革。酒家毁其柞器。渔者焚其罟网。僧尼什物于是备焉。有陈驭宇江海廓清。讲授门徒弥繁梁季。宣帝命旅剋有准淝。一战不功千金日丧。转输运力遂倩众僧。文深护正法不惧严诛。乃格词曰。圣上诚异宇文废灭三宝。君子为国必在礼义。岂宜以胜福田为胥下之役。非止延敌轻汉。亦恐致罪尤深。有敕许焉。事即停寝。尔后凡所详奏莫非允惬。理众摈罚咸符时要。尚书令济阳江总。𡺍道造房无爽旬月。是知学而有禄德必有邻。法位宜升众望悦矣。大隋革运别降纶言。既屏僧司宪章律府。大军之后荆棘攸生。十滥六群滋彰江表。文又案法澄剪。寻得无声深。可谓少壮免白发之妖。稊莠绝青田之秽矣。前后州将。甫及下车。皆尊仰年德罕不修敬。柱国武山公郭衍。祇敬倍常。躬携妻子到寺檀舍。盛设法斋请敷律题。抑扬剖析有克壮之姿。听侣千馀罔不嗟服。以开皇十九年二月二十日。迁于住寺。春秋九十有一。即窆寺之南山东垄。与辩律师墓相望。自文之据道也器宇刚物风范肃人。戒品圆净处断明白。然剖折章句词省义富。众家修撰罕有能出其右者。又金陵军火遗烬莫留。乃誓志葺治惟新旧趾。讲十诵八十五遍。大小乘戒心羯磨等二十馀遍。金光遗教等各有差焉。著律义疏十二卷。羯磨疏四卷。菩萨戒疏两卷。学门传贵以为口实。僧尼从受戒者三千馀人。学士分讲者。则宝定慧峙慧巘智升慧觉等。惟道志法成。双美竹箭拥徒建业。文昔梦泛舟海钓获二大鱼。心甚异之。及于东安寺讲。麈尾才振两峰俱落。深怪其事。以询建初琼上。乃曰。斯告之先见。必有二龙传公讲者。其言果矣。志名解最优。大尉晋王。家僧礼待。以仁寿之岁。志为树碑内。慧日道场释法论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