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戒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4 首
东坡夙世乃老,次律前身为永师。
一念参差成此错(蓝格本、道光本作果),百忧钟萃使(道光本作便)知非。
我生已约渡南海,今日岂知还北归。
从今莫打这鼓笛,必竟是事终由谁
⑴ 自注:先公太师尉秀州华亭日,与僧灵照师相善。尝下村视涝,梦照师曰:“本欲渡南海,与君有缘,故来托化。”是夕卫国太夫人亦梦有僧,开帐而寤。归既(道光本作既归)相与语,异之,遣人候灵照,则以见梦之夕入灭矣。已而余生,人皆以为灵照后身也,故云。
炷香坐羊毡,默默心住禅。
仙桂萌兔窟,神珠媚龙渊。
湛照自家事,出随群动缘。
应机分手眼,不翅有千千。
书黁公诗后,并引(1080年) 北宋 · 苏轼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马于逆旅祁宗祥家。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只怪高声问不应,嗔余踏破苍苔色。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宗祥言其异事甚多。作是诗以识之。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西竺
壁间馀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赠真戒大师 北宋 · 陆佃
七言律诗
时访城西长者家,欲将无定友烟霞。
百函贝叶听挥麈,一炷炉香看点茶。
猿立砌台偷落果,鸟穿檐柏献新花。
旧曾题处烦师护,肯学常流旋碧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