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江淹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3或678—740 【介绍】: 唐韶州曲江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擢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先天元年道侔伊吕科登第,授左拾遗,迁左补阙。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称贤相。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谗,罢相,出为荆州长史。卒谥文献。有文名,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称。有《曲江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8—740 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元年(697),登进士第,授校书郎。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后历官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桂州都督、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一年(73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翌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为著名贤相。二十四年,受李林甫排挤,罢相。次年贬为荆州长史,在州以文史自娱,不戚戚于怀。二十八年病卒。年63岁(两《唐书》本传均作68岁,误)。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及近年于韶关发现之《张九龄墓志铭》。九龄工诗能文,文长于碑志,诗格调清雅,兴寄深婉,其《感遇》十二首,与陈子昂诗齐名。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唐初五言古,犹沿六朝绮靡之习,唯陈子昂、张九龄直接汉魏,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复古之功大矣。”至其古近体写景抒情诸作,清淡和雅,兴象玲珑,前人以为实开王、孟、储、韦一派。《诗薮》内编卷二云:“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今存《曲江张先生文集》20卷。《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全粤诗·卷七
张九龄(六七八 — 七四〇),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唐中宗景龙元年(七〇七)进士,始授校书郎。又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迁左拾遗,调左补阙、司勋员外郎。以才鉴为宰相张说所亲重,进中书舍人。玄宗开元十四年(七二六),张说罢官,改九龄太常少卿,出为冀州刺史,以养母,请改洪州都督,徙桂州都督,摄御史中丞、岭南按察兼选补使。以拟奏章称旨,诏擢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迁工部侍郎,知制诰。二十一年冬,晋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固辞,不许。次年,迁中书令,知院事。为李林甫所忌,又以谏阻进用张守圭、牛仙客而遭潜构,罢为尚书右丞相,寻再贬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请拜扫南归,五月七日,病卒于故里。追赠荆州大都督,谥“文献”。有《曲江集》二十卷。事见徐浩撰碑铭。《旧唐书》卷九九、《新唐书》卷一二六有传。
唐诗汇评
张九龄(673-740),—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长安二年(702)擢进士第,又连登材堪经邦及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玄宗开元十一年,累迁至中书舍人。寻出为冀州刺史,改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召拜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以本官同平章事,累封始兴县伯。因李林甫排挤,于开元二十五年眨荆州长史。卒,谥文献。九龄为开元贤相之一,其诗词采富艳,而情致深婉。有《曲江集》二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三卷。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三
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开元十一年拜中书舍人内供奉。封曲江男。二十一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累封始兴县伯。左迁荆州大都督长史。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建中元年加赠司徒。

作品评论

《唐诗品》
曲江藻思翩翩,体裁疏秀,深综占意,通于远调,上追汉魏而下开盛唐,虽风神稍劣而词旨冲融,其源盖出子古之平调曲也。自馀诸子、驰志高雅,则峭径挺出,游泳时波,则蘼芜莫剪,安能少望其风哉?近体诸作,绮密闲澹,复持格力,可谓备其众美。虽与初唐作者骈肩而出,更后诸名家,亦皆丈人行也。而况节义相先,称古之遗直者耶!
唐音癸签
张曲江五言以兴寄为主,而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
《唐诗观澜集》
曲江长律,鸣鸾佩琼,万象咳吐,与明皇诗赓歌倡答,如律吕之相应,可谓一德一心。
《唐诗别裁》
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洛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
《四库全书总目》
九龄守正嫉邪,以道匡弼,称开元贤相,而文章高雅,亦不在燕、许诸人下。《新唐书·文艺传》载徐坚之言,谓代文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窘边幅。今观其《感遇》诸作,神味超轶,可与陈子昂方驾;文笔宏博典实,有垂绅正笏气象,亦具见大雅之遗,坚局于当时风气,以富艳求之、不足以为定论。
石洲诗话
曲江公委婉深秀,远出燕、许诸公之上、阮、陈而后,实推一人,不得以初唐论。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张曲江襟情高迈,有遗世独立之意,《感遇》诸诗,与子昂称岱、华矣。
昭昧詹言
张曲江以风雅之道,兴寄为上,故一篇一咏,莫非兴寄,此意是矣。然僻者为之,则又入于空泛,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夫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兼之,奈何独主风与兴二端乎?大约天下义理及古今载籍文字,惟变所适,无所不备,但用各有当耳。不能观其会通而偏提一端,即为病痛,知味者鲜,所以末流多歧也。
白华山人诗说
赤堇氏云:读张曲江诗,要在字句外追其神味。又云:曲江诗如蜘蛛之放游丝,一气倾吐,随风卷舒,自然成态。初视之,若绝不经营;再三读之,仍若绝不经营。天工言化,其庶几乎?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鲍明远、江文通,次叙连章,见铺排之迹。
《感遇》诸篇,犹为高调,情词芬恻,清亮音多,骨格未及拾遗,每以非条伤干。
至如汉上游女,遥襭古馨,清江白云,蔚发明秀,哀梨爽口,不必与橄榄同功,若斯之类,亦其独至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高平金乡人,字悦祖。
少好文学,放诞任气。
嗜酒,好谈咏,自比晋郗超。
仕宋至国子博士,兼左丞。
入齐,高帝赏爱之,迁司徒右长史,与江淹同掌史职。
所为条例,多为左仆射王俭所驳。
与物多忤,史功未就,徙交州,于路见杀。
全齐文·卷十四
超字悦祖,高平金乡人。元嘉中为州西曹,孝建中为宣威府参军,还直东宫,除骠骑参军、宁蛮主簿、镇北咨议,转尚书度支郎,车骑功曹、桂阳内史,入为殿中郎,兼中书郎、零陵内史、征北骠骑记室、国子博士,兼左丞,入齐,迁骁骑将军、常侍、司徒右长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7—504 【介绍】: 南朝梁庐江灊人,字子晰。
何求弟。
博通群书,善谈论。
父何铄有疾,无故害妻,坐法死。
点时年十一,感此家祸,遂绝婚宦,立志隐逸。
时人号为“通隐”。
历宋、齐、梁三世,累征不就。
好文学,与孔稚圭等为莫逆交,曾识拔丘迟、江淹
与兄何求、弟何胤皆为当世名隐。
全梁文·卷四十
点字子皙,庐江人灊,宋司空尚之孙。泰始末,徵太子洗马。齐初,累徵中书郎、太子中庶子。梁受禅,徵侍中,并不就。天监三年卒,年六十八。
庾杲之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1—491 【介绍】: 南朝齐新野人,字景行。
学涉文义,风范和润。
起家奉朝请,清贫自业。
累迁尚书左丞。
出为王俭卫军长史。
齐武帝永明中,谕诸王年少,不得妄与人接,唯命杲之、江淹五日一诣诸王,使申游好。
官至太子右卫率卒。
谥贞。
全齐文·卷二十四
杲之字景行,新野人。为奉朝请,累迁尚书左丞、黄门郎、御史中丞、太子右卫率,加通直常侍,永明九年卒,谥曰贞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7—501 【介绍】: 名或作圭。
南朝齐会稽山阴人,字德璋。
孔灵产子。
好学有美誉。
太守王僧虔引为主簿,仕宋为尚书殿中郎。
后为萧道成(齐高帝)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笔。
入齐,历官廷尉、御史中丞,参与校定晋律旧注,请置律助教,教授法学,事未施行。
东昏侯永元元年,为都官尚书,迁太子詹事。
好文嗜酒,不乐世事。
明人辑有《孔詹事集》。
全齐文·卷十九
稚圭字德璋,会稽山阴人。宋泰始中为州主簿,举秀才,除安成王车骑法曹参军,转尚书殿中郎,寻为骠骑高帝记室参军,迁正员郎、中书郎。入齐,为尚书左丞、司徒从事中郎、州治中、别驾、从事史、本郡中正,转骁骑将军,复领左丞,迁黄门郎,转太子中庶子、廷尉,转御史中丞,迁骠骑长史、辅国将军,建武初,迁冠军将军、平西长史、南郡太守,征侍中,不行。东昏即位,为都官尚书,迁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永元三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有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513 【介绍】: 南朝梁吴郡吴人,字公乔。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
南齐时起家著作佐郎,不拜。
齐武帝永明中,为豫章王萧嶷主簿。
历给事中黄门侍郎,新兴、永宁二郡太守。
东昏侯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
萧衍(梁武帝)率军至建康,卫尉江淹出奔,遂兼卫尉卿。
与北徐州刺史王珍国谋,使直阁刺杀东昏侯。
梁朝建,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封江安县子,累迁尚书左仆射。
后出为青冀二州刺史。
武帝天监十二年,北魏来攻,州人徐道角等为魏内应,城破被害。
刘昭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平原高唐人,字宣卿。
七岁通《老》、《庄》义。
及长,勤学善属文,为外兄江淹称赏。
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累迁征北行参军。
历临川王记室。
卒于剡令。
有《后汉书注》、《幼童传》等。
全梁文·卷六十二
昭字宣卿,平原高唐人,晋太尉实九世孙。天监初为奉朝请,迁征北行参军尚书仓部郎,除无锡令。历宣惠豫章王中军临川王记室,迁通直郎,出为郯令,有《后汉书注》一百二十五卷,《幼童传》十卷,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3—494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宣礼。
齐高帝子。
出继伯父萧道度。
武帝永明中,为江州刺史。
累迁秘书监、抚军将军。
性至孝。
好学,善属文。
与王智深、江淹以文章相会。
尝手自细书写《五经》,置巾箱中,以备遗忘,一时诸王争效。
“巾箱《五经》”自此始。
居身清率,言未尝及时事。
海陵王延兴元年,萧鸾专政,见害。
江蔿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济阳考城人。
江淹子。
袭封醴陵侯,任丹阳尹丞,迁长城令。
有罪削爵,梁武帝普通四年追念功,复封为吴昌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9—537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景阳。
萧子恪弟。
齐封宁都县侯,拜给事中。
入梁,降爵为子。
好学,工属文。
历侍中、国子祭酒、吏部尚书。
官终吴兴太守。
尝作《鸿庐赋》,为沈约所赞赏。
精史学,据沈约、吴均、檀超、江淹等稿,撰《南齐书》,又撰《后汉书》、《贵俭传》等。
今仅存《南齐书》。
黄鹤楼志·人物篇
萧子显(489—537)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景阳。南兰陵(今江苏常州武进)人。出身于萧齐皇族,系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之孙。入梁后,官至吏部尚书。曾撰《后汉书》一百卷、《晋史草》三十卷、《南齐书》六十卷等历史著作五种。《南齐书》中介绍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夏口黄鹄矶,是第一次提到黄鹤楼神话传说和地理位置的正史。
全梁文·卷二十三
子显字景阳,子范第八弟。建武二年,封宁都县侯。永元末,为给事中。梁受禅,例降爵为子。历安西外兵仁威记室参军、司徒主簿、太尉录事、太子中舍人、建康令、邵陵王友、丹阳尹丞、中书郎,守宗正卿。出为临川内史,还除黄门郎。迁长兼侍中,领国子博士。迁国子祭酒,加侍中,除吏部尚书。大同三年,出为仁威将军、吴兴太守,卒。谥曰骄。有《后汉书》一百卷,《晋史草》三十卷,《齐书》六十卷,《普通北伐记》五卷,《贵俭传》三十卷,《集》二十卷。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