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慧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7 【介绍】: 唐僧。蜀地人。姓氏籍贯不详。依承远修净土。代宗大历年间栖止衡州云峰寺,大弘净土,开五会念佛之说,五日为一会。代宗尊为国师,世称“五会法师”。后世尊为净土四祖。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南梁(今陕西汉中)人。净土宗僧人。代宗大历二年(767)住衡山云峰寺,五年至五台山佛光寺,专修念佛法门,以求往生净土。后建竹林寺居之。与诗僧清江为友。《宋高僧传》卷二一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光绪《洋县志》卷七另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不知何许人。大历二年。依止衡岳云峰寺。修习罔怠。尝于僧堂晨粥。睹钵内五彩云气骤起。而山寺影现其中。去寺东北五十里。有山。山下有涧。北去涧有石门。入石门。行可五里。有寺金榜。署云大圣竹林寺。当是时。目了而心疑之。盖以平生所未尝造也。他日又现台山诸寺于午钵云气中。其楼观池榭。皆众宝严饰。而无山林秽恶诸物。并现十方佛国清净可爱。食毕乃灭。于是照问嘉延昙晖二师之尝游五台者。其言与所见尤合。四年遂起五会念佛道场于衡州湖东寺。六月二日。祥云弥覆一寺。云中楼阁影现。且有梵相数僧。身长丈许。执锡行道。阿弥陀佛。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其身高大咸在。自未至酉方灭。州人见者率感泣作礼。及晚照于道场外。遇一老人谓之曰。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可去矣。照答曰。时危路险未可也。老人曰。但亟去无惮也。忽不见。八月十三日。结同志发衡岳。五年四月五日。抵五台。已遥见白光数道于佛光寺之南矣。明日诣寺揽其境。则悉无异昔日钵中所现者。夜四鼓。又一光自北山来。正触照身。照即入堂问众。众曰此大圣不思议光。常以感悟有缘者耳。照因具威仪。寻光由寺东北。行十五里。果得山涧石门等。而善财难陀二青衣年八九岁。立石门外。若预候照者。引照入门。向北行五里。过金门楼。入门则大圣竹林寺也。地纯黄金。流渠华甫方二十里。两庑周遭。一百二十院。比之钵中所睹者。差分明耳。而讲堂之中。狮子座上。文殊处西。普贤处东。大菩萨众。左右围绕。说法之音历历可听。照前作礼。问言。末劫凡夫。智浅障深。法海渊洪。虽欲修行。罔得其要。惟愿大圣指陈。使知所在。文殊报曰。诸修行门。无过念佛。福慧二严。举无遗者。我于过去劫中。以念佛故。今获一切种智。是以一切诸波罗蜜。乃至诸佛。从念佛生。汝当勤念。无令休息。照又问其念云何。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系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说是语已。时二菩萨。舒金色手。为照摩顶而授记言。汝以念佛功德力故。不久获證无上正等菩提。若有善男女等。必欲疾成佛道者。但念佛而已。于是二菩萨。各说伽陀以发明之。照则欢喜踊跃。疑网顿除。作礼以谢。合掌住侧。文殊使之巡历菩萨诸院。遍请教戒。及游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大如碗许。取而食之。身意泰然。旋辞菩萨以出。随青衣至于门外。遂失所在。而徘徊伫眺。倍增悲感。十三日复偕五十馀僧。于金刚窟。循无著遗迹。礼二十五佛名。而照独见地莹琉璃。宫殿严净。文殊普贤万菩萨众佛陀波利等。坐立俨然。其馀僧则无所见也。是夜三鼓。又见五镫于所止华严寺西楼上。照默祝曰。愿分百镫。寻如其数。曰愿千镫亦然。且其比列之整。非世所能拟。乃复独诣金刚窟见大圣。而佛陀波利引入圣寺。语具觉救传。十二月照于寺之念。佛道场。绝粒要期誓生净土。七日之夜方唱佛次。有梵僧造道场。谓照曰。汝盍亦流通所见境界乎。照不应。明日申时。则有梵僧之老者。见曰。灵异之事。宜普示众生。使发菩提心可也。照曰。非敢閟也。第恐俗情腾谤耳。其僧曰。大圣之居此山。谤议纷纭。尚莫之止。况汝所见境界耶。然性善性恶均为菩提。而涂毒鼓缘自应不谬。六年正月。华严寺僧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立石记于金刚窟般若院地。当是时忽闻钟声雅亮。节解分明。众尤惊异。以为照所开示断不虚矣。后照又建竹林寺一区以自表显。十二年九月十三日。照𢹂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沙弥惟英。优婆塞张希陵等八人。登东台。先睹白光数四。异云叆叇。云开而红色。文殊乘青毛狮子。于五色通身光内。微雪飘洒。圆光遍映山谷。详载绛州兵椽王士詹记。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法照。
不知何许人也。
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
勤修不懈。
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
云内现山寺。
寺之东北五十里已来有山。
山下有涧。
涧北有石门。
入可五里有寺。
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
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
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
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
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
文殊一万圣众而处其中。
又现诸佛净国。
食毕方灭。
心疑未决。
归院问僧。
还有曾游五台山已否。
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
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
然尚未得台山消息。
暨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
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
六月二日未时。
遥见祥云弥覆台寺。
云中有诸楼阁。
阁中有数梵僧。
各长丈许。
执锡行道。
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
其身高大。
见之者皆深泣血设礼。
至酉方灭。
照其日晚于道场外遇一老人。
告照云。
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
今何不去。
照怪而答曰。
时难路艰何可往也。
老人言。
但亟去。
道路固无留难。
言讫不见。
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
夏满约往前。
任是火聚冰何终无退衄。
至八月十三日。
于南岳与同志数人惠然肯来。
果无沮碍。
则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
六日到佛光寺。
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
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
照忙入堂内。
乃问众云此何祥也。
吉凶焉在。
有僧答言。
此大圣不思议光。
常答有缘。
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
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
山下有涧。
涧北有一石门。
见二青衣可年八九岁。
颜貌端正立于门首。
一称善财二曰难陀。
相见欢喜问讯设礼。
引照入门。
向北行五里已来。
见一金门楼。
渐至门所乃是一寺。
寺前有大金榜。
题曰大圣竹林寺。
一如钵中所见者。
方圆可二十里。
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
其地纯是黄金。
流渠华树充满其中。
照入寺至讲堂中。
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
各据师子之座。
说法之音历历可听。
文殊左右菩萨万馀。
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
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
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
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浣。
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
唯愿大圣断我疑网。
文殊报言。
汝今念佛。
今正是时。
诸修行门无过念佛。
供养三宝福慧双修。
此之二门最为径要。
所以者何。
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
因念佛故。
因供养故。
今得一切种智。
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
乃至诸佛。
皆从念佛而生。
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
照又问。
当云何念。
文殊言。
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
彼佛愿力不可思议。
汝当继念令无间断。
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
说是语已。
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照顶为授记别。
汝已念佛故不久證无上正等菩提。
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
则能速證无上菩提。
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
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
又更作礼。
礼已合掌。
文殊言。
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
授教已次第瞻礼。
遂至七宝果园。
其果才熟其大如碗。
便取食之。
食已身意泰然。
造大圣前作礼辞退。
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
礼已举头遂失所在。
倍增悲感乃立石记至今存焉。
复至四月八日。
于华严寺西楼下安止。
洎十三日照与五十馀僧同往金刚窟。
到无著见大圣处。
处心礼三十五佛名。
照礼才十遍。
忽见其处广博严净琉璃宫殿。
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及佛陀波利。
居在一处。
照见已惟自庆喜。
随众归寺。
其夜三更于华严院西楼上。
忽见寺东山半有五圣灯。
其大方尺馀。
照咒言。
请分百灯归一畔。
便分如愿。
重谓分为千炬。
言讫便分千数。
行行相对遍于山半。
又更独诣金刚窟所。
愿见大圣。
三更尽到见梵僧。
称是佛陀波利。
引之入圣寺。
语在觉救传。
至十二月初。
遂于华严寺华严院入念佛道场。
绝粒要期誓生净土。
至于七日初夜正念佛时。
又见一梵僧入乎道场。
告云。
汝所见台山境界何故不说。
言讫不见。
照疑此僧亦拟不说。
翌日申时正念诵次又见一梵僧。
年可八十。
乃言照曰。
师所见台山灵异。
胡不流布普示众生令使见闻发菩提心获大利乐乎。
照曰。
实无心秘蔽圣道恐生疑谤。
故所以不说。
僧云。
大圣文殊见在此山。
尚招人谤。
况汝所见境界。
但使众生见闻之者发菩提心作毒鼓缘耳。
照闻斯语便随忆念录之。
时江东释慧从。
以大历六年正月内。
与华严寺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
随照至金刚窟所。
亲示般若院立石标记。
于时徒众诚心瞻仰。
悲喜未已。
遂闻钟声。
其音雅亮节解分明。
众皆闻之惊异尤甚。
验乎所见不虚。
故书于屋壁。
普使见闻同发胜心共期佛慧。
自后照又依所见化竹林寺题额处建寺一区。
庄严精丽便号竹林焉。
又大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照与弟子八人于东台睹白光数四。
次有异云叆叇。
云开见五色通身光。
光内有圆光红色文殊乘青毛师子。
众皆明见。
乃霏微下雪。
及五色圆光遍于山谷。
其同见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沙弥惟英优婆塞张希俊等。
照后笃巩其心修鍊无旷。
不知其终。
绛州兵掾王士詹述圣寺记云。
系曰。
佛成就三身必居三土。
显正依报庄严故。
菩萨未沾国土名。
但云住处。
修净佛国因随生佛家。
故华严经有菩萨住处品焉。
经云。
唯佛一人居净土此下不僣上也。
若八字陀罗尼经云文殊大愿力与佛同境界。
境界净则说法净。
则三土义齐也。
问诸经中佛住王舍城等。
可非住处邪。
通曰。
此义同名别。
或可上得兼下也。
又如兜率宫院是补处净域宝陀落清凉支提等山。
皆是菩萨净识所变刹土也。
若然者净土与住处义同名异耳。
如法照入竹林圣寺见文殊净境也。
诸于山岭见老人童子等。
则秽土见圣人。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东北五十里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入五里有寺。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一万圣众。处其中。又现诸佛净国。食毕方灭。心疑未决。归院问僧。还有曾游五台山者否。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日。遥见祥云弥覆台寺。云中有诸楼阁。阁中有数梵僧。各长丈许。执锡行道。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见之者皆泣血设礼。至酉方灭。日晚照于道场外。遇一老人。告照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照怪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道路固无留难。言讫不见。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夏满约往。至八月十三日。于南岳同志数人。惠然前来。果无沮碍。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六日到佛光寺。果如钵中所见。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照忙入堂内。问众云。有何祥也。有僧答言。此大圣不思议光。常答有缘。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二青衣。年八九岁。颜貌端正。立于门首。一称善财。二曰难陀。相见欢喜。问讯设礼。引照入门。向北行五里已来。见一金门楼。渐至门所。乃是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一如钵中所见。方圆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华树。充满其中。照入寺。至讲堂中。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师子之座。说法之音。历历可听文殊左右。菩萨万馀。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请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照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则能速證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又更作礼。礼已合掌。文殊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授教已。次第瞻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其大如碗。便取食之。食已。身意泰然。造大圣前。作礼辞退。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礼已举头。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记。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高密人。少出家。即研定学。燕坐海畔之蒙山。数十载后。南游会稽天台诸山。尝分卫村中。回途值群虎向之张口。净以其饥遽抄饭遍内其口。且对之啖所馀饭自若。因谓虎曰。所愧饭少不足以相济也。明日亦如之。同侣叹异焉。久之反居蒙山之麓。会亢旱巫觋祭祀。皆不验。净请扫洒一室。独处其中。当致雨七日而雨沾洽。贞观三年。京师自冬至夏。凡六阅月不雨。民情忧恼。历试李释方术。岳渎诸祠。走性币俱莫之效。时有侍从潘姓者。尝守密以净旧事白于上。诏至问所欲。净曰无所欲。但给私度僧尼公贯。赐天下新寺额。如此而已。诏许之。仍赐油香。就庄严寺。房入寂。逮七日之旦。净使守卫者。视天西北。曰当有白虹。视之而信。曰雨至矣。顷之骤雨竟一日。既而群下称述上德。而净前所奏请。未及施行。然农作顿兴。苗已入土。而雨不继。则苗萎槁。左仆射房玄龄造净以谒净曰。幽显一理耳。许而不詶。于理如何。上闻诏尽停机务以斋又七日而果雨。是岁有秋。诏詶前所许外别度僧三千。以慰净意。未几还乡里 住义胜寺寺有慧融者。素业禅。能祝水愈疾。诏住京之普光寺二宫。敬重礼遣相踵云。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 习禅五
释明净。
密州人。
少出家昧定为业。
洁志忠恪谨厚澄肃。
尝居海畔蒙山。
宴坐经数十载。
人莫测之也。
后南游东越天台诸山。
禅观在怀无缘世习。
而衣服褴缕动止适时。
同侣禅徒未之弘仰。
山粒致绝。
日至村中每从乞食。
赍还中路值于群虎。
皆张口闭目若有饥相。
净曰。
吾经行山泽多矣。
虎兕无心畏之。
今列于路旁。
岂非为食耶。
乃以匕抄饭内其口中。
馀者对而啖尽。
告曰。
知来食少辄济自他。
殊不副怀深用多愧。
明日乞食虎又如前。
频有此缘。
同伴乃异其度。
晚为山幽地湿。
形报苦之还返海隅。
住蒙山侧。
内遵道观外感潜通。
令问远流灵祇叶应。
尝值亢旱苗稼并枯。
淫祀之流妄祈邀请。
虽加恳恻终不能致。
净曰。
可罢诸邪祷吾独能降。
遂结斋静室。
七日平旦云布雨施高下滂注。
百姓利焉。
戴之若圣。
贞观三年。
从去冬至来夏。
六月回然无雨。
天子下诏释李两门岳渎诸庙。
爰及淫祀普令雩祭。
于时万里赫然全无有应。
朝野相顾惨怆无赖。
有潘侍郎者。
曾任密州。
知净能感以状奏闻。
敕召至京令住祈雨。
告以所须一无损费。
惟愿静念三宝慈济四生。
七日之后必降甘泽。
若欲酬德可国内空寺并私度僧并施其名得弘圣道。
有敕许焉。
虽无供给而别赐香油。
于庄严寺静房禅默。
至七日向晓。
问守卫者曰。
天之西北应有白虹。
可试观之。
寻声便见。
净曰。
雨必至矣。
须臾云合骤雨忽零。
比至日晡海内通洽。
百官表奏皇上之功。
净之阴德全无称述。
新雨初晴农作并务。
苗虽出陇更无雨嗣。
萎仆将死。
设计无所。
左仆射房玄龄。
躬造净所请重祈雨。
净曰。
雨之升降出自帝臣。
净有何德敢当诚寄。
前许无报幽显同忧。
若循素请雨亦应致。
以事闻奏。
帝又许焉。
乃敕权停俗务合朝受斋。
净乃依前静坐。
七日之末又降前泽四民欢泰。
遂以有年 敕乃总度三千僧用酬净德。
其徵应难思厥相叵测也。
但以京辇諠杂性不狎之。
请还本乡之茂胜寺。
山居系业。
竟不测其存没云。
同寺僧慧融。
亦以禅业见称。
山居服食咒水治病。
敕召入京亦住普光寺。
二宫敬重礼遗相。
接云。
神僧传·卷第五
释明净。高密人。少出家味定为业。后南游东越天台诸山。禅观在怀无缘世习。而衣服褴缕动止适时。同侣禅徒未知弘仰。山粒致绝。日至村中每从乞食。赍还中路值于群虎。皆张口闭目若有饥相。净曰。吾经行山泽多矣。虎兕无心畏之。今列于路傍岂非为食耶。乃以匙抄饭内其口中。馀者对而啖尽。告曰。知来食少辄济自他殊不副怀深用多愧。明日乞食虎又如前。尝值亢旱苗稼并枯淫祀之流妄祈邀请。虽加恳恻终不能致。净曰。可罢诸邪祷。吾独能降。遂结斋静室七日。平旦云布雨施高下滂注百姓利焉。贞观三年冬至于四年夏六月无雨。天子下诏岳渎诸庙普令雩祭。于时万里赫然全无有应。有潘侍郎者。曾任密州。知静能感以状奏闻。敕召至京令住祈雨。告以所须一无损费。唯愿静念三宝慈济四生。七日之后必降甘泽。乃于庄严寺静房禅默。至七日向晓问守卫者曰。天之西北应有白虹。可试观之。寻声便见。净曰。雨必至矣。须臾云合骤雨忽零。比至日晡海内通洽。遂以有年。敕乃总度三千僧用酬净德。其徵应难思厥相叵测。但以京辇諠杂性不狎之。请还本乡之义胜寺山居继业。竟不测其存没云。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高密人。少出家。味定为业。洁志忠恪。谨厚澄肃。常居海畔蒙山宴坐。经数十载。人莫测之。后南游东越天台诸山。禅观在怀。动止适时。同侣禅徒。未之弘仰。山粒致绝。日至村中。每从乞食。赍还中路。值于群虎。皆张口闭目。若有饥相。净曰。吾经行山泽多矣。虎兕无心畏之。今列于路旁。岂非为食耶。乃以匙抄饭内其口中。馀者对而啖尽。明日乞食。虎又如前。频有此缘。同伴乃异其度。尝值亢旱。苗稼并枯。淫祀之流。妄祈邀请。虽加恳恻。终不能致。净曰。可罢诸邪祷。吾独能降。遂结斋静室。七日平旦。云布雨施。高下滂注。百姓利焉。顶戴若圣。贞观三年。从去冬至来夏。六月迥然无雨。天子下诏。释李两门。岳渎诸庙。爰及淫祀。普令雩祭。于时万里赫然。全无有应。朝野相顾。惨怆无赖。有潘侍郎者。曾任密州。知净能感。以状奏闻。敕召至京。令住祈雨。告以所须。一无损费。唯愿静念三宝。慈济四生。七日之后。必降甘泽。若欲酬德。可国内空寺并私度僧。并施其名。得弘圣道。有敕许焉。虽无供给。而别赐香油。于庄严寺。静房禅默。至七日向晓。问守卫者曰。天之西北应有白虹。可试观之。寻声便见。净曰。雨必至矣。须臾云合。骤雨忽零。比至日晡。海内通洽。新雨初晴。农作并务。苗出陇。而无雨嗣。萎仆将死。投计无所。左仆射房玄龄。躬造净所。请重祈雨。净曰。雨之升降。自出帝臣。净有何德。敢当诚寄。前许无报。幽显同忧。若修素请。雨亦应至。以事闻奏。帝又许焉。乃敕权停俗务。合朝受斋。净乃依前静坐。七日之末。又降前泽。四民欢泰。遂以有年。敕乃总度三千僧。用酬净德。但以京辇諠杂。性不狎之。请还本乡之义胜寺。山居继业。竟不测其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