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之季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字德素。
姓娄氏。
东阳乌伤人也。
世为东南著族。
有善地理学者。
使视茔墓。
曰法当出苦行而得道者。
为帝王师。
母留氏梦。
长人擎金像。
令吞之。
已而见紫光绕身。
觉而有孕。
自尔精神志操异常。
及娩。
其身香洁白晰如雪。
因名之灵粲。
七岁入学。
即诵孝经论语史传。
披文见意。
宅南果园。
邻童群采而竞。
师独以所得。
悉分与之而返。
乡土业蚕桑。
常怀悲恻。
为不服缣纩。
季父喜猎。
泣谏不少变。
每叹曰飞走去人类甚远。
而好生恶死之情。
无所异。
终绝膻腥。
以感动之。
叔则远避他处。
杀戮加于旧。
忽梦。
赤衣神人。
手持矛戟拟之曰。
汝不听菩萨教化。
而日以杀为事。
汝可就死。
惊觉流汗。
且即毁弃猎具。
悔过。
约一日至其常所猎处。
见麋鹿数十头。
腾倚随逐。
若愧谢状。
所居僻陋。
无见闻。
而约宿习冥感。
晓畅教理。
念将离俗。
而莫识所诣。
忽值僧东指云。
剡中。
佛事甚盛。
因不复见。
盖神人云。
年十二。
至剡礼塔庙。
究经典。
故东境谣曰。
少达妙理娄居士。
宋泰始四年。
辞亲剪落于上虞东山寺。
时年十七。
南林寺沙门慧静一代僧望也。
遂师事之。
俄随静住剡之梵居寺。
服勤就养。
年踰一纪。
静亡。
尽心丧之礼。
服除。
乃辟谷饵松术以遁。
齐之季竟陵王方镇兹地。
闻风敬慕。
时与智秀昙谶慧次。
并召。
约后至。
腊又差晚。
王竟延之上座。
众咸不悦。
王曰。
此人他日且将领袖释门。
诸公幸毋过。
中书郎汝南周颙令剡。
尤加礼。
筑山茨钟山之上。
邀之。
今号草堂寺。
颙每见而叹曰。
山茨约至。
清虚满世。
太宰文简公褚渊。
太尉文献公王俭。
莫不钦属。
渊尝请讲净名胜鬘。
俭亦请开法华大品。
渊寝疾。
梦胡僧告曰。
菩萨当至。
项之约至。
所苦遂愈。
即请受五戒。
给事中娄幼瑜族祖也。
每见辄起。
或谓此君从孙。
何乃尔。
瑜曰。
菩萨出世。
方师于天下。
岂独老夫致敬哉。
旋里省觐。
而二亲亡丧。
临诀之馀。
孺慕斯甚。
于是宿留积岁。
启迪尤多。
还都仍住草堂寺。
隆昌中。
太傅沈约。
𢹂赴外任。
在郡以禅诵自娱。
异香入室。
猛兽驯阶。
每入金华山采桔。
或游止赤松涧。
而神光相属。
赤松有馆。
道士所居也。
道士丁德静者。
为崇所病。
虽使与善方术者俱。
而崇益充斥。
病益困。
且暴亡。
于是长山令徐伯超。
议徙约为之主。
曾未旬浃。
而崇息病愈。
后𦘕卧。
见二青衣女子。
从涧出。
礼悔云。
夙障深重。
报为水精。
愿受归戒。
梁天监初。
沈位尚书仆射。
疏请偕。
许之。
先是约已预言其然。
及沈尹丹阳。
盖十一年矣。
临别之际。
辞旨悽惋。
俄而沈殂谢。
十一年。
始诏引见。
十六年己亥四月八日。
上从受菩萨戒于等觉殿。
自尔入见别施漆榻。
上先作礼。
上未受戒之一夕。
约梦自草堂至台门。
皆锦罽席路。
己坐禅床。
去地数丈。
天人围绕说法。
由是得度弟子著箓者。
四万八千人。
时有乾鹊升阶。
状若听受。
至跋事。
然后去。
又有二孔雀。
驱斥不去。
诏听上。
徐行至坛。
俛首而立。
上曰此鸟必欲别受生耳。
无何二鸟同日化。
尝燕居。
睹野媪置书数卷于按而出。
并植异树于庭云。
青廷树。
后七日有一叟。
请所置书携去。
约初不视其何等书也。
而树则叶绿华红。
扶疏至今。
且感鸟如翡翠。
赤质长尾。
群栖林木中。
大通四年。
梦旧宅白壁朱门。
赫然壮丽。
因发愿造寺。
诏号本生寺。
大同元年九月六日。
现疾北首右胁而卧。
神识恬愉。
了无痛恼。
谓弟子曰。
畴昔之夜梦。
若大众幡华迎我而往者。
我其逝矣。
十六日。
诏遣舍人徐俨参候。
至夜五更时唱异香满室者再。
左右肃然。
乃曰。
夫生之有死。
自然恒数。
勤脩念慧。
慎勿妄想。
即合掌。
如入禅定。
寿八十有四。
夏六十有三。
天子悲恸。
僚宰辍听览者。
二旬有一。
是月二十有九日。
诏塔于独龙山神僧宝志墓。
左。
初约卧疾。
见一翁。
执锡入至。
是而寤。
前日所见则志尔。
又约所乘青牛。
忽鸣吼堕泪。
至葬之日。
诏牵从部伍。
吼泪至葬所不已。
塔始建。
有白鹤一双。
绕塔鸣唳。
声甚哀。
诏王筠。
文所树碑。
续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二
释慧约。字德素。姓娄。东阳乌场人也。祖世蝉联东南冠族。有占其茔墓者云。后世当有苦行得道者为帝王师焉。母刘氏梦。长人擎金像令吞之。又见紫光绕身。因而有孕。便觉精神爽发思理明悟。及载诞之日。光香充满身白如雪。时俗因名为灵粲。故风鉴贞简神志凝静。抚尘之岁有异凡童。惟聚沙为佛塔。叠石为高座。七岁便求入学。即诵孝经论语。乃至史传披文见意。宅南有果园。邻童竞采常以为患。乃舍己所得空拳而返。乡土以蚕桑为业。常怀悲恻。由是不服缣纩。季父憙畋猎化终不改。常叹曰。飞走之类去人甚远。好生恶死此情何别。乃绝膻腥。叔父遂避于他里恣行剿戮。梦赤衣使者。手持矛戟谓曰。汝终日杀生。菩萨教化又不能止。促来就死。惊觉汗流。诘旦便毁诸猎具深改前咎。约复至常所猎处。见麋鹿数十头。腾倚随之。若有愧谢者。所居僻左不尝见寺。世崇黄老未闻佛法。而宿习冥感心存离俗。忽值一僧访以至教。彼乃举手东指云。剡中佛事甚盛。因乃不见。方悟神人。至年十二始游于剡。遍礼塔庙肆意山川。远会素心多究经典。故东境谣曰。少达妙理娄居士。宋泰始四年。于上虞东山寺辞亲剪落。时年十七。事南林寺沙门慧静。静于宋代僧望之首。律行总持。为特进颜延年司空何尚之所重。又随静住剡之梵居寺。服勤就养年踰一纪。及静之云亡。尽心丧之礼。服阕之后。却粒岩栖。饵以松朮。蠲疾延华深有成益。齐竟陵王作镇禹穴。闻约风德雅相叹属。时有释智秀昙纤慧次等。并名重当锋同集王坐。约既后至年夏未隆。王便敛躬尽敬。众咸怀不悦之色。王曰。此上人方为释门领袖。岂今日而相待耶。故其少为贵胜所崇也如此。齐中书郎汝南周颙为剡令。钦服道素侧席加礼。于钟山雷次宗旧馆造草堂寺。亦号山茨。屈知寺任。此寺结宇山椒疏壤幽岫。虽邑居非远。而萧条物外。既冥赏素诚。便有终焉之托。颙叹曰。山茨约主清虚满世。齐太宰文简公褚渊。太尉文宪公王俭。佐命一期功高百代。钦风味道共弘法教。渊尝请讲净名胜鬘。俭亦请开法花大品。渊遇疾昼寝见胡僧云。菩萨当至。寻有道人来者是也。俄而约造焉。遂豁然病愈。即请受五戒。齐给事中娄幼瑜。少有学术。约之族祖也。每见辄趣为礼。或问。此乃君族下班。何乃恭耶。瑜曰。菩萨出世方师于天下。岂老夫敬致而已。时人未喻此旨。惟王文宪深以为然。且约孝通冥感思归遄返。而二亲丧亡。并及临诀。孺慕婴号不交人世。积时停乡以开慈道。后还都又住草堂。少傅沈约。隆昌中外任。携与同行。在郡惟以静漠自娱。禅诵为乐。异香入室猛兽驯阶。常入金华山采桔。或停赤松涧游止。时逢宿火乍属神光。程异不思故略其事。有道士丁德静。于馆暴亡。传云。山精所弊。乃要大治祭酒居之。妖犹充斥。长山令徐伯超立议。请约移居曾未浃旬。而神魅弭息。后昼卧见二青衣女子。从涧水出礼悔云。夙障深重堕此水精。昼夜烦恼。即求授戒。自尔灾怪永绝。及沈侯罢郡。相携出都。还住本寺。恭事勤肃礼敬弥隆。文章往复相继晷漏。以沈词藻之盛秀出当时。临官莅职。必同居府舍。率意往来。未尝以朱门蓬户为隔。齐建武中谓沈曰。贫道昔为王褚二公供养。遂居令仆之省。檀越为之当复入地矣。天监元年沈为尚书仆射。启敕请入省住。十一年临丹阳尹。无何而叹。有忧生之嗟。报曰。檀越福报已尽。贫道未得灭度词旨悽然。俄而沈殒。故其预契未然皆此类也。既而留心方等研精九部。皆蕴匮胸襟陶蓥怀抱。显说弘通当仁不让。劬劳汲引隆益群品。皇帝斲彫文璞。信无为道发菩提心。搆重云殿。以戒业精微功德渊广。既为万善之本。实亦众行所先。譬巨海百川之长。若须弥群山之最。三果四向缘此以成。十力三明因兹而立。帝乃博采经教撰立戒品。条草毕举仪式具陈。制造圆坛用明果极。以为道资人弘理无虚授。事藉躬亲民信乃立。且帝皇师臣大圣师友。遂古以来斯道无坠。农轩周孔宪章仁义。况理越天人之外。义超名器之表。以约德高人世道被幽冥。允膺阇梨之尊。属当智者之号。逡巡退让情在固执。慇勤劝请辞不获命。天监十一年始敕引见。事协心期道存目击。自尔去来禁省礼供优给。至十八年己亥四月八日。天子发弘誓心受菩萨戒。乃幸等觉殿。降彫玉辇。屈万乘之尊。申在三之敬。暂屏衮服恭受田衣。宣度净仪曲躬诚肃。于时日月贞华天地融朗。大赦天下率土同庆。自是入见别施漆榻。上先作礼然后就坐。皇储以下爰至王姬。道俗士庶咸希度脱。弟子著籍者凡四万八千人。尝授戒时有一乾鹊。历阶而升。状若餐受。至说戒毕然后飞腾。又尝述戒。有二孔雀驱斥不去。敕乃听上。徐行至坛俛颈听法。上曰。此鸟必欲灭度别受馀果。矜其至诚更为说法。后数日二鸟无何同化。又初授戒。夜梦从草堂寺以绵罽席路。直至台门。自坐禅床。去地数丈。天人围绕为众说法。以事而详。等黄帝之梦往华胥。同目连之神登兜率。至人行止孰能议之。而爱悦闲静祥华虚室。寺侧依栖咸生慈道。故使麇麚群于兕虎。凫鹜狎于鹰鹯。飞走腾伏自相驯扰。非夫仁泽潜化。孰能如此者乎。后静居闲室忽有野媪。赍书数卷置经案上。无言而出。并持异树自植于庭云。青庭树也。约曰。此书美也不我俟看。如其恶也亦不劳视经七日又见一叟请书而退。此树叶绿花红扶疏尚在。又感异鸟。身赤尾长形如翡翠。相随栖息出入树间。中大通四年梦见旧宅。白壁朱门赫然壮丽。仍发愿造寺。诏乃号为本生焉。大同一年又敕。改所居竹山里。为智者里。缙云旧壤传芳图谍。山川灵异擅奇函夏。福地仙乡此焉攸立。而约饭饵松朮三十馀年。布艾为衣过七十载。鸣谦立操擅望当时。乃以大同元年八月。使人伐门外树枝曰。舆驾当来勿令妨路。人未之测。至九月六日现疾。北首右胁而卧。神识恬愉了无痛恼。谓弟子曰。我梦四部大众幡花罗列空中迎我凌云而去。福报当讫。至十六日敕遣舍人徐俨参疾。答云。今夜当去。至五更二唱异香满室左右肃然。乃曰。夫生有死自然恒数。勤修念慧勿起乱想。言毕合掌便入涅槃。春秋八十有四。六十三夏。天子临诀悲恸。僚宰辍听览者二旬有一。其月二十九日。于独龙山宝志墓左𡒨之。初约卧疾。见一老公执锡来入。及迁化日。诸僧咸卜寺之东岩。帝乃改葬独龙。抑其前见之叟。则志公相迎者乎。又临终夜所乘青牛忽然鸣吼泪下交流。至葬日敕使牵从部伍发寺至山。吼泪不息。又建塔之始。白鹤一双绕坟鸣泪声其哀婉。葬后三日欻然永逝。下敕竖碑墓左。诏王筠为文。
神僧传·卷第四
释慧约。字德素。姓娄氏。东阳乌伤人也。祖世为东南仕族。有占其茔墓者云。后世当有苦行得道者为帝王师焉。母留氏梦长人擎金像令吞之。又见紫光绕身。因而有孕。便觉精神爽发思理明悟。及载诞之日。光香充满身白如雪。俗因名为灵粲。儿童时聚沙为佛塔。垒石为高座。七岁便求入学。即诵孝经论语。乃至史传披文见意。宅南有果园邻童竞采常以为患。乃舍己所得空拳而返。乡土以蚕桑为业。常怀悲恻。由是不服缣纩。季父喜畋腊化终不改。常叹曰。飞走之类去人甚远。好生恶死此情何别。乃绝膻腥。叔父遂避于他里恣行剿戮。梦赤衣使者手持矛戟。谓曰。汝终日杀生。菩萨教化又不能止。捉来就死。惊觉汗流。旦便毁诸猎具深改前咎。约复至常所猎处。见麋鹿数十头腾倚随船。若有愧谢者所居。僻左不尝见寺忽值。一僧访以至教彼乃。举手东指云剡中。佛事甚盛因仍。不见方悟。神人至年。十二始游于剡遍礼。塔庙肆意。山川远会。素心多究。经典宋泰。始四年于上虞东山寺辞亲剪落时年。十七事南。林寺沙门慧静。随静住剡之梵居寺。服勤就养年踰一纪。及静之亡。尽心丧之。礼服阕之。后却粒岩栖饵以松朮。蠲疾延年深有成益。齐太宰文简公褚渊。尝请讲净名胜鬘。渊遇疾昼寝。见梵僧云。菩萨当至。寻有道人来者是也。俄而约造焉。遂豁然病愈。即请受五戒。齐给事中娄幼瑜少有学术。约之族祖也。每见辄起为礼。或问。此乃君族下班。何乃恭耶。瑜曰。菩萨出世方师于天下。岂老夫致敬而已。时人未喻此旨。惟王文宪深以为然。后还都又住草堂。少傅沈约。隆昌中外任携与同行在郡。惟以静漠自娱禅诵为乐。异香入室猛兽驯阶。常入金华山采结。或停赤松涧。有道士丁德静。于馆暴亡。传云。山精所毙。乃要大治祭酒居之。妖犹充斥。长山令徐伯超立议请约移居。曾未浃旬而神魅弭息。后昼卧见二青衣女子从涧水出。礼悔云。夙障深重。堕此水精。昼夜烦恼。即授以归戒。自尔灾怪永绝。天监十八年己亥四月八日。天子发弘誓心受菩萨戒。乃幸等觉殿。皇储已下爰至道俗士庶。咸希度脱。弟子著录者凡四万八千人。尝受戒时。有一乾鹊历阶而升。状若餐受。至说戒毕然后飞腾。又尝述戒有二孔雀。驱斥不去。敕乃听上。徐行至坛俛颈听法。上曰。此鸟必欲灭度别受馀果。矜其至诚更为说法。无何二鸟同化。后静居闲室。忽有野媪赍书数卷置经案上。无言而出。并持异树自植于庭云。青庭树也。约曰。此书美也不俟看之。如其恶也亦不劳视。经七日又见一叟请书而退。此树叶绿花红扶疏尚在。又感异鸟身赤尾长形如翡翠。相随栖息出入树间。大通四年梦见旧宅白壁朱门赫然壮丽。仍发愿造寺。诏乃号为本生焉。又敕改所居竹山里为智者里。大同元年八月使人伐门外树枝曰。舆驾当来勿令妨路。人未之测。至九月六日现疾北首右胁而卧。神识恬愉了无痛恼。谓弟子曰。我梦四部大众幡花罗列空中迎我凌云而去。福报当讫。至十六日敕遣舍人徐俨参疾。答曰。今夜当去。至五更二唱。异香满室。左右肃然。乃曰。夫生有死自然恒数。勤修念慧勿起乱想。言毕合掌便入涅槃。春秋八十有四。六十三夏。初卧疾时。见一老公执锡来入。及迁化日诸僧咸卜寺之东岩。帝乃改葬独龙。抑其前见之叟则志公相迎者乎。又临终夜所乘青牛。忽然鸣吼泪下交流。至葬日敕使牵从部伍。发寺至山吼泪不息。又建塔之始白鹤一双。绕坟鸣泪声甚哀惋。葬后三日欻然永逝。
释明琛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明琛。
齐人。
少游学两河。
以通鉴知誉。
然经论虽富。
而以徵难为心。
当魏明代释门云盛。
琛有学识游肆而已。
故其雅量颇非鸿业。
时有智翼沙门。
道声载穆。
远近望尘学门若市。
琛不胜幽情深忌声略。
私结密交广搜论道。
初为屋子论议法。
立图著经。
外施名教内搆言引。
牵引出入罔冒声说。
听言可领。
及述茫然。
勇意之徒相从云集。
观图望经恍若云梦。
一从指授涣若冰消。
故来学者先办泉帛。
此屋子法入学遂多。
馀有获者不能隐秘。
故琛声望少歇于前。
乃更撰蛇势法。
其势若葛亮阵图。
常山蛇势击头尾至。
大约若斯。
还以法数傍蛇比拟。
乍度乍却前后参差。
余曾见图极是可畏。
画作一蛇可长三尺。
时屈时伸傍加道品。
大业之季
大有学之。
今则不行。
想应绝灭。
初琛行蛇论遍于东川。
有道行者深相谏喻。
决意已行博为道艺。
潞州上邑思弘法华。
乃往岩州林虑县洪谷寺请僧。
忘其名。
往讲。
琛素与知识。
闻便往造。
其人闻至中心战灼。
知琛论道不可相抗。
乃以情告曰。
此邑初信。
事须归伏诸士俗等已有倾心。
愿法师不遗故旧。
共相成赞。
今有少衣裁。
辄用相奉琛体此怀乃投绢十匹。
琛曰。
本来于此。
可有陵架意耶。
幸息此心。
然不肯去。
欲听一上。
此僧弥怖。
事不获已如常上讲。
琛最后入堂。
赍绢束掇在众中曰。
高座法师昨夜以绢相遗。
请不须论议。
然佛法宏旷。
是非须分。
脱以邪法化人。
几许误诸士俗。
高座闻此慑怖无聊。
依常唱文如疏所解。
琛即唤住欲论至理。
高座尔时神意奔勇。
泰然待问。
琛便设问。
随问便解。
重叠虽多无不通义。
琛精神扰攘。
思难无从。
即从座起曰。
高座法师犹来闇塞。
如何今日顿解若斯。
当是山中神鬼助其念力。
不尔何能至耶。
高座合堂一时大笑。
琛即出邑。
共伴二人。
投家乞食。
既得气满噎而不下。
馀解喻。
何所诤耶。
论议不来天常大理。
何因顿起如许烦恼。
琛不应。
相随东出。
步步叹吒登岭。
困极止一树下。
语二伴曰。
我今烦恼热不可言。
意恐作蛇。
便解剔衣裳。
赤露而卧。
翻覆不定。
长展两足。
须臾之间。
两足忽合。
而为蛇尾。
翘翘上举。
仍自动转语伴曰。
我作蛇势论今报至矣。
卿可上树。
蛇心若至。
则有吞噬之缘。
可急急上树。
心犹未变。
伴便上树。
仍共交语。
每作蛇论。
果至如何。
言语之间。
奄便全身作蛇。
唯头未变亦不复语。
宛转在地举头自打。
打仍不止。
遂至于碎。
欻作蟒头。
身形忽变长五丈许。
举首四视目如火星。
于时四面无量诸蛇一时总至。
此蟒举头。
去地五六尺许。
趣谷而下。
诸蛇相随而去。
其伴目验斯报。
至邺说之。
释植相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姓郝。
梓潼涪人。
初为巴西郡吏。
尝以太守郑贞命。
奉献京师。
普通初。
上方隆尚佛乘。
塔庙庄严侈于甲弟。
僧尼贵拟王公。
相慕之。
遂出家。
及还蜀。
妻子皆薙落。
大同中。
相进脩加精厉。
一食常坐。
毕命不渝。
时南武都。
有法爱道人。
以祝术。
为世所宗。
相往观之。
是夕见一物。
伟衣冠前至。
相不为动。
物寻举相所坐绳床。
高四五尺许。
即隐去。
斯须复来举床。
仅动一角去。
斯须复来前立。
如初。
相终不动。
顷焉忽见其面于屋上梁栋。
有摧裂声甚大。
相略不动。
物遽礼拜求忏悔。
明日相语爱曰。
汝其舍去邪法则善。
相生长边鄙。
而音吐凡陋。
后往益府讲肆听习。
而众加侮诮。
相一弗以介意。
尝因行役。
寄宿道士馆。
道士素闻其名。
恐其诱己徒属而弗礼焉。
夜既分。
虎群号相所卧处。
诸道士通夕不能安。
黎明从之求受戒。
又见钓弘农水侧者。
喻之使毋杀。
其人意殊慢。
相即唾水中。
忽有大蛇昂首。
四顾趋钓者。
钓者忏悔。
遂师事之为弟子。
未几聚徒青城山。
梁王萧撝尤致钦重。
一日谓弟子曰。
吾无胜业以生净土。
然而三涂之苦。
天堂之乐。
亦非所生也。
无已则仍生此土。
以教化汝等。
汝等其努力行道哉。
跏趺而逝。
寿三十有四。
于是獠民聚观叹异。
兴起则效。
而夷俗为变。
先是相建柏林寺于绵城之西。
手植梧桐一株于堂下。
极为繁茂。
至是无故衰落。
维那晨起击钟。
失响。
上座僧起谓人曰。
此必有大凶。
遽逃避。
既而讣至。
寺去青城四百馀里。
而感应如此。
岂可以常情测哉。
梁之季
道香僧朗。
并神异。
兹不具录。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植相。姓郝氏。梓橦涪人。当任巴西郡吏。太守郑贞。令相赍献物下杨都。见梁祖王公崇敬三宝。便愿出家。及还上蜀。决誓家属。并其妻子既同相志。一时剪落。自出家后。梁大同中专习苦行。一食常坐正心佛理。以命自期。时南武都。今孝水县。有法爱道人。高衒道术。相往观之。爱于夕中。自以咒力现一大神。身著衣冠容相瑰伟。来举绳床离地四五尺。相便诵戒。神即驰去。斯须复来举床(仅动一角如前)复去。俄尔又来在相前立。相正意贞白初无微动。寻尔复去。于屋头现面。舍栋破裂。其声甚大。相亦无惧。神见不动便来礼拜求哀忏谢。至旦语爱曰。汝所重者。此是邪术非正法也。可舍之。相后往益听讲。以生在边鄙玄颇涉俗。虽遭轻诮。亡怀在道都不忤意。又因行路寄宿道馆。道士有素闻相名。恐化徒属。拒不延之。其夜群虎绕院相吼。道士等通夕不安。及明追之。从受菩萨戒焉。又曾行弘农。水侧见人垂钓。相劝止之。不从其言。即唾水中。忽有大蛇擎头四顾来趣。钓者因即归命投相出家。时梁道渐衰。而涪土军动。与彖法师分飞异域。彖入静林山。相入青城山。聚徒集业。梁王萧撝。素相钦重。供给獠民以为营理。未暇经始便感重疾。知命不救。谓弟子曰。常愿生净土。而无胜业。虽不生三途。亦不生天堂。还生涪土作沙门也。汝等努力行道。方与吾会。加坐俨然奄便迁化。时年四十有四。其山四面獠民。见其坐亡皆来叹异。礼拜供养改俗行善。弟子衔命露尸松下。初相置足于绵州城西柏林寺。院成就于堂头植梧桐一株。极为繁茂。忽以四月十五日。无故叶落。又维那此日打钟。初不发声。大小疑怪不测所以。上坐僧超谓有大变。执锡逃避。须臾信报。相已终卒。树枯钟噎。表其迁化之晨也。此寺去青城四百馀里。而潜运之感。殆非人谋。梁初又有道香僧朗。并有神异。其迹略同。志公之类矣。
神僧传·卷第四
释植相。姓郝氏。梓潼涪人。尝任巴西郡吏。太守郑贞令相赍献物。下扬都见梁祖王公崇敬佛教。便愿出家。乃还蜀决誓。家属并其妻子。既同相志一时剪落。自出家后专习苦行一食常坐。正心佛理以命自期。时南武郡有法爱道人。高衒道术相往观之。爱于夕中自以咒力现一大神。身著衣冠容相瑰伟。来举绳床离地四五尺。便诵戒神即驰去。斯须复来举床。仅动一角如前复去。俄尔又来在相前立。相正意贞白初无微动。寻尔复去于屋头现。面舍栋破裂其声甚大。相亦无惧神见不动。便来礼拜求哀忏悔。至旦语爱曰。汝所重者此是邪术。非正法也。可舍之相因行路寄宿道馆。道士有素。闻相名。恐化徒属拒不延之。其夜群虎绕院相吼。道士等通夕不安。及明追之从受菩萨戒焉。又曾行弘农水侧。见人垂钓相劝止之。不从其言。即唾水中。忽有大蛇擎头四顾。来趣钓者。因即归命。投相出家。后因梁末军乱。入青城山聚徒集业。未暇经始。适便迁化。初相置足于绵州城西柏林寺。院宇成就。于堂头植梧桐一株。极为繁茂。夏月忽无故叶落。又维那旦打钟初不发声。大小疑怪不测所以。上座僧谓有大变执锡逃避。须臾信报。相已终。乃知树枯钟噎表其迁化之晨也。弟子㘅命露尸松下焉。
释法安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姓彭氏。
安定鹑孤人。
少出家。
居太白山之九陇精舍。
疏衣粝食。
治禅业。
将终其身。
开皇中。
至江都炀帝以晋王在。
镇安。
上谒。
阍者。
以其形貌矬陋。
不为通。
安日造门。
虽喻遣。
莫肯去。
王闻而召见之。
宛如旧识。
即俾居慧日寺。
凡所游往必与俱。
尝至泰山。
遇渴乏。
四顾惟石岩。
势不可得水。
安引刀刺石。
水崩注。
王大嗟赏。
因问安此谁力耶。
安曰。
殿下福德力也。
遂入碛。
达于泥海。
所遭变。
故皆赖安得无所损。
将过神通寺始入谷。
先见一僧乘白驴至。
王问何人。
安曰。
朗公也。
以殿下有意营造故。
来奉迎耳。
顷之一僧持缄请檀越。
安为达之。
抵寺见一神人。
手凭讲堂鸱吻坐俯视群众来往。
王又问。
安答曰。
太白山神从殿下者也。
他异不复具录。
大业初。
帝尤务侈靡。
益重安。
于是使安悉招诸隐逸。
如郭智辨释志公澄公杯渡之流于慧日。
且辟宝扬道场于东都。
集道艺二千馀人。
于内。
以行道。
十一年春。
四方多难。
安竟无疾而终。
春秋九十八矣。
将终。
密以后来祸败事。
预告上。
故上临难能无所惧 当陈之季
有法济者。
方著名南国。
逮隋宠遇无比。
然精进寡欲。
侪类莫与抗。
屡宿禁中。
未尝或见堕容媚态。
文帝造香台寺于长安。
炀帝造龙天道场于东都。
一以为济设也。
济于宫中。
尝乘所赐白马。
或以病告。
祝水饮之辄愈。
又能治鬼物。
言事之未然。
大业四年。
忽诣上辞曰。
天命不常。
复须后世。
唯愿弘护荷负含生。
遂坐逝。
剃发将殓。
须臾发生。
顿长可半寸许。
上曰。
禅师入灭尽定耳。
何可葬也。
当为出之击大钟一月馀。
然后废朝。
素服葬之蒋州。
随所至设斋。
费出所在官府。
东都王公以下。
为造大幡四十万。
日斋百僧。
僧衬帛二十五疋。
通以七七之日计。
则所废十馀万。
呜呼盛哉。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法安。姓彭。安定鹑孤人。少出家。在太白山九陇精舍。慕禅为业。粗食弊衣卒于终老。开皇中。来至江都令通晋王。时以其形质矬陋言笑轻举。并不为通。日别门首。喻遣不去。试为通之。王闻召入相见如旧。便住慧日。王所游履必赍随从。及驾幸泰山。时遇渴乏。四顾惟岩无由致水。安以刀刺石。引水崩注。用给帝王。时大嗟之。问何力耶。答王力也。及从王入碛。达于泥海。中应遭变皆预避之得无损败。后往泰山。神通寺僧来请檀越。安为达之。王乃手书寺壁为弘护也。初与王入谷。安见一僧著弊衣乘白驴而来。王问何人。安曰。斯朗公也。即创造神通。故来迎引。及至寺中又见一神状甚伟大。在讲堂上。手凭鸱吻下观入众。王又问之。答曰。此太白山神。从王者也。尔后诸奇不可广录。大业之始。帝弥重之。威轹王公见皆屈膝。常侍三卫奉之若神。又往名山召诸隐逸。郭智辩释志公證公杯度。一时总萃慧日。道艺二千馀人。四事供给资安而立。又于东都为立宝杨道场。惟安一众居中树业。至十一年奏。四方多难。无疾而终所住。春秋九十八矣。初将终前。告帝后事。安其亡后百日火起出于内宫。弥须慎之。及至寒食油沸上焚。夜中门闭。三院宫人一时火死。帝时不以为怪。送柩太白。资俸官给。然安德潜于内。外同诸侣。惟眠不施枕颈无委曲。延颈床边口流涎溜。每至升许为异。时有释法济者。通微知异僧也。发迹陈世。及隋二主皆宿禁中。妃后杂住精进寡欲。人罕登者。文帝。长安为造香台寺。后至东都造龙天道场。帝给白马。常乘在宫。如有疹患。咒水饮之。无不必愈。又能见鬼物。预睹未然。大业四年。忽辞上曰。天命不常复须后世。惟愿弘护荷负含生。便尔坐卒。剃发将殓。须臾发生长半寸许。帝曰。禅师灭定何得理之。索大钟打之一月馀日。既不出定身相如生。天子废朝百官素服。敕送于蒋州。吏力官给行到设斋。物出所在。东都王公以下。为造大幡四十万口。日斋百僧。至于七七。人别日䞋二十五段。通计十馀万匹。斯并荷其福力故。各倾散家珍云。
神僧传·卷第五
释法安姓彭氏。安定鹑孤人。少出家在太白山九陇精舍慕禅为业。粗食弊衣卒于终老。开皇中来至江都令通晋王。时以其形质矬陋言笑轻举并不为通。日到门首喻遣不去。试为通之。王闻召入相见如旧。便住慧日寺。王所游履必赍随从及驾幸泰山时遇渴乏四顾唯岩无由致水安以刀刺石引水崩注用给帝王时大嗟之问何力耶。答王力也。及从王入沙碛达于泥海中应遭变。皆预避之得无损败。后往泰山神通寺。僧来请檀越安为达之。王乃手书寺壁为弘护也。初与王入谷。安见一僧着弊衣乘白驴而来。王问何人。安曰。斯朗公也。即创造神通故来迎引。及至寺中。又见一神状甚伟大。在讲堂上手凭鸱吻下观人众。王又问之。答曰。此太白山神从王者也。尔后诸奇不可广录。至十一年春。四方多难。无疾而终所住。春秋九十八。
阇那崛多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僧。犍陀罗国人,姓金步氏,译名德志。父为国之宰辅。崛多髫龀之年立愿出家。随本师历游诸国。北周明帝武成时初至长安。武帝时为造四天王寺居住。寻西还,至突厥,为所留。入隋,文帝开皇中再入京师。召居大兴善寺翻译佛经。所译有《佛本行经》、《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一百七十六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德志。北贤豆揵陀罗国人。髫龀出家于其国之大林寺。既登戒品之三夏。年方二十有七。即与其落发师胜名。得戒师志贤。游方弘法。路由迦臂施国踰大雪山。备尝崄岨。至鄯州。则西魏后元年也。以周明帝武成初。驻锡长安之草堂寺。未几誉彻上听。诏偕胜名智贤二师。后园论法。且为造四天王寺。传度梵文。则十一面观音。金仙所问经是也。会谯王宇文俭镇蜀。邀俱往。止龙渊寺。建德废教。逼从禄仕。以死辞。诏放归。北陷突厥。连丁二师丧。初沙门宝暹。道邃。僧昙等。以齐武平间西访经法。获梵本二百六十部。以东。至是亦宿留突厥。以避周祸。相得欢甚。会隋受禅。而暹等先以所获经来。上诏访宿德传译。开皇五年。崛多偕使者。谒文帝于洛阳。即诏就职于大兴善寺。时耶舍已亡。久旷元匠。更诏婆罗门僧达磨笈多。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同传梵语。置十大德。沙门僧休。法粲。法经。慧藏。洪尊。慧远。法纂。僧晖。明穆。昙迁。等。监掌翻事。铨定宗旨。明穆彦琮重对梵本。详审文义。开皇二十年崛多唱灭。春秋七十又八。始终出经三十七部。一百七十六卷。则佛本行集。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是也。
续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二
阇那崛多。
隋言德志北贤豆。
贤豆。
本音因陀罗婆陀那。
此云主处。
谓天帝所护故也。
贤豆之音。
彼国之讹略耳。
身毒天竺。
此方之讹称也。
而彼国人。
总言贤豆而已。
乃之以为五方也。
揵陀啰国人也。
隋言香行国焉。
居富留沙富罗城。
云丈夫宫也。
刹帝利种。
姓金(俱凡反)步。
此云项也。
谓如孔雀之项。
彼国以为贵姓。
父名跋阇逻婆啰。
此云金刚坚也。
少怀远量长乘清范。
位居宰辅燮理国政。
崛多昆季五人。
身居最小。
宿殖德本早发道心。
适在髫髫便愿出家。
二亲深识其度。
不违其请。
本国有寺名曰大林。
遂往归投。
因蒙度脱。
其郁波弟耶。
此云常近受持者。
今所谓和上。
此乃于阗之讹略也。
名曰嗜那耶舍。
此云胜名。
专修宴坐妙穷定业。
其阿遮利耶。
此云传授。
或云正行。
即所谓阿阇梨也。
亦近国之讹略耳。
名曰阇若那跋达啰。
此云智贤。
遍通三学偏明律藏。
崛多自出家后。
孝敬专诚。
教诲积年。
指归通观。
然以贤豆圣境灵迹尚存。
便随本师具得瞻奉。
时年二十有七。
受戒三夏。
师徒结志游方弘法。
初有十人。
同契出境。
路由迦臂施国。
淹留岁序。
国王敦请其师。
奉为法主。
益利颇周。
将事巡历。
便踰大雪山西足。
固是天险之峻极也。
至厌怛国。
既初至止。
野旷民希。
所须食饮无人营造。
崛多遂舍具戒。
竭力供待。
数经时艰。
冥灵所祐。
幸免灾横。
又经渴啰槃陀及于阗等国。
屡遭夏雨寒雪。
暂时停住。
既无弘演。
栖寓非久。
又达吐谷浑国。
便至鄯州。
于时即西魏大统元年也。
虽历艰危心逾猛励。
发踪跋涉三载于兹。
十人之中过半亡没。
所馀四人仅存至此。
以周明帝武成年。
初届长安。
止草堂寺。
师徒游化已果来心。
更登净坛再受具足。
精诚从道尤甚由来。
稍参京辇渐通华语。
寻从本师胜名。
被明帝诏延入后园。
共论佛法。
殊礼别供充诸禁中。
思欲通法无由自展。
具情上启。
即蒙别敕。
为造四天王寺。
听在居住。
自兹已后乃翻新经。
既非弘泰。
羁縻而已。
所以接先阙本。
传度梵文。
即十一面观音。
金仙问经等是也。
会谯王宇文俭镇蜀。
复请同行于彼三年。
恒任益州僧主。
住龙渊寺。
又翻观音偈佛语经。
建德隳运像教不弘。
五众一期同斯俗服。
武帝下敕追入京辇。
重加爵禄逼从儒礼。
秉操铿然守死无惧。
帝悯其贞亮。
哀而放归。
路出甘州北由突厥。
阇梨智贤还西灭度。
崛多及以和上。
乃为突厥所留。
未久之间和上迁化。
只影孤寄莫知所安。
赖以北狄君民颇弘福利。
因斯飘寓。
随方利物。
有齐僧宝暹道邃僧昙等十人。
以武平六年。
相结同行采经西域。
往返七载将事东归。
凡获梵本二百六十部。
行至突厥。
俄属齐亡。
亦投彼国。
因与同处讲道相娱。
所赍新经请翻名题。
勘旧录目转觉巧便。
有异前人。
无虚行苦同誓焚香共契宣布。
大隋受禅佛法即兴。
暹等赍经先来应运。
开皇元年季冬届止京邑。
敕付所司访人令译。
二年仲春便就传述。
夏中诏曰。
殷之五迁恐民尽死。
是则居吉凶之土。
制短长之命。
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龙首之山。
川原秀丽卉木滋阜。
宜建都邑定鼎之基。
永固无穷之业。
在兹可域。
城曰大兴城。
殿曰大兴殿。
门曰大兴门。
县曰大兴县。
园花池沼其号并同。
寺曰大兴善也。
于此寺中传度法本。
时崛多仍住北狄。
至开皇五年。
大兴善寺沙门昙延等三十馀人。
以躬当翻译音义乖越。
承崛多在北。
乃奏请还。
帝乃别敕追延。
崛多西归已绝。
流滞十年。
深思明世重遇三宝。
忽蒙远访欣愿交并。
即与使乎同来入国。
于时文帝巡幸洛阳。
于彼奉谒。
天子大悦赐问频仍。
未还京阙寻敕敷译。
新至梵本众部弥多。
或经或书。
且内且外。
诸有翻传必以崛多为主。
佥以崛多言识异方字晓殊俗。
故得宣辩自运。
不劳传度。
理会义门句圆词体。
文意粗定铨本便成。
笔受之徒不费其力。
试比先达抑亦继之。
尔时耶舍已亡。
专当元匠。
于大兴善更召婆罗门僧达摩笈多。
并敕居士高天奴高和仁兄弟等。
同传梵语。
又置十大德沙门僧休法粲法经慧藏洪遵慧远法。
纂僧晖明穆昙迁等。
监掌翻事铨定宗旨。
沙门明穆彦琮。
重对梵本再审覆勘整理文义。
昔支昙罗什等所出大集。
卷轴多以三十成部。
及耶舍高齐之世出月藏经一十二卷。
隋初后出日藏分一十五卷。
既是大集广本。
而前后译分。
遂便支离。
部帙羁散。
开皇六年。
有招提寺沙门僧就。
合之为六十卷。
就少出家专宝坊学。
虽加宣导恨。
文相未融。
乃例括相从。
附入大部。
至于词旨惬当未善精穷。
比有大兴善寺沙门洪庆者。
识度明达。
为国监写藏经。
更釐改就所合者。
名题前后甚得理致。
且今见翻诸经。
有多是大集馀品。
略而会之应满百卷。
若依梵本。
此经凡十万偈。
据以隋文可三百卷。
崛多曾传。
于阗东南二千馀里有遮拘迦国。
彼王纯信敬重大乘。
宫中自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三部。
王躬受持亲执锁钥。
转读则开香华供养。
或以诸饼果诱引小王令其礼拜。
此国东南可二十馀里。
山甚岩险有深净窟。
置大集华严方等宝积楞伽方广舍利弗花聚二陀罗尼都萨罗藏摩诃般若八部般若大云经等凡十二部。
减十万偈。
国法相传防卫守护。
又有入灭定罗汉三人。
窟中禅寂。
每至月半。
诸僧就山为其净发。
此则人法住持。
有生之所凭赖。
崛多道性纯厚神志刚正。
爱德无厌求法不懈。
博闻三藏远究真宗。
遍学五明兼闲世论。
经行得道场之趣。
总持通神咒之理。
三衣一食终固其诚。
仁济弘诱非关劝请。
勤诵佛经老而弥笃。
强识先古久而逾诣。
士庶钦重道俗崇敬。
隋滕王遵仰戒范。
奉以为师。
因事尘染流摈东越。
又在瓯闽道声载路身心两救为益极多。
至开皇二十年。
便从物故。
春秋七十有八。
自从西服来至东华。
循历翻译合三十七部。
一百七十六卷。
即佛本行集法炬威德护念贤护等经是也。
并详括陶冶理教圆通。
文明义结具流于世。
见费长房三宝录。
初隋高祖又敕崛多。
共西域沙门若那竭多开府高恭恭息都督天奴和仁及婆罗门毗舍达等。
于内史内省。
翻梵古书及乾文。
至开皇十二年。
书度翻讫。
合二百馀卷。
奏闻进内。
见唐贞观内典录。
时又有优婆塞。
姓瞿昙氏。
名达磨般若。
隋言法智。
父名般若流支。
备详馀传。
智本中天国人。
流滞东川遂向华俗。
而门世相传祖习传译。
高齐之季为昭玄都。
齐国既平佛法同毁。
智因僧职转任俗官。
再授洋州洋川郡守。
隋氏受禅。
梵牒即来。
有敕召还使掌翻译。
法智妙善方言。
执本自传。
不劳度语。
译业报差别经等。
成都沙门释智铉。
笔受文词铨序义体。
日严寺沙门彦琮制序。
见隋代经录。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生相之周氏。
高齐之季
出家。
从耶舍三藏。
学梵书语。
且听采大乘经论于邺下。
开皇间。
诏与翻译。
住京师之大兴善寺。
仁寿诏葬舍利于同州大兴国寺。
寺即文帝生地也。
帝生魏之大统七年六月十三日。
赤光紫气。
充庭溢室。
状如楼阁。
色染人衣。
姆以其热而扇之。
帝噤至不能啼。
忽有一尼。
至自外。
谓太祖曰。
儿来处甚高。
佛天所祐。
非汝俗家所可育也。
我当为公育之。
太祖因割宅之偏为寺。
通小门往来。
以帝委之。
尼遂以那罗延名帝。
而抚字惟谨。
尼蒲坂刘氏女。
名智仙。
七岁出家。
一日禅坐。
屋极上入定。
其师遍求不可得。
率以为溺井死矣。
自是有所云为辄神验。
及周废教。
尼依帝家。
终不徙寺以寖大。
舍利瑞应。
见别传。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释道密。姓周氏。相州人。初投耶舍三藏。师习方艺。又从邺下博听大乘。神思既开理致通衍。至于西梵文言继迹前烈。异术胜能闻诸齐世。隋运兴法翻译为初。敕召入京住大兴善。师资道成复弘梵语。因循法本留意传持。会仁寿塔兴铨衡德望。寻下敕召。送舍利于同州大兴国寺。寺即文帝所生之地。其处本基般若尼寺也。帝以后魏大统七年六月十三日。生于此寺中。于时赤光照室流溢外户。紫气满庭状如楼阙。色染人衣。内外惊禁。奶母以时炎热就而扇之。寒甚几绝。困不能啼。有神尼者名曰智仙。河东蒲坂刘氏女也。少出家有戒行。和上失之。恐其堕井。见在佛屋。俨然坐定。时年七岁。遂以禅观为业。及帝诞日。无因而至。语太祖曰。儿天佛所祐。勿忧也。尼遂名帝为那罗延。言如金刚不可坏也。又曰。此儿来处异伦。俗家秽杂。自为养之。太祖乃割宅为寺。内通小门。以儿委尼。不敢名问。后皇妣来抱。忽见化而为龙。惊遑堕地。尼曰。何因妄触我儿。遂令晚得天下。及年七岁告帝曰。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而尼沈静寡言。时道成败吉凶。莫不符验。初在寺养帝。年十三方始还家。积三十馀岁略不出门。及周灭二教。尼隐皇家。内著法衣。戒行不改。帝后果自山东入为天子。重兴佛法。皆如尼言。及登祚后。每顾群臣。追念阿阇梨以为口实。又云。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似从道人里来。由小时在寺。至今乐闻钟声。乃命史官王劭。为尼作传。其龙潜所经四十五州。皆悉同时为大兴国寺。因改般若为其一焉。仁寿元年。帝及后宫。同感舍利。并放光明。砧磓试之宛然无损。遂散于州部。前后建塔百有馀所。随有塔下皆图神尼。多有灵相。故其铭云。维年月。菩萨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坚。敬白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弟子。蒙三宝福祐。为苍生君父。思与民庶共建菩提。今故分布舍利。诸州供养。欲使普修善业同登妙果。仍为弟子。法界幽显。三涂八难。忏悔行道。奉请十方常住三宝。愿起慈悲。受弟子等请。降赴道场證明弟子。为诸众生发露忏悔。文多不载。密以洽闻之誉。送此寺中。初下塔时。一院之内光明充塞。黄白相间兼赤班气。旋绕朗彻。久而乃灭。道俗内外咸同一见。寺有四门。门立一碑。殿塔廊庑及以生地。庄严绮丽晃发城邑。仁寿之末。又敕送于郑州黄鹄山晋安寺。掘基至水。获金像一躯。高尺许。仪制特异。正下塔时。野鸟群飞旋绕塔上。事了便散。又见金花三枚腾空久之下没。基内又放萤光。后遂广大。绕塔三匝。寺本高显素无泉水。洎便下汲。一夕之间去塔五步。飞泉自涌有同浪井。广如王劭所纪。及大业伊始。从治雒阳。上林园中置翻经馆。因以传译。遂卒于彼所出诸经如费氏录。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周。相州人。初投耶舍三藏师。习方艺。又从邺下听大乘。通衍西梵文言。隋运兴法。翻译为任。敕召入京。住大兴善寺。师资道成。复弘梵语。会仁寿塔兴。下敕召。送舍利于同州大兴国寺。寺即文帝所生之地。其处本基。般若尼寺也。帝以后魏大统七年。六月十三日。生于此寺中。于时赤光照室。流溢外户。紫气满庭。状如楼阁。色染人衣。内外惊禁。奶母以时炎热。就而扇之。寒甚几绝。困不能啼。有神尼者。名曰智仙。河东蒲坂刘氏女也。少出家。有戒行。以禅观为业。及帝诞日。无因而至。语太祖曰。儿天物所祐。勿忧也。尼遂名帝为那罗延。言如金刚。不可坏也。又曰。此儿来处异伦。俗家秽杂。自为养之。太祖乃割宅为寺。内通小门。以儿委尼。不敢名问。后皇妃来抱。忽见化而为龙。惊惶堕地。尼曰。何因妄触我儿。遂令晚得天下及年七岁。告帝曰。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而尼沉静寡言。时道成败吉凶。莫不符验。初在寺养。帝年至十三。方始还家。积三十馀岁。略不出门。及周灭二教。尼隐皇家。内著法衣。戒行不改。帝后果自山东。入为天子。重兴佛法。皆如尼言。及登位后。每顾群臣。追念阿阇梨。以为口实。又云。我兴由佛法。而好食麻豆。前身以从道人里来。由小时在寺。至今乐闻钟声。乃命史官王劭。为尼作传。其龙潜所经。四十五州。皆悉同时为大兴国寺。因改般若为其一焉。仁寿元年。帝及后宫。同感舍利。并放光明。砧锤试之。宛然无损。遂散于州郡。前后建塔。百有馀所。随有塔下。皆图神尼。多有灵相。密以洽闻之举。送此寺中。初下塔时。一院之内。光明充塞。黄白相间。兼赤斑气。旋绕朗彻。久而乃灭。仁寿之末。又敕密送于鄂州黄鹄山晋安寺。掘基至水。获金像一躯。高尺许。仪制特异。正下塔时。野鸟群飞。旋绕塔上。事了便散。又见金花三枚腾空。久之下没。基内又放萤光。后遂广大。绕塔三匝。寺本高显。素无泉水。须便下汲。一夕之间。去塔五步。飞泉自涌。有同浪井。及大业伊始。密徙雒阳上林园中。置翻经馆。因以传译。遂卒于彼所。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𡩋氏。
雍之扶风人。
出家事法开为师。
开于元魏之季
住京兆之王寺。
沈默寡欲无累于世。
其禅定之趣。
人莫能测。
显既久于咨承。
则其所得可知矣。
仁寿以日岩寺主。
诏送舍利。
置塔于泷州药王寺。
反终年且八十矣。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下
释法显。雍州扶风人。厥姓宁氏。生平志尚禅寂为宗。文字纸笔性不游履。沈默寡欲不为世累。其师法开。定门幽秘。殆是不测。元魏之末。住京兆王寺。与实禅师齐驾朝野。兼以简约清素。华贵倾属。显遇斯明匠承奉累年。传习师宗颇接微绪。住日严寺。仁寿末岁。置塔陇州。下敕令送。显发自帝京。奉舆至彼药王寺内。然寺去州一十馀里。褊狭邪仄殊非形望。乃移近州北三王山下。背崖临水。高胜博敞。仍构大塔。放大光明。阖境同观。欣其罪灭。显因其所利。即而利之。广说法要。倾其心恼。当斯一会荣叹成諠。晚还入京聚徒综业。每年岁首受具者多。显为开发戒缘。鼓行坛忏。引聚清众即而惠之。后终时也。将八十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二 义解科(二)
出洛州之张氏。小年辞俗。慨佛法之未具也。于是结友西行。以求之。仅达葱领。路沮而旋。然梵言音字并通。戾止京辇。远播声闻。开皇十年。诏翻译。住大兴善寺。未几。诏送舍利于蒲州之栖岩寺。栖岩即古之云居也。山名中朝。西临河涘。世称形胜焉。后又诏送殷州智度寺。皆获瑞应。具别记。大业初卒。时有慧重者。雍州之郭氏子。善摄论十地。亦奉诏于泰州岱岳寺置塔。然岳庙之门。常扃鐍不开。至是。自开者三。
续高僧传·卷第十 义解篇六
释僧昙。
姓张。
住洺州。
少小出家。
通诸经论。
慨佛法未具。
发愤求之。
高齐之季结友西行。
前达葱山。
会诸梗涩路既不通。
乃旋京辇。
梵言音字并通诂训。
开皇十年。
敕召翻译。
事如别传。
住大兴善。
后敕送舍利于蒲州之栖岩寺。
即古云居寺也。
山曰中朝。
西临河涘。
世称形胜莫尚于斯。
初送达州治。
而栖岩佛殿内有钟鼓之音响振一寺。
迫而就检一无所见。
灵舆至寺。
是夜于浮图上放大光明。
流照堂内通朗无翳。
如是前后频放神光。
或似香炉乘空而上。
或飞紫焰如花如叶乍散乍聚。
或如佛象光趺宛具。
或如虹气环绕塔帐。
累日连宵昱光难准。
又州治仁寿寺僧。
夜望栖岩。
光如楼阙照于山谷。
又去山寺八十里。
住者见光如火。
皆谓野火烧寺。
及来寻觅乃知灵相。
其祥瑞之感如此也。
至仁寿末年又敕于殷州智度寺置塔。
初至州治。
见佛像垂手正坐在于瓶内。
迄至入函常不变异。
又地生罗文。
屋上见青莲华及菩萨像。
大众同睹。
又见龙盘蛇屈之象并大人足迹及牛马鸟狩等迹。
又置塔处有小蛇二枚。
停住不去。
因即构基。
入地四尺飞泉上涌厉疾已下六根坏人。
服者通损。
既值斯缘。
乃移北置以避于泉。
故二蛇之住深有由矣。
昙以传译之美继业终寺。
即大业初年矣。
时有慧重沙门。
姓郭。
雍州人。
练道少年综寻内外。
志力方梗不惮威侮。
摄论十地户牖由开敕请造塔于秦州岱岳寺。
初停公馆。
舍利金瓶自然开现放光流外。
道俗咸睹。
送至寺塔将入石函。
又放光明晁耀人目。
岳表白气三道下流直向塔基。
良久乃歇。
又岳神庙户由来封闭。
舍利止至三度自开。
识者以神来敬礼故耳。
后不委其终。
僧朗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一名法朗。
南阳之许氏子。
年二十馀。
苦求薙落。
栖止无定所。
多出没鄂州。
貌奇古。
饮啖不异流俗。
常有黄赤二大猴犬自随。
候中时。
以不盂受食而啖。
以其馀与猴犬。
猴犬共啖讫。
猴则戴盂骑犬。
先朗行。
而人不敢稍侵辱。
惧其咋也。
陈之季
则又见于江岭间。
每诵法华经。
动以七数。
至七十七百七千七万。
始其声微细。
顷之则雷击飙撼。
筝笛呼噏。
音韵谐畅。
而辞义明了。
听者。
神凝精聚。
而耳目俱丧。
顾朗于咽喉齿牙唇舌。
若无所用。
方且缩首收足。
敛手块坐。
而部帙竟彻。
世因以法华朗名之。
或醵燕市中。
恣纵酒肉。
忽朗在座相与醉饱。
然亦莫测其所从来也。
故时人为之语曰。
法华朗五处俱时。
缩猪肉满口颡。
其乘舟沿沂湍险。
不施揖擢而随所欲往。
猴犬在傍。
朗惟拱默而已。
有比丘尼。
受徒开讲。
庸众服其辩悟。
朗闻之咄曰。
此邪鬼所加。
非證圣也。
后当料治之。
他日蚤作。
猴犬竟造尼寺。
朗随到。
礼佛绕塔。
诣讲堂而立。
尼犹讲说不已。
朗厉声诃之曰。
小婢吾兹来此。
敢尔踞坐。
尼遽匍匐走出。
立朗前。
骇汗流地。
自卯至申。
略不动。
摇。
问之若痴聩。
无复言说。
如是百日。
乃苏。
大业末。
朗口唱贼贼。
朝暮不小置。
盖天下乱亡之谶也。
时犹静谧。
有司惧其惑众。
趣捕逮而禁锢之。
不知所终。
襄阳法琳作行状。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僧朗。一名法朗。俗姓许氏。南阳人。年二十馀欣欲出家。寻预剃落。栖止无定。多住鄂州。形貌与世而殊有奇相饮啖同俗。为时共轻。常养一猴一犬。其状伟大皆黄赤色。不狎馀人惟附于朗。日夕相随未曾舍离。若至食时以木盂受食。朗啖饱已馀者用喂。同器食讫。猴便取盂戴之骑犬背上。先朗而行。人有夺者辄为所咋。朗任犬盘游略无常度。陈末隋初。行于江岭之表。章服粗弊威仪越序。杖策徒行护养生命。时复读诵诸经。偏以法花为志。素乏声哢清靡不丰。乃洁誓诵之。一坐七遍。如是不久声如雷动。知福力之可阶也。其诵必以七数为期。乃至七十七百七千逮于七万。声韵谐畅任纵而起。其类筝笛随发明了故所诵经。时旁人观者视听皆失。朗唇吻不动。而啭起咽喉。远近亮澈。因以著名。然臂脚及手。申缩任怀。有若龟藏。时同肉聚。或往酒席。同诸宴饮而嚼㗱猪肉。不测其来。故世语曰。法华朗五处俱时缩。猪肉满口颡。或复巡江洄溯。拱手舟中。猴犬在旁。都无舣棹随意所往。虽凌犯风波。眴息之间便达所在。有比丘尼为鬼所著。超悟玄解统辩经文。居宗讲导听采云合。皆不测也。莫不赞其聪悟。朗闻曰。此邪鬼所加。何有正理。须后捡挍。他日清旦。猴犬前行径至尼寺。朗随往到礼佛绕塔至讲堂前。尼犹讲说。朗乃厉声呵曰。小婢。吾今既来。何不下座。此尼承声。崩下走出堂前。立对于朗从卯至申。卓不移处。通汗流地默无言说。问其慧解奄若聋痴。百日已后方服本性。其降行通感皆此类也。大业末岁犹未尘飞而朗口惟唱贼。朝夕不息。官人惧以惑众。遂幽而杀之。襄阳法琳素与交游。奉其远度。因事而述。故即而叙之。
神僧传·卷第五
释僧朗。一名法朗。俗姓许氏。南阳人。年二十馀欣欲出家寻预剃落。栖止无定多住鄂州。饮啖同俗为时共轻。常养一猴一犬。其状伟大皆黄赤色。不狎馀人唯附于朗。日夕相随未曾舍离。若至食时以木盂受食。朗啖饱已馀者用饲之。既同器食讫。猴便取盂戴之骑犬背上先朗而行。人有夺者辄为所咋。朗任犬盘游略无常度。陈末隋初行于江岭之表。章服粗弊威仪越序。杖策徒行护养生命。时复读诵诸经偏以法华为志。素乏声弄清靡不丰。乃洁诵之一坐七遍。如是不久声如雷动。知福力之可阶也。其诵必以七数为期。乃至七十七百七千逮于七万。声韵谐畅任纵而起。其类筝笛随发明了。故所诵经时傍人观者视听皆失。朗唇吻不动而转起咽喉。远近亮彻因以著名。然臂脚及手。伸缩任怀有若龟藏。时若肉聚或住酒席。同诸宴饮。而嚼噍猪肉。不测其来。故世语曰。法华朗五处俱时缩猪肉满口颡。或复巡江洄溯拱手舟中。猴犬在傍都无舣棹。随意所往。虽陵犯风波瞬息之间便达所在。有比丘尼为鬼所著。超悟玄解说辩经文。居宗讲导听采云合。皆不测也。莫不赞其聪悟。朗闻曰。此邪鬼所加何有正理。须后检校。他日清旦猴犬前行径至尼寺。朗往到礼佛绕塔至讲堂前。尼犹讲说。朗乃厉声呵曰。小婢吾今既来何不下座。此尼承声崩下走出。堂前立对于朗。从卯至申卓不移处。通汗流地默无言说。闻其慧解奄若聋痴。百日已后方复本性。其降行感通皆此类也。大业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