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道俊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4—712 【介绍】: 唐僧。当阳人,俗姓文。居荆州覆舟山玉泉寺。武则天、中宗时三被诏入内供养,为受戒师。景龙间乞归山,敕允其请诏中书门下于林光宫观内道场设斋。有《顺了义论》、《摄正法论》、《佛性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生当阳文氏。贞观二十二年。恩泽出家。初依文纲律师。研究毗尼。后于覆舟山玉泉南十里所。别立精舍。号隆兴追智者弹师故迹。修习止观法门。自则天称制中宗纂历三被诏入内供养。尊以师礼。从受戒法。景龙三年诏许归山。先尝追召天下义行高僧。二十馀人。常于内殿修福。至是散齐。仍诏中书门下。及诸学士等。于林光殿。送景。上亲赋诗。中书令李峤。中书舍人李乂等。皆应制和。时江陵道俊玄奘亦以还乡。承御赐则其荣于衣锦昼行多矣。著顺多义论二卷。摄正法论七卷。佛性论二卷。先天元年。九月二十五日卒。春秋七十九。弟子奉葬于所住寺之西原。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恒景。
姓文氏。
当阳人也。
贞观二十二年敕度听习三藏。
一闻能诵如说而行。
初就文纲律师隶业毗尼。
后入覆舟山玉泉寺。
追智者禅师习止观门。
于寺之南十里别立精舍。
号龙兴是也。
自天后中宗朝。
三被诏入内供养为受戒师。
以景龙三年奏乞归山。
敕允其请。
诏中书门下及学士。
于林光宫观内道场设斋。
先时追召天下高僧兼义行者二十馀人。
常于内殿修福。
至是散斋。
仍送景并道俊玄奘各还故乡。
帝亲赋诗。
学士应和。
即中书令李峤中书舍人李乂等数人。
时景等捧诗振锡而行。
天下荣之。
景撰顺了义论二卷摄正法论七卷佛性论二卷。
学其宗者如渴之受浆。
至先天元年九月二十五日卒于所住寺。
春秋七十九。
弟子奉葬于寺之西原也。
系曰。
江陵玄奘与三藏法师。
形影相接相去几何然其名同实异。
亦犹蔺相如得强秦之所畏。
马相如令杨雄之追慕。
然则各有所长短亦可见也。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少隶名荆州白马寺。
通大小乘学。
尤以法华命家。
净室焚香。
日诵七过。
尝感天人来听。
如是十五年不辍。
时与道俊法师
俱被召。
留京师。
景龙三年二月八日。
上解斋于林光殿诸学士方盛集。
奘等因上疏乞还山。
上作诗以送之。
诏诸学士和。
于是和者遍朝野。
林下荣之。
诗多不录。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读诵篇第八之一
释玄奘。
江陵人也。
通大小乘学尤明法华正典。
别是命家。
自五十载中日诵七遍。
尝因净室焚香感天人来倾听。
斋讲之时徵祥合沓与道俊同被召在京二载。
景龙三年二月八日。
孝和帝于林光殿解斋。
时诸学士同观盛集。
奘等告乞还乡。
诏赐御诗。
诸学士大僚奉和。
中书令李峤诗云。
三乘归净域。
万骑饯通庄。
就日离亭近。
弥天别路长。
荆南旋杖钵。
渭北限津梁。
何日纡真果。
重来入帝乡中书舍人李乂云。
初日承归旨。
秋风起赠言。
汉珠留道味。
江璧返真源。
地出南关远。
天回北斗尊。
宁知一柱观。
却启四禅门。
更有诸公诗送。
此不殚录。
奘归终本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