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经验谈:成诗的三个过程

作者:白也者

用诗将一个情景写出,有三个过程:接收,转化,输出。

看到触及是接收,心中有所感是转化,将感觉写出是输出。

三位一体,一步到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西北有高楼”“床前明月光”“舍南舍北皆春水”“置酒高殿上”“种豆南山下”“青青河畔草”等。目之所见,心之所感,诗之所出,原封不动,始终如一。

过程如:接收(a)——转化(a)——输出(a)

这个过程是最客观的,表达是最清晰的,读者是最明白,也是最不需要技巧的,不过却是最需要功夫的。当然,也是初学者要进步的最好使用方法。因为这样的过程写出来的作品,最容易去对照最初的情景,犹如照镜子一样,会让作者知道自己哪里出现了偏差,然后进行有目的的修正。不过,这个过程功夫不够的话,就会写的毫无味道,但也正是毫无味道,才会促使作者去追求味道,不是吗?

另一种的方法是转化过程增加,产生接收输出的差异。比如“园柳变鸣禽”“馀霞散成绮”“春水船如天上坐”等。用第一视觉印象的比喻,这个比喻是第一印象,而不是经过加工之后的产物,这个情况只是比上种情况多了一个直观第一印象的联想,还不影响第二者介入诗中寻求作者情景。

过程如:接收(a)——转化(a——A)——输出(A)

这个过程中,转化的过程并不复杂,虽然增加了很多主观上的色彩——变的惊讶,绮的审美,天上的想象,但整体上接收和输出的差异并不大,并不能影响柳树中出现鸣禽,云霞绚丽,春水空碧的客观展现。

这个过程可以锻炼作者的技巧与想象,如果拥有了相当的表达能力,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增加自己写作的丰富性。

再一种是转化强度增加,第一印象的联想搁置,强行引发第二印象乃至第三印象的联想,比如“墨池飞出北冥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种比喻意味已经不再是纯感观的生发,而是在接收之后,要转化的时候,进行了更多的主观发掘,由于主观感受的增多,发掘的加深,所以使得输出的结果,更能表达出作者接收之后的主观感受,但对于接收之时的客观情景来说,在表达上就会有相当的削弱,以至于喧宾夺主。

过程如:接收(a)——转化(a——A——A`)——输出(A`)

这个过程中,转化过程变的复杂起来,作者所在意的不再是接收当时的客观情景,而是接收之后个人的主观感受。以北冥鱼写墨池之大,以杀尽中山兔写笔毫之多,以此来说用笔之勤,以用笔之勤来作草书独步的证据(虽然严格上来说逻辑有所偏差,但在诗中,这样的偏差,是在诗允许的“非关理”的范围之内的),在看到墨池飞出北冥鱼之后,读者很难第一时间就去想到这是为了说草书独步的证据。同样,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写琵琶华丽的圆润响脆,也是为了写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白居易是一个人生赢家,有过极富贵的生活,所以他能用小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琵琶女的琵琶声,如果换了别人,比如从未有见过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人,那势必就不会写出这样听觉转化的诗句。这也是这样的过程,对客观的干扰。

这个过程需要更成熟的技巧和更深入的思考,如果表达能力和技巧都很有水准了,那这个时候,使用这样的技巧,就会让所写极富声色令人惊奇。

再一种,就是类似无题锦瑟之类的诗,这些诗由于转化的过程过于复杂,以至于最初的表达极为模糊,甚至发生变异,最后输出的结果,也就非常让人费解,比如锦瑟。锦瑟此篇,全无关于最初情景的字句,它是在转化中直接进行输出的。当然,也不是不存在锦瑟感发于一张真实的锦瑟这个可能,但即便是如此,由于全诗对转化的处理过于繁复,李商隐看到锦瑟的第一感觉第二感觉,读者也是无法从诗中得到的。

过程如:接收(a)——转化(a——A——A`——A")——输出(A"或B)

这个过程,如果输出的是A",那么这个输出和最初的a,还存在逻辑上的关系,这样的输出,就还能让人依靠这个逻辑去理解输出之前的转化和接收过程。不过,最终要追溯到最初的接收,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因为无法去判断作者在转化的时候,用了几个过程,所以要追溯到因何而发,就非常的困难。而如果最终输出成了B,那就真的让人无法理解了。

这个过程非常的考验作者的表达能力,因为要把握一个虚幻的感觉,并有条不紊的把这个虚幻的感觉写出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初学者的表达能力不足,是极其不适宜去用这个过程去写作的,但可惜很多初学者往往就由此起步,最后却自陷而不知,千头万绪,写A成B,以至于“满纸烟霞”,却“云里雾里”,不但让人无法理解,也无法及时准确的找到自己写作的不足,快速的提高自己。

我要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