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人中奇
  
嗤了了
 
长大未必奇

相关人物
孔融
 
李膺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56~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孔融〉~226~
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二]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三]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四]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典故  
登龙客
  
元礼门
    
见李膺
   
御李君
 
得御李君
  
登龙宾
  
龙门主
  
李膺龙门
 
无礼许登门

相关人物
李膺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膺〉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祖父脩,安帝时为太尉。父益,赵国相。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延熹二年徵,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陀,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贤注:「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辛氏《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三秦记》曰:「龙门,一名河津,去长安九百里。水悬绝,龟鱼之属莫能上,上则化为龙矣。」

简释

李膺门:指官高品端的门第。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登龙:喻得到有声望者援引而提高身价。唐高适《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相马知何限,登龙反自疑。”


例句

永愿登龙门,相将持此节。 储光羲 酬李处士山中见赠

无因接元礼,共载比神仙。 刘禹锡 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

士安曾重赋,元礼许登门。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 吴融 灵池县见早梅

欲到龙门看风雨,关防不许暂离营。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孟浩然 姚开府山池

方知戏马会,永谢登龙宾。 孟郊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

今日殷勤访吾子,稳将鬐鬣上龙门。 崔安潜 报何泽

谁谓登龙日,翻成刻鹄年。 崔日知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忽叹登龙者,翻将吊鹤同。 张九龄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倚马才宁有,登龙意岂无。 戎昱 上桂州李大夫

孤鹤必应思凤诏,凡鱼岂合在龙门。 方干 侯郎中新置西湖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方干 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鲤鱼纵是凡鳞鬣,得在膺门合作龙。 方干 漳州亭言事寄于使君

此中明日寻知己,恐似龙门不易登。 方干 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叙事四韵寄献段郎中

膺门若感深恩去,终杀微躯未足酬。 方干 赠信州高员外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 李端 元丞宅送胡浚及第东归觐省

幸到龙门下,须因羽翼飞。 李端 将之泽潞留别王郎中

倚玉交文友,登龙年月久。 李端 慈恩寺怀旧

多愧龙门重招引,即抛田舍棹舟行。 李郢 和湖州杜员外冬至日白蘋洲见忆

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登龙有路水不峻,一雁背飞天正寒。 杜牧 贺崔大夫崔正字

凤穴雏皆好,龙门客又新。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鲜于仲通。天宝末为京兆尹。)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龙门一变荷生成,况是三传不朽名。 林滋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是日登龙客,无忘君子恩。 杨浚 赠李郎中

元礼门前劳引望,句龙坛下阻欢娱。 权德舆 和王祭酒太社宿斋不得赴李尚书宅会戏书见寄

感恩再登龙,求友皆断金。 权德舆 祗命赴京途次淮口因书所怀

自怜亦是膺门客,吟想恩荣气益振。 王传 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

于何车马日憧憧,李膺门馆争登龙。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

为谢登龙客,琼枝寄一攀。 卢纶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因寄关中弟张评事时遇

鹤发逢新镜,龙门跃旧鳞。 卢纶 寄赠库部王郎中(时充折{★}使)

龙门旧列金章贵,莺谷新迁碧落飞。 蒯希逸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崄津。 袁皓 及第后作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朱门旧是登龙客,初脱鱼鳞胆尚惊。 许棠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之五

朱门迹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 许浑 怀旧居

不知自古登龙者,曾有因诗泥得无。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登龙不及三千士,虚度膺门二十春。 赵嘏 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之一

笑向同来客,登龙此地难。 钱起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虚名滥接登龙士,野性宁忘种黍田。 钱起 酬考功杨员外见赠佳句

展骥端居暇,登龙喜宴同。 骆宾王 初秋登王司马楼宴得同字

相马知何限,登龙反自疑。 高适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

典故
神仙侣
    
仙侣同舟
   
李膺船
 
郭泰舟
     
元礼仙
 
登仙郭
 
李郭游
  
神仙友
 
共载比神仙
 
郭去半舟闲
 
李郭神仙
 
李郭小船
 
洛滨仙伯
 
人在舟中便是仙
 
送别仰神仙
 
星棹依元礼
 
元礼同舟
 
登仙同元礼
  
同舟李膺
 
同舟神仙侣
 
舟上欲仙
 
舟中是仙

相关人物
李膺
 
郭太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简释

仙侣同舟:喻指知己,或指沽名人的光。唐杜甫《秋兴》之八:“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例句

山宜姑射貌,江泛李膺舟。 于瑰 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之一

物外须仙侣,人间要使君。 姚合 寄绛州李使君

华省思仙侣,疲民爱使君。 姚合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

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 孟浩然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江上舟中月,遥思李郭仙。 岑参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

李郭应时望,王杨入幕频。 崔峒 书怀寄杨郭李王判官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张继 重经巴丘

自怜如坠叶,泛泛侣仙舟。 张说 和朱使欣二首

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 戴叔伦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

登舟惭郭泰,解榻愧陈蕃。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闲。 李商隐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李峤

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登仙望绝李膺舟,从此青蝇点遂稠。 李群玉 献王中丞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李群玉 重经巴丘追感

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 杜牧 洛阳长句二首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杜甫 秋兴八首之八

不见李元礼,神仙何处要。 楼颖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神仙惭李郭,词赋谢曹刘。 武元衡 酬严维秋夜见寄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客是仙舟里,途从御苑西。 皇甫冉 河南郑少尹城南亭送郑判官还河东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 卢照邻 咏史四首

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羊士谔 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之二

宾馆尽开徐稚榻,客帆空恋李膺舟。 许浑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陪泛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许浑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之一

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陈子昂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

终愧神仙友,来接野人舟。 陈子昂 江上暂别萧四刘三旋欣接遇

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开筵枕德水,辍棹舣仙舟。 骆宾王 送郭少府探得忧字

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 高适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典故
逢尧舜

相关人物
李膺


《南史》卷五十五〈邓元起列传·李膺〉~370~
膺字公胤,有才辩。西昌侯藻为益州,以为主簿。使至都,武帝悦之,谓曰:「今李膺何如昔李膺?」对曰:「今胜昔。」问其故,对曰:「昔事桓、灵之主,今逢尧、舜之君。」帝嘉其对,以如意击席者久之。乃以为益州别驾。著益州记三卷行于世。

例句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典故
河尹与孔融

相关人物
孔融
 
李膺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列传〉~226~
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中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例句

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典故
膺门得孔融
 
孔融修刺

相关人物
孔融
 
李膺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
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聃)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

例句

阁上掩书刘向去,门前修刺孔融来。 刘禹锡 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定知洛下声名士,共说膺门得孔融。 许浑 送张厚浙东谒丁常侍(一作送张厚浙东修谒)

典故
李杜诛

相关人物
李膺
 
杜密

参考典故
李膺


《后汉书》卷六十七《杜密传》
「后桓帝徵拜尚书令,迁河南尹,转太仆。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李杜』。」

例句

喜无李杜诛,敢惮髡钳苦。 杜牧 李甘诗

典故
相关人物
李膺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李膺传》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徵为度辽将军。……声振远域。延熹二年徵,再迁河南尹。」「再迁,复拜司?校尉。」「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陀,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曰:『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不肯平署。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

例句

又岂复忧朝廷苦弛慢,中官转纵横,李膺勾党即罹患,窦武忠谋又未行。 吴融 风雨吟

李膺门客为闲客,梅福官衔改旧衔。 周朴 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

坐登徐孺榻,频接李膺杯。 孟浩然 荆门上张丞相

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 李白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之二

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 李白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此意无人识,明朝见李膺。 杜牧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郎

已忝归曹植,何知对李膺。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此意无人识,明朝见李膺。 许浑 行次白沙馆先寄上河南王侍御

典故
李元礼
 
元礼

相关人物
李膺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膺〉~29~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祖父脩,安帝时为太尉。父益,赵国相。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延熹二年徵,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陀,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曰:「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不肯平署。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
典故
相关人物
李膺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李膺传》
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例句

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 戴叔伦 敬酬陆山人二首之一

典故
元礼归纶氏

相关人物
李膺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膺〉~29~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徵,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列女传》
楚王欲以子终为相,入告于妻,妻曰:「乱世多害。」于是相与逃而为人灌园。

例句

元礼去归缑氏学,江充来见犬台宫。 杜牧 李给事中敏二首

典故
钟李

相关人物
李膺
 
钟汉


《后汉书》卷六十二《钟皓传》
「皓兄子瑾母,膺之姑也。瑾好学慕古,有退让风,与膺同年,俱有声名。膺祖太尉脩,常言:『瑾似我家性,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复以膺妹妻之。瑾辟州府,未尝屈志。」《三国志》卷十三《魏书·钟繇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膺之姑为皓兄之妻,生子觐,与膺年齐,并有令名。」

例句

恩义同钟李,埙篪实弟兄。 杜牧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