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2~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四〈工艺部十一·藏钩〉~3479~
辛氏《三秦记》:「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而有国色,先帝宠之。世人藏钩,法此也。」
《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四〈工艺部十一·藏钩〉~3479~2~
晋·周处《风土记》曰:「腊日饮祭之后,嫂妪儿童为藏彄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偶即敌对,人奇即使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乌,以齐二曹人数。一彄藏在数十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五筹为一赌。」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67~
岁前,又为藏彄之戏,始于钩弋夫人。按《汉武故事》云:「上巡狩河间,见青光自地属天,望气者云:『下有贵子,上求之。』见一女子在空室中,姿色殊绝,两手皆拳,数百人擘之莫舒。上自披即舒,号拳夫人,善素女术,大有宠,即钩弋夫人也。」辛氏《三秦记》曰:「汉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有国色,世人藏钩起于此。」周处《风土纪》曰:「进清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乃有藏钩,俗呼为行彄。盖妇人所作金环,以錔指而缠者,腊日祭后,叟妪各随其侪,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较胜负,得一筹者为胜,其负者起拜谢胜者。」周处、成公绥并作彄字,《艺经》、庾阐则作钩字,其事同也。俗云:此戏令人生离,有禁忌之家,则废而不修。
典故
澡兰 昌蒲蘸酒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52~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52~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八〈韩愈十二·进学解〉~5647~
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艺文类聚》卷四〈岁时部中·五月五日〉~75~
《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䌽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又曰: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五月五日〉~276~
《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又曰:「亦因屈原,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54~
以五䌽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按《孝经·援神契》曰:「仲夏茧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缕,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名拟甚多。
《西京杂记》卷一~072~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荆楚岁时记》~45~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也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 例句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李群玉 秋登涔阳城
《尔雅注疏》卷六〈释天〉~96~
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月名。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63~
未详黍臛之义、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祢衡别传云、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臛、是也、又天气和煖似春、故曰小春。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52~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按《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蹋百草,即令人有斗百草之戏也。宗则字文度,常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病草先生,艾是也,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䌽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岁华纪丽》卷二〈端午〉~55~
日叶正阳,时当中夏。采蟾蜍之令节,语鸲鹆之佳辰,锦●鬼字,角黍之秋,浴兰之月,朱索,赤符,祭屈,祠陈,长命缕,辟兵缯,结庐、蓄药,斗百草,缠五丝。 简释
斗草:代指端午,或指端午时的游戏。唐白居易《观儿戏》:“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例句
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白居易 观儿戏
典故
豆花雨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6~
八月雨、谓之豆花雨。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盗蹠〉~998~
世之所谓贤士,伯夷叔齐。伯夷叔齐辞孤竹之君而饿死于首阳之山,骨肉不葬。鲍焦饰行非世,抱木而死。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此六子者,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皆离名轻死,不念本养寿命者也。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42~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琴操》曰、晋文公与介子绥俱亡,子绥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绥独无所得,子绥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绥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又周举《移书》及魏武《明罚令》、陆翙《邺中记》,并云寒食断火,起于子推,《琴操》所云子绥即推也。又云五月五日,与今有异,皆因流俗所传。据《左传》及《史记》,并无介推被焚之事。周礼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
《新序·节士》~247~
晋文公反,酌士大夫酒,召咎犯而将之,召艾陵而相之,授田百万。介子推无爵齿而就位,觞三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有龙缫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乾,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文公曰:「嘻!是寡人之过也。吾为子爵,与待旦之朝也;吾为子田,与河东阳之间。」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文公曰:「使我得反国者,子也,吾将以成子之名。」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为人子而不能成其父者,则不敢当其后;为人臣而不见察于其君者,则不敢立于其朝,然推亦无索于天下矣。」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三月,号呼期年。诗曰:「逝将去汝,适彼乐郊,谁之永号。」此之谓也。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
《弥勒下生成佛经》
坐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众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第三大会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佛既转法轮度天人已。将诸弟子入城乞食。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49~
四月八日,诸寺设斋,以五色香水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徵也。」
典故
添一线 添宫线 添绣线 宫线添 日添宫线 一线添长 线日增红 绣日添长 绣工减一线
《荆楚岁时记》~364~
按共工氏有不才之子、以冬至死、为疫鬼、畏赤豆、故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之、又晋魏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影添长一线
《岁时广记》二卷第三十八〈冬至·增绣功〉~76~
《唐杂录》言:「宫中以女功揆日之长短,冬至后,日晷渐长,比常日增一线之功。」
《岁时广记》二卷之二十六〈七夕·黄姑星〉~837~
《玉台新话》引古乐府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荆楚岁时记》~43~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注》:「黄姑,即河鼓也,皆语之转。」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2~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注》引周处《风土记》曰:「胶牙者,盖以使其牢固不动。」 |